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一更)

贪墨河道公款一案,涉事的官员太多,林林总总,多达五十人,官位高的也有七八个人,从一品工部尚书、河道总督,巡抚,知府。

皇上气得都要冒烟了。

每日早朝,都会为了派何人前去修缮堤坝而争吵不休,都知道堤坝已经有将近七年偷工减料。

如今又恰逢汛期,谁也不清楚大坝会不会在修缮的途中就被冲垮。

到时候,这可是从天而降的罪责,若灾害影响不大,你罪名轻一点,灾害影响巨大,你脑袋上的乌纱帽,也就跟你说拜拜了。

因此,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而愿意去的人,又苦于不懂治水,怕火上浇油,不敢自荐。

午门血流成河,皇上在早朝上大怒,拂袖而去,勒令内阁七日之内给出合适的人选。

陈蕴藉的祖父是刑部尚书,自然也是内阁的一员,回到府里,难免也觉得头痛。

本朝建国还不到百年,根本就没有什么治理水患的人才,要说有谁能治理水患,还得数前朝的一位名臣。

但本朝建国之前,这位治理水患的人才,就已经病逝,其人有无后代,还需时间去查。

但目前,显然是没有时间去查了,就算查到了其后人,也不一定能治理水患。

很快到了皇上给的期限,最后是工部一位侍郎被选中前往。

然而,还未等这位侍郎启程,大坝被冲毁的消息,就传回了京城。

皇上震怒之余,只能再加派一位钦差去救灾,而在救灾的人选上,出现了分歧。

最后皇上力排众议,点了七皇子睿王主持赈灾事宜,睿王挑选跟随官员的时候,将陈蕴贤的名字添了上去。

听闻陈蕴贤要跟随睿王去赈灾,陈蕴藉担心极了,偏偏他手里的奖励,没有一个能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的。

陈蕴贤摸着弟弟的头,笑道,“我是去赈灾的,不会有事的。”

赈灾的队伍,连中秋都没有过,就匆匆离京前往赈灾。

连陈蕴藉都担心他哥哥,与大哥感情极好的大嫂沈氏,又如何不忧心?

陈蕴藉也担心大哥不在家,大嫂会因为思虑过重而伤到了胎儿,只得每日早晚的给大嫂送灵水做的吃食,好在陈蕴藉的手艺极佳,沈氏即便没有胃口,闻到饭菜的香味儿,也会忍不住想吃一点,可吃一点就会忍不住吃完。

陈蕴藉控制了分量,倒也不会撑着。

既然陈蕴贤去赈灾,陈蕴藉就回了书院上学。

与陈蕴藉不同,邵宜年没有请假。

起初,书院还有不少人在议论他们三个之间的矛盾,后来陆永元家里被问罪,众人便没有再议论陆永元。

因为已经成为阶下囚的陆永元,同他们再也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议论他已经没有了意义。

他连被他们嘲笑的资格,都失去了。

陈蕴藉的回归,让书院热闹了一会儿,但因为大坝被冲垮,洪水肆虐,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嬉笑打闹,连先生在上课的时候,心情都有些沉重。

随着伤亡的消息接二连三的传回京城,皇上的心情就更糟了。

一开始只是被圈禁的敬亲王,在大坝被冲垮之后,就被宗室除名,下了天牢。

等巨大的伤亡人数传回京城,盛怒皇上下令,将敬亲王府满门抄斩。

然而即便如此,也不能让灾情有任何好转。

江南一带已经出现了不少灾民,洪灾一般都伴随着疫情,谁也不敢开城门放这些衣衫褴褛的灾民们进城。

一旦有谁携带疫病,那爆发出来,罪责不是一个小小知府能承担的。

陈蕴藉听到灾民的消息,也是忧心不已,生怕大哥出事。

大坝决堤,重新将大坝修起来,也是个难题。

就在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个年轻人自称有办法可以解决。

这个青年看上去不过二十来岁,都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谁也不敢相信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青年。

但陈蕴贤敢信,他接触了一下这个青年,才知道他祖上是前朝治水名臣潘巍奕的后代,他从小就翻阅祖上留下来的治水方略,颇有心得,不敢说能比得上先祖,但解决眼下的困境,他有这个把握。

陈蕴贤带着他去找睿王,一说是前朝治水名臣潘巍奕的后代,他能解决眼下困境的话,可信度就高了不少。

最后由睿王出面,为这个叫潘兴言的青年作保,让他处理水患。

先前众人不肯让这个青年来试,是因为一旦有什么损害,一切的过错得他们来承担,如今睿王来作保,出了什么事,那就是睿王来承担罪责。

既然如此,谁又会管这个青年到底能不能治水呢?

然而让这些人想看笑话的人失望了,潘兴言确实得了几分真传,不过月余的功夫,就控制住了水患,只需要将大坝再修好,这次的大洪水就熬了过去。

至于灾民的问题,自然要等大坝这边的洪水控制住了才能开始救灾。

大坝这边的问题遏制住之后,睿王就带着陈蕴贤一干人等去赈灾,赈灾的银子也陆陆续续运送了过来。

睿王带着陈蕴贤到了江南一带,居然有人借着洪灾,大肆敛财,将粮食的价格抬到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睿王大怒,狠狠打杀了一批奸商,才遏制了这股歪风邪气。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有疫情,但都及时的控制住,没有扩散,伤亡也都可控,等救灾到了收尾的阶段,已经邻近新年。

陈蕴贤与睿王等人是在除夕前两日到京城的。

将近半年未见,温文尔雅的陈蕴贤胡子拉碴,看着十分沧桑,狠狠休息了两日,休整过后,才恢复了往日的俊雅。

陈蕴贤平安归来,让陈府累积了数月的低气压一朝散尽。

隔日便是新年,陈府喜气洋洋。

沈氏的肚子也越来越大,产期就在这一两个月了。

等过完年,朝廷刚开印,陈蕴贤就升了官。

吏部这里若是再升,那就是正二品的侍郎之职,陈蕴贤就算功劳再大,也不能直接从吏部郎中升到侍郎,因此他被调到了大理寺,任大理寺卿之职。

也就是,陆永元他爹没被下狱前的官职。

之前河道贪墨一案,空了很多位置出来,皇上升了许多人的官,又从翰林院挑了一批人补上低位官职的空缺,只有大理寺卿的官职,一直空着。

如今看来,是给陈蕴贤留着的。

作为本朝建国以来,第一位连中六元的状元,陈蕴贤可是本朝的一个祥瑞,在皇上跟前更是记了名的,只要能升官,必定有陈蕴贤一个。

二月初九,沈氏平安产下一女,陈蕴贤为其取名静娴。

陈蕴藉依然日日去书院上学,随着他大哥升任,公务就更多了,基本上每日下衙回府,只有空检查他的课业。

今年是大比之期,去岁盛清涵于秋闱获得了第三的好名次,打了一群穷酸书生的嘴。

会试放榜,盛清涵高中会元,待到殿试之期,皇上钦点他为状元。

随后,又将荣安公主赐婚给了盛清涵,荣安公主今年已有十八岁,到了这个年龄还没出嫁的公主她是头一个。

显而易见,她的婚事拖到现在,是因为盛清涵。

盛清涵状元及第,又被赐婚公主,可谓是春风得意。

端午佳节,陈蕴藉又被他哥哥带着去庄园里见盛清涵。

陈蕴贤祝贺盛清涵得偿所愿,盛清涵恭喜陈蕴贤儿女双全,官运亨通。

互相吹捧对方,连解修筠都听不下去了。

“你们够了吧?”解修筠给陈蕴藉倒果酒,“你们互相吹捧来吹捧去的,蕴藉弟弟都烦了,对吧蕴藉?”

陈蕴藉:“……”

我没有,我不是,不要拉上我。

“你自己烦,不要带上我弟弟。”陈蕴贤说了一句,然后给二人倒酒,“清涵如今都已经有了好消息,你打算何时娶妻?”

解修筠闻言无语,“你又不是我爹,还管我什么时候成亲呢?”

陈蕴藉嘴角一抽,险些笑出来。

陈蕴贤横他一眼,“你总是这样形单影只,不好。”

“我觉得一个人挺好的……”解修筠皱了皱眉,不想说这个话题,转头问陈蕴藉,“蕴藉弟弟,你说人为什么要成亲,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啊,我一个人吃饱全家不愁,干什么非要娶个媳妇回来?

看看你大哥,再看看你清涵哥哥,整天围着媳妇儿和未来的媳妇儿转,连玩乐的时间都少了。”

陈蕴藉懵了懵,这种事,问他?

“蕴藉还小呢,你问他做什么?”陈蕴贤瞪了解修筠一眼,“你自己不想成亲就算了,别给我弟弟灌输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

陈蕴藉抿抿唇,同情的看了解修筠一眼。

其实他觉得,成不成亲也要看有没有心爱之人,若只是为了凑合过日子,那还不如一个人。

这位修筠哥哥显然还没有遇到命定之人,否则也说不出这样……有些幼稚的话来。

“什么叫奇怪的想法?”解修筠嘟囔了一声,没有再说下去。

陈蕴贤见状,摇头叹气。

盛清涵给陈蕴贤倒酒,“修筠还未遇到倾慕的人,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奇怪。”

解修筠出身江湖,对婚娶之事,并不怎么在意。

陈蕴贤喝了口酒,不再多提。

酒饱饭足,各回各家。

陈蕴藉虽然只喝了果酒,但喝得有点多,还是醉了。

他回屋之后,就直接躺在了床上睡过去。

迷迷瞪瞪的睁开眼,就见黛玉蹲在他面前,他吓得往后一仰,“林妹妹?”

黛玉见他吓到,忍不住一笑,然后问道,“蕴藉哥哥可是喝了酒?”

陈蕴藉揉着眉心,“我什么时候来的?”

“来了有一会儿了,一直坐在地上闭着眼,面上醉醺醺的,一定是喝酒了。”黛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