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沈自秀脚下是一个木筐,不过不是装生蚝的了,是张柔给他准备的吃食。
“回头我多给你们炒点火锅底料,这次太急了,做不成了。”张柔想到日后沈自秀都要在路上奔波了,也是辛苦。
不是在直隶挖生蚝,就是在挖生蚝的路上。
“那我走了,回头给你送更新鲜的生蚝。”沈自秀虽然舍不得,但也得走了。“我和婶子告个别。”
农庄那边还有事呢,他不能再待了。
“那你注意安全,什么都没安全重要,刀箭都带着啊。”张柔不放心的叮嘱。“还有,生蚝虽好,也不能总吃。”
沈自秀点点头,又深深的看了眼张柔,扭身去了正房。
桂花婶也没多说其他,也是让他路上注意,安全为主。
待沈自秀走了,张柔躺在炕上有些不得劲。
日日在眼前的人,突然就不在了,这心情有些一言难尽。
不过想到飞鸿居那边定的日期紧,日后沈自秀说不得常常要睡在野外了。
要是有个帐篷、睡袋就好了。
做帐篷,张柔一下子就想到了蒙古族的毡包。
市场上可以买到那种毡子,又抗风雪,还比皮毛便宜多了。
她不做太大,就做那种可以便携式的。
而且还不能太出格的。
美观更不重要,实用才是硬道理。
张柔躺不住了,起身找出纸和炭笔。
帐篷做成长方形的,四个底座要有孔洞,方便用木棍将帐篷支住。
顶上为了好做,直接来个尖状的。
没有拉锁,保证不了密封,就只能做个小门帘,可以把门的位置放在背风处嘛。
这样有些进风问题也不大就是了。
一点不透风也不行。
至于睡袋,有些难办,材料不好弄。
外皮最好是皮子的,这样耐磨耐脏。
里头可以做成羽绒的,保暖一级棒。
牛皮就是贵点,不难买,羽绒有些难办。
靠家里杀几只鸡得猴年马月啊,张柔一下子就想到了飞鸿居。
可是张口索要不是她的风格啊。
再次拿出几只笔,画两个生蚝摆盘。
这样就有底气了。
将白纸折好,张柔在门口喊人,“赵嬷嬷,赵嬷嬷…”
再说回沈自秀这里。
本来赶着马车往农庄走着,经过药房,突然想起柔妹妹的话,生蚝和韭菜有一样的作用,不能吃的太多。
到底韭菜有什么作用,不如问一嘴,回头也好和大哥他们说。
省得他们在直隶挖生蚝的时候不知道节制,使劲吃。
沈自秀低头冲出了药房。
刚才那位老大夫告诉他了,韭菜有壮阳的作用。
不过又说了,食补作用有些微弱,有病还是得吃药。
然后还一脸可惜的看着他。
他当时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到了农庄,脸上还火辣辣的呢。
不过还是没忘个沈大哥他们交代,不过就不能提柔妹妹了,就说是一位老大夫说的。
沈自毅也是满脸尴尬,“三哥,你咋不早说。”
“我也才知道。我想去药房买点药带着,顺嘴问了句,然后才知道生蚝居然有那个作用,我药都没买,就跑出来了。”沈自秀早就想好了说辞。
沈大哥他们噗嗤都笑了,然后抿紧嘴巴。
沈自毅却是捂着肚子笑的眼泪都出来了,“三哥,大夫没让你买药啊?”
沈自秀瞪他,送他一个字,“滚!”
当晚,沈自秀做了个美梦,他拉到了柔妹妹的小白肉手,可好摸了。
然后他一个没忍住,还下嘴了。
可能使的劲大了点,给柔妹妹咬疼了,可把他心疼坏了。
然后激灵一下醒来了。
双手捂脸,好一会,伸出一只手褪下里裤。
半夜抹黑把裤子洗了。
一大早,沈大哥他们送沈自秀出发的时候,沈家院子的晒衣杆子上一排四个里裤,迎风吹不动,因为已经冻刚刚的了。
张柔也是一大早就起身了,她今天事情正经不少呢。
买毡布买牛皮买细绸,取鸡毛、鸭毛、鹅毛、鸽子毛却是不急,要等到晚上。
到时候让赵师傅过去飞鸿居直接取就好了,李夫人已经派人通知掌柜的了。
“柔儿,你去哪?是去东裕隆么?”一大早,桂花婶就看到张柔收拾的齐齐整整的,就知道她要出门。
要是平日在家,头上的钗子顶多两个。
“不是。是去集市买点东西。东裕隆不着急。娘,要不你和我一起去。”张柔邀请桂花婶一起逛街,自己在家多无聊啊。
“又馋什么了,还得你亲自。”话是这么说,桂花婶也是想出门逛逛的,“等我一会,换件衣裳。”
马车上,张柔交代了自己的想法,“就是觉得三哥太苦了,以后冰天雪地的就要在外边睡了。”
“不是吧,那官道上没有客栈么?”桂花婶不相信。
“肯定有。可是为了赶时间,不一定能赶上。李夫人要的太紧了,沈家以前也没人干过这行当,隔行如隔山,现在就他们四兄弟顶着,这样轮起来,都没休息时间的。”不说路上,就说在海边采生蚝,也是能用的上的。
反正是不会浪费的。
桂花婶倒是不反对,反而打趣,“那你要做几个啊?”
张柔左顾右盼,“先做一套,让三哥试试好不好用再说。”
好吧,虽然和沈家时有走动,见到沈家另外三位,她也喊哥哥,但这心还是偏的。
桂花婶笑着点点她的脑袋,“一肚子心眼,还偏心眼。”
“娘,我可孝顺了,准备拿三哥练练手,要是羽绒好做,回头我就给您做套被褥。”张柔拉着桂花婶手臂撒娇。
桂花婶心里受用,却觉得真没必要,“我可不要,我棉被盖的舒服着呢。好啦,好啦,逗你玩呢,知道你的孝心。我在家也冻不着冷不着的,你顾着自秀吧。你说的那个睡袋管用么,要不给他做个大披风。”
大披风?还不如做羽绒服大衣。
在熙朝,用羽毛做被子的最多,也有人拿它做棉衣,因为买不起棉花、皮毛。
但是买不起棉花、皮毛的人自然买不起价格昂贵的细绸,所以总是钻毛。
再加上那毛都不处理,一股子异味,所以在熙朝,羽绒衣服不稀罕,有不少穷苦人在穿。
甚至更穷的,棉衣里直接是草和芦苇蒲。
所以羽绒服并不算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