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杨侍卫长,快,快去叫太医!”

“王爷受伤了,是王妃干的!”

一层薄薄的门板外,嘈杂不堪,楼梯那边上上下下的脚步声不断。

知秋谨慎地将雅座的门打开了一道缝,探头看去。

二楼的厅堂此时更乱了,宁王府的几个侍卫就围在隔壁雅座的门口。

不止是二楼的茶客在看热闹,不少一楼的人在听到声响后也上来了,围在一块儿,七嘴八舌地说着话,好似菜市场般喧哗。

杨侍卫长的脑子里各种乱七八糟的声音混作了一团,两耳嗡嗡。

王妃刺杀了王爷?她有这胆子?

他赶紧打住思绪,把注意力转回到眼前最紧要的事上,吩咐一名方脸侍卫道:“就近先把附近医馆的那些大夫都带来。”

太医院太远了,这一来一回怕是要浪费不少时间。

方脸侍卫应命,立刻就去办,偏偏上楼的茶客迎面而来,狭窄的楼梯上拥挤不堪,挤得他寸步难行。

“让开!让开!”方脸侍卫没好气地在人群中推搡着,一个上楼的茶客被他推得踉跄了一下,叫骂道:“急什么?!赶着投胎吗?”

茶楼里喧喧闹闹,周围人头攒动,到处挤满了人。

见状,杨侍卫长脸色铁青地对着属下下令道:“把这些闲杂人等全都赶出去,莫惊扰了王爷。”

于是又有几名侍卫乱轰轰地去赶人。

“出去!”

“全都给爷出去。”

“……”

上上下下的人混作一团。

明芮朝雅座外瞥了一眼,含笑道:“我走了。”

她的笑容洒脱自在,眉宇间流露出来的那种坚韧令人不由忽视了她此刻的满身狼藉。

确信没有人在注意这边,披上件披风的明芮闪身从雅座中出去了,借着人群的遮掩,在宁王府一团乱的侍卫们发现前,匆匆地下了酒楼。

宁舒望着明芮下楼的背影,问道:“我们不去吗?”

萧燕飞肯定地吐出两个字:“不去。”

小郡主代表了怡亲王府,她和顾悦的背后是卫国公府。

明芮现在需要的不是借力,而是示弱。

萧燕飞对着知秋招了招手:“你悄悄跟上,别让人发现,也别让明大姑娘吃亏。”

知秋笑呵呵地应了。

宁舒向来听得进萧燕飞的话,她说不去就不去,拉着顾悦一块儿扒着临街的窗户,少顷,就看到明芮走出了茶楼的大门。

后方还有其他客人被侍卫哄赶着出了茶楼,四下更乱了,隐在人群中的明芮也更加的不起眼。

很快,明芮就顺着人流走了。

“明姐姐是不是走错路了?”宁舒挑眉,指着另一个方向说,“午门往那里走更近。”

萧燕飞望着明芮远去的背影,托腮沉思。

明芮很快就走到了街尾,解下了斗篷,露出了一身的狼狈,在周围人投来的目光中,目不斜视地继续往前走。

裙摆翻飞,雨后略有几分泥泞的地面偶尔溅起些许泥点。

萧燕飞轻轻弹了下手指,恍然大悟:“前头是国子监吧。”

“太祖曾令,秋闱考试期间,可以允许应试的秀才在国子监旁听。”

“这会儿,也该是国子监下课的时辰了。”

什么意思?宁舒没明白,正要再问,吱呀一声,雅座的门毫无预警地被人从外面推开了。

“里面的人,”门口的小胡子侍卫趾高气昂地张口就道,“全都给爷滚……”

这个她熟!宁舒掏出她的郡主令牌,气势惊人地往桌上一拍。

“滚!”

两个字娇里娇气。

小胡子侍卫看清那块令牌,这才认出这是宁舒郡主,脸色微微一变。

杨侍卫长见状也快步走了过来,探头往里面张望了一眼,一眼就看到了那位怡亲王府的小郡主。

不止是小郡主,还有顾非池的妹子和未婚妻。

这三人就没有一个好惹的。

“郡主恕罪。”杨侍卫长识趣地对着宁舒拱了拱手,带着其他几人又连忙退了出去。

这里的人惹不起,但对于别人,宁王府倒也不惧。

其他侍卫继续清着场,不仅驱赶那些从一楼上来的茶客,连其他雅座里的客人也都一并赶走。

这才一会儿功夫,宁王府的侍卫已经把外头那些看热闹的茶客驱逐得七七八八了。

外头渐渐地安静了不少,直到一盏茶后,又是一阵凌乱的上楼声响起。

“大夫,快,这边走。”在王府侍卫的引领下,几个大夫提着药箱来了,侍卫连声催促,“我们王爷在二楼。”

大夫们急匆匆地上了楼,长随立刻咋咋呼呼地喊道:“你们几个快给王爷看看。”

“太医还没来吗?我记得李老太医就住在这附近,赶紧派人去看看。”

有人唯唯应诺,不一会儿,楼下的街道就传来了马蹄疾驰声,显然是去请那位李老太医去了。

宁舒瞧着闹哄哄的隔壁,想起了什么:“对了。我还没问明姐姐到底出了什么事。”

她登时心痒痒得像是被猫爪子挠过似的,索性大大方方地走到门边,翘首往隔壁那间张望着。

茶楼里此刻空荡荡的,茶客们全都被赶走,就掌柜和几个小二就小小翼翼地站在楼梯边待命,诚惶诚恐。

宁王那间雅座的门坏了,歪斜地挂着门轴上,摇摇晃晃地关不上。

四五个大夫绕着宁王围成一圈,地板上,宁王狼狈又痛苦地死死捂着下腹,再不复此前在茶楼外的优雅矜贵,仪态全失,地板上血迹斑斑,显得悚目惊心。

只可惜大夫们挡着,宁舒看得不太清楚。

她自己看还不够,还对着里头招了招手:“燕燕,悦悦,你们快过来看。”

顾悦就起了身,把自己坐的那把椅子搬到了门口,放好一把后,又去拖另一把。

悦悦真聪明。宁舒眼睛一亮,也跟着拖了一把椅子过来。

萧燕飞十分默契地把雅座内的小茶几搬了过去,连带瓜子果盘、酒水和果子露一并都搬上。

她们这边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一副吃瓜看戏的阵仗,二楼那些宁王府的侍卫都傻眼了。

他们觉得不妥,可又不敢上前,怕冲撞了这个小郡主。

有侍卫用请示的目光看向了杨侍卫长,杨侍卫长犹豫了一下,早就听闻怡亲王府的这位小郡主骄慢任性,随心所欲,可她好歹别当是这在戏园子啊,没听到他们王爷还在里头惨叫吗?

宁舒傲慢地下巴一抬:“看什么看!”

杨侍卫长默默地转过头:他哪能管得了这位小祖宗啊。

她看就看吧,他能怎么办?

“明……芮!”宁王的喉间又发出一声惨叫,声音中满是阴寒的恨意,恨不得将明芮千刀万剐。

“小心按住王爷,别让王爷乱动。”一个苍老的声音略带惶恐地说道,“再去取一把剪子来。”

侍卫长赶忙进了雅座,几个侍卫跪在地上小心谨慎地按住了宁王的四肢,不让他乱动,大夫们凑在一起商量了一番后,最后由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大夫接过了剪子,动作娴熟地剪起了宁王的衣袍、裤子。

雅座里时不时地响起宁王那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一声比一声凄厉,让人听着毛骨悚然,头皮发麻。

外头的掌柜与小二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似的直打转。

而萧燕飞却是面不改色。

看着地上的血,听着宁王的痛呼,她轻叹一声道:“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我正式宣誓,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人类……”*

她的声音很轻很轻,轻得只有她自己一人能听到。

什么?正嗑瓜子的宁舒没听清,把白玉般的小脸偏向了萧燕飞,狐疑地挑了下眉梢。

萧燕飞嫣然一笑,指了指隔壁雅座里的宁王问小郡主:“里头是不是畜生?”

“对呀。”宁舒想也不想就点头,笃定地脆声道,“我母妃说了,宁王就是个畜生王八蛋。”

这是第三任宁王妃报“病逝”的时候,怡王妃拍桌子骂人时骂的。

宁舒为了学她母妃的神态与语调,也特意拍了下桌子。

“完美!”萧燕飞愉快地一击掌,掌声清脆,眼眸晶亮。

他不是人类,她就不算是见死不救了呢。

她又不是兽医。

宁舒又嗑了几枚瓜子,干坐了一会儿,就开始觉得无趣了,小小声地问坐在她旁边的顾悦:“他这是伤哪儿了?”

“不知道。”顾悦摇了摇头。

这会儿宁王被这么多人挡着,什么也看不见。

“我们过去瞧瞧?”宁舒兴致勃勃地提议道。

两个小丫头蠢蠢欲动,宁舒更是伸长了脖子,直接探头往隔壁窥探。

萧燕飞拍拍手,眼明手快地出了手,一手一个地拉住,又捂住了小郡主的眼睛,“别看。”

会脏眼睛的。

脏了眼睛会长针眼的!

萧燕飞忽然就体会到了熊妈妈带几个熊孩子的艰辛,真是稍微松懈一点都不行。

被她捂住眼的宁舒眨了眨眼睛,又眨了眨眼,睫毛擦着她柔嫩的手掌痒痒的。

“这雕梅不错。”萧燕飞又往宁舒嘴里塞了一枚雕梅,试图转移她的注意力。

隔壁雅座又是一阵尖锐的惨叫。

然后,声音戛然而止。

咦咦咦?宁舒不由竖起了耳朵,紧接着,就听到长随尖利的喊声几乎掀翻屋顶:“王爷!”

宁舒轻声嘀咕了一句:“……不会是死了吧。”

她下意识地又想探头,这一次,不用萧燕飞出手,顾悦就眼明手快地捂住了宁舒的眼睛。

整个二楼,一片死寂,听不到一点声响。

宁王静静地躺在地板上,双眼紧闭,一动不动,脸色苍白如纸。

看着地上无声无息的宁王,长随的心跳几乎都快停了,一把揪住某个老大夫的衣襟,厉声质问:“王爷怎么了?”

“晕,晕过去了。”头发花白的老大夫支支吾吾道,表情古怪,欲言又止,“王爷的伤处不太好。”

“如今我们几个只能暂时先止了血。”

跪在地上的一名王府侍卫小心地探了探宁王的鼻息与脉搏,凝重地对着长随点了点头。

意思是,王爷的确是晕厥过去了。

宁王奄奄一息,气息微弱,下腹的伤口已经包扎好了,那雪白的绷带被鲜血染红。

老大夫咽了咽口水,吞吞吐吐道:“这位大人,还是赶紧让太医来给王爷瞧瞧吧。”

后面的另外几个大夫也是连连点头,一副他们束手无策的表情。

“快,再去叫太医。”长随隐约从这些大夫的神情中窥探了出了什么,心猛地一沉,催促旁边的侍卫道,“快,快啊!”

“快回府禀报太妃和长史。”

说着说着,长随简直快哭出来了。

他只是个下人,他做不了主啊。

又一个侍卫应了声,火急火燎地下了楼。

雅座里乱哄哄的一片,长随与侍卫长的心里七上八下的,生怕宁王有个万一,他们这些随行的人也难辞其咎。

这边一会儿清场,一会儿请了这么多大夫,一会儿又嚷嚷着叫太医的,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位置又在大理寺的附近,难免引起了锦衣卫的注意,立刻就有锦衣卫把宁王受伤的事禀给了指挥使龚磊。

宁王一向得君心,龚磊不敢怠慢,当下就亲自进了宫。

作为皇帝的亲信耳目,内侍一声通禀,龚磊无须等待,就进了乾清宫的西暖阁。

屋内点着淡淡地龙涎香,皇帝满身疲态地以手托着额头。

一个内侍在一旁给皇帝轻轻打扇,连伺候在一旁的大太监梁铮也是小心翼翼,察言观色。

里面静悄悄的,无人言语,整个气氛极度的压抑,让人一进去就有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皇帝烦躁地一手揉着自己的额头,头也不抬,淡淡问道:“宁王怎么了?”

龚磊不敢隐瞒,把发生在那间茶楼的事一五一十地禀了,末了,道:“……是宁王妃用簪子刺伤了宁王。”

“宁王妃?”皇帝这才抬了抬眉,不快地沉声道,“是姓陈,还是姓张来着?”

梁铮躬着身,在一旁回道:“皇上,张氏是第一任宁王妃,陈氏是第二任,如今的宁王妃是第四任,姓明,是明将军的嫡长女。”

梁铮的语气有些复杂,有些唏嘘,这满京城的人谁不知道宁王在短短五年内娶了四任王妃的事。

明?!

一听说姓明,皇帝猛地抬头,放下了扶额的手,额头浮现一抹浓重的阴云。

又是明家人!

皇帝喃喃自语道:“朕可是待明家人不薄。”

明赫父子战死,明家后续无人,照理说,明家这将军府的头衔早就该被撤下,是他格外开恩,赏了明逸一个虚衔。

可是——

“这对姐弟还真是不得了。”皇帝语声更冷,唇角勾出一个嘲讽的弧度,“先是弟弟忘恩负义,背地里‘捅了’承恩公一刀。”

“这一转身,姐姐又跑去捅了宁王一刀。”

皇帝一手成拳,在茶几上轻轻地叩动了两下,望向了龚磊:“宁王妃人呢?”

龚磊的表情古怪至极,看了眼皇帝,又半垂下眼,答道:“宁王妃在刺伤宁王后,如今正跪在午门外。”

方才龚磊来到宫门时,恰好看到了明芮跪在了那里。

宫门重地,自然不是什么人想跪就能跪的,但明芮是宗室王妃,守宫门的禁军也不敢对她动粗。就算龚磊现在不来,明芮跪在午门的事很快也会一层层地往上报,直传到乾清宫,只不过会慢上半个时辰而已。

皇帝轻哼道:“她这是来认罪的?”

不等龚磊回答,皇帝心里就有了自己的答案,一掌拍在茶几上,硬声说:“晚了!”

“妻伤夫,是死罪。”

“她还是堂堂郡王妃,愈发当谨言慎行!她以为她是明家女,就能为所欲为了?!荒唐,真是荒唐。”

“就让她跪着……好好跪着!”

“没有朕的口喻,不许她起来。”

皇帝越说越是不快,到后来,近乎是迁怒,把今早在金銮殿上积累的怒意一下子释放了出来。

梁铮自是心知肚明,恭声应诺,转头吩咐了一个小内侍去午门传皇帝的口谕。

“梁铮,你去多叫几个太医给宁王送去。”皇帝又叮嘱了一句,接着又挥退了龚磊。

龚磊垂目行了一礼后,步履无声地退了出去。

湘妃竹帘在半空中轻轻摇曳,打扇的内侍还在安静地给皇帝扇着扇子,一下接着一下,节奏均匀。

“哎——”

不知过了多久,角落的熏香烧尽,小内侍轻手轻脚地过去添补。

皇帝长长地叹了口气,疲惫不堪地又开始揉起抽痛的太阳穴,终于又一次看向了案头的卷宗。

那是承恩公谋反案的卷宗。

是半个时辰前大理寺那边送来的。

这段日子,皇帝的眼睛每况愈下,像是糊了层纱似的,隔着丈远就看不清人脸,奏折、卷宗上的文字就更不用说了,他刚才让梁铮从头到尾读过一遍卷宗。

承恩公当堂认了罪。

三司会审的结果定的是死罪,满门抄斩,株连三族,柳家其他人流放边关。

这个判决合情合理,若非是柳家,皇帝怕是要直接判个株连九族,方觉得大快人心。

可偏偏是承恩公,是柳家。

“皇后要埋怨朕了。”皇帝神情复杂地叹道,眉心拧出几道深深的褶皱。

梁铮好言宽慰皇帝道:“皇上,娘娘体贴,善解人意,一定知道皇上您的苦衷。”

体帖?想起柳皇后为了柳家的事哭闹不休的样子,皇帝无力地又叹了口气。

梁铮察言观色,继续安慰道:“皇后娘娘和皇上这么多年的夫妻,您待她如何,她是知道的,也就是一时牵挂兄长的安危,这血浓于水的,娘娘又一向是个念旧情的人。”

“是啊。”皇帝点点头。

皇后确是个念旧情的人,时常说起她与承恩公年少时父母双亡,承恩公长兄如父,庇佑了她。

自己与皇后二十几年的夫妻,自己待她有多好,她应该是知道的,也念着自己的这份好。

皇帝闭了闭眼,慢慢地拿起了案上的朱笔。

执笔的手迟疑了一瞬,脑子里想到的是早朝上的人心浮动。

首辅等阁老们此前对此案从不曾表态,可今天却一改常态。

还有,三司明明知道自己的意思,哪怕自己在朝上应下了今日开审,可是,通常情况下,三司会审少则十天,多则两月,他们大可以多拖几日。

然而,早朝辰时才刚结束。

短短一个多时辰,现在才巳时过半,这案子竟然已经审完了,大理寺卿还火急火燎地把这定罪的折子递了上来。

因为顾非池!

他们这是都惧了顾非池吧。

皇帝眸底的阴霾更浓,执笔的那只手也绷得紧紧,几根暗色的青筋自手背的皮肤下鼓起。

卫国公暗伤满身,如今精力不济,也上不了战场,也就是个半废之人,可顾非池年轻气盛,野心勃勃。

借着这次幽州大捷,顾非池的声望更盛从前,如今,他的手已经不止在军中,也渐渐地伸到了朝政中。

自己不能再露出任何破绽,更不能再给顾非池任何机会了。

皇帝深吸一口气,以笔尖沾了沾朱砂,终究挥笔在那道奏折上写下了两个字。

殷红的字迹如鲜血般刺眼。

朱笔御批。

这就意味着,承恩公叛国罪名已定,再无一点转圜的余地。

皇帝放下笔,轻轻揉着额头。

想着一会儿要怎么跟皇后说这件事,他就打从心底里涌起了一种难言的烦躁。

梁峥小心翼翼地问道:“皇上要不要歇一会儿?”

皇帝摆了摆手,蹙眉道:“外头什么声音?”

隐隐约约的,似是有一队人急匆匆地走过。

皇帝自打眼睛不好后,耳朵反而灵敏了许多,哪怕是一丁点声音都能让他心烦。

梁铮便道:“皇上,奴婢这就去瞧瞧。”

他赶忙退了出去,在迈出高高的门槛时,恰远远地望见有一队禁军急匆匆地往午门方向赶。

他正要遣人去瞧瞧,就见乾清门方向一个青衣内侍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禀道:“梁公公,宁王妃刚刚……晕倒了。”

青衣内侍喘了一口大气,又道:“学子们群起激昂,正在闹事。”

青衣内侍的脸上露出几分心惊,百余名学子齐聚在宫门处,义愤填膺地要为明家遗孤讨个公道。

这场面颇为壮观,禁军统领生怕出事,调了两队禁军去午门那边维持秩序。

饶是梁铮自认见过了不少大场面,此时此刻也有些懵。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