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楚音被蛇咬了, 这事没封口,淑妃自然听到了消息。
六皇子想用臭虫粉对付颜楚音,结果被冯柴替换成了招蛇粉。冯柴死了,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自杀,死前还留下了一封确实是本人亲笔所写的遗书。遗书上说, 他之所以替换粉末是因为对平国公怀恨在心,新乐侯是子偿父过。
在淑妃看来, 真相不是已经很明白了吗!
她并不知道阴沟里的老鼠的存在。后宫知道这一点的只有东太后、皇后和贵妃。在这种情况下, 淑妃绝对不会把整个事情往复杂了想。既然冯柴是自杀的, 不是被人灭口,那遗书上的话十有八/九就是真的, 他就是想报复平国公!
所以, 淑妃一开始并不担心。虽然事情因六皇子而起, 但臭虫粉那种东西又不会害命。颜楚音之所以会被蛇咬, 是他们平国公府内部出了问题!哪怕皇上要动怒, 六皇子最多占三分责任, 平国公府要占七分!她儿子不会有大事。
淑妃本来一直是这么想的, 直到她身边的一个老嬷嬷忽然想起一件事。
这个老嬷嬷是淑妃从娘家带进宫来的, 跟在她身边伺候很多年了。淑妃逢年过节往娘家赏赐东西时,都是这位老嬷嬷去的。老嬷嬷觉得冯柴这个名字特别耳熟。寻思半天终于想起来了, 淑妃娘家的表少爷在两年前纳了一个姓冯的妾侍。这个妾侍哪哪都好,长相温柔可人, 性情温顺可爱,对正室主母也十分尊敬, 从来不作妖。只一点, 这个妾侍的命不太好。据说, 妾侍早年家里遭了难, 只有她和叔叔二人活了下来。她这叔叔是个天阉,索性自卖自身,成了避暑山庄的太监,靠着月例勉强把她拉扯大了。她是不想做妾的,但上香的时候不小心,叫表少爷瞧见了她衣衫不整的样子,机缘巧合下进了表少爷的后院。
老嬷嬷原也不关心淑妃娘家的一个妾。但听说这个妾的叔叔是太监,心里就记了一笔。她那时还想过,能不能想个法子把妾的叔叔从避暑山庄调进宫。后来得知妾的叔叔为人木讷、不善逢迎、没有上进心,就把这个事情丢下了。
妾的叔叔不是别人,正是冯柴。
老嬷嬷急得跺脚:“冯柴根本就是京郊人士,家里世代为农的,因着家人先后生了病才把家底败了……他与平国公……八竿子打不着啊!”这个老嬷嬷也是忠心。她因为清楚冯柴的来历,所以觉得冯柴那封遗书的内容十分蹊跷。
既然冯柴不可能和平国公有仇,那他为什么自杀?
为什么要留下那样的遗书?
淑妃的脑袋一下子就炸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有人拿捏着冯柴仅剩的家人——就是那个在淑妃侄子身边做妾的冯氏——叫他心甘情愿地赴死了?所以,招蛇粉这个事确实是六皇子做出来的?六皇子后来意识到事情闹大了,自己不敢承担,就叫冯柴顶了罪?
淑妃越想越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
要是冯柴是被人害死的,淑妃可能会多想,里头是不是有第三方在搅局。毕竟她很清楚她儿子的能力,根本做不到悄无声息地弄死一个宫人。偏偏冯柴是自杀的!冯柴总不能是因为恨她儿子,想要算计她儿子,所以心甘情愿地自杀吧?冯柴还有亲人扣在她娘家,哪怕不顾及自己,也要顾及唯一的亲人啊!
再说,她儿子有什么好算计的?
太子的地位稳稳当当,二皇子已经长成,四皇子是嫡皇子……就算暗中有人想夺嫡,也不会从她儿子开始啊!如果因为她是淑妃而去算计她儿子,那更没有必要了。都知道有皇后和贵妃顶在前头,她这个淑妃不可能再进一步。同时,因为西太后看重,又因为她到底生了一对龙凤胎,她这个淑妃也不可能降级。后宫里拢共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的女人,谁吃饱了撑的忽然跑来算计她?
既然没人算计她儿子,那冯柴只可能是得了她儿子的暗示才会死。
认识到这一点后,淑妃顿时着急起来。
她觉得她儿子太蠢了。你知道用招蛇粉很过分,那就别用啊!别用就什么事都没有了!而既然用了,事情已经发生了,那就赶紧认错啊!皇上再偏爱新乐侯,见你乖乖认错了,虽然会罚你,但不至于叫你去死吧?你呢?偏要卖弄小聪明,竟然叫冯柴顶了罪!你当皇上查不出冯柴的侄女是你表哥房中妾吗?
淑妃哪里还坐得住啊,第一时间跑去了儿子那里,想要拎着儿子马上去找皇上认错,去给景福长公主、平国公和新乐侯赔罪。越快越好,决不能迟了!
但淑妃想得再好,她儿子却不愿意配合。
对六皇子来说,配合是不可能配合的,因为招蛇粉真的不是他弄的啊!哪怕淑妃恐吓他说景福长公主不会放过他的,他确实吓得不行,但招蛇粉真不是他弄的啊!他崩溃地说:“冯柴留下遗书说对平国公怀恨在心?遗书上说了药粉是他偷偷换的?那肯定就是他换的啊!不是我做的事情,我为什么要认!”
淑妃问:“你那点小聪明还想骗过谁?如果冯柴真对平国公怀恨在心,药粉都被他换了,蛇也抓了十几条。他为什么不抓毒蛇?偏要抓一些无毒的?”
报复平国公不会用无毒蛇。只有恶作剧才会用无毒蛇。
六皇子越发崩溃了:“我怎么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也许那个叫冯柴的脑子有病!谁知道这些病人是怎么想的!六皇子只知道这个事情真不是自己做的!
忽然,六皇子就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快!去把表哥叫来!我从来不知道表哥身边有一个姓冯的妾,更没有和他合谋过!表哥可以作证!”
这边,皇上的人也查到了冯氏的存在。
淑妃的娘家姓谷。她娘家侄子叫谷秀杰。皇上这边的动作已经很快了,但那个姓冯的妾竟然已经吞金自杀了!悄无声息地死在了她自己的房间里,还没来得及惊动其他人。据她身边的侍女说,她自称不舒服想休息一下,没留人在身边伺候。谁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死的。皇上的人只能先把谷秀杰抓了起来。
谷秀杰和六皇子一样,自然是不认的。与六皇子合谋戏弄新乐侯?他从来没做过!用冯氏拿捏冯柴,叫他自杀?他从来没做过!威胁冯氏自杀?他从来没做过!但是,作为六皇子的表兄,他和六皇子关系不错,确实频繁通过信。
“我看,招蛇粉这事十有八/九和小六无关。”景福长公主翻着一叠供纸说,有些话需要先从她口中说出来,而她这么说并不是故作宽宏大量,只因为知道阴沟里的老鼠的存在,“小六身边的人不用再审。继续审下去,刑罚过了量,只怕他们会胡言乱语。到时就算问出招蛇粉是小六指使弄的,也当不了真。”
这年头办案手法有限。“口供”便显得非常重要。
但“口供”也不可靠。刑房里有许多折磨人的东西,除非是意志力十分坚定的人(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种种刑罚一上,想要什么口供就有什么口供。
现在能证明六皇子和招蛇粉无关的,只有那些跟在他身边伺候的人。除此以外,他表兄谷秀杰和表兄身边的人也能间接证明。但这些人和六皇子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他们不认,可以说招蛇粉和六皇子无关,也可以说他们是想保全六皇子;他们认了,可以说招蛇粉和六皇子有关,也可以说他们顶不住刑罚胡言乱语了。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要是景福在心里判了六皇子有罪,那六皇子怎么都是有罪的。凭着她的脾气,说不定她真会弄几条蛇扔到六皇子身上去。
书房里只有长公主夫妻和皇上。听了景福的话,皇上知道妹妹没有因为这件事和自己起隔阂,叹着气说:“你们说,老鼠们设了这个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冯柴屋里还有一些纸张烧过留下的痕迹,如果认定六皇子有罪,那纸张烧过的痕迹便可以说是六皇子给冯柴传的命他自杀的信,冯柴阅后即焚了。但若六皇子真和表兄合谋,他们书信往来时会有痕迹吧!那肯定又是没有的。
“他们好像有意安排一个糊涂局。如果我们认定招蛇粉是六皇子弄的,现有的不少证据都能证明这一点;如果我们认定招蛇粉不是六皇子弄的,现有的另一些证据也能证明这一点。”平国公认真地分析着,“因为案子中最关键的三个人物(冯柴、冯妾和那个死在野外的为六皇子提供了臭虫粉思路的太监)全都已经死了,有两人还是明确自杀的,完全没有他杀的痕迹,所以只要找不到新的强有力的证据,这个事情便只能一直这么糊涂着。真相始终不明不白。”
真相不明不白,那就要看人心是朝着哪边偏的了。考虑到颜楚音已经受伤了,事情确实又是六皇子起的头,皇上在最终评判的时候肯定会偏向颜楚音。
那么,六皇子必然会委屈。父皇偏向颜楚音,是不是认定了招蛇粉是我弄的?但我明明没弄!父皇竟然丝毫不信我!在父皇眼中,我这个儿子算什么?
“他们想让六皇子觉得委屈?觉得皇上在意音奴多过他?”平国公觉得这个事很离谱,“但这又有什么用呢?他们想要借着六皇子委屈的时候趁虚而入?”
“这些老鼠肯定还有后手!这应是他们计划中的第一步。也许他们完整的计划长达十年、二十年……”景福长公主摇着头,“我们等不了那么长时间吧?”
皇上也看不太明白这个局,但他最不缺耐心了:“小六那边还是要罚的。不是为了招蛇粉罚他,而是罚他行事不密!罚他不分主次!罚他鲁莽灭裂!”
景福想了想问:“那我要不然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去找淑妃演一演,冲她出个气?”如果不知道阴沟里的老鼠的存在,她这会儿就算察觉到哪里不对,对六皇子也会极为不满。当姑姑的不好找六皇子的麻烦,找淑妃出气总行吧?
三人把重要事情都商量好了,皇上便问起颜楚音现在如何。
景福这两天把颜楚音看得就像眼珠子一样,不许他外出。颜楚音就乖乖待在家里看书习武。除了妹妹颜楚骧、武师傅和沈昱,他就没怎么见过外人了。
景福笑着说:“有沈昱陪着,音奴精神好极了!”都以为颜楚音受了这么大的惊吓,要好好养上几日。结果呢,第二天就和没事人一样,勤快练武去了。
皇上放下心来。
哎,沈丞相是个好的。沈丞相教养出来的孙子也是好的。
只要君明臣贤,什么魑魅魍魉都成不了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