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顺治皇帝的欲海人生

欲望强烈的高僧

大清国的第三届皇帝,就是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顺治。由他而始,叶赫那拉氏一脉的血统正式在爱新觉罗家晋级为红五类,这恐怕是老汗王努尔哈赤和叶赫部落死磕的时候,做梦也想不到的。

顺治皇帝,最广为天下人知的是他的一句名诗:我本西方一衲子,黄袍换却紫袈裟。

这句诗,是顺治皇帝最宠爱的董鄂妃不幸病死的时候所作。当时顺治皇帝如丧侣鸳鸯,郁郁寡欢,吵着闹着要去当和尚,为了表示他遁入空门的决心,故赋此诗。

于是僧家大喜,广开善门,授予了顺治皇帝名誉和尚的光荣称号。这件事被天天腻在宫中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知道了,这洋鬼子捻着须髯,笑曰:这个顺治啊,是个"性欲本来就很强烈的皇帝"……这个记载,见于杨丙辰先生翻译过来的《汤若望》一书之中。正因为性欲过于强烈,所以才会对空门禅宗,极为感兴趣,这个就是顺治皇帝了。

那么这个性欲难以自控,只好天天跟和尚们腻在一起的顺治皇帝,又是如何成功地登上帝位,把持权力的呢?这个就要从他的个人简历说起了:

性别:男

姓名:爱新觉罗·福临

出生:1638年3月15日

籍贯:辽宁省沈阳市老皇宫永福宫

属相:虎

星座:双鱼座

血型:B型

身高:175厘米

体重:51千克

职业:皇帝

特长:绘画、打禅机

社会关系:

父亲:爱新觉罗·皇太极

母亲:孝庄文皇后心路历程:0岁:出生。

6岁:经群众投票选举,出任大清国第三任皇帝,年号顺治。

7岁:将李自成逐出北京,搬家去了北京。

7岁:摄政王多尔衮打掉了福临大哥豪格的"反九弟集团",顺治皇帝最美丽的嫂子做了摄政王多尔衮的二奶。

8岁:传谕八旗全军,说大臣们老是在朝堂上羞辱他,对此小顺治提出最强烈的抗议,遭大臣驳回。

第38节:欲望强烈的高僧(2)

13岁:摄政王多尔衮突发脑溢血身亡,以其为首的"反皇帝集团"阴谋败露,大快人心。

14岁:打掉了以多尔衮的同母兄弟阿济格为首的"反皇帝集团",人心大快。

14岁:娶姑表妹博尔济吉特为妻,是为皇后。

17岁:打掉了皇后博尔济吉特为首的"反老公集团",降皇后为静妃,另娶一位同样也叫博尔济吉特的表妹为妻(顺治几乎所有的美貌表妹,都叫博尔济吉特),立之为后。

19岁:打掉了以皇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为首的"反王妃集团",并将博穆博果尔的爱妃董鄂妃接入皇宫安慰。

21岁:与皇后博尔济吉特为首的"反老公集团"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但最后因为皇后"反老公集团"势力庞大,未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23岁:最宠爱的董鄂妃病死。

24岁:遭以太后为首的"反皇帝出家集团"极力阻挠,出家未果,抑郁而卒。从这份个人简历上,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小顺治福大命大,承袭了皇位,但是明摆着,人家之所以把他放在皇位上,就是为了玩他而已,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大臣敢在朝堂上戏弄他。

从一开始,他就是个傀儡,是放在供桌上被人耍笑的。

第39节:傀儡帝王的前生今世

傀儡帝王的前生今世

小顺治之所以成为了傀儡皇帝,是因为他亲爹皇太极表演得太投入,连声招呼也没来得及打,说死就突然死掉了。

皇太极猝死,清廷的高级领导们就立即开始琢磨皇帝的人选。这些高级领导一共有七位,他们分别是:

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的第二个儿子,大清开国元勋。

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第六个儿子。

肃亲王豪格:皇太极的大儿子。

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生母阿巴亥。

英郡王阿济格: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生母阿巴亥。

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的第十个儿子,生母阿巴亥。

颖郡王阿达礼:大贝勒兼礼亲王代善的第三个儿子。

看都不用看,此时身死魂灭的美女阿巴亥,仍然在影响着帝国的进程。她的三个宝贝儿子,个顶个都是掌握了实权的重要人物,这哥儿仨往朝堂上一站,别人是没办法再混下去的。

但是,皇太极苦心经营了这么多年,他也没闲着。这些年来他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已经使得自己这支族系血脉的力量,与阿巴亥的势力形成了一个新的平衡。

当时朝中的势力分布,是这个样子的:支持多尔衮的,包括了他亲兄弟多铎和阿济格,共有三旗人马。支持皇太极大儿子豪格的,共有两旗人马。礼亲王代善和他的儿子,掌握了正红旗和镶红旗两旗的人马。郑亲王济尔哈朗,掌握了镶蓝旗人马。

这样一来,多尔衮就在朝堂之上形成了绝对的优势。这时候最关键的,是礼亲王代善和郑亲王济尔哈朗的表态了。但是这两大滑头一进会议室,就拿绳子把嘴巴扎了起来,坚决不表态,于是斗争的形势,霎时间变得花样纷呈,气象万千。

多尔衮是希望"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也就是说他坚决支持自己出任大清国第三届帝王。可是皇太极家族系列的人马,情知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就意味着自己的末日到了,所以豪格方面的人马坚决不肯退让,不惜在会议室里拔刀相向,拼了老命,也要力保豪格登基。

皇太极派系的人马,强拉着豪格往龙椅上塞,可是看着多尔衮那布满了杀机的嘴脸,豪格吓得魂飞九霄,坚决不敢,惧而不受。

就这样,让多尔衮当皇帝,豪格一伙儿会拼命;让豪格当皇帝,多尔衮肯定会当场下刀子捅了他。如此帝王人选,就构成了一个空前大悬疑。

眼看着这僵局无法化解,忽然之间,多尔衮脑瓜中如电光石火,灵机一闪,想出来一个奇特的怪主意。他建议:"我就不做皇帝了,但是豪格也不能做皇帝。"那么皇帝由谁来做呢?多尔衮说:"就让皇太极的九儿子福临当皇帝吧,这小家伙,白胖白胖的,吃奶的力气贼大……当皇帝正好。"

可是福临才六岁,还不懂人事啊。这个没关系,这个问题好解决。多尔衮说:"我就委屈一下自己,多受点累吧,马马虎虎当个摄政王,就这么着吧。"

听了这个决定,郑亲王济尔哈朗勃然大怒,站了起来,正要发火,多尔衮急忙补充道:"噢,对了,济尔哈朗也是摄政王……我俩一块摄政,大家没意见吧?"

这一下,多尔衮这边拥有了四旗人马,比之于豪格系,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更兼福临虽然只有六岁,可好歹也是皇太极亲生的,这让皇太极方面的人马也无话可说,于是这个决议就获得了议政王大臣们的一致通过。

福临登基,年号顺治。他就是这样当上了皇帝。

第40节: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小福临离开妈妈的怀抱,挪到龙椅上坐定,这时候江湖之上传来了特大利好消息: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多尔衮闻之大喜,立即取消各级领导干部的休假,组成大队人马,打着替崇祯皇帝报仇的怪诞旗号,浩浩荡荡开往中原捞地皮。

正行之间,有大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派人来求救,言称李自成欺负他,抢了他的老婆陈圆圆,还抓了他爹大板子夹脑壳再教育,后又发兵二十万人马,不辞劳苦地赶到山海关,要砍杀他……吴三桂孤兵难立,独力难持,请求友军给予协助。

多尔衮大喜,趁机招降吴三桂,此时吴三桂无路可走,只好归降,于是吴三桂的4万辽兵与多尔衮的14万清兵合伙,于山海关前将李自成一顿狂砍,砍得李自成掉头逃回北京,先自登基做了大顺皇帝,然后尽烧北京城,血屠居民百姓,弃城而走。多尔衮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大摇大摆地进了北京城。

这时候多尔衮的人生成功之路,已经完全铺平了。他只要占据着北京城,继续拿崇祯的尸体忽悠广大人民群众,将屁事也不懂的小顺治扔在天寒地冻的东北,在中原地区折腾一番,就可以轻松地替自己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弄一个皇帝来干干易如反掌。但是多尔衮并没有这样做,他干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将小顺治接到了北京城,继续以他的摄政王身份杀人放火。

或许这么个搞法也对,顺治虽然年龄小,可好歹也是个皇帝,千万不能让他落入到别人的手里,由自己看管控制着,应该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但是事情发展下去,却是让人跌破眼镜,多尔衮非但没有能够彻底将小顺治的势力集团解决掉,他反而出人意料地死在了马上,并导致了阿巴亥残存势力的彻底灭亡。

那么多尔衮是怎么混的呢?应该说,多尔衮还是尽了力的。首先,他废除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这就等于解散了议会,以后大事小情,都由他说了算……对了,还有一个郑亲王济尔哈朗,他也是摄政王,和多尔衮平级……于是多尔衮指控济尔哈朗的王府规格严重超标,罚款并解除了济尔哈朗的摄政王职务,这样多尔衮就一个人说了算了。

接下来,多尔衮毫不客气地向皇太极派系的人马展开猛攻,小顺治的亲大哥豪格奉命去四川征讨张献忠,将张献忠杀掉之后,回来就被多尔衮干掉。有人说豪格因发现自己的老婆被多尔衮霸占活活气死了;还有种说法,是说豪格被弓弦勒死了。不管哪种说法对,反正豪格已经死翘翘了。

就在小顺治11岁的那一年,多尔衮将自己提拔为"皇父摄政王",不需要在小顺治面前跪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总之是大权独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就差最后一步--打掉小顺治"反皇父集团",由他自己登基了。

可是多尔衮的这个基,最终也没有登,为什么呢?因为多尔衮有病。什么病?寡人有疾,寡人好色!这就是多尔衮这厮的病根。

第41节:清宫神秘疑案

清宫神秘疑案

说起多尔衮的"寡人之疾",南明诗人张煌言有一首诗《建州宫词》,单道这种疾病的好处: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这一首诗,说的是有一天,小顺治正蹲在龙椅上玩,忽然听到门外锣鼓喧天,小顺治急忙跑出去一看,原来是他的妈妈孝庄皇太后下嫁多尔衮,一对新人正在举办婚礼……一对新夫妻,两件旧家具,总之很和谐。

这件事,就是赫赫有名的清宫三大疑案之一。不知多少清史学家就靠了琢磨这事吃饭,而一个清史学家如果不对这件事情明确表态的话,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清史学家,最多是个清史爱好者而已。

那么小顺治的妈妈,到底嫁没嫁给多尔衮,这事就真的这么严重吗?严重!太严重了!这件事情的背后,就是小顺治如何保住了他的皇位,多尔衮为啥没有将他废掉的历史性解说,你说这事重要不重要?

就目前的史学界来看,"嫁了派"目前占据主要优势,这倒不是嫁了才有好戏看,而是就连"没嫁派"都不得不承认,小顺治的生母孝庄跟多尔衮这厮,多半有一腿……没有一腿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很简单,因为形势相迫。总之就是你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不然的话,要你儿子好看……试想孝庄有胆子不答应吗?

话说那孝庄,全名叫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原本是内蒙古自治区大草原上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在她13岁那一年,被她的哥哥吴克善送到了后金,嫁给当时刚刚24岁的皇太极;13年后,她生下了顺治小皇帝福临;6年后皇太极蒙主宠召,魂归极乐,而孝庄刚刚32岁。

而这一年呢,多尔衮才刚刚33岁,就是因为这个年龄如此之般配,所以"嫁了派"史家才甚嚣尘上。最要命的是,孝庄这丫头生性顽皮机灵,史书上说,她的年龄比皇太极小11岁,夫妻生理上不够协调,好不容易等到协调了,皇太极却又死了,这岂不是折磨孝庄吗?所以这孝庄属于有勇气追求纯贞爱情的完美女性,在这方面,她既有前科又有事实,让"没嫁派"憋闷于心,无辞以对。

先说前科。这个前科就是皇太极在世的时候,曾经发动了松山战役,一口气干掉了大明王朝的数十万人马,连主将洪承畴都给逮了来。而洪承畴被俘之后,却是铁了心要一死以全名节,坚决不肯加盟大清帝国,皇太极束手无策,拿他没办法。这时候孝庄跑出来了,说:"还有这事吗?听说那个叫洪承畴的男人非常好色,我去瞧瞧……"皇太极一下没拦住,孝庄已经易容为一个美貌丫鬟,打入了洪承畴的牢房。她用纤纤素手端了一碗老参汤,喂给洪承畴,喝喝喝……喝到后来,洪承畴浑身燥热,欲疯欲狂……没奈何,只好投降了。

不投降还能怎么办?人参汤补得过了头,洪承畴也是没办法啊。

用美色使大帅投诚,这个是孝庄的"前科"。既然有了前科,那么就会容易成为"惯犯",所以当皇太极在世的时候,每天蹲在屋子里琢磨名词创新,一会儿弄出来一个"满洲",一会儿弄出来一个"大清",工作太忙,就顾不上家庭了,这边孝庄就和小叔子多尔衮有了"事实"。

关于这个事实,"没嫁派"的学者们也不好否认。比如《东华录》中记载说,多尔衮"亲到皇宫内院……云云",据此,台湾小说家高阳先生琢磨说:"孝庄和多尔衮这俩活宝,有可能'相恋'……但是相恋不等于出嫁,这世上的相恋男女多了去呢,要是有情人真的那么容易成为眷属,又哪来的那么多恨海情天的绝唱?"

第42节:男人征服世界(1)

为什么"没嫁派"的史学家就不敢断言说孝庄和多尔衮没有相恋呢?很简单,因为多尔衮推举了孝庄生下来的儿子做皇帝,如果这叔嫂二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信任的话,多尔衮干吗不推举比顺治年龄更小的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做皇帝呢?这么一分析,我们顿时恍然大悟。原来,顺治皇帝时代的帝王权争同样是激烈激荡,只不过,顺治这小孩子并非是主战场,主战场在孝庄与多尔衮之间的床铺上展开。

男人征服世界

当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的时候,却没有想到,这里虽然剑拔弩张,杀机弥漫,并非是主战场。真正的夺嫡之战,始终在宫禁深处。

同所有的竞争对手一样,孝庄早已意识到,一旦那不争气的老公皇太极死掉,那么,最有权势的人物就是多尔衮了。或许正是这样一个原因,让其他的后妃们放弃了扶助自己儿子登上皇位的念头,但同样是这样一个原因,却让孝庄发现了自己的机会。

要知道,多尔衮那厮自打娘亲阿巴亥被皇太极干掉之后,就知道自己若想活命,非得依附皇太极不可,于是他天天追在皇太极屁股后面献殷勤,甚至还不辞辛苦地跑到蒙古,找来了中国遗失已久的传国玉玺,献给皇太极。皇太极大喜过望,一时放松了警惕,就让这个野心狼子钻进了后宫。

多尔衮钻入后宫,少不得要放翻皇太极的几个妃子,以报他妈的仇。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孝庄并不占有多大的优势。

在皇太极的后宫中,单只是"博尔济吉特"就足足有七个,一个是孝端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第二个就是孝庄皇后了,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第三个是孝庄皇后的妹妹;第四个是最美貌的博尔济吉特·海兰珠;第五个是博尔济吉特·娜木钟;第六个是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第七个的名字叫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把博尔济吉特放到了后面去……这么多的博尔济吉特,我们大概能够猜想到皇太极为何要跑出家门去搞创新了,估计他是被这么多的博尔济吉特给逼的,老是认错叫错,太让人窝火啊。

除了这么多的博尔济吉特,还有相当数量的妃子,不叫博尔济吉特,但那些名字更难记,有钮祜禄氏,有乌拉那拉氏,有叶赫那拉氏,还有一个干脆就叫那拉氏……此外还有奇垒氏,颜札氏,伊尔根觉罗……还有两个受宠的妃子,居然连史官都不晓得她们叫什么,猜测起来,估计是皇太极自己也没记住。

可以想象,少年英雄多尔衮初入皇宫,掉进了一大堆博尔济吉特和非博尔济吉特的美女堆里,就好比老鼠掉进米缸里,乐都快要乐死了……这么多的美貌女人眼瞧着多尔衮,只怕是恨不能将这厮一口吞了。

第43节:男人征服世界(2)

那么,孝庄在这么多的美女圈子里,是不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呢?恰恰相反,孝庄占据的是绝对劣势。要知道,当时孝庄已经是快要三十的人了,在这么多的博尔济吉特之中,至少一半比她年少;在这么多的非博尔济吉特之中,至少一半比她美貌……最美貌的当属博尔济吉特·海兰珠,因为她的死差一点没让皇太极哭死,孝庄如果不是生了个男孩子的话,估计皇太极连她是哪一个都弄不清楚。

但尽管孝庄不是最美貌的,不是最年轻的,但她却是宫中最聪明、最有智慧的。或者说,年纪大的女人没有她美貌,比她美貌的女人不如她有智慧。总之,只要你思考问题的角度一变,就处处能够发现机会。

她知道,一旦老公蹬了腿,眼前这个点头哈腰的多尔衮,就是大清国最有权势的男人。所以,她立即采取行动,接近这个男人,靠拢这个男人,至于在接近他、靠拢他之后干什么呢……估计这事孝庄也顾不上想,先靠近了再说吧。只要和多尔衮建立起来利益同盟,那么,在皇太极家族势力遭到清算的时候,至少也可以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这应该是孝庄与多尔衮走到一起的第一个想法。然而,当多尔衮问鼎皇权之路受挫之后,孝庄的机会就来了。

于多尔衮而言,他既然无法承袭帝位,那么就只能在皇太极的儿子们中间挑一个凑数,横竖要挑一个,那么放着孝庄和他之前的"恋情"在这里,如果他敢挑了别的妃子的儿子,那岂不是找抽?就这样,小顺治在母亲的苦心经营之下,傻兮兮地登上了皇位。

那么,搞到最后,孝庄到底嫁没嫁给多尔衮呢?

第44节:女人征服男人

女人征服男人

在有关孝庄皇后私人情感这个事件上,"没嫁派"史学家心眼不好,非逼着"嫁了派"史学家拿出史料来,这就明摆着瞎胡闹了。这种史料就算是有,可顺治皇帝又不傻,能留给你看吗?明明知道这种史料绝不可能有,却非掐着"嫁了派"的脖子不放,"没嫁派"的史学家们未免有点不太厚道。

也就是说,甭管孝庄是嫁了多尔衮,还是没嫁,这方面的资料是绝不可能找得到的。连史料都没得有,那我们凭什么判断孝庄是嫁还是没嫁呢?容易,只要我们弄清楚一件事:如果孝庄嫁给了多尔衮的话,她为什么要嫁?如果她没有嫁给多尔衮的话,那么她为什么不嫁?把这个问题分析明白了,历史也就清楚了。

先说孝庄为什么要跟多尔衮这厮相好,难道是多尔衮太帅吗?

权力是男性的青春剂,是男人的增帅丸,是男人的美容宝,是男人的强肾丹……再不帅的男人,一旦有了权力,也会帅得呱呱叫,所以这多尔衮帅是肯定帅的。但是他的帅,只是孝庄需要的一部分,她更需要的是多尔衮的权力,只有多尔衮的权力才能够扶助她的宝贝儿子登上皇位。而且,这一步很轻易地成功了。

接下来她就面临着下一个问题,虽然小顺治登基称帝了,可是臣子们并不拿他当回事儿,大臣们经常在朝堂上呵斥小顺治,骂他是小兔崽子--称上为孺子。为了这事小顺治大哭大闹不依,还传圣旨到处找人来说理,可最终还是没用,因为他只是个傀儡皇帝,真正掌握权力的人仍然是多尔衮。所以孝庄皇后为了儿子和自己性命的安危,有必要进一步和多尔衮搞好关系。

有一本书,名叫《清朝野史大观》。上面说,早在皇太极在世的时候,孝庄就与多尔衮明铺暗盖,有了奸情;等皇太极死后,两人为了重温旧好,就通过汉臣范文程说媒,于是范文程就两头乱跑,曰:现在摄政王死了妻子,皇太后又是新寡,"皇上既视王若父,今不可使父母异居,宜请王与皇太后同宫"……云云……后面又说,皇太后孝庄为了维护儿子的皇位,下嫁摄政王多尔衮为妻,以打消多尔衮谋夺皇位的念头……云云……但是这本书上的记载,纯粹是缺乏生活经验与政治谋略的小文人,坐在屋子里瞎琢磨出来的。要知道,多尔衮这厮虽然欲望超猛,但他是不可能缺女人的,他之所以和孝庄私通,最初的起因只是为了报复皇太极……你宰了我妈,我就睡你老婆……两抵了……总算是弄了个心理平衡。再后来两人继续明铺暗盖,那同样是一种刺激,这时候的多尔衮是在跟皇帝的老妈睡觉,这种刺激上哪儿去找?

无论是皇后还是皇太后,都是最适宜用来偷情的女人,真要是娶回家去,那倒未必需要。所以,多尔衮需要的只是婚外情,不缺老婆;需要的只是刺激,不是家居生活。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这个方面表明,就算是孝庄想嫁,多尔衮也未必乐意,因为他需要的是一个皇后情人,皇太后情人,可不是什么老婆。

再看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如果孝庄真要是嫁了过去,又会怎么样?那她可就惨了,我们应该还记得,多尔衮是抢了大侄子豪格的妻子当自己的小妾的,一旦孝庄嫁过去,那么她就必须要跟自己的"儿媳妇"展开竞争,无论是年龄还是美貌,她都不可能占到优势,搞到最后,说不定会被多尔衮拿大棒子轰出门去……不嫁,她好歹是皇帝的妈妈,多尔衮对皇帝的妈妈是有欲望的,嫁了,她最多不过是一个过了气的黄脸婆,多尔衮脑子又没毛病,放着成堆的如花美眷,怎么可能对一个中年妇女有兴趣?

如此一来,历史就清楚了,孝庄和多尔衮这俩活宝,应该是每天继续偷情,一边偷一边商量结婚的事儿,但实际上,多尔衮并不想娶孝庄,孝庄也不想嫁多尔衮,两人只是通过这种谈婚论嫁的协商手段,将双方的私情继续维持下去,以免脆弱的利益同盟因此而破裂……

第45节:儿子大了不由娘(1)

所以"嫁了派"的史学家坚称孝庄嫁了多尔衮,却拿不出证据来;而"没嫁派"的史学家坚信孝庄没嫁多尔衮,也拿不出证据来。这是因为这两派都错了,孝庄是嫁了,也是没嫁,正确的说法是处于嫁与未嫁之间……这种中间状态,最是刺激,不唯对当事人是一种快乐的刺激,对史学家们来说也同样。

儿子大了不由娘

"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这句话用在孝庄与多尔衮两人身上,最是合适不过的了。多尔衮这厮负责打天下,夺取江山,而孝庄则负责在床上摆平他,保住自己儿子的皇位。应该说,这两人的活干得都不赖,堪称一双完美的合作典范。

于孝庄而言,她是既不能不嫁多尔衮,又不能真的嫁过去,只能是保持这种微妙的中间平衡状态,这其中,美貌与年龄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女性那灵思慧黠的巧智。

她最终赢了。

多尔衮又要操心天下大事,又要天天跟这女人斗心眼、找刺激,结果刺激过度,扑棱棱一声从马上跌了下来,壮烈成仁了。

从此小顺治的天下一扫而清,权力复归于皇室,再也不会有什么人能够染指。然后她迎来了一个全新战局,面对着一个意想不到的对手:她的亲生儿子,小皇帝顺治。

孩子长大了,总归是要跟爹妈大闹一场的。即使不是大闹,小吵小闹也是难免。因为孩子的人格在形成,他要独立主宰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不肯再成为父母的附庸。

于小顺治而言,这小家伙生来幸福无比,六岁前有皇帝爹照顾,六岁后有太后妈照顾;与多尔衮的智力角逐,全然是孝庄太后一个人唱主角戏,这种事小顺治插不上手,就算是插一手,也是添乱。征服一个男人,尤其是征服一个像多尔衮这样手握强权、从来不缺女人的男人,那难度是相当高的。孝庄定然是花费了全部的心智,于是她就把自己亲哥哥的女儿博尔济吉特,嫁给了小顺治当皇后,这样也好让自己腾出手来跟多尔衮玩游戏。但在顺治看来,这却是极度乏味而无意义的人生,他的皇帝是妈妈替他搞来的,老婆是妈妈替他娶来的,那么他在哪里?他的尊严在哪里?他的独立人格、他的自由意志,这些东西又在哪里?

缺少了这些东西,小顺治就称不上一个男人,甚至连一个人都称不上。人的天性是追求自由的,对于由别人替自己构筑好的安乐窝,自古以来就一个态度:不承认!顺治皇帝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于是叛逆的时代姗姗来迟,在小顺治17岁那一年,他终于做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决定:离婚,让表妹皇后滚远远的去!

"为啥呀?"可想而知,当孝庄太后听到儿子的这个决定的时候,是何等的吃惊、何等的诧异,"难道你表妹不漂亮吗?"

第46节:儿子大了不由娘(2)

"不,表妹模样还挺耐看的,而且心灵手巧……"小顺治嗫嚅回答,"容止足称佳丽,亦极巧慧。"

"那为啥你不和你表妹好了呢?"孝庄更不明白了。

"因为……她老是不让我睡别的女人……"小顺治悲愤地控诉道。

"……乃处心弗端,且嫉刻甚,见貌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虽朕一举动,靡不猜防,朕故别居,不与接见……"这就是小顺治在《孝献端敬皇后行状》中,对表妹的愤怒控诉。

这话恰巧被天天在宫里乱转的洋鬼子汤若望听到了,于是这洋鬼子嘎嘎怪笑着说:"……这个小顺治啊,真是个原始人啊,他的肉感肉欲的性痴,尤其而特别的发达……"

小顺治这个观点,搁在现在文明社会,哪个男人敢说出来,铁定会被老婆把他的脑瓜打开瓢。但帝王思想却是一种极度扭曲的观念,而小顺治的思维扭曲得更是反常,他一生下来就是皇帝的儿子,屁事不懂就成了皇帝,除了在多尔衮时代,其人格形成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社会性矫正"之外,基本上来说,他就好比大野地里的杂草,全然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成长,遂性所为,为所欲为,而这正是帝王思想的核心要义。

在一个扭曲的世界里,正常的思维是没有立足之地的。所以孝庄叹息说:"花喜鹊,尾巴长,儿子大了不要娘……既然你不乐意睡表妹,那娘再给你换一个,就换你表妹的侄女如何?"

表妹的侄女?说明白了不就是小顺治的侄女儿吗?看孝庄这脑子,我们就明白小顺治的脑子为何不正常了。于是皇后博尔济吉特被废黜,打入冷宫,时年17岁。她的小侄女绰尔济·博尔济吉特跑进宫里,于是这一家子的生活状况,愈发混乱不堪了。

第47节:人生第一条跑道

人生第一条跑道

废黜表妹皇后的战役,看起来是小顺治赢了,可实际上他输得极惨。

表面上,皇太后孝庄从谏如流,你要求废皇后,那咱们就废皇后。可皇后废了之后,皇后的侄女又成了皇后,连名字都叫博尔济吉特。这是孝庄柔韧的政治手腕使然,女人吗,就是需要这种智慧,任何时候不跟男人争,不跟男人斗,退一步而绕回来,让男人彻底答应自己的要求,还觉得自己特有面子。这一招,用在多尔衮身上是奏效的,但是用在小顺治身上,那就开错了药方。

为啥呢?因为,多尔衮是一个人格已然成熟的成年人,中国的成年人是讲究面子的,里子可以不要,肚皮里可以满是草料,但表面上,却绝不能让别人小看。所以男人一旦有了面子,原则也就放弃了,女人要什么,就给什么……看看多尔衮,连无限江山都给了孝庄,这就是男人。

但小顺治不是男人,他是男孩!男孩与男人的区别,就在于独立人格形成与否。这时候的小顺治,是通过向外界权威的挑战,以期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如果孝庄跟儿子大吵一架,事情反倒好办了,但是孝庄以退为进,小顺治面子是有了,可人格没有形成,这就让他更加地茫然而无法适应。

小顺治这都17岁了,还不让人家形成独立的人格,孝庄也太不懂青春期心理学了。然而人格总归是形成的,不形成,人就不能称其为人,所以小顺治只能向母亲的权威,发起新一轮的攻击。

这一次是咋个攻击法呢?

看着淘气的小侄女皇后满皇宫乱窜,小顺治心里那个窝火啊:再废一次皇后?没用的,老妈家里有的是博尔济吉特,你废一个她再给你送一个来,绝不会缺货的。"有没有一个干脆利索一劳永逸的办法,彻底解决掉这些博尔济吉特,以便形成自己的人格呢?"小顺治想。

正想之间,小顺治的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带着自己的爱妃董鄂氏跑来了。说起这董鄂氏,史书上说,此女长得花容月貌,粉靥微红,似芙蓉出水,黛眉凝翠;若仙女下凡,齿如编贝,发似堆云……史书上还说,此女乃清初第一位倾国倾城的美女,六宫粉黛,无一与匹……照这么个说法,难道孝庄给儿子送进宫里的,都是柴禾妞、龅牙妹、秃头女不成?

总之,董鄂妃应该很美貌,但宫里的粉黛们论姿色也各有千秋,未必就输得一败涂地。但是宫里的女人,对于小顺治来说只是简单的泄欲工具,缺少了雄性对雌性的征服过程,味道上自然也就差了许多。而董鄂妃,她是自己弟弟的爱妃……这个挑战的难度足够高。

试想,在田径跑道上你奋力冲刺,将对手甩在身后,赢得冠军,登上领奖台,抹一下汗水,挥舞起手中的奖杯,这时候心中的欢乐,那是给多少钱也不换的……反之,你正在床上四仰八叉呼呼大睡,忽然一个奖杯砸你脑袋上,你不用跑就是冠军了,头一次还马马虎虎,占了便宜,总归是开心的;可是这冠军的奖杯没完没了的往你脑袋上砸个不停,搁谁不得发飙?

当时的小顺治就处在每天晨睡中被摔在头上的奖杯砸醒的绝望状态之中,人活到这份儿上,真的没什么劲了……这时候他突然注意到了董鄂妃,嗯,这个女人已经嫁给了老弟,自己不能说上就上了,伦理规范、道德法制……障碍好好多,好好多……可正因为障碍多,才构成了小顺治生命中的第一条跑道。这条道,那是一定要跑的,而且要跑到黑……

可怜的小顺治,活到18岁,才终于找到了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求爱,再求欢。小顺治兴致勃勃地忙了起来。

第48节:家里有点乱

家里有点乱

得知小顺治撇下宫里成堆的博尔济吉特不顾,向自己的兄弟媳妇展开了炽烈而狂猛的爱情攻势后,孝庄大骇,急忙赶来对小顺治加强道德品质教育。

孝庄说:"咱们不这么搞,不能这么搞……"

"为啥不能?"小顺治诧异地问道。

"因为……"孝庄鼻尖淌汗,耐心地解释道:"要是这么个搞法的话,会乱套的,家里这已经够乱的了……这个家,自打努尔哈赤开始,好像就没正常过一天……"

可是小顺治说:"亲爱的妈妈,我倒是觉得,和兄弟媳妇在一起,心理上的障碍总比和自己的侄女儿在一起更小,妈妈你说是不是?"

"这个……可能是吧?"孝庄落荒而走。

于是小顺治仰天长笑,他终于赢了人生中最关键的一场战役,他的人格就此迅速地成形。

他已经是个男人了。于是小顺治就兴冲冲地跑去弟弟家,去追弟弟的小媳妇,他去的时候,恰好弟弟襄亲王正在苦口婆心地给爱妃做思想工作。

襄亲王博穆博果尔,是皇太极的第十一个儿子,这一年他才16岁,而董鄂妃比他大两岁。所以比较起来,襄亲王的心理更不成熟。虽然心理不成熟,但是工作总是要做的。于是襄亲王就劝说爱妃董鄂氏:"……别这么搞,咱们家不带这么搞的,就听我一句话,好不好?"

董鄂妃说:"没乱搞,你别起疑心瞎琢磨,我和皇帝哥哥就是普通的朋友关系……"

"少来!"襄亲王火了,大吼起来,"都有人亲眼看到了,你还不承认……"

董鄂妃道:"那是他们看错了……哦,对了,小弟弟你没事在家里好好看家,我去宫里办点事……"

"你这个水性杨花的女人!"襄小弟弟急了,上前扭住董鄂妃,"你红杏出墙,还有没有一点廉耻心……"

不料,襄亲王的最后这句话,恰好被兴冲冲赶来的小顺治听到了。当时小顺治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上前照襄亲王的脸上,一扬手,"啪"的一个耳光:"瞎了眼的东西,竟敢欺负我女朋友,你欠抽是不是?"

两口子斗嘴,奸夫冲进来暴打丈夫,这始料未及的事情让襄亲王目瞪口呆,他捂住脸颊,呆呆地看着顺治皇帝牵了他老婆的手扬长而去,越琢磨越觉得这事别扭,你看这一家子人的脑子,有一个正常的没有?

史载: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老婆被顺治撬走,博穆博果尔觉得很失败,一时想不开,愤然自杀了。临终遗言:"妈妈,我觉得家里有点儿乱……"

第49节:宜将剩勇追皇后

宜将剩勇追皇后

有关顺治家里的这些家庭矛盾,《清史稿》上是这样记载的:秋七月丁未朔,享太庙。戊申,官军败明桂王将龙韬于广西,斩之。己酉,和硕襄亲王博穆博果尔薨。

……

十二月己卯,册内大臣鄂硕女董鄂氏为皇贵妃,颁恩赦。戊子,还宫。小顺治成功地打掉了以十一弟博穆博果尔为首的"反老婆集团",并再一次击败孝庄皇太后的负隅顽抗,将董鄂妃弄进了后宫。

事情还没完,宫内的斗争是长期的、持久的、激烈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小顺治就琢磨,宜将剩勇追皇后,不可沽名学霸王……干脆,趁此机会,一股脑儿地将以小侄女皇后为首的"反老公集团"端掉算了。

说做就做,于是小顺治又推出了《孝献端敬皇后行状》升级版。

因为小侄女皇后和表妹皇后都叫博尔济吉特,所以小顺治贴出来的大字报,也是同一个名字。但前一次,小顺治缺乏斗争经验,以表妹皇后吃醋为理由要求废之,结果费了好一番周折。这一次他的斗争经验丰富了,剑锋所指,直取要害,指责小侄女皇后"礼节疏阙",理由远比上一次更充分,算是下载了补丁,补住了漏洞,所以叫升级版。

但是这个版本,最终还是未能通过运行。首先是孝庄太后负隅抵抗,说:"哪里有'礼节疏阙'?明明没有吗……再者说了,孩子还小,等小丫头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事理了,我说儿子你就别在家里闹了,好不好?"

"不好!"顺治小皇帝掷地有声地回答。

继续闹腾。

孝庄那个上火啊,心说我老太太这辈子怕过谁呀?多尔衮凶吧?在我面前还不是乖乖的……这个叫什么董鄂妃的丫头,是不是活腻歪了啊?给我把这个丫头叫来。

董鄂妃来了,拜见太后。

孝庄笑眯眯地道:"丫头,你好,你好有手段,连多尔衮都拿我们一家没辙,你可好,把我们家闹了个底朝天,连小侄女儿皇后的事情都嚷嚷得满大街知道了,你还真行啊你!要不咱们这么着吧,你接着闹,就照这样子闹下去,千万别消停,闹到最后,看看你是不是比多尔衮更有本事,好不好?"

董鄂妃两眼一翻,知道自己小命悬乎,当即趴在地下写决心书,书曰:"陛下若遽废皇后,妾必不敢生"……小顺治一瞧,哎哟嗬,两口子一天到晚腻在一起,形影不离,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私室里是没有隐私的,或者说,私房里正是袒露隐私的地方,在这种地方,有什么话不能说,还要费尽力气地写什么书面决心?

明摆着,董鄂妃有麻烦了。

这时候,董鄂妃已成宫中的死敌,人人得欲杀之。而她与小顺治的感情,却是伴随着小顺治的人格建立起来的,是顺治人生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如果哪一天宫里到处都找不到董鄂妃了,那小顺治也就成了行尸走肉。

为了保护自己的人格和生命,从此小顺治和董鄂妃形影不离,出双入对,贴身保护董鄂妃的安全。这光景瞧在后世的史学家眼里,顿时大为感动,纷纷赞曰:"长信宫中,三千第一,昭阳殿里,八百无双,真个是六宫无色,专宠一身"……诸如此类。

尽管有史学家们拼了老命地称赞这杀机弥漫的宫闱战场,但是老虎都有打盹的时候,更何况小顺治原本就有点心不在焉,于是"枕上春梦,未及三年,红粉飘零,香消玉殒"……董鄂妃撒手人寰。

董鄂妃的死,宣告了小顺治人生抗争的彻底失败,他那脆弱的人格霎时间坍塌如坠。

第50节:苍茫大地,"水煮"沉浮(1)

苍茫大地,"水煮"沉浮

董鄂妃死后,顺治皇帝痛不欲生,"寻死觅活,不顾一切,人们不得不昼夜看守着他,使他不得自杀。"

洋鬼子传教士汤若望终于发现了他的机会,于是急不可耐地冲进宫来:"信耶稣,得永生,陛下,你反正也是闲着没事,那什么……忏悔吧。"

顺治说:"不好意思,老汤你来迟了一步。"

汤若望问:"咋的啦?"

顺治说:"朕已经决定出家为僧了,离开这群蚁争穴的富贵巢……"

汤若望说:"不会吧,陛下你这么个搞法,对耶稣来说就意味着极大的不公正……"

说什么都没用了,顺治开始去找老和尚问禅。

顺治问:"啥叫'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呢?"

老和尚眨眨眼:"一字两头垂。"

顺治:"都说三教归一,可一又归何处?"

老和尚挤挤眉:"大家都在这里。"

顺治:"善知识既是佛祖儿孙,为啥却要杀佛杀祖呢?"

老和尚抻抻腰:"有了你,没了我;有了我,没了你。"

……

这一段佛门问禅,是僧家秘宝,等闲人物是不给看的。但这段文字毕竟是小顺治绝望之中的天问,其间所隐藏的佛门公案,值得我们仔细揣摩。

顺治皇帝问的第一句话:啥叫"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呢?--这句话大有讲究,顺治的意思是说,知识与思想这些玩意儿有啥用呢?你看看我,有知识吗?没有,有思想吗?也没有!我啥玩意儿也没有,却自打生下来就富贵永享,做了皇帝,那你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老和尚回答他说:一字两头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差矣,你差在哪里呢?这世上的事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远不像你所看到的表面那样简单。就拿最简单的"一"字来说,你看这个一,是一条直线吧?是不是?可是你错了,在你的狭窄视线范围之内,你看到的是一截横线,但实际上,如果把这条一远远地拉开,拉到无限远的距离,那么你就会发现,这个一啊,根本就不是什么直线,因为时空是弯曲的,这个一,它想直也直不了……总之就一句话,别人看着你当皇帝舒服,可你宁愿跟个要饭的交换一下身份,可是很抱歉,人家才不肯和你换呢……

不知道小顺治听懂了没,但他肯定是心有戚戚焉,所以他继续问:都说三教归一,可一又归何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都说,任何事情都有个限度,怎么我碰到的事情就这么怪呢?我碰到的事情都是没边没沿,没完没了……我就好像是泡在一只无边无沿的大锅中,被人家拿开水煮个没完……问苍茫大地,是谁把我煮得上下沉浮?

老和尚如何听不懂这番牢骚之言,所以回答说:大家都在这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孩子,你就歇了心吧,你以为这人世间,就你一个人承受着心理上的痛苦?就你一个人倒霉?差矣,自打你产生了独立意识的那一天,你的思维就会和残酷的现实发生激烈的碰撞,从没听说有谁碰赢过,但你肯定不是最后一个输家,所以说众生皆苦,回头是岸……

第51节:苍茫大地,"水煮"沉浮(2)

听了这番话,顺治皇帝一咬牙,把他的心里话问了出来:善知识既是佛祖儿孙,为啥却要杀佛杀祖呢?--这句话,我们可一点也不陌生,它就是由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所创作的不朽经典《哈里·波特》……不对,是《哈姆雷特》中那一段举世闻名的著名独白。大意如下:有个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你说,像我这种特殊情况,面对着老妈那横飞逆来的打击……好多好多博尔济吉特啊,都在宫里等着我呢,我都要害怕死了……你说,面对着这么多的博尔济吉特,咱们是应该逆来顺受,任由那些女人将我肆意蹂躏呢,还是勇敢地拿起武器,把这帮丫头统统消灭呢……我的意思是说,我老妈要是再干涉我的私生活,压制我的独立人格形成的话,我该不该宰了那个老太婆?

老和尚的回答是:有了你,没了我;有了我,没了你--这句话,却是地地道道的人生智慧的积炼,意思是说:孩子,你是真不明白呢,还是假装糊涂?一个人的成长,势必要在青春期来到之后,推翻旧有的威权以形成独立的自我人格,这就意味着两代人之间的激烈冲突……可你冲突得起吗?别人家的孩子遇到这种事,最多不过是个离家出走,误入歧途,结交匪人,作奸犯科……闹到最严重的程度,无非不过是拉到刑场之上,一刀砍了……可是你们家呢?这场冲突就意味着你母亲精心打造的帝国蓝图彻底完蛋,意味着爱新觉罗辛苦经营百年的基业彻底散板,意味着你们这一家族从此坠入无边的劫狱,任人宰割……这代价是你承担得了的吗?如果你承担不了,那我劝你还是算了……牺牲你一个,成全你的家族,你只不过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一个环节而已,千万别拿自己太当回事……

应该说,如此一番问答,以小顺治的智力,很难在当时就参悟个明白。但他从早到晚不琢磨别的,就琢磨这事,琢磨过来,琢磨过去,终于有一天他琢磨明白了,于是事情就发生了。

公元1661年2月5日,小顺治因突发天花,医治无效身亡,时年24岁。

第52节:男人心里的毁灭欲望

男人心里的毁灭欲望

细数顺治小皇帝的人生失败,处处印证着孝庄这个不凡女性的卓越智慧。

从努尔哈赤的大福晋阿巴亥开始,到了孝庄这里,可知当时满清的男人都在前线上杀人放火,女人们也没闲着,论及权力的争夺,所付出的努力丝毫也不逊于男人。最令人惊讶的是,前者阿巴亥,后者孝庄,都是采用了同样的战术,介入到皇家权力的争夺之中,这战术说明白了其实很简单:

第一步:先想办法生个儿子出来。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在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没有生出儿子来,权力的争夺就毫无意义。

第二步:征服权力的关键人物。阿巴亥要征服的是努尔哈赤,她做得非常成功,甚至在偷情事发之后,还能够获得老汗王的原谅。孝庄在这方面表现得稍微差一点,但这不怪她,因为她比阿巴亥的头脑更冷静,知道下一步才是关键之关键。

第三步:征服最具影响力的人。阿巴亥要征服的是大贝勒代善,四贝勒皇太极这一伙;而孝庄要征服的则是多尔衮。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阿巴亥输掉了一切,而孝庄却成了大赢家,为什么会这样呢?

完全同样的步骤,说明了女性的权争无论智慧的纵深程度是多么的广泛,但在技术细节上却是别无二致,因为她们要对付的男人,在心理趋向上是一致的。但是,完全相同的过程,却产生了完全两样的结果,那么问题究竟是出在男人的身上,还是出在女人的身上?

要说皇太极比多尔衮对女性的柔性迷惑,更有抵抗能力,这还真不见得。皇太极不是因为宠妃海兰珠之死,自己伤心得也差一点死掉吗?按理来说,阿巴亥应该比孝庄更有优势的,无论是年龄还是美貌,但是她失败就失败在不该激起男人的嫉妒之心,不该引发了皇太极内心那狂暴的毁灭欲望。

阿巴亥出手的时候,是同时向大贝勒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求欢的,这就种下了悲剧的种子。我们知道,皇太极那厮自打7岁就出任了爱新觉罗家族的家政总管,对于家里的大事小情门儿清,而且宫中肯定有他自己布伏的眼线,阿巴亥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同时向两个男生求欢,这事大贝勒代善可能不知道,但皇太极不可能不知道。

当皇太极发现他被阿巴亥玩了之后,必定是相当的上火,阿巴亥同时和大贝勒代善相好,这就等于说他皇太极没有足够的魅力,又或是没有足够的体力,又或是没有足够的腰力,又或是……不管怎么说,男人最痛恨的就是这种事,要爱就爱我一个,居然还敢爱别人,这岂不是撕我的脸皮,抹我的面子吗?恶劣男人的思维惯性是:好东西我得不到,那就毁了她,让别人也得不到……皇太极对于阿巴亥"不忠于他"的反应,也是属于这一类的。既然阿巴亥并不是专属他一人,那他还客气什么?事实上,他逼迫大贝勒代善共同参与勒死阿巴亥事件,正是这种恶劣的心理驱使的结果。

总之,害了阿巴亥的,不能说是用情不专,这种事……搞那么痴情干什么?而是事机不密,结果反误了卿卿性命。相反,在孝庄这里,她就是瞅准了多尔衮这一个人,只和多尔衮好,不答理别的男生,这对于多尔衮来说,是一种非常珍稀的肯定,他当然要爱惜这份肯定,宁不惜将万里江山转手相送,只要女人说爱我,怎么都行。

阿巴亥的失败,与孝庄的成功,都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男人这玩意儿,好对付……只不过,千万不要激起他们心里的毁灭欲望。

第53节:老员工鳌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