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教改变了教育模式

虽然早已经投靠了大华, 可是赵国和郑国的君主仍然感觉十分满意。

在大华的庇佑下没有多少生命危险,还能够好好的享受生活, 没有比这里更美好的事情了。

唯一有些遗憾的也就是现在能够好好的享受一番, 未来怎么样就有些说不定了。

不过那也没有什么关系,及时行乐便是。

事实上,对于其他各国的做法,郑国和赵国君主表示理解。

为了能够攻打大华,获取胜利,现阶段把所有的粮食都收刮起来是应该的。

至于那些老弱妇孺的生命, 在战争面前一文不值。

可是那些家伙怎么也想象不到, 被他们自己忽略的老弱病残, 居然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如同水滴一样汇聚成海的时候, 天下无敌。

无论是谁,都要避其锋芒。

赵国和郑国的君主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还以为属下是在开玩笑。

那些老百姓什么都没有,凭什么攻打各个城池、堡垒。

更可怕的是打赢了,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那个时候赵国和郑国的君主确认了很多遍, 直到真的确定属下并没有开玩笑后, 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看来有时候不能把人推向绝路, 不然的话后果难以想象。

确定了这件事情之后,赵国和郑国的君主又把这件事情抛之脑后。

因为他们这边是安全的, 不会有人起兵造反。

毕竟他们可没有脑子有病的收刮了所有的粮食,甚至没有留下一丁点儿的救命粮。

去年冬季来临的时候,郑国和赵国的君主就安静不下去了。

因为无数的老百姓裹挟而来, 那模样看起来比蝗虫还要可怕。

两国君主顿时就害怕了,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如果什么都不理会的话,那些起义军会来到他们的地盘,大肆的搞破坏。说不定还会冲破边关,毁灭现在安宁祥和的一切。

如果去管的话,又拿什么管?

他们赵国和郑国的粮食也才勉强够用,根本负担不起那么多人的消耗。

为了摆脱这个难题,赵国和郑国的君主毫不犹豫的上报给了大华之主,希望大华之主能够解决。

毕竟赵国和郑国的地盘名义上已经属于大华了一声,不是吗?

还好大华非常给力,好好的把人给引走了,又安顿了下来。

两国君主曾经去看过几眼,那些起义军从大华得到的粮食还算好。

数不尽的金灿灿的南瓜和绿幽幽的冬瓜,虽然品种可能单调了一些,但是填饱肚子是不难的。

等到了大雪纷飞的时候,那些起义军的伙食更好了。

两国君主派人打探了一下,发现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起义军自己种植出来的。

只是有件事情让人十分为难,那就是两国君主一直都不知道那些蔬菜到底是怎么种植出来的。

他们不是没想过更加深入的调查,可是那边却给出了警告。

两人还能怎么办?只能就此放弃。

冬去春来的时候,赵国和郑国的君主又发现了一件大事。

各国的平民老百姓消失了,一个也没有剩下。

当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两国君主的第一反应就是惊恐。

中原那么多的人,即使因为战乱死了不少的缘故,那人口也不下于1000万。

可是这1000万的人偏偏被大华好好的养着了,没有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这件事情让两国君主不由得想起了那一个传闻,说大华有很多很多粮食的传闻。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那个传闻100%就是真的。

如果不是真的的话那么多人,又该如何活下来?

既然没有人因为粮食不足的缘故而饿死,那么事情就肯定是真的。

赵国和郑国的君主再一次感受到了大华的大手笔,默默的打消了心中的那么一点小念头。

原本他们有一种坐收渔翁之利的小心思,现在是一点也没有了。

能够储存那么多粮食的大华,绝不可能像表面上的这般弱小。

一定有什么是他们没有注意到的,他们可不能被假象所蒙骗。

这个时候赵国和郑国的君主又听说其他国家的君主把老百姓消失的事情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有松了一口气,仿佛摆脱了累赘的感觉。

这让他们面面相觑的同时,又有一些心累。

难不成那些人真的以为没有来自于百姓的赋税?单靠自己种田就能够维持一个国家吗?

或许吃饱是能够吃得饱的,可是想要吃好就难了。

如果还有人想要奢侈度日,恐怕底层人民只能饿肚子。

想到这里的时候,赵国和郑国的君主又有些惊恐。

他们怎么会知道这些事情的,他们不应该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吗?

反应过来后,两人摇了摇头。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受到了来自于大华的影响。

虽然并不如何严重,可是也落下了一点痕迹。

很快,两国君主就没有管这件小事了。

因为他们已经想通了,自己迟早会融入到大华之中,现在多受一点影响也好,免得以后的日子过得不如意。

千里之外的地方,云清流对于早已经投降了的两人的想法并没有什么了解。

按照她的原话来说,如果这两个家伙乖乖的,那么还有一场荣华富贵。如果这两个不乖,一点也不听话,那么趁早解决掉也无妨。

大华的步子跨的太大了,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如果没有一定的补给,事情将会变得非常糟糕。

好在五六月份的时候,麦子成熟了。

抬头看去,金灿灿的一片,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波涛汹涌。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无数的收割机冲入了麦田之中。

不一会儿的功夫,长长的草梗以及一粒粒麦粒出现在众人的眼前,分别堆成了一堆。

大华子民们冲了上去,晒麦子的晒麦子,晒草梗的晒草梗,各行其是。

转过头来,负责开垦的机械跑了上来,在土地里划开了一条条的口子。远远的看过去,整齐划一。

人们又冲了上去,把隐藏在土地中的小麦根部挖了出来,收集在了一起。

不得不承认,这些东西也是有用的,不能随随便便的浪费。

做肥料也好,做其他的也罢,争取做到利益最大化。

一段时间之后,金灿灿的麦粒经过太阳暴晒后,基本上去除了水分。

于是又有人走了上来,用麻袋把麦粒装了起来,运进了仓库里。

之后是做面粉还是做什么,那都是另外的事情了。

有了一批新的粮食进账,去年没吃完的陈粮也得接着吃。

不过这个时候,粮食稍微宽裕了一些,也有了更多的把握养活1000多万人。

话又说回来,或许是有了足够的底气吧!负责管理1000多万起义军的一万多教官,从现在开始转变了教育模式。

“乡亲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由于你们的勤劳和朴实,大华那边接受你们了。只要你们愿意成为大华的子民,你们以前欠下的债全都不用还了。不仅仅如此,还包吃包住,包分配工作。当然了,如果你们不愿意,那还是按照老规矩。等你们有钱了,把东西按照市价还回去。不还的,那可要小心了,大华可不是好惹的。好了,废话少说,现在你们告诉我,你们愿不愿意加入大华。”

话刚刚说完,立刻有人举起了拳头。

“愿意,愿意。”

教官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你站到那边去,我等会儿带你去登记。”

那人笑着应了下来,乖乖的站在了一旁。

看到这一幕后,还有一些人蠢蠢欲动。

他们犹豫了一会儿,也举手表示自己愿意,并且不用人交代,站在了先前那人的身边。

改变的第一天,并没有多少人下定决心。

更多的只是看一看情况,看一看其他人怎么做,随大流的样子。

教官对于这样的情况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意外,只是默默的将两批人分开了。

既然要加入大华了,那么就要去登记。

由于人数并不多的缘故,一个晚上就搞定了全部的事情。

也是在这个晚上,某些人和某些人换了位置。

刚开始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有些不以为然,直到有些房间里亮起了灯光。

一部分人忍不住往里面看去,一眼就看到了那漂亮的八角宫灯。

他们可以打赌,在八角宫灯里面的光源不是油灯也不是蜡烛,而是一个神奇的东西。

因为油灯和蜡烛不会这么亮,仿佛照亮了整个世界。

人们即使在外面,也能够清晰明了的感受到那一份明亮。

看到这个的时候,不少人都有些酸。

瞧瞧这才多久的时间,怎么两拨人就不同了?

这不是最打击人的,最打击人的还在后头。

那些加入大华的人,每人得到了一身新衣裳,真真切切的比其他人多出了一套。

从那些加入大华的人嘴里听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无数人的眼睛都红了。

一直到现在,他们才只有六套衣裳。

这衣裳还不是白拿的,得以后还要还钱。

可是这些人呢?不仅比他们多了一套衣裳,还不用还钱。

这个时候,更多的人有些蠢蠢欲动了。

他们犹豫了一段时间,打定主意要成为大华的一员。

可是更多的人却有些踌躇不定,觉得还需要多看看。

因为说不定轮到他们的时候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还是要谨慎一些才行。

第二天一早,更多的人发现了不同。

那些加入大华的人开始练武,跌跌撞撞的在广场上打拳。

不少人想要加入其中,却只能望洋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