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大汉华章(57)

咳,坦白说关于这点魏尚内心也是十分焦灼的,因为从他的角度来说,他是既希望这互市早些个结束,又不希望。

理由很简单。

赚钱啊。

这次互市的大笔税务收入归的可都是他们雁门郡,这是刘启给边境两个口子的福利,但在那之前他们也都没有想到就这么短短二旬的贸易额会如此巨大。后来雁门郡的农人看着有些意思,甚至报了名来售卖瓜果蔬菜。

这东西立刻就遭到了匈奴人的哄抢。

匈奴所在的土地上基本很少有水果出产,除了春季的沙棘野果,或者东边还有些小浆果之外,哪里见到过这么个靠人工养殖没心没肺长得水灵又酸甜可口的小果子哟!

而且吃了这名为冬瓜的果子之后,好像连每日上厕所时候也顺畅了些,价格又不贵,虽然汉人说这要煮了吃,但是他们觉得生吃也没问题。

还有鸡肉,哎哟!鸡肉好吃的呀!哎,北边什么都好,就是养不了禽类,禽类恋家还怕冷,没法子跟着迁移,他们寻常都吃不到这些。

“吃不到啊?”翻译和他们闲聊,“可你们那不是也有鸟吗?”

他指的是每年春秋季往返于汉匈之间的过冬候鸟,这些鸟逐水草和湖泊而居,冬天南下到大汉的长江流域过冬,春天则到匈奴的地盘,“这些鸟的数量可不少。”

然后他就看到了匈奴人「这你们都吃?你们大汉人真是太可怕了!」的眼神。

匈奴人艰难地用通译能够理解的词汇对他们说,“我们一般是不吃这些鸟的,除非非常,非常,非常的饥饿。”

他一连用了三个“非常”以加重语气。

通译看了眼天上飞的正在南迁的鸿、鹄。

前者后来被汉人驯化成了鹅——吃。

后者虽然没有驯化,但本身就能抓来吃。

咳。

这个话题要谨慎一些……他暗自提醒自己。

通译一脸纯良装作自己刚刚什么都没说过,他故作不解,“为什么?这两个有毒吗?那它们的蛋能吃吗?”

“蛋可以吃,”匈奴人对于这个话题没什么戒心,他解释道,“不知道你们大汉叫什么,我们是叫做@%&$%&”他说了一个通译没听过的名词。通译在心中自动将这个音节记录了下来以取代鹄这个词。

然后就听汉子说,“这个在我们那里是神鸟,因为它们非常能飞,如果按照距离算的话,如果往北面,它们还能再飞差不多从这里到你们长安那么远的距离,然后才会落地。”

通译眸光一闪,“从这里到我们长安,那太夸张了吧,鸟怎么可能可以飞那么远,而且那时候你们那里还在下雪吧,它们是吃草的,哪来的食物哟?”

“哈哈哈!”匈奴汉子放声大笑,他的笑声引来了旁的匈奴,几个汉子都凑了过来问他在笑什么。几句匈奴话沟通之后,匈奴汉子一个接一个的对他说道:“你们太小看鹄了……”

“是啊,这东西可能飞了,它离开时候一次性吃饱,可以扛非常久,它飞到我们那里的时候草也还没长出来,但是它们会吃水草的根。”

“偶尔它也会吃些小鱼,只要水面解冻了它们就会来,每年我们看到鹄来了就知道春天要到了,然后就会准备出……”

后面的话他咽了下去,汉子们警惕得看向了这个汉人通译,通译正一味感叹这鹄的厉害。见这汉人似乎没察觉的样子,匈奴汉子悄悄松了一口气,然后他干咳一声,转移话题“而且你们不知道,每年这鹄到得越多,就说明鱼越多,所以我们那里都把它们当做神鸟,一般都不会轻易地射杀。”

“原来如此!”通译一幅「我长知识了」的模样,显得极其真诚,这种和善的姿态在匈奴人看起来格外顺眼,尤其在这个通译偷偷摸摸给他们拿来了些汉人酿的酒之后,他们的友谊更加牢固了。

汉人酿的酒在匈奴那边卖得特别红火,毕竟香啊。

草原上的粮食珍贵,是绝对不会拿来酿酒的,草原汉子想要喝酒的时候要么靠抢,要么就是自己酿马奶酒。

要说马奶酒这东西酿造难度还挺大的,要是有一家的娘子特别擅长酿酒,模样长得还不错,那不用问了,她一定是当年篝火大会被追求的主角。

“那么厉害啊!”通译左右环顾了一下看看周围没有人注意到他,悄悄喝了一口酒,然后赶紧将盖子掩好。见几个匈奴汉子一幅嘲笑模样,他赶紧说,“当值呢,不好多喝,我也是很能喝酒的,千杯不醉!”

“你们汉人事情就是多。”那匈奴汉子接过他递来的酒壶,先往嘴里头灌了一口,解了馋瘾,这才注意到了一个细节,他拿着酒壶细细端详,表情有些严肃,“这……你这壶好生漂亮,卖不?”

通译一愣,他看了看酒壶,有些犹豫地说道:“这东西不适合你们,这东西不耐敲打,容易碎。”

“嗨,这是我的事,我觉得你小子很不错,爽快,来,你说个价,合适的话我就和你换了。我们偷偷换,不交税。”匈奴人将酒壶拿在手中上下端详,觉得这和青玉一样的质地简直精美得就像是大草原上最美丽的宝石,手指下头摸过去更是像摸羊脂一样的滑润。

什么时候汉人弄出了这东西?

他咂咂嘴,一看汉人一脸纠结的模样,顿时有些不乐意了,但是他看看手上实在是过于精美的酒器,按捺下心思,蒲扇般的大掌拍了拍通译看似纤细的肩膀,“嘿,我富勒可是我们草原有名气的讲义气,你把这个卖给我,我们就是朋友了。”

“我们草原男人对于朋友那可是非常的够义气的。而且你做通译有什么出息啊,难道就没想过赚上一笔?我可知道你们汉人有些特别想要的东西,只要价钱合适我们也不是不能商量的。”

通译愣了一下,一时搞不清楚这是鱼饵还是意外之喜,但他决定无论哪一种都暂且不上钩。

保险一些总无错事,于是他伸手就要抢回酒壶,匈奴人没想到他会是这反应,一时不防竟然被他得了手。通译满脸愤怒地说道:“在我们汉朝,做商人可不是什么好事,你这是在看不起我。”

“哎!!你这可是冤枉我了!”匈奴汉子忙好说歹说才将人的情绪安抚了下来,然后他带着一脸勉强的通译去看了自己放置牲畜的地方,得意扬扬地拍了拍咩咩直叫的羊羔,“不是我吹,我的羊,这里说第二,那就没人敢说第一,看看,这毛多白,就像天上的云朵一样,你再看看这牙,这蹄子。”

匈奴大汉骄傲地说:“我的家族是左部最强盛的家族,所以我们的羊都是养在水草最丰饶的地方,这羊肉好不好吃和它们吃什么很有关系,所以你和我换绝对不亏。”

见通译皱眉思索,大汉立刻加价:“两头羊,换你一个酒壶,这你可不亏吧!”

“开玩笑!”通译立刻瞪他,他小心翼翼地举着自己的瓷酒壶:“这是瓷,瓷你知道吗?”

匈奴大汉满脸茫然,他不知道啊。

见他如此,通译哼了一声,将瓷器在大汉过去一年的各种发展给人说了。匈奴汉子一听这东西目前就大汉皇家和贵族用得起,顿时用怀疑的小眼神看他了。通译耸耸肩,说道:“我当然也应该买不起,但是我们陛下这次运来了一批卖给你们,我顺便……嘿嘿。”

“卖?你胡说,我第一天就来了,根本没有看到。”匈奴大汉非常愤怒,然后他就听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瓷器只在代郡进行售卖,就像米粮只在雁门郡售卖一样。

你们大汉人太会玩了!

匈奴汉子顿时犹豫了,他盘算了一下雁门郡到代郡的距离,又算了下现在过去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这次大汉开了两个口,大家都没想那么多,当然哪个方便来哪个。对于这个汉子所在的部落来说,他更熟悉雁门郡,毕竟经常来打谷草,咳。

他们哪里想到大汉居然会两个口子售卖不一样的东西。

这个叫做瓷器的器具是多么的精美,通译说这是陶器的升级版本,在代郡他们准备了很多瓷碗、瓷杯子,都是特别实用的生活器具,可以说家里头用陶器的地方都能用这个。

而且这次考虑到匈奴人的生活习惯,大汉的皇帝还命令他们还准备了不少祭祀器具,等到你们明年春天开祭的时候,用这种瓷器盛装祭祀的物品是多么的精致。

妥妥能在别的部落面前大出一次风头。

但是现在,都没有了……

因为他跑错了地方!

眼见着匈奴汉子的表情愈加狰狞,通译忙劝慰道:“没事啊,起码你在我们雁门能换到代郡没有的麦子不是?你之前不是还说有了麦子你们可以过一个好冬天啦?”

这怎么一样?匈奴汉子瞪圆了眼睛。

冬天过不好可以抢,但是祭祀落了风头可……咦?

他摸了摸下巴,对呀,我怎么刚刚没想到?虽然祭祀的风头抢不回来,但是祭祀的用品可以抢过来嘛。

现在赶到代郡去肯定来不及了,东西早就被抢完,但是他们可以劫掠回程的商队啊。如果可以将他们换来的东西抢走,那不是等于大赚了一笔?无本买卖啊!

无独有偶,有同样想法的绝不止他一人。

代郡的匈奴人和别部在听闻雁门郡有兑换麦子的时候都疯魔了。

他们在代郡尝到了非常非常美味的麦饼,都是现场烤的,还有几个摊子是在一块大平板上头用麦子酱糊出来的薄饼,这个饼子热乎的时候很脆,冷了之后却很有韧性,不容易撕破。

不会说匈奴话的大汉人给他们做了示范,这东西铺开后往里头放肉菜,再放些黑糊糊,一口咬下去味道别提有多美味了!

一口气简直能吃掉十个不止。

这让汉子们不由想到如果能有麦子,他们就能让家里的女人先糊好饼子,然后在外头游猎的时候拿出来,直接吃也可以,如果有了猎物就用这个抱着猎物吃,怎么想都美啊!

然而,这东西在代郡没有卖。

代郡卖的只有盐巴和瓷器。

他们一开始觉得瓷器这东西贼好看,拿出去老有面子的,但是面子有什么用?能吃吗?

这一刻,双方团队有志一同地冒出了一个想法——

抢他丫的。

匈奴部落间的友谊小船摇摇欲坠之时,从大汉王庭亦是下达了指示,这次互市体谅诸位长途不易,延长一旬。

不过官方这边的货物基本已经交易一空,段时间内调拨不出更多的货物,接下来的互市主要以民间商队为主。

匈奴人还没来得及发表抗议,就被琳琅满目的民间货物吸引住了眼光,硬生生地将还没出口的「咱们就要麦子和瓷器,你把两个售卖点换一下不就好了吗」给咽了下去。

比起官方商队的严谨朴素,民间商队带来的货物那是什么品种都有,尤其是南边上来的商队。他们带来了很多匈奴人看都没看过的玩意,有一些东西就连边境的通译也不知道,尤其是汉匈之间语言语法不同,翻译的词汇也无法达到它的意思。

譬如,中山国的灯笼。

其本身就是个全新的名词,翻译眼珠子一转,字正腔圆的汉话说了出口。匈奴人满脑袋问号,然后就看到大汉人给他们演示了下这灯笼怎么用。

卖给匈奴人的灯笼,夏安然自然懒得染色。但是考虑到大草原的狂风,这些灯笼下头留了一部分可以放置重物的地方,至于放什么那就靠匈奴人自己想了。

匈奴人见到这种可以保护火苗不被吹熄的东西极其震惊,连声称赞这是好东西。

来到代郡口子的匈奴人当户一看这灯笼,立刻要求批量订购。

草原上的动物畏惧火光,但是这种畏惧与其说是害怕被火灼伤,不如说是因为火焰会暴露他们的藏匿的身影。所以他们其实更怕的是足够亮的光,而不是火焰本身。

而最重要的是,火光所在的地方可以帮助部落的勇士们看清楚周围,毕竟他们的敌人绝不仅仅是牲畜,还有过不下去来掠夺的别部。

然而在大风大雪的天气,如何保护火苗增添了不少的麻烦。

草原上不像中原有那么多树木,他们使用的燃料一般多为动物干燥的粪便或者是废弃无用的皮毛。这些资源在冬天能省下一些就是一些。所以他们不可能耗费大量的燃料就为了造一盆足够大的火堆。

匈奴人已经本能地发现,风就是加速燃料消耗的凶手。所以他看上的与其说是灯笼本身,不如说是这一防风技术。

而且……

“你们,这个,更大的?”他用生涩的汉语随便拉来了一个汉人,被他拉住的汉人正是负责检查货物质量的牙人,后者也正在为如何定等这个没见过的货物而苦恼,被匈奴人一拉,他眼珠子一转,连比带划对着匈奴人解释:“这个,非常非常贵的。”

他指了指上头的纸张,“贵人们才能用一点点。”

匈奴人皱起眉,他有些迟疑地戳了戳上头这层“纸”,被那光滑到极致的触感惊了一下。中山国用来遮风的蜡纸的触感极其微妙,这种滑溜的感觉在匈奴人看来是平生从未见过的。

他本以为是坚挺一些的布料,现在看起来却不是这么回事。

这应当是一种全新的材料,至于是什么材料他本身兴趣不大。但按照现在的审美倾向,越是细腻柔软的越是昂贵,这一点他心里清楚。

“怎么市?”他说出了最熟练的一句汉话。

牙人非常真诚地对他说:“一头羊一个灯,你买的多还能送一根蜡烛。”

蜡烛又是什么?

匈奴人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弄明白汉人们的语言了,他左右看看,忙挥手找来人让人去把通译给架过来。

最后,中山国接到了一笔私人订制产品。夏安然拿着工房递上来的申请材料的条子有些震惊。

他皱着眉头和这群人重新确认了一遍:“匈奴要定可以挂在门口的大灯笼?”

“是。”

夏安然捉摸了下匈奴寻常用的帐篷,再看看上头写的大小,这,这恐怕不是能挂,这都能算是天灯啦!

得专门做一根杆子才挂得起来吧?

匈奴人来订制的是两盏接近半人高的灯具,并且他们还说了如果效果好,就临走前下个大批订单,明年来拿。

正因为这笔订单需要大量的资源,匠坊的人无法做主,赶紧来请示。

夏安然没犹豫,他大笔一挥在请示的文书上落印,然后他对匠坊的人说:“我记得,我们之前还做过红色的灯笼?”

说是红色,其实是一层寻常染色纸黏在蜡纸上的操作,蜡纸要上色那简直就是一大难题。所以出于市场需求,便出现了这种投机之物。这东西外头刷了桐油,也有一定的防水防风效果,但是成本很高。对精打细算的小国王来说,他算了半天还是将这一创意设计先行搁置。

但是既然是送给匈奴人就没关系啦。

到时候可以鼓吹一下这红色是多么的稀有,虽然游牧民族都崇白,但是他们用红、绿的也不少。到时候茫茫白雪中一展红灯,不要太有腔调。

——对于大汉的军队来说,也很显眼就是了。

除了灯笼的事,南下的商队还带回了一大批的牛羊,此前带到代郡的货物全数售罄,商队的人还没离开,一方面他们也打算和别的商队交换些货物,另一方面也是想要观望一下匈奴本身的货物。

但没东西傻赖着也有些尴尬,所以商队过来问问咱们中山国还有没有别的东西能卖。

这个问题倒是让夏安然为难了下。

陶瓷是不能卖的,现在陶瓷完全是官方垄断贸易,量如果一下子大了的话就容易影响物价,而且还会导致两边的匈奴物资充足,可以和平解决各自的需求,这不是大汉想要的结果。

所以最好售卖一些一次性产品……

他想到了匈奴人要的灯笼,眼珠子一转,就让人赶紧制造了一批动物模具。

用模具制造蜡烛极其简单快捷,两片陶板合起来灌入蜡油,然后放到冷水中,在这个渐渐转凉的秋季,几息之间就能够完成一个。

匠人们加班生产此物,不过小半日便出产了大量的蜡烛运往代郡。

这种形态的蜡烛照明效果其实一般般,因为形状不均匀,势必会产生蜡油不能充分燃烧的问题,但是没关系,异形蜡烛谁是用来烧的呢?

夏安然多狡猾啊,他让人赶紧配制出一批木盒来,把这些本来不值钱的蜡烛往里头一放,整理出了一套牲畜大礼盒来。

牲畜的本意就是用来祭祀的动物,对于大汉来说,每一年的大小祭祀本身都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更不要提物资匮乏的匈奴了,偏偏他们还有越匮乏越要祭的习惯在。

如此,用这一整套蜡烛替代货物长伴神灵边上岂不是更好,平日里头就一次点一个,大祭祀就各个品种一起上。

你看,不光光有祭祀大热门的牛,我们还做了你们北方没有的鸡鸭鱼,是不是非常贴心?

商贩被小国王这一番话说地目瞪口呆,他低头看看被小国王用看上去很高级的染色纸丝作为陪衬的包装盒,各种小动物就如同羊脂膏一样躺在纸丝上,的确是有一种非常高级的感觉,顿时被说服。

他被说服后自然也有信心去说服别的人,毕竟有底气在嘛。

除却中山王宫派出去了商队,中山国国郡之内,数家商铺亦是联合发出申请,表示这个跨国贸易,他们也想做。

这年头,内销转出口是必然,尤其在双方物价不对等,文化科技点也不对等的情况下。

单靠着彼此间的科技点差异,进步的一方就能在落后的一方上头大赚一笔。这是全世界通用的道理。

中山国本身地理位置优越,虽然比不上南边的邯郸等地区,但是也不差,毕竟他们有向北运输的优势在。

这次汉匈彼此的贸易通商里头规定,但凡想要参加这次商业活动的商行彼此之间需要互相协保,五个商行一个编组,一人出问题剩余的四家都得出事。

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得到郡级别最高长官的审查和认可。

但是这一步,就被卡在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