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自从张素商的《神探伊利亚》被卖出去的消息在朋友圈里传开后, 大家伙就都期待着成品。

米沙和彼得先生那个导演侄子是认识的,还特意问那边可不可以参观片场,谁知那边直接回说已经拍完了。

米沙干脆直接上人家家里, 对正在剪辑的导演先生说:“那你可不能把秋卡的片子给剪坏了。”

导演瘸着腿, 苦着脸:“放心,我比你还紧张这影片的质量呢。”

米沙关心:“你腿怎么了?怎么伤成这样?”

导演:“别提了,拍摄的时候被驴踢的。”

不同题材的电影有不同的拍摄难度, 《神探伊利亚》虽然也不乏反派与正方的追逐战,但大致还是文戏为主, 属于拍起来比较容易的, 好死不死就在于秋卡往这个故事里放了一头驴!

一头智商贼高、总在关键时刻拱反派一下、日常搞笑担当的神驴!

拍动物戏的难度大家都懂,何况现在还是电影才开始发展没多久的时代,导演索科维奇先生为此险些挠破脑袋, 每天最大的苦恼就是不知道今天的胡萝卜够不够诱惑着那头驴把戏好好拍完。

秋卡甚至在书里写过这头驴在反派面前装死的情节, 索科维奇虽对动物保护的概念不甚了解, 但那头驴是他从农民兄弟那里借过来的,将来总要好好地还回去, 是以他在拍摄过程中甚至连打都没打过驴子演员一次。

等张素商得知他硬是靠食物诱惑的方式拍完电影时,都不得不感叹一句:“导演真是个善良又有原则的人。”

这话被米沙传到了索科维奇那里,他又托米沙带了句话给张素商。

“那是, 我可是党员。”

张素商还能说什么呢,只能点了个赞。

然而世界也不全是美好的,此时有声电影在太多人看来都是陌生的东西了, 俄国这边的电影业也没有美国发达,那边早就有了卓别林等默片大师, 他们这边很多东西才刚起步, 张素商还记得自己去年看了葛丽泰.嘉宝的《激流》, 周身的观众都惊艳不已,唯有他除了感叹女演员的美貌和演技,就只剩对默片的不适应。

但在有声电影诞生的初期,大众的质疑也是必然的,针对秋卡的言论更是复杂,有人担心菜鸟导演把他的故事拍砸了,还有的人则认为这个中国人写的故事并不适合登上大银幕。

一群人议论纷纷,张素商却保持了极为淡定的心态,他告诉自己,哪怕是后世网络上人尽皆知的大ip,也有被拍毁的时候,职业剧变爱情偶像剧的例子难道还少?

他自己说到底也不过是才进入写作界没多久的新人,虽侥幸借着百年后的思想在小说的世界里有了一席之地,但不可自傲,电影的质量好自然值得高兴,不好也要想得开。

他手头还有价值更高的《女飞行员》没卖呢。

啥?为啥觉得影视行业不靠谱还把版权卖出去?

张素商:当然是为了钱啦!

好在导演是个品格值得信赖的好人,做事兢兢业业到被驴踢了还在加班剪片,张素商对他有信心。

电影即将首映前,索科维奇先生邀请张素商去看了成片,不大的播放室里坐满了工作人员。

主演是个金发蓝眼的英俊小伙,一笑就带出种只能用憨憨形容的气质,完美符合了张素商提出了的选角要求,其他的角色更是如同从书里走出来一般。

说句不好意思的,张素商写小说的时候喜欢从熟人身上取材,《神探伊利亚》里面好几个角色都是他穿越前认识的叔叔伯伯,虽然他们年轻的模样,他自己也只在照片和视频里看过,但如今很有种他们都活了的既视感。

导演选角是认真的,对于原著是尊重的。

索科维奇先生还说:“我是第一次拍摄有声电影,秋卡先生愿意将故事交给我拍,是我的荣幸,为此,我愿意付出所有努力来完成这部作品。”

他露出一抹笑:“虽然这部电影定然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是秋卡先生,我向您保证,您只要看完,就会发现它是那种凝聚了心血的作品,至少在诚意方面,我没有让你失望。”

作为生活在50年代的30后,张素商两辈子头一次在电影行业看到这么诚恳的活人……主要是他上辈子能接触到的也就国内的电影人,大部分是想找他爸爸买版权拍他的故事的,但爸爸认为他的故事不好拍,技术替身都不好找,便干脆拒绝了。

可能是一开始就没抱任何期待,等张素商看到《神探伊利亚》的成品时,便感到格外的感动。

诚如导演所说,这部有声电影在技术方面瑕疵不少,可是人家的确把故事原汁原味的呈现出来了啊!

一群演员都演的卖力,连驴子都看起来那么有演技。

导演拍摄的是《没有血缘的双生子》卷,对其中两位女性角色的遭遇拍摄得格外真实,没怎么露,也情节设定算是能让玻璃心家长一把拉起孩子走人的程度,对女性遭遇侵害时的痛苦描述得太真了,连带着角色黑化变反派那段都格外有说服力,追逐战更是刺激无比。

但张素商在看完以后直接哭了。

他双手握着导演的双手:“索科维奇先生,我、我从没想过你能拍得这么好,这就是我想要的故事,您升华了他们,把一篇娱乐用的小说拍出了更深的意义。”

索科维奇十分不好意思:“哎呀,别这么说,还是您的故事好。”

两人互相认为对方牛笔,交流时的氛围便格外和谐友爱,演员们也纷纷过来找张素商要签名。

唯有也过来观影的吴大使十分忧心,他偷偷将伍夜明拉到一边:“超人啊,你看这个电影,能赚钱吗?”

伍夜明嘴角一抽:“应该能吧,有声电影多新鲜啊。”而且这片子还挺好笑的,主要是驴子演得好,一出场就让人忍不住乐。

吴大使:“唉,我不懂这个,以前连默片都没怎么看过,能赚就好,不然真怕那孩子没钱花。”

伍夜明左右看看,小声问他:“秋璞到底给您这边送了多少啊?”

吴大使比了个数字,伍夜明倒吸一口凉气,以他对张素商的了解,那小子生活朴素,袜子都只穿阿列克谢做的,除了滑冰外没啥大开销,房子是编辑部送的,这次几乎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家都捐了。

他摇头:“秋璞真是,难怪他前阵子又开始勤奋赶稿了。”

吴大使:“他平时不勤奋赶稿吗?”

有关这点,伍夜明没法回答他,因为一个作者照常例更新,和努力更新,那肯定不是一个状态,张素商不懒,但他勤快的时候也少。

由于大部分经费都丢到拍摄上了,拍摄组宣传的时候,就没剩什么钱,只是上映的时候,由影院老板在门口架张海报,就算是告诉大家这里有新电影看了。

李源一看这怎么行?当即绘制了一张大号的主角等身海报,用漂亮的俄语写着“有声新电影《神探伊利亚》于xx影院播放”。

然后他把这张海报带到教室门口,课前在走廊里举了十几分钟,果然吸引到了一群学生影迷,不少人都上前询问,得知我校同学秋卡的小说被拍了电影,并有了好奇心。

张素商得知此事后越发感动,他一边嚼着李源的肉干,一边画了头暴漫风格的驴子送给了索科维奇导演。

作者手绘海报。

索科维奇导演看着那张驴,摸了摸还有点疼的腿,直接将之送到了影院。

接着这部电影就开始越来越火,有声电影的噱头是一回事,剧情的完整和精彩、人设的特别还有演员的卖力演出,同样是构筑一部好作品的关键。

满足了以上所有要素,电影质量就绝不会拉胯。

报纸上也很快出现了影评。

【伊利亚选角十分贴合原著,听闻是秋卡与导演一起完成选角,本影片的成功,两位创作者的功劳不可忽视。】

【我第一次见到能将动物拍摄得如此活灵活现的影片,导演索科维奇先生或许有驯兽师的能耐。】

【《神探伊利亚》本来被视为最难影视化的故事,没想到成品如此惊艳,这部侦探电影在多方努力下极为精彩,值得一看。】

以上都是比较理智的夸赞,还有些不理智的,干脆跑到村里去围观那头驴演员。

自然,有夸的也有骂的,但大家对这类言论都不怎么在意,只要影片上映且获得的好评超过平均值,那么有声电影的尝试就是成功的,索科维奇就有信心继续挑战这类电影。

张素商美滋滋的数着才入账的小钱钱,满心愉悦,还偷偷的和阿列克谢说:“索科维奇以后就是你们国家的有声电影之父了吧?嘿嘿,我也算和他一起留名电影史了。”

阿列克谢拿木梳给他刮头皮:“你早就注定要留名史册了,你可是世界上最好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张素商很谦虚:“还算不上最好。”

阿列克谢坚持:“你就是最好的。”

张素商不和他争这个,只是被梳子刮得舒服得眯起眼睛。

很快,索科维奇导演又通知他说,国内也有影院联系他购买片源。

是上海那边的电影院。

张素商挠头,就见他身边的李源又微微皱眉,问索科维奇导演:“请问您知道那位来购片的经理的姓名吗?”

索科维奇先生不擅长记外国名字,他只是慢吞吞的回道:“应该是姓李吧,他们自称是红洱公司。”

李源沉默一下,转头看张素商:“我家有门亲戚,是茶商,家里有钱得很,其中有一位姑奶奶在和前夫离婚后,便拿着祖父给的本钱去开了影院,如今已赚了不少,公司的名字就是红洱。”

李源和那家其实也不熟悉,只知道本族的老族长很阔气,得知他要留学时,支援了几百大洋。

张素商立刻拍板:“那就卖你们家吧!”

他高兴得不得了,自己的作品要是能在父老乡亲面前播放的话,那真是倍儿有面子,有熟人来买的话,更让他放心了。

电影的版权销售权在导演手上,张素商只是答应卖,但卖多少还是导演说的算,不想索科维奇先生是个厚道的,他琢磨着,来买电影的到底是秋卡先生的同胞,自己已经回本,下一部电影眼瞅着可以上更大的预算,便干脆开了个宽松的价格,如此便是双方皆大欢喜了。

那位来购片的李经理也爽快,他的俄语不算流利,打钱的动作却无比流畅,临走前还将两个信封交给了张素商和李源。

“这是老爷给两位少爷的,待两位学成归国,还望来李家看看长辈,尤其是张少爷,老爷很想亲眼看到您的冰嬉。”

李源微微一礼:“我这边要多学一些东西才能回去,秋璞却有长居此处的意图。”

张素商愣了一下,下意识否认:“我学成以后肯定是要回国的。”

他对这个时代的祖国还挺好奇呢。

李源一顿,没说什么,只是等李经理回去以后,才拽着张素商语速极快的发出一连串问句:“你傻了?怎么能告诉国内你可以回去的?现在那边那么乱,你说可以回,就真有人会让你回,你回去以后能保护自己吗?”

张素商张张嘴,李源告诫他:“便是你有回去的志向,现在有人问起的时候,你也要说学业繁忙,训练沉重,无暇归国。”

张素商从未见过他如此严肃的表情,当即被哄住了,只好乖乖点头。

李源所料不错,果不其然,在半个月后,吴大使就黑着脸,在张素商与伍夜明、蒋静湖、李源一起坐街口晒太阳、侃大山的时候过来了,他将三份电报放张素商面前。

“有不少人想要你回去,其中一部分是真的想看看运动员的爱国志士,还有些人则是不怀好意,最上面一份的电报是东北的张家发过来的,你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