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大国崛起(15)

战国之世,秦国虽以强势力压天下成为七国之首,然就文化而言,无论是根基还是形式,尚远远不如中原六国。

会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并非是秦国地处边陲,外来文化影响不到。恰恰相反,秦国可以说是七个大国中外来人口流动最多的国家,会有此结果,实则是因为秦国的文化建有壁垒。

在孝公允商鞅变法之时,商君便定下了治理秦国的方针,那便是统一赏赐、统一刑罚、统一教化。

前二者在秦国崛起道路上发挥出了巨大的力量。

统一赏罚使得秦国上下一心,要得到赏赐唯有战,要避免刑罚也只有战,赏罚二字便将秦国所有人都绑在了秦国这辆无法停止的战车之上,而统一教化更是让这二点能够实行的重要保障。

为何?

因为在商君的计划中,统一教化的目的是要让秦国的民众们知道唯一能够让自己成功的地方那就是战场。

而要达成这一目的,自然不能让别人的学说进入秦国并且发扬开来。

没错,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一直到现在,在自己的地盘上都建立起了一座高墙。这座高墙以内是秦国的崇战文化,墙内的民众从来不觉得自己热爱战争是有错的,甚至于他们看来,青壮年就应当求战,老弱者可以来守护家园,死者不因上战场后悔,生者不应当劝说别人不上战场,这从出生就开始向往战争的信念一直到棺材板盖上之后才能结束。

因此,秦国不允许任何人跑到秦国来建设私人的学说,并且收纳学子传授学问,也就是完全禁止“私学”的存在。

有才之士进入秦国,秦国人非常欢迎,但是才子们入秦后唯一能做的就是“谋仕”,你有什么意见和想法可以和秦王说,但决不允许和百姓说。

无论是博文信廉的才子圣人,还是巧佞善辩的奸人都无法通过创立学说在民间传播自己的文化思想的方式取得民众认可,从而影响秦国政局。这就是此举的意义所在。

而秦国川流不息的商队能够和百姓们接触的地方也是固定的,专门划分出了另外一个市场,不允许和秦国本国人进行额外接触。

正是通过这种种方法,以至于秦国的文化不曾受到东方文化影响,能够保持其质朴的一面。但同时,在六国人眼中,没有诞生自身文化又以为拒绝他人文化的秦国自然成了一个文明礼仪的蛮荒之地。

而魏国则恰恰相反。

魏国位于四战之地,这一地理位置除了为其带来巨大的防御难度之外,也使得魏国成为了各国间学说传通之地,各国文化和学说在此地碰撞,魏国学子们足不出户便可学百家之长,因此,在战国时代,魏国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文化巨头。

故而,当吕安拿出琴摆出要和诸人煮茶论道的姿态后,在场众人心中第一反应便是——小子好生狂妄!

但现在这些人全都在闭目倾听。

当第一个音拨出的瞬间,众人便有怔怔之感。

琴算不上好琴,曲却是从未曾听过的,然而众人一腔复杂抵触心绪在前四个音落下的时候全数消失,悠远空灵的琴音被清风温柔托起,卷过透着淡淡清香的兰草丛中,然后轻柔却完全不讲道理地冲入了在座之人的心头。

曲调悠扬,声声入耳,听着听着,眼圈便生出了一股子酸涩感。风景一幕幕滑过,谁活着会没有几分遗憾和悲愤呢?越听就越觉得心中的万般伤心不快全被勾了出来,然后随着乐曲,那些负面的情绪又被重新包扎好放回了内心的深处。

憾已成,未来的路还是要继续走下去,这个年轻人似乎是在用琴声这样对他们说。

曲落,余音不散。

众人缓缓睁开了眼睛,心中像是被泉水洗涤过一般,所有的紧张焦虑都被掏了出去。再睁眼时眼中所见全像是一个新世界,就是从石缝里勉强露头的小草亦是极为娇嫩可爱,面前手按琴弦的吕郡守……呃,奇怪,方才怎么会觉得这小郎君特别危险呢?以琴辨人心,这分明是极为友好和善之人鸭。

如果在场的这些人当中有政治经验比较足的,估计就立刻要提醒他们不要放松警惕了,政坛上最可怕的就是这种笑眯眯的看起来无害的人啦!对这些人最容易放松,而一旦放松就等于中计了!但很可惜,这次被邀请来的都是文化人。

文化人最难接近也最好接近,一旦你和他们聊得投机了,他们就会立刻接纳你。自觉彼此已经是以琴交心的友人了,几个年纪稍长一些的立刻抚须笑道:“吕郡丞年少才广,是吾等方才心有狭隘,以面度人啦!”

吕安拱手淡笑,双方此后又是一番浅谈。果真如吕安所说,此会不谈国事,便是有几个刻意提到的点也被吕安轻巧略过,如此众人倒也放下心中大石,谈兴愈浓。

交谈中他们得知吕安师从荀子,顿时恍然,纷纷表示名师果然出高徒,吕安谦虚回应,气氛非常和乐。

待到有人提到秦纸之时,吕安立刻非常大方地表示等大家回去时候可以带上一打归去,更是现场为众人展示了下秦纸的诸多用法,譬如通过手势变化写出不同的笔锋。吕安的字字体方正,一个个字写在纸上更是带有一种艺术感,波磔分明,极其典雅大气。

却有一人轻咦一声,“太守所写可是秦字?在下愚钝,这似与寻常秦字有些不同……”

原本挥毫泼墨的吕太守微微一愣,面上有几分惊讶模样,“郎君好眼力,这确是秦字,但并非现在所用的秦字。”

“先王有感于如今诸国字体各有不同,平日里沟通便有些困难,加上秦国现有的字体写在秦纸上有些困难,于是多年前便请我先生荀子汇编字体。”

“这项工程过于巨大,用了近十年才成。为了避免对民生带来过大困扰,旧字体依然在用,而我们这些晚辈学习时候学的却是新字。”

“不过虽是新字体,实则是有了简化和改进,新秦字在编写时候亦是有参考到魏国的字体,想来年轻人们以后学起来应当不难。”

他说得轻松,这番话在在场这些人心中投下的却不是一点两点的波澜。

创字改字,还是感于六国字体不同觉得使用不便,便耗费十余年时间特别整理各国字体编纂的一套全新的字体,最终还能够做成并且走到了悄无声息推广的这一步,秦国的眼界着实令人叹服。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更是秦国意在天下的证明。若非是意在一战诸国,何必做此法?费时费力不说,全无半点收益,只有想要将天下皆吞入秦的想法,才会预先去铺开这一张网。

而最为可怕的是,这个国家想的不是去逼迫别的国家来适应自己,而是集百家之长从自己开始改变。

先改变自己,然后改变这个世界……多么狂妄的一个想法。

虽是如此感叹,但心中却也难免生出几分佩服来,秦国这个国家……当真不知道让人去说什么才好。

作为被秦国征服的魏国和卫国人,现在站在吕安身边看他书写这些字的众人面上都露出了微妙之色。此时此刻,他们脑中留下的一个想法便是——这样的秦国,东方五国真的能够赢得了吗?

这个想法直到他们离开太守府依然在脑中回绕,这种浑浑噩噩的情绪致使当吕安邀请他们下次再来时候都点点头应下了,于是吃瓜路人便看震惊地看着吕太守将这些个年纪比他大上两轮甚至于三轮的年长者们一一送上了他们自己的车架,并且温声交谈,气氛极为融洽。

这,这这这可真是个大新闻啊!本来这位秦国来的太守开宴待客完全不为人看好,尤其是他邀请的还是魏国几位著名的文化大拿,这可不就是在自取其辱吗?但现在这个样子,怎么看起来受到巨大冲击的反而是魏国大拿们?

究竟发生了什么?!

吕安将最后一人送上牛车后又站了一会,他本就年龄小,又生了一双圆润的杏眸,穿着秦国的黑色官服还能压一压,现在穿着私服的样子无害极了,一点也不像传言中那个极为凶暴无礼的秦人。

潜在街巷内暗中观察的少年这样想道。

似乎是感觉到了他的目光,青年原本目送牛车离开的视线转了过来,恰恰与他的视线碰到了一起。少年一惊,却并未后退,他自信自己所站之处在暗,立于阳光下的秦官是看不到他的,然而不过片刻后他就被事实打了脸。

那青年明显是看到了他,还冲着自己微微一笑颔首致意,才转身回府。他一进入后木门很快就被关上,将这座神秘的秦官府邸遮了个严严实实,披甲执锐的兵士两步靠前挡住了大门。

若是寻常时候,太守府自然不会防守得如此严密,可现在这里头除了住了个东郡太守之外还有秦国太子在,作为秦国第二大的金疙瘩,怎么保护都谈不上过分。

少年缓步从小巷内走出,他在原地站了一会略有所思。很快,有几个比他稍大一些的同龄人气势汹汹奔来,见少年站在那儿表情略松,但依然怒气勃发,“刘老三!你又乱跑!”

少年回过身来,面上立刻挂上了微笑,他笑容中有几分歉意和调皮,看起来活泼极啦。

对几个小伙伴比了一个噤声的姿势后,他又比了比吕安进去的那扇大门。几人这才注意到他站在哪儿,当下背后的汗毛都吓得炸了起来,他们快步靠近猛一拍少年的肩膀,闷声吼道:“你不要命啦!这可是秦国郡守府,你站在这儿盯着人家看难道就不怕被抓进去?”

“没事的啦!”少年人又看了眼太守府,笑道,“这秦国太守看着还挺讲道理的。”

“个屁!”他另一个同伴顿时骂骂咧咧道,“秦人哪有什么好东西,他们最狡猾了。现在你来看完了,我们该回去了吧?你这小子之前闹着想要来看看秦太守,不让你来你还偷偷来了,你可真是好胆量,也不怕被人抓回去当了奴隶。”

他碎碎念了半天,小伙伴却一声不吭,不光被他指着骂的刘三儿不吭声,以往别的会跟着一起骂的小伙伴也都不发一言。

干,干嘛?

这种突如其来的寂静让这年轻人有些不自在,他摸了摸鼻子抬起头来,便见自己的同伴们都在盯着太守府门口的一块成人高、两臂宽的木板看,上头贴着一张白色的绢布,咦,这好像也不是什么绢布,不过年轻人没有在意这个,他的注意力被上头的文字吸引过去了。

大字是秦字,每个秦字下头都用稍小一些的魏国文字书写。他们这些人都不是魏国人,但他们为了来魏国求学之前都预先学了魏国文字。

但现在他们感觉好像学了和没学一样。这上头是……是他们理解的那个意思吗?还是同字异意?

秦国,秦国打算在东郡择才推到咸阳去做官?

只要通过秦国设立的笔试面试并且在东郡太守府实习半年,年底时候表现优异者便可被推荐进入咸阳学宫进行培训,培训合格者就可以成为秦国的官员……县令起步。

县!令!起!歩!

在这一刻所有人都忽略了前面的一系列先决条件,甚至忽略了后头的一句补充说明赴任地点要服从安排不接受调剂,入眼的便只有“县令”二字。

县令便为一地执掌,和明清时候的九品芝麻官不同,按照秦国现在的行政规划和现代换算的话,县令差不多就是一地的市长。

而且先秦时期军政一体,县衙可不单单是行政机构,应该说算是军政机构来着,郡下头就是县。秦国居然愿意让魏人当秦国的县令?就不怕人造反吗?心未免也太大了吧!

然而等他们一打听就得知,秦国远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心大,因为现在东郡的二十二个县的县令……全都是卫国以及魏国人。

能够直接任用被征服国的民众担任当地的执印,此举已经不是“心大”两个字可以解释的了,尤其是这些执印当中还有庶民出生的。

一时之间,这些对秦国本身抱有敌意的少年人也生出了几分好奇。

夜里,在大通铺上,原本此起彼伏的鼾声并未响起,取而代之的是翻来覆去的动静,但偏偏没有一个人开口,大家都沉默着不说话。

就在这时,有一个人打破了这片勉力维持的平静,正是刘老三。和别的心神不宁的小伙伴不同,他从头到尾就仰躺在席子上没有动作,现在开口说出的话更是极其坚定,“我要留在东郡。”

“你疯啦?!”睡在他边上的年轻人翻身而起,他双目圆瞪,在隐隐月色之下显得极其可怖,“当初是你说你仰慕信陵君之才学和为人,我才陪你来魏国的!”

“可信陵君已经故去了。”刘老三平静答道,“我此来本就是想要跟着信陵君学习,信陵君龙阳君先后过世,魏国剩下的那些名士或是有才无谋,或是有谋无勇,我不想向他们学习。”

“那你就向秦人学?”之前骂过秦国人的年轻人愤愤不平道,“说得好听,我看你才不是为了学习,你就是为了当这个官。刘老三,莫要忘了,你可不是魏国人!”

“我要的不是当这个官。”刘三儿坐了起来认真道,“秦国现有开堂教授秦字,你我不如打一赌如何?”

“如何打赌?”

“就赌……我不是魏人,但我只要学得足够好足够快,秦郡守还是会将我推入咸阳。”

“……”

“那……要不,我也和你一起?”

吕安并不知道自己挂出去的这根萝卜太美味,吊上来的全是虎头鲸,他现在正被一封来信逼得焦头烂额。

信正是来自他亲妈,吕夫人。

吕夫人娟秀的字迹此时颇有几分杀气腾腾,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嘱咐他过年时候务!必!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