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生于淤泥》(二)

可以看见孙云秀对于自己未来的迷茫。她每一次攒了一点钱,就喜欢用钱去买一些很奢侈、华丽的东西,流行的衣服、昂贵的化妆品等等。孙云秀永远是光鲜亮丽的。

她急切的需要用一些昂贵的存在,用别人赞许的目光来肯定自己。

孙云秀就特别像是已经从树枝上剪裁下来的玫瑰花,虽然看着娇艳欲滴、馥郁芬芳,事实上被困在一个小小的花瓶里,已经丧失了继续生长的可能性。

发廊就是花瓶,而城市则是巨大的屋子。

有的时候花瓶主人,拿着喷水器在玫瑰花上喷洒了一点点的雾水,让花短暂的恢复了光彩。但这种美丽终究是不可持续的。

等哪天这一束花不再鲜艳了,这个屋子的主人便立刻会毫不犹豫地把它从花瓶里揪出来,扔进垃圾堆。

孙云秀似乎也有这样的自觉,被剪断根茎的她缺乏与大地紧密相连的安全感,所以她只能不断通过别人的称赞来确定自己的存在和重要性。

按理说刘大力和孙云秀对于生活有着完全不一样态度、生活地位悬殊也很大的两个人,不应该有任何的交集。但因为来自于同一个县城,交集逐渐多了起来。

其实大家能够感觉得出来,刘大力肯定有一点喜欢孙云秀。

没有办法,这其实就是人之常情,包括孔修明和卡尔他们在内,观众们就算哪怕对于孙云秀的特殊工作都有一些无法接受,但这并不妨碍每一次到孙云秀出场,就会下意识地直起身体,想看得更清楚。

《生于淤泥》里的“孙云秀”是真的美,那种娇弱、柔美、妍丽的感觉,是目前为止,所有电影之中最适合奚芊芊的装扮。

之前奚芊芊拍过的《求死》、《守门人》,都饰演病态的角色,大量减重、精神状态差、对于生活绝望、甚至头发都剃掉的形象,完全不符合主流的审美观。

更早之前的《大笑江湖》,奚芊芊的角色则是一个刁蛮任性的江湖女侠,这和奚芊芊自身的气质格格不入。

要知道从大学开始,邀请奚芊芊拍戏的角色就都是一些脆弱、美丽的女性形象,奚芊芊一直不愿意罢了。

但这一次不一样,“孙云秀”这个角色的外形、气质和奚芊芊自己本人的五官特点完美契合。

惊心动魄、脆弱琉璃的艳丽!

其实观众也有一个疑惑,那就是为什么孙云秀愿意和刘大力越走越近,难道单纯就是因为他们两个是同乡吗?

他们可不相信这一点。

因为镜头也刻画了孙云秀的形象,看得出孙云秀在鹏城里已经过得相当习惯。

孙云秀经常会遇到一些地痞流氓,也有一些同行之间的竞争算计,遇到这些事情的孙云秀展现出了老辣、果决的一面。

甚至还有孙云秀和同行扯头发、扭打在一起的场面,这些剧情既好笑又心酸。

没点本事、人脉、在这个档口可混不下去。

观众对于孙云秀的倒没有多大的反感,并不是因为孙云秀美丽,而是在秦砚的镜头下,很多事情并没有绝对的正确错误,孙云秀只不过被推着走罢了。

要么她拼尽一切,在鹏城光鲜亮丽的活下来,要么她就只能退缩到最卑微的角落,逐渐发烂发臭。

这样一个雷厉风行,带有一点悲情色彩的孙云秀,没有观众会厌恶她。

除了一开始对于刘大力的有些厌恶,观众发现孙云秀面对刘大力,会流露出一些她自己都不曾发现,或者说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温柔。

孔修明忍不住问了问旁边的卡尔说道:“你觉得孙云秀是不是也喜欢刘大力啊?”

没有丝毫的犹豫,卡尔直接摇了摇头说道:“绝对不是喜欢。”

“你怎么这么确定?”

卡尔笑着说道:“孙云秀看刘大力的眼神完全没有丝毫的迷恋。”

“你怎么知道孙云秀那种眼神不是喜欢。你没看到孙云秀经常注视着刘大力吗?”

“好了,你别争了。你等会看剧情就知道了。”

孔修明有些闷闷不乐,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华国人,看一部华语电影,在电影方面的判断,居然被一个外国人给否定了。

电影剧情继续,刘大力拿到了这个月的工资,不多也就500块钱,比平均工资要低出不少,但这已经是干农活的两三倍了。

刘大力相当高兴对孙云秀说道:“今晚上请你去吃饭?”

孙云秀脸上露出了明显的微笑:“请我吃饭,要吃什么?便宜的东西我可不吃。”

刘大力的回答很坦诚,并打肿脸充胖子:“请不了你吃多好的东西,接下来我还得把钱寄回去。”

“你这个小财迷。”

刘大力给孙云秀一笔一笔算他接下来的工资分配,他不想让孙云秀觉得自己吝啬,同时刘大力已经很节约了。

“我得寄200块回家,每天的饭前是5块,我还得存100,请你吃饭最多50块钱。”

其实50块钱在这个年代的鹏城已经不少了,只不过刘大力下意识认为奚芊芊值得更好罢了。

刘大力算得很清楚,他甚至恨不得一块钱掰成两块钱来花。明明刘大力在说自己的收入安排,不知道为什么孔修明心中出现一种很酸涩的情绪。

刘大力工作有多么辛苦,他们都看在眼中。其实所有观众内心都有一杆秤,要给自己多少钱,自己才愿意去做这样的苦力活。

不一定有准确的答案,但这个答案肯定比500元更高,而且高出很多很多。

“没事儿还存钱做什么呀?农村人就这习惯,做什么事情都要想着攒家底,懂不懂什么叫今朝有酒今朝醉嘛,没文化的土包子。”

刘大力立刻反驳道:“存钱怎么没有用?我还想着存2000块钱。就可以在工地门口搞个饭摊。到时候,我的收入就肯定比现在多。”

“能多多少?”

“起码300!”

说到这件事情,刘大力就显得特别兴奋。他开始一步一步介绍着自己的计划:

“我给你说,我们那儿的伙食每天是5块钱。但我算过就我们吃的成本价最多4块钱,每天大概有五、六十个工人吃饭,这得赚多少钱啊?”

“原来你前段时间天天往菜市场跑,就是研究这些东西。”

刘大力点了点头说道:“人不能一辈子停在原地,总得往前走吧。”

刘大力真的很聪明,也特别善于观察生活,否则也不会成为老师眼中最好的苗子。

他很认真在工地干活,同时不断的思考着自己该如何摆脱目前的窘困。

谢北杨的这一段表演真的很深入人心,刘大力向孙云秀描述着自己未来计划的时候,整个人都在熠熠生辉。

闪光感不是只存在于社会地位高的人身上,而存在于那些足够优秀与自信的人。他们在描述着自己未来的时候,便会散发出一种让人信服的气场。

说实话,在灯塔国的电影院,有闲情逸致大晚上跑来看文艺片的观众都不差钱,包括孔修明,如果家里没点钱,根本不可能送他到灯塔国留学。

在刘大力的想象中,他能够赚到钱不外乎就是一、两万块,这已经是他目前最大的理想。这点钱对于现场的观众来说并没有多少。

不说其他人,孔修明一个月的生活费可能就不止刘大力口中的梦想数字,按理说本来也不应该对孔修明产生任何的羡慕。

但偏偏刘大力的计划,却让孔修明、卡尔他们所有的观众都产生了一种感觉——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自己的明天而去奋斗,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只能够说刘大力的感染力实在太强了,让观众也忍不住站到了刘大力的角度去看待世界,这对于一部文艺片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

为什么那么多文艺片会遭人诟病,很多时候观众没有办法和导演所要想表达的主题进行共情。

其实有电影的剧本写得很好,想反映的问题也深刻,奈何演员的演技根本没有办法让观众进入相应的情绪中,最后就成了一部故作深沉的垃圾。

孙云秀和现场的观众一样,就在旁边静静的听着刘大力描述自己对于未来的梦想。

孙云秀同样不缺这一两万,但在听刘大力的解说的时候,她双手托着下巴,眼睫毛时不时的煽动,让观众心中如同被羽毛划过。

这个时候孙云秀身上那种属于城市的风姿艳情瞬间消失不见,只剩下单纯与懵懂。

就好像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偷偷用了自己母亲的化妆品,看上去浓妆骚首,依然掩盖不了她的稚嫩。

孔修明在心里感叹,奚芊芊的演技也太厉害了。

同样的妆容,仅仅是不同的表情和习惯性动作,就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不是观众目睹孙云秀的变化过程,他们甚至会以为孙云秀完全是换了演员在表演。

孙云秀突然对刘大力说了一句:“要不要我借点钱给你开店啊?这样你就可以少工作一整年了。”

其实哪里是少工作一整年,刘大力的计划是等这段时间稍微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后,他就再去打一份夜工。否则他每个月存100,还得负责弟弟妹妹的学杂费,哪里够?

这不是一年的时间,而是无数个辛苦的日夜。

刘大力坚定摇了摇头说道:“不需要,我自己攒就够了。”

刘大力脸上有一种少年特有的骄傲,并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是男人,不能接受女人的帮助,才拒绝孙云秀,而是刘大力相信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就能实现梦想。

其实刘大力心里也有一口气,在离开农村的时候,他对父亲说自己一定会靠努力,在城市扎根。

刘大力想自己实现这份诺言。

这就是少年的坚持,幼稚而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