赵扬

赵扬 作品简介
赵扬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小说作者,TA的作品包括:《唐玄宗·贰·盛世华章》《唐玄宗·壹·乱世争雄》《唐玄宗·叁·长恨遗歌》《唐太宗1·逐鹿中原》《唐太宗2·大治天下》《唐太宗3·百川归海》等等,小说可谓是本本精品,字字珠玑。赵扬所写的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情节与文笔俱佳。
赵扬 的全部小说共有6部小说
唐玄宗·贰·盛世华章

唐玄宗·贰·盛世华章

赵扬
本书为《唐玄宗》第二卷《盛世华章》。主要讲述李隆基如何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大展宏图,逐步实现“开元盛世”的纵横捭阖的历程。李隆基登基后,将年号改为“开元”,决心依贞观故事拨乱反正,重开盛世景象。然功臣占据朝中重位,其施政颇有阻力。他利用骊山阅兵的机会解除郭元振的兵权,后重新起用姚崇,毅然拜其为相,并迫使诸王离开京城,以此巩固皇权。随后,君臣大刀阔斧振兴朝纲,革除弊制,遂开一代新风。后陆续起用宋璟、张说等人,逐步完善、巩固朝纲,实现了内政外交的全面提升。在书中,李隆基卓越的治国才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他审时度势,知人善任,充分挖掘姚崇、宋璟、张说等人的才能,取其优点,避其短处,安排他们在最适当的时期担任宰相之职,从而迅速地推动了朝政改革,使得盛世景象重现。而李隆基的宏图大略、姚崇的干练睿智、宋璟的守正率直、张说的有才无德,以及社会万象,都得到了鲜活灵动的展现。作者用恢宏、大气、富有张力的笔法,将波澜壮阔的开元历史画卷,描绘得绚烂无比。……
唐玄宗·壹·乱世争雄

唐玄宗·壹·乱世争雄

赵扬
本书为《唐玄宗》第一卷《乱世争雄》。主要围绕年轻的李隆基与韦皇后、太平公主等势力之间的权谋争斗,讲述了李隆基从一个“纨绔子弟”成长为一代帝王的艰险历程。唐中宗李显即位之后,庸庸碌碌,朝纲废弛,政局逐渐被韦皇后、上官婉儿等人所左右。年轻的李隆基从潞州返回长安,目睹红颜乱政韵形势,心急如焚。他与心腹刘幽求、麻嗣宗等人运筹帷幄,逐步掌握有利时机,于玄武门发动兵变,最终将父亲相王李旦推上皇位。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千方百计阻挠李隆基夺得太子之位。在李隆基被立为储君之后,又使出各种鬼蜮伎俩拉他下马。李隆基机敏过人,果断地摧毁了太平公主险恶的阴谋,终结了唐朝红颜乱政的局势。李隆基的聪明睿智、卓尔不凡、知人善任、运筹帷幄跃然纸上,真实而丰满。同时,政局的动荡、后宫的凶险、朝堂的瞬息万变、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一一生动呈现。除此之外,眼高而寡能的韦皇后、颇具机心的上官婉儿、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等鲜活的人物形象,也被精心颦造。一幅波澜壮阔、纷繁多姿的帝王创业宏图,在作者细腻深邃的文字中,渐渐为您展开。……
唐玄宗·叁·长恨遗歌

唐玄宗·叁·长恨遗歌

赵扬
本书为《唐玄宗》第三卷《长恨遗歌》。主要描写唐玄宗李隆基执政晚期的政治生涯及朝局乱象,展现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渐变过程。武惠妃为谋取皇后之位,暗中勾结李林甫,迭使阴招,使得内宫暗流涌动,李隆基的三个儿子也蒙冤而死。李林甫权欲渐炽,暗弄机巧,扳倒张九龄并取而代之,从此把控朝政。他专政十六年,条理众务,又妒贤嫉能,一一翦除对自己有威胁之人,由此蒙蔽皇帝,一手遮天。而李隆基在武惠妃逝后,又专宠上杨玉环,此后逐渐怠政,享受奢靡的生活,权力又进一步囊入李林甫手中。借杨贵妃之荫,平庸无能的杨国忠竞平步青云,一路成为宰相。而心性狡诈、暗怀异志的安禄山因迭立边功,也让李隆基青眼有加。几个乱臣贼子之间,暗中枪来剑往,争斗不断,直弄得大唐乌烟瘴气。最终,一个好端端的盛唐时代败坏在他们手中。王朝的兴衰、储位的争夺、宫廷的爱情、嗜血的权谋、迭起的兵变……皆集于此卷,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唐太宗1·逐鹿中原

唐太宗1·逐鹿中原

赵扬
隋朝末年,炀帝苛政,民不聊生,各路豪杰,群起反隋,共逐天下。山西唐公李渊趁势起兵,一路攻城略地,渐有王者之相。李渊二子世民年方十八,有雄伟之姿,韬略之谋,率兵之才,其在浅水原之站平定薛仁果,柏壁、雀鼠谷之战荡平刘武周、大败宋金刚,洛阳之战逼降王世充,虎牢之战生擒窦建德……战功赫赫,为大唐王朝奠定了领土基础。因累累战功,李世民被封秦王,官至天策上将,地位仅次于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其身边聚集了一大批顶尖人才,文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武有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等传奇人物,荣耀之极,由此也引发了秦王与太子的储位之争。秦王集团与太子集团为争皇位,迭施阴谋、互相打压,两股政治势力此消彼涨,最终处于劣势的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登上皇位,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该卷力求还原历史真貌,战争场面波澜壮阔、慷慨激扬,权谋斗争刀光血影、动人心魄,风土人情旖旎生动、贴近唐朝,饮食器物描写精致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唐太宗2·大治天下

唐太宗2·大治天下

赵扬
贞观年间君臣励精图治,实现天下大治的场景。李世民登基之时,东突厥入寇,他用疑兵之计,单骑在渭河便桥上与颉利达成盟约,换来了短暂但可贵的和平。对于如何实现天下大治,元老派、少壮派、君主之间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国家走向大辩论,李世民慧眼独具,采用魏征等人的建议,制定了“抚民以静,唯重教化”的国策。偃武修文,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接二连三地出台。为导人诤谏,李世民重用魏征,朝堂上出现了以魏征为代表的谏臣群体,不时纠察君臣过失;为任用良吏,李世民组建了以房、杜二人为代表的中央精干团队,形成了清明的政治风气;为震慑番邦,李世民任用李靖、李世勣为元帅,统辖全军,使大唐国威声名远播。在君臣的努力下,唐朝社会人丁增加、粮食丰盈、牛马成群,逐渐形成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民风,“贞观之治”由此而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罕有的儒家的理想盛世。本卷动静相交,战争场面与朝堂议论穿插进行,节奏明快,张弛有度。细节描写逼真动人,李世民对重臣杜如晦的关怀,对结发妻子长孙皇后的真爱,刻画细腻,表现了千古一帝温情脉脉的一面。……
唐太宗3·百川归海

唐太宗3·百川归海

赵扬
主要描写贞观后期的文治武功。为彻底打通“丝绸之路”,李世民发动了高昌之役和龟兹之战,撵走西突厥,设立安西都护府。中西方文化顺畅融合,长安成为外国人云集的国际化大都市。其时,松赞干布雄起青藏高原,其仰慕唐朝文化,派人入唐求亲,于是有了文成公主入藏的佳话。看到国势愈隆、疆域渐广,李世民不免有些懈怠。在接班人问题上,他虽然接纳了众大臣的意见,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却又十分宠爱魏王李泰,导致两子为争储位,私下争斗不已,京城内外暗流涌动。最终,太子阴谋篡位被废,昔日功臣侯君集凄然就戮,弱李治继成太子。贞观十九年(645)二月,唐太宗不顾群臣反对,悍然发动辽东之战,结果无功而返。沉寂之后,李世民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带人前往魏征墓前复立其碑,表达自己痛改前非的决心。为了将教化内容更加深入,李世民倾听高僧玄奘等人意见,对宗教采取了更包容的政策,唐朝由此成为思想最自由的时代,李世民被外邦尊为共同君主“天可汗”。从贞观十七年开始,魏征、岑文本、马周、高士廉、房玄龄、李靖……李世民身边最重要的文臣武将相继而逝,李世民悲痛之余,越发感到人夭寿有期,生命短暂,本不信方术的他,竟然也开始服丹药以求长生,最终毒药入腹,壮年而逝。小说结构开合自如张弛有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战争场面与国家治理穿插讲述,别有味道,人物性格丰满生动,呼之欲出。李世民对儿子之柔情、对臣子之有情、治国之老成,房玄龄之谨慎忠诚,禄东赞之机变多智……均跃然纸上,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