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去蜀郡探查的人还没回来,所以吕安依然处于带薪休假状态。在将蜀郡的展销会热点彻底盘活之后,吕安就在家里头闲得没事干了。
不过对于吕小安来说,能够拥有这样的休假机会也是十分让人开心哒!
可惜好景不长,一日早晨,一个熟人找上门来。
此人正是曾经和吕安打过交道的铜坊坊主。因为秦国冶铁工艺的进步,铁匠坊已经渐渐取代了炼铜坊的地位,往年热火朝天的炼铜坊现在只剩下铸币以及制造大型礼器的活计了。
没错,在炼铜产业落后了别人许多步的秦国在进入冶铁时代后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依靠境内惊人的煤炭、铁矿石以及冶铁时候需要的去渣材料储量还有高效的运转机制,秦国的大小火炉一年中除了正常冷却外,几乎就没有熄灭的时候。
异人想要以铁器取代铜器的意图非常明显,这一方面是铁器比起铜器确实有其优越性在,另一方面也是秦国钱币的缺乏,逼迫他们不得不在发现了铜的替代品之后加快步子将铜的定位完全放到货币上。因为这段时间内和各国经商取得的成绩,异人非常清楚商业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
虽然异人并没有做出对商业进行扶持的举动,但是官方没有打压就已经是一种扶持态度了。蜀郡物产节的举办更是证明了这一点,一地郡丞跑到咸阳来推销本地商品,难道不是官方支持商贸的一种态度吗?
而商贸的最重要的基准就是货币,而且还是标准货币,然而秦国的货币的成色不好,加上其重量和币值并不匹配,在国际市场上它们的地位一直是劣币。
国与国往来间最受欢迎的是齐、赵、燕三国的货币,他们那有铜矿,钱币里不需要放入别的劣质金属,钱币可谓物超所值。
拿着这三国的货币来兑换秦、楚两国货币的时候,甚至还会有轻微的溢价,由此可见,秦国的货币有多么不受待见。
异人想要抬高国内货币地位的想法没问题,执行起来却很难。
在和吕不韦商量后,他打算通过大规模铺开的方式来推广秦币,只要他们的钱币足够多,造得足够快,东方五国赶不上他们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啦!
但要达成这一目的以前,他必须要先去“争取”一下秦国货币兑换时候能够达到一比一的兑换比例,如此才有后续可操作空间。
怎么争取和铜坊无关,问题是秦王想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大量的铜币涌入市场,秦国没有那么多铜钱啊!
吕安有些意外地看了坊主一眼,没钱就造啊,这些钱是老父亲打算打经济战的,又不会用在秦国国内,不会有通货膨胀,放开手造不就行了?
问题就在于造这个事上。
坊主苦笑了下,他们铸币的速度赶不上秦王的要求,秦国使用的铸币方法是将铜液体灌入陶板内然后取出的方法,当然后来因为陶泥需要时间冷却阴干,所以聪明的秦国匠人们使用了石头和铜器制作模范,将一次性用具改成了次性,已经是一项创新。
这项创新在之前经过实验非常好用,因此铜坊也能少了一道工序,在完成需要工作量的时候小小偷个懒过过悠闲日子什么的。
然而谁知道祸从天降,这次秦王突然需求大量货币,而铜坊因为使用了石范铜范便放松了,他们没有如同过去一样大数量制作陶范!
原本这样大规模的需求只要将储存阴暗的陶范拿出来使用即可,但现在他们没有,而秦国的上属机构发下了任务之后就没有挽回余地,如果没能完成任务他们就得受责罚。
这次当真是要命了。
铜坊坊主在得讯后赶了几日工,发现这个缺口实在太大填不上,去找了几个朋友想办法,后来还是和他们有竞争关系的铁坊坊主让他来找吕安试试他才来。
铜坊坊主一脸懊悔,“我就不该偷懒,我怎么就这么蠢呢!吕小郎,你呢能不能想想法子,找个能像炼铁一样短时间内铸币的法子?此事实乃我一人之责,是我看着有了别的模范便没有让他们造陶范。”
“还请吕小郎想个法子帮着我们铜坊过了这一关,此后某自当去请罪。”
人家都求到家门前了,还能怎么办?
吕安去铜坊转了一圈,观察了一下他们的铸币方法,在坊主四处找人求助期间,匠坊的工人们依然日夜不停地忙着铸币和制造陶泥。
以陶制范十分方便,只要将钱币在上面来回印然后再加上可以导入铜液的管道就好,它比较耗时的是阴干部分。
陶泥必须要完全干透才可以承受铜液,否则很容易龟裂,因此陶范从制作到使用基本都在一个月以上。因此,在制造了铜范和石范之后,匠坊便不再使用陶范。
工坊的工作有一定宽松性,只要完成了工作指标,上头人并不会管你是怎么完成的。而平时匠坊制造出的各种范本已经够得上每月任务还有小富余,但面对如今的紧急任务则是心有余力不足——虽然不是一次性的,但是这两种范本需要冷却时间更长。
并不是上峰为难,而是上峰也很清楚匠坊铸币会储存陶模型,他也是按常规数据给了他们一个额度,还给了一个月的时间。按照这个数据来说的话,无非就是一次性将匠坊储存的所有陶范全部用光的程度,最多就是以后辛苦些重新积累罢了,谁能想到铜坊因为技术改进没有再积存陶范呢?
“现在再做陶范完全来不及了。”一看到匠坊内热火朝天的场景,坊主就开始抹眼泪,就因为他的错误决策,现在匠坊内所有匠人都要跟着受罚,按照秦法,他们都得受肉刑。
一旦受了肉刑,就一辈子都毁了。
但尽管如此,他的属下们也没有责骂他,还安慰他不做陶范是大家的决定,这几日也都日夜不休地赶工,就想着趁着赶得上能做多点,到时候少罚点。
这场景让他怎么都不是滋味。
吕安垂下了眼帘,他沉吟片刻后缓缓道:“我有一法。”
想要在短时间内铸造大量钱币必须解决这个模板制造时间的问题,而吕安恰恰知道有一个法子可以解决。
那就是使用沙子作为模具。
沙子的导热性极差,不会被铜水融化,只要压实了,其固形效果也不错,不遇到磕碰基本没问题。铜液注入后冷却也很快,原材料还能反复使用。
几乎就在木质模型被做出的当日,这种方法便一试即成,所制作出的铜钱和用别的方法做出来的基本无差。铜坊坊主激动到涕泪横流,被吕安劝着和所有匠人都去后室休息了一夜,第二日正式开工。
这些匠人们都是熟练工,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这项技术,而吕安则是眼看着他们打磨钱币费力,又去隔壁木匠坊请他们做了个脚踩式砂轮来给他们用。
如此铜坊坊主最终赶上了货币的交期,而他也诚实地向上头去自首承认错误。上峰这才知道自己差点捅出个篓子来,忙带着铜坊坊主去找相邦吕不韦请罪。
吕不韦亦是愕然不已,在得知儿子也在其中掺了一脚后更是摇头直笑。他作为相邦,是国家内所有工程的总负责人,说白了就是国内出了任何人为的纰漏都要担责任,虽然这次看似是匠坊出了岔子,但上头要罚起来他也得不了好,最后是什么结果全看异人想不想保他。
吕安此举看似是帮了坊主,其实未尝不是帮了他?
秦国唯一能够超脱于律法的只有秦王异人,这件事吕不韦还是拿到了朝堂上来进行讨论了。吕不韦自己弹劾自己的举动让所有的臣子都目瞪口呆,虽然被这种神操作震撼到,但是大家还是认真地对这次案件进行了讨论。
因为最终并未造成最坏结果,这件事最终是以渎职作为最终结果。
匠坊坊主被免去其职,仗二十并罚款甲胄三套,而其一应上峰都因监管不到位被削民爵一等作为警告。
而又吕不韦因为想出了全新的制币方法(吕小安将功劳让给他啦)得赏民爵三等,结合他本来的民爵爵位,正好可以抵消这些刑罚。
最后这位坊主被削为白身,交了一笔罚金,但这已经是他想也不敢想的最好结局了。他带着妻儿老小都回了老家,依靠自己的手艺成为了一个铜雕艺术家,后来还给吕安雕了不少铜印,此为后话。
一个铜坊坊主的离去并未激起多大水花,因为秦王异人开始有动作了。
在这一年秋日,七国首脑们聚在一起开了个会,异人微笑着向其余六国表达了秦国货币不被尊重的不快。
其余六国国王均感莫名其妙,不明白秦王这是抽的哪门子风,但是为了不惹怒秦王,他们还是答应了秦币能够和其本国货币一比一兑换。
——反正换不换也是我们本国人说的算啊,这答应了也没事啊。
哪知道就在此后几年内,五国民众骤然间发现国内秦半两挟铺天盖地之势席卷全国,大街小巷上行走的本国人中所使用的竟然八成都是秦半两。
这,这不可能!秦国人哪来的那么多钱!
这些钱当然不是老秦人造的,事实上他们也的确没有那么多铜钱,铸币的人基本是东方五国本国人。
原因很简单,同等币值情况下,秦半两的铜含量低,其实际价值要低于五国本身的货币,但是它们的法定价值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如果大家的货币法定价值都是一块钱,那么秦半两的实际价值是七角,而五国货币的实际价值是八角,其中就有一角的差价。
那么自然就会有人盯上这一角钱差价,他们会将五国本国货币大规模收购融化制成秦半两,一角钱看似不多,但那是一枚铜钱,如果数据上去了,这其中的利润自然便十分可观。
说白了,就是用劣币驱逐良币。
而秦国在这其中什么都没做,一切都是五国国内人自己的选择。
老百姓们使用货币追随两个原则,一个是保值性,而如今价值最高的铜钱是燕赵齐三国的货币,这三国用的都主要是刀币,但是燕赵此前长时间战乱,经济实力受损,其货币供给本国市场尚且不够难以流通,齐国一国独木难支。
另一个就是易得性,简单的说就是这种货币在流通中更容易获取和携带,价值也没有那么低,百姓自然就可以接受。
秦半两就是后一种。
但秦半两虽然法定价值一样,实际上它的价值是稍稍打有折扣的,而为了平衡这种关系,东方五国不知不觉间都将货物的价格稍稍抬高了些。
他们开始出现轻微的通货膨胀了,而且渐渐地,五国人们发现,自己的货物在别的国家似乎……不是那么的好卖了?
正当众人隐隐间感觉有哪里不太对的时候,一个人去世了。
那个人正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