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帝国裂变(42)

刘小猪的野望暂时没有实现,二桃杀三士的前提是对这三士的性格有足够了解,否则极易引火烧身,而如今大汉对匈奴的信息获取还不够多,尤其是其中最为微妙的利益分配和各部落姻亲关系等,如果可以他们还是想要内部人士投诚。

这次匈奴派来的右部到底没有左部在外交上那么娴熟,戒心也没那么高。加上正使本身喜饮酒,其部下自然仿效,从这些使者身上大汉套出了不少消息,更是和其中几人有了接触,有发展的可能性。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埋下去的棋子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起到作用。对于如今这种情况,大汉也唯有广撒网一法,幸好匈奴使者看起来是被长安的美景美酒美人给迷住了眼睛,离开的日期一拖再拖,才给了相关人员靠近的机会。

匈奴使者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此前匈奴右部此次期期艾艾地在面圣时候和刘启商量在大汉的西侧开放商贸口,虽然这个要求被刘启婉拒了,但刘启这次拒绝时候的态度明显和缓了不少,他只字未提价格问题,只说环境不合适,而且比起北部来说西面辐射圈小了一些。

关于只开雁门代郡不能福利到匈奴右部的问题,刘启非常惊讶地表示我们不知道你们匈奴还会有分开鸭,你们不是一个部落吗?什么?居然还分成左右和本部三个部门?那你倒是和我们说说开在哪里更方便你们?

匈奴使者一看大汉的皇帝如此和蔼,又如此热情,当下就对着通译一阵叽咕,在随行的匈奴副使还没有来得及阻止的时候将草原一分为三的情况告诉了通译,最后他还热情建议通商口可以放在陇西,被拒绝后说云中也行。虽然云中严格来说也属于匈人左部,但比起雁门要更靠近右部一些。

刘启含笑表示我们会考虑的,还请等你们大单于的通知哦。

此后匈奴正使回去似乎是被教育了一番,之后再说话就谨慎了不少,就连晚上喝酒也多留在馆舍之中,但刘启暂离长安给了他一份灵感,匈奴使者在此时求见了皇太子刘彻。

刘彻这个娃娃的名字在大草原上可是大名鼎鼎。

主要是负面的。

一个是用来攻击当皇帝的识人不清,被女人迷晕了头脑,居然放弃成年的儿子选择了一个小崽子。

另一个就是攻击这个小崽子没见过世面,区区左谷蠡王的一把西域刀就把他给迷住了眼,居然还好意思开口讨要。

总之,刘小猪在草原上就是以别人家的小崽子这个形象存在,专门被匈奴人家长里短说来解压的,当中出于各种需要还被添加了种种成分。在草原上口口相传了几年,刘小猪地主家傻儿子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姑且不论若干年后深入草原的汉军知道江湖传闻时候是多么莫名其妙,年轻的大汉皇帝又是如何哭笑不得,但现在他却实实在在地吃了一个福利。

匈奴使者灵机一动,递了个条子求见大汉皇帝。当然,大汉皇帝正在泡汤肯定是见不着的,太子殿下为了表示尊重接见了他们。

此举正中“狡猾”的匈奴使者下怀,老子不好搞,忽悠小太子还不容易吗?一旦小太子答应了,到时候要么大汉皇帝声明太子说的不作数,要么就是要为了维护太子脸面死撑,无论哪一种对于匈人来说都是极其有利的。

小太子对于第一次进行这种执政任务看起来非常兴奋,眼睛亮闪闪的,甚至还拉着哥哥一起来……噫!我们草原的男儿到了这个年纪了都不会事事拉着兄长了,真是娇气的小崽子。

匈奴使者在心里头先给他降了几分,但在面上可看不出来,他拿出了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一匹还年幼,但是已经能够看出其神骏模样的西域马。

这匹马在之前并没有放在贺岁礼当中,对于这一点使者的解释是马长途跋涉而来半路生病了,于是使者将其从礼单上划去,但是没想到到了大汉它的身体就一点点转好,说明和殿下有缘云云。

刘彻对于收到这份礼物自然十分欢喜,而且这匹马还没有成年,身高就已经有超过本土马匹,可想而知其种系定然优秀。而最棒的一点是,这是一匹公马。也就是说,再过几年他就能收获很多很多有着优秀血统的小马崽!

刘彻摸了摸这匹看起来脾气非常不好,两眼闪着凶光,正被马倌死死拉拽着的马匹的脖子,收下了这份礼物,看起来心情还不错,随后他邀请匈奴使者一同游园。

小太子表示如今汉匈之间的两个贸易口是大汉和匈奴王庭商量后确定下来的,若是要加的话的确不太容易。不过看在这份礼物的份上,他悄咪咪地透露给使者,上次左谷蠡王来的时候他有听到左谷蠡王认为如今两个口子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再加了哦。

“因为你们王庭的人觉得匈人不应该穿丝绸,用瓷器。”刘彻坐在主座,令人给匈奴使者倒了一杯茶水。

匈奴使者刚有些嫌弃这茶杯看起来小小的一个,都不够他一口喝,结果拿起来就发现茶杯上头有暗纹,寥寥数笔勾画出了一只苍鹰的形象。他当下顾不得手烫举起了杯子朝着亮堂处看去,就见自茶杯内侧可以看到面光处这只苍鹰明显透光,就像是此处为镂空一般,但是此处明明浸在水中全不漏水!

匈奴大当户自认也是见过不少珍奇异宝,他强压下失态的情绪,不着痕迹地前后一摸,是平的。也就出说汉人的工匠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将中间一层削空,然后在前后又加了一层。

这是怎么做到的?如此巧夺天工!匈奴使者简直找不到言语来夸奖它的精美。

——想要占有!

这是他最本能的反应。

其次才是换算这样东西如果交给商人能够换回来多少奴隶多少女人多少牛羊。他粗粗喘气,仿佛能够看到女人并排走,羊群如同白云一样在草原上翻滚的场面。

“使者喜欢这茶杯?”小童清脆稚嫩的嗓音打破了使者的瞎想,匈奴使者一僵,他僵硬地抬起头,整个表情都凝固了。

刘彻看起来完全不介意的样子,“使者真是好眼光,这套茶具我也十分喜欢呢,不过因为使者之前送了我一份礼物,所以使者喜欢的话我可以送给你。”说罢他拍拍手,只片刻宫女子便鱼贯而入,在使者面前摆下了一整套白釉暗花瓷器,并茶器、碗具,零零总总共有十四件,

刘彻当做没看到使者完全黏在这些这些器物上的眼睛,他特别热情地给这位使者介绍了一下这工艺的珍惜之处。

他还给人虚假安利道,“一整个窑炉我们都会选出一件最精美的,你可知剩下的会怎么办?”

“怎,怎么办?”不单单是使者,就连使者带来的通译都用好奇且兴奋的眼神看着小太子。刘彻缓缓举起桌上的一只瓷碗,将它放到桌案边上,然后缓缓松开了小手。

瓷碗应声而落摔了个粉碎。

“嘶——”所有的使者都倒抽了一口气,表情均是又紧张又心疼,离得近的方才都快窜出座位去拯救瓷碗了。然而小太子一脸不以为意,“就这样,都摔碎掉。”

他昂着小下巴格外骄傲地说:“为了保证没一件瓷器都独一无二,我们一直都只要最好的。”

“使者有所不知,每年我们都必须要销毁小山一样的瓷片。”

不光光是匈奴人,就连大汉的几个官员都被小太子说得一愣一愣的。旁观的夏安然默默举起了茶杯掩饰性地饮了一口茶遮住了抽搐的嘴角,弟弟有戏精的天分,他怎么当初就没看出来?

其实刘彻说的也算是没错吧。

手工制造的时代,难道这个世界上还会有两件一模一样的器具吗?想要都没有。

至于小山一样的瓷片……更没错了,如今窑炉温度控制艰难,尤其是稍复杂一些的器具炸裂率非常高,每次开窑成功成瓷的也就二三成,其中毫无瑕疵的只有一成不到,其余或多或少会有滴釉染灰等缺点。

破碎的瓷片堆着堆着,可不就成了一座小山。

所以严格来说,弟弟只是稍稍夸大其词,不算骗人——小国王心中多少有些自欺欺人的成分只有他自己知道。

见气氛渲染得差不多了,刘彻有些悲伤地叹了口气,“然而,像使者这样那么有欣赏能力的人不多呀,哎。”

使者艰难又有些激动地咽了一口唾沫,然而令他意外的是,小太子什么都没说,就是送了他一套瓷器,这使得使者在警惕之余内心又有些空落落的。如果太子真的和他商量什么瓷器生意他还会摆姿态拒绝,可现在人家似乎就是小孩子心态,来给你介绍一下我送你的东西有多好,反而弄得他心里头痒嗖嗖的不那么是滋味。

这一日,除了瓷器外刘彻还代表汉皇室赐下了一批礼物。正是夏安然之前所书写的那些,里头有不少米粮盐糖,数量和价值都颇为可观,甚至于比前两年匈奴左部回去时候带的更丰盛了些。

可见大汉还是非常看重匈奴的关系的,匈人使者对此非常满意。

毕竟同行是冤家,同样是使臣,他比左部能得到的好处更多一些自然便显得更加有面子一些。

小太子还特别真诚地对他解释说此前大汉内部有变,商品有了短缺,是以此前贸易时候拿出来的货量少了些,结果此次匈奴送来的东西他们非常欢喜,大汉乃礼仪之邦,所以这次就礼尚往来了一把。

小太子说得非常拗口,通译纠结了半天在一些特有名词上就粗粗略过。匈奴使者听了个大概,得出大汉这次给他们那么多东西都是自己的功劳的结论,顿时膨胀了。

此后几日他们结束了外交任务在大街上闲逛时遇到一个躲在角落鬼鬼祟祟的人,一看到他们就来兜售货物,还偷偷摸摸给他们他售卖的东西——正是扳指。

事实证明这个小器具虽然看起来不显眼,但在游牧民族心中非常有地位,在匈奴左部成功过的法子套用到右部来一样有效。

右当户思考了半天,拿出来了部分盐交换了这些扳指。

使节团队伍中聪明人一点都不少,这是他们的建议。

匈奴左部比之右部的劣势就是盐,右部可以从羌族和西域采购盐巴,左部却只能购买他们运过去的盐,所以在考虑用什么交换的时候,右部当户毫不犹豫拿出了对他们而言最廉价的盐。

他听说今年左部从大汉换取的资源数量极为有限,盐巴已经出现了短缺情况,他如今再带回去少量的盐……那就意味着左部想要维持现在的生活,只有从右部买盐。

——反正是汉国送来的“贡品”,他们在运输过程中为了方便将之换成一定的货物也在可允许的范围内。要是王帐实在不高兴,了不起他们到时候再用盐换回来就是了。如果被问起来,他们就准备这么说。

右当户有九成的把握王帐什么意见都没有,因为出使过那么多次的左部要说他们没有在其中谋取利益那便是笑话了。如今的匈奴王帐,简直就像是拔了牙的狼,只会在左部和右部之前玩什么制衡。

匈奴右部有些看不起这样的举动。

当年冒顿单于能够统一整片草原靠的可不是什么左右制衡,而是结结实实的铁拳,打到匈人和胡部服气。当时冒顿单于还说非汉即胡,何等的大气,如今……呵呵。

要说右部心里没有些想法还真不好说,强者为尊的时代,头狼露出了疲态就莫要怪下头的狼群发生骚动。

但这一切都和大汉看起来没有关系。

除了盐巴,他还交换了些极为精美的胭脂水粉绸缎布匹之类,连带着还有汉人最近流行的发簪,上头用宝石镶嵌成蝴蝶的模样,据说这是今年最新的款式。

这些东西当然不是用来卖的,他打算到时候送给王帐里头的阏氏们,左部右部和王帐都送,只期盼到时候这些阏氏能够帮他说些好话。能够成为使者实在太赚了,紧跟着来的右部商队几乎一个个都装得牛车全满,非得抽起鞭子这些牛才肯动几下的程度。

不用说,走这一趟部落来年的收入就不需要担心了。

等右当户在长安城狠狠得拉动了一把经济贸易后,汉人们客客气气地将他们送出了关隘,并且挥手表示今年咱们交流很是愉快,欢迎亲明年再来呀!

右当户也不停挥手表示我也这么觉得,有句话叫做宾至如归,你们大汉真是太热情啦!明年我也会努力争取的。

等到双方齐齐背过身之后,纷纷在心里骂对方是傻子。

匈人嘲笑大汉以后会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奶娃娃当家,汉人讥讽匈奴人派来的一群大汉连我们国家的几个娃娃都不如,被玩得团团转。?

刘启去休养了,大汉的朝政就压在了两个小皇子身上。但大汉的运转流程已经十分成熟,大部分事物均是交由三公九卿进行处理,最后上交到两位皇子手上的都是重大事件或者是比较意识流的情况。

在送走了匈奴使者之后,整个朝廷依然井然有序地运转着。

不知道刘启怎么办到的,对于小太子监国一事臣子们都没有发表反对意见,甚至于这次监国太后也是放了八九成的权。

这种状态反而令刘彻心慌。

他从这一种态度中读到了不妙的味道,是以小太子每天上下朝都是绷着一张小脸,特别严肃。夏安然虽然以藩王礼正常上下朝,但在朝堂上他并没有辅政的光明正大的身份,只能在幕后出谋划策,但是全程刘彻都挺住了,他表现出了一个储君应有的气度,也因此当他提出了玩笑一般的“愚弄”匈奴的政策时,才得到了臣子们的重视。

汉人一直致力于在草原上燃起战火,起码能够使得三部之间互相敌视,如果可以将杂胡也加入那就更好了。这一计划已经持续了将近五年,效果斐然。但是刘彻觉得还不够。

他年纪小,性子急,自然不耐烦如刘启的政策一般慢慢来。

如果说刘启的政策是小心翼翼富人堆积稻草,努力使得稻草中央因为草木发酵产生热量的话,刘彻的爱好便是在稻草上直接点火,如果点火还不够那就浇把油,总之,不想烧也要让你烧起来。

他的政策十分的简单粗暴,无他,挑拨离间加煽风点火。

感谢匈奴草原此次派来的是比伊稚斜单纯许多的匈奴首领,比起经常和汉人打交道的匈奴左部,主要和西域各部鏖战的右部总体来说都要更单纯一些,而且左部还得到匈奴王帐的偏心和指点,相对的说右部就像是非亲妈养的一样。

当然事实也的确如此,当中的牵扯还要挂到冒顿单于时期,有历史遗留问题,总之匈奴右部被左部压制了近一百年,要说没有怨言是不可能的,刘彻就利用了这一点。

他准备接下里写一封书信,让人传递给匈奴大单于,这封信件内会表达大汉对于汉匈贸易时出货量骤减的惶恐,并且表示差额此次已经托右部当户带过去了。为了表达歉意,这些东西当然是免费的。

同时他将礼单也抄录了一份,一模一样送给了大单于。

至于匈奴右当户到了草原上能不能拿出同等数量的货物,和大汉有什么关系?

这计谋看着有些单纯,但妙就妙在这里,这计策太简单,一眼就能看穿,但正因为过于简单反而会让将汉人魔化的匈奴觉得不像是汉人的手笔。

又因为此计看起来颇有些漫不经心之感,行差踏错间也并无妨,所以朝中各位大佬们就用一种堪称慈祥的眼神看着并未多做干涉,仍由小太子和他的伴读们将这一计划完善并且实事,只在其中小小地推波助澜一下。

恩,一切荣耀都属于小殿下。

但刘彻这人运气一直不错,这个计划中唯一的疏漏就是他写这封信有些刻意,而且有些不符合他的性格,所以在使者离京之后众人一直都在斟酌要如何去推动。

哪知道就在此时一封来信给了他们足够的理由。

军臣单于逼迫南宫公主书写的讨要粮食的书信成为了大汉的一场及时雨。汉太子收到信件后暴跳如雷,表示我们已经很客气地送了一批物资给你们了,你们还想怎么样?是要来比一下肱二头肌吗?来呀,谁怕谁!

他言辞颇为激烈,又经过几番修改,将其中措辞稍作调整,使得整封信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别辜负了真心的小孩所书。隔着竹简好像就能看到这小孩举着拳头上下挥舞的模样,看着半点威胁都没有,反而显得十分好笑,尤其在长者眼中,这就是一个牙齿都没长齐就想要咬人的幼狼形象。

伊稚斜收到信之后甚至都没有怀疑,因为在他的心中和南宫的形容之中,大汉的太子刘彻便是这一形象。

他默默将“小舅子”的书信看完,随后因长时间握刀射箭而粗粝的手指从汉国送给使者的礼物数字上轻轻划过,并不言语。但看起来他并没有在和汉人计较的意思。如果汉人能够识相地将东西送过来,他可以不同他们计较这一点两点的时间差,更何况于他的角度而言,这其实也是汉人因他而做的让步,比起通过贸易赚取的货物要更有面子。

时间在等待中过得有些慢,匈奴使节带着大队前进,自然比不上快马驰骋的两国使者,等他们抵达王帐的时候,汉军所赠送的货物数量已经完全公开。

众人将送来的货物和册子上所书写的进行一番比较……嗯……这事情便有些微妙了。

偏偏就在这时候大汉还火上浇油,跳脚的大汉太子没有了他父亲的阻拦,连发三份文件,中心思想就是——你还是我姐夫呢?你看看你这些年送给我们的东西和我们送给你们的,小气!抠门!你真的能照顾好我姐姐吗?能照顾好我小侄子吗?实在不行你还是把我姐姐和侄子送回来吧,小爷我来照顾他们!

军臣单于当即将这个小太子的书信自通译的手中夺过丢在了地上,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崽子居然敢如此挑衅伟大的匈奴单于,挑衅大草原的主人!

他怎么敢!

但更让他愤怒的是,礼单上的数据有所不符。

理智压下了他的愤怒,军臣单于挥了挥手,阴沉着脸道:“查。”

潜规则之所以是潜规则,就是绝对不能放在明面上展现出来。

其实这种操作非常正常,大汉送给草原的礼物有不少都是又重又零散的东西,譬如各种特色谷类譬如没有经过处理的黄豆……咳咳,姑且不说匈奴人能不能吃得惯,有些东西确实又多又重。大汉送你东西但是可不会管运输,所以如果一个不当心这次送的特别多,而匈人没有带够足够的畜力,或者一个没有经住诱惑将畜力给卖了的自然就尴尬了。

当然他们也能买大汉的畜力,但是算了算价格之后就会发现并不合算,于是便会有使者做主将一些他们觉得不需要的东西换成比较轻也比较昂贵的货物,首当其冲便是绸缎和瓷器,然后再运送回去就方便了许多。

这样的手段无疑是取巧,但也是不可为而为之——毕竟大单于肯定不会为大汉送的礼物付运费。总不能让使者自己掏钱吧?而且此举主要也是吃定了大汉没有放入礼单。既然没有礼单,那么到了草原上那些东西自然也就是说不好。

当然,如今汉匈贸易不过才开几年,也没人有这个胆子动这个手脚,一个不好,两个政权就要打起来。

但小偷小摸亦是免不了的。

大单于是真的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他也不敢相信自己的下属居然敢从给他的贡品中偷拿物资,这是何等的耻辱?

他在那一瞬间有些迁怒——为什么汉人不放礼单?随即想想他们匈奴也没有放礼单。他不能抓住这个话点做文章,否则必然会被嘲笑他御下不严。

但事实上,结果也的确如此。

不仅仅是这次的匈奴右部,左部此前也有这样的举动。

若是平时军臣单于可能也就是一笑了之,但他将将被大汉打脸。帝王的脸皮多么尊贵,被一个能做他儿子的小子打脸,还是对方的政权继承人,这让称霸草原多年的大单于如何受得了。

为王者一怒,自是要用鲜血来偿还的。

匈奴草原上开启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清洗活动,草原上的战火燃烧了近半年,边关的将士们陆陆续续遇到了不少南下逃难的匈奴部落。从他们口中,汉军得到了不少珍贵的草原情报。

中元三年春一月,大汉国首次终止了贺岁活动,理由是匈奴无法保证使者的安全。

二月,匈奴右部两王率领其部族忽然靠近云中,请求内附。

这是第一次,大汉遇到如此大规模的胡人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