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神秘之行

洛王逃了。

翌日,郢主一得知这个消息,几乎晕过去。

“怎么逃的?”

他歪在龙椅上,半天才说一句话。不是万无一失么?这才过一晚,就让人逃了!

那阿杞怎么办?要用什么去交换?!

“你……你们……”他又气又急,忽然咳喘起来。

内侍吓坏了,忙上前顺气。

王丞相也吓坏了,跪伏地上,不停说:“陛下息怒,陛下息怒。臣有计可以补救,可以补救。”

“怎么补救?!”郢主顺了气,怒道,“你还跪着作甚!快传令各关卡,严防出入人等,务必抓住洛王!”

王丞相捏把汗,小心说:“陛下,此举不妥。”

“有何不妥?”

“陛下,如大肆搜捕洛王,难免走漏风声。万一被卫军探知,洛王已不在我们手中,只怕二殿下危矣。”

这话有道理。

郢主急坏了:“那如何是好?!”

“不如秘而不宣。另找人假扮洛王,一时蒙混过去。”

“混帐!”

郢主盛怒,不由大骂:“还说有计补救,这就是你的计?你当卫人傻的么!找个假货顶替,一旦戳穿了,阿杞怎么办?你将阿杞的命当什么?当儿戏不成?!”

“臣不敢,臣不敢。”

王丞相冷汗涔涔,不住叩头:“陛下,臣之愚见,先让人假扮洛王,待会盟交换时,命人暗中埋伏。陛下可提出要求,让卫人先放二殿下,我们再交洛王。只等二殿下平安,卫人查验洛王时,埋伏即刻发动,将卫人一网打尽。”

他一口气说完,已汗透重衣。

上面,陛下不做声。

王丞相跪伏于地,动也不敢动。

好半天,郢主一声长叹。

丞相的这个计策,并非什么奇计,甚至司空见惯。乱世中的会盟,其实不那么平稳,变故常有。

若在平时,不消大臣们谏言,他也会这么做。

但这一次不同,这次牵连到阿杞。万一有个失误,阿杞就会危险。他不敢冒险。

“丞相,我不能冒险。”他说。

他的声音很苍老,很无奈,但更多的是无力。

王丞相沉默了。

陛下真的……老了啊。

想当年,陛下杀伐决断,从未皱过眉。否则,也不能击溃鬼方氏,那个以凶顽着称的部族。

可惜,英雄迟暮。

如今锐气没了,胆气没了,惟余爱子之心,实在令人喟叹。

“陛下,但正因如此,才更该冒险。”

王丞相再拜,缓缓说:“陛下对二殿下,宠爱有加,故而不会冒险。卫人深知这点,才提出了交换。如果,我们一反常情,必能出其不意,大败卫军。届时,非但二殿下平安,更能破敌制胜。此乃良机,还望陛下三思。”

郢主叹气。

机不可失,他如何不知?

可有些事,关心则乱,不是一句策略分析,就能解决的。

他单手支额,闭目良久。

久久的安静。

“丞相,你且平身。”

“谢陛下。”

“丞相,如依你之计,胜算几成?”

“回陛下,会盟之处属于郢地,天时地利都在我方。人选也已确定,只要依计行事,定保二殿下无虞。”

“……好,好。你去安排吧。”

“是。”

王丞相退下了。

一直退出殿外,退出很远,他才舒了口气。风吹过,湿衣贴在身上,遍体冰凉,他不由打个寒战。

陈远那个混帐!

出的什么混计,却让他来回禀!方才陛下震怒,几乎吓死他了。

幸好最终无事,否则,他定要那陈大人好看!

他哼了哼,快步出宫。

这种并不奇的奇计,能算计到卫军么?出其不意,这话虽是他说的,可他心里并没底。

两军阵前,双方心思难测。

也许行,也许不行。但不管行不行,都必须一试。既已应允会盟,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边关。

对郢人的这番心思,宇文初早已猜到,但他并不忧虑。

此刻,他正站在城楼上,远眺一带关山,悠然自得。

“你倒很乐观。”楚卿说。

为了这个计划,卫军已准备妥当,只待会盟一举。

随着约期日近,她的不安也日进。

反观宇文初,他倒十分轻松,似乎全不担心。

“人在无奈之时,乐观会好过一点。”宇文初看着她,笑了,“所谓尽人事,如今我能尽的,都已尽了。余下的在掌控外,除了乐观,还有什么法子?”

这是大实话。

楚卿不由叹气。

两国之间会盟,本该由双方主导,至少,也由其中一方主导。

可偏如今,会盟双方都不主导,真正的主导另有其人,是姜檀。

那个姜檀……

“万一他不守约呢?”楚卿问。

“似乎不可能。”

宇文初失笑,莞尔道:“公主殿下,我知道你对他存疑,但就事论事,他何必背约?如果他不守约,那之前的所为,岂非毫无意义?这样于理不合。”

“可一旦郢主使诈,会盟将成战场。凭一个受冷落的皇子,无法左右郢主的决定,更无法收买将领,倒戈为己。那他凭什么守约?”

“这个……我也想不出。”宇文初摇头,缓缓道,“但兹事体大,他既敢筹谋,想必自有办法。”

“但愿如此。”

楼头朔风强劲,卷起二人的衣袂,猎猎翻飞。

从卫边到郢关,他们辗转千里,经历了一场寒冬。如今,这千里外的寒冬,即将结束于一场会盟。

对于郢卫双方而言,此刻一心所系的,无非此事。

但是,有一个人除外。

姜枚仍不知情。

他正在喝药。才刚喝一口,他又咳起来。

每到冬季,他的病就更重。寒冬肃杀,带走万物的生机,也包括他的。

“太子殿下,药烫么?”内侍忙问。

“还好。”他忍住咳,微笑说。

即使有些烫,冷冷就好了。他不想为这点事,再去困扰别人。

因为他的病,已给人添了太多困扰,给父皇,给二弟,给阿檀。

尤其是阿檀。

从小到大,阿檀一直盯他吃药,即使独居平王府,仍不忘常来。可最近,他都没见过阿檀,难道出了事?

他不觉放下药,问内侍:“这些天,三殿下来过么?”

“没有。”

“朝中可发生大事?”

“也没有。”

“那边关如何?二殿下率军出征,可有战报传回?”

“有战报,但没胜负。”内侍躬身,答得很恭敬,很认真,“战报说,卫人据关不出,双方尚未对阵。”

“哦。”姜枚点点头。

看来他多虑了,并没出什么事。阿檀不来,许是因为别的。

幼弟已经长大,不再是个孩子,该有自己的小心思、小秘密了。他这个做长兄的,应该开心才对。

此刻的阿檀,不知在做什么。说不定,正思念心上的姑娘?

想着想着,姜枚莞尔。

可姜枚想错了。

姜檀没思念什么姑娘,他根本不在王府,甚至不在郢都。

此刻的姜檀,远在郢土的南陲。

郢国四面边陲,三面都有人烟,唯独南面无人。

东、西、北三面,山脉连绵,多有郢人聚居,或打猎或放牧,民生安恬。

南面也有山,群山更秀丽。

然而,对这么美南陲,郢人偏视之如禁地,避之如瘟疫。有生之年,谁也不来南陲。

如今,姜檀却来了。

南陲的山更多,也更险。层峦叠嶂,十二峰直插云霄。在肃杀的冬日,越发苍凉,简直让人心凉。

姜檀已入山中。

他独自一人走在野径,连马也没牵。

野径上,枯枝败叶厚积,像许久无人走过,几乎没有路。

越往上走,越见山脉连绵。远山连天,天边云雾低沉,又厚又重,似已凝住不动。

空山寂寂。

在这南陲的荒山中,他袖手独行,一直行入深处。

忽然,林深传来响声。

声音很奇特,像风刮过枯枝,又像不知名的鸟鸣。

姜檀停下了。

这时,响声突变,凄厉如鬼哭。厉声中,两个黑影一闪而至。

一阵劲风扑面,比旋风还急,似乎要将他卷入绞碎。

劲风是刀风。

两把刀,弯弯如新月,温柔的弧度上,泛起夺命冷光。

这无人的荒山居然有人!还是杀人的人。

生死一线。

姜檀并没闪避,反而迎了上去。他右掌斜出,轻轻一挥。

轻描淡写的一掌,却带起了罡风。罡风之中,他的掌心竟呈淡紫。

掌风迎上刀风,破了刀风。

攻势一滞,两个黑影交错掠出,落在数丈外。

那是两个少年,一样的俊秀,一样的弯刀,一样的奇怪装束。两个人瞪着他,神色一样的凶狠。

姜檀缓缓收手。

“郢人?”一个少年问。他的口音奇特,很生硬,就像咬牙切齿。

姜檀没回答,笑了笑,继续往前走。

“站住!”另一个少年开口。

姜檀仍旧不理。

呛——

两把弯刀齐出。这一次,刀风更强劲。

两个少年更凶狠了,在他们眼底,透出凶顽的野性,似乎想将人撕碎。

然而,这一刀没砍下去。

刀至半途,硬生生刹住,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刹那间捏住刀刃。

两个少年瞪大眼,盯着姜檀的手。

姜檀手中有块小牌。

小牌四四方方,不知是什么做的,乌黑发亮。

牌上双面雕刻,正面是图纹,图形很诡异,反面是字纹,字形也诡异。

一块小小的牌子,仿佛有魔力一般,吸住了少年的目光。

少年脸色变了。

“你……你是谁?”其中一个问。

姜檀仍不答,收起小牌,径自前行。

两个少年面面相觑,却不敢再动手。眼见姜檀越走越远,两人对望一眼,各自恨恨。

“快回去报信!”

两少年几个飞掠,消失了。而远处,姜檀还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