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昆仑奴暴怒杀都督 骆宾王失魂奔扬州

【第一件大事】

李贤正在被幽禁,想死死不了,想活活不好。武后比较明白李贤的痛苦,觉得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实在是当娘的不好。于是,她令左金吾将军丘神绩到巴州李贤住的地方,检查一下李贤的宅子是不是漏风漏雨,同时注意一下个人安全,以免遭到歹人袭击。

据说,不久,身在荒地的朝廷要员遭遇歹人袭击的事情就真实地发生了。

文明元年(公元684年)七月,秋天,广州都督路元睿惨遭杀害。

杀他的人,在当时叫做“昆仑”。

昆仑,又名昆仑奴,是来大唐实现大唐梦的海外人氏。据说昆仑是赤道附近海岛上的黑人,他们渡过浩瀚的海洋,来到唐朝做生意、当奴婢。唐朝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最神往、最值得追求的。

这个杀死路元睿的昆仑奴就是来大唐经商的,而路元睿,死的那叫一个窝囊。路元睿大都督性格懦弱,属下嚣张跋扈,有人在海港搞了个收费站,还强行霸占商人商品。一个做买卖的胡人实在受不了这帮人,于是跑到路元睿这里,慷慨陈词了一把(用的是汉语)。

刚刚说过,路元睿很怯懦,但对于那种汉语都讲不明白的人,他非常厌恶。路元睿令人给他上枷锁,准备收到大狱。

在一旁听审的胡人怒了,从群胡中跳出一个黑人,张开袖子,扯出一柄利剑,直射路元睿的脑袋。路元睿只听得咔嚓一下,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就去见了阎王。都督府的卫士大惊,赶紧过来抢救(不是嘴对嘴的人工呼吸),那昆仑左砍右刺,连杀十几人,无人敢近,乃登舟入海,追之不及。

这就是丘神绩需要防范的事情。

丘神绩很关心地检阅了李贤的宅邸,他走后,传出了李贤自杀的消息。

太后震怒了一把,她怀疑李贤是被人杀害的,杀害自己儿子的人,一定就是那个丘神绩!武后不再淡定了,她贬丘神绩为叠州刺史。武后在显福门为李贤办了一场风光的丧事,聊表寸心。

几天后,她又重新提拔丘神绩为左金吾将军。

【第二件大事】

第二件大事发生在太后自己身上,她上朝的地点改在了武成殿(注意名字),顺便给王公大臣们上了尊号,于是大家都非常高兴。趁大家伙儿高兴,武后临轩听政。

【第三件大事】

第三件大事,杞王李上金被搞成了毕王,太后的意思是,李上金从“杞人忧天”变成了“完蛋”。随后,迁庐陵王李显到房州。

【第四件大事】

以礼部尚书武承嗣为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

【第五件大事】

武后称制后,四方马屁轰天响,大家纷纷献上祥瑞。

有的说河南大树林里白鸟盘旋三日乃去,有的说洞庭湖畔有神龙出现,还有的说自己看见了一只大白兔。嵩阳县令樊文献上来一块大石头,石头上有一颗大红心。我赤胆,我忠心,衷心祝福太后等各种形容词!武后高兴之至,宣布展览该石头,在朝堂上,百官伸出大拇指,说该石展现了祖国的强盛。

一片和谐声中,冯元常上奏:“此石谄媚欺诈,玷污天下!”

武后不爽,找碴,将冯元常贬成了陇州刺史。

【孤独的歌者】

十年前,公元676年,吐蕃骚扰边境,裴行俭担任洮州道左二军总管,领军征讨。

出征在即,他找到了一个书生,详细描述了自己需要一个随行书记的迫切需求。面对大总管的再三请求,书生态度冷淡地回答:“不去,打死我都不去。”书生写了一篇《上吏部裴侍郎书》,对裴行俭的盛情邀请表示了感谢,然后回家照料母亲去了。

裴行俭阅罢,感慨不已,好一个骆宾王,好一个才华横溢的孝子!骆宾王没有高兴,因为他的母亲去世了。

骆宾王,贞观二年(公元627年)生人,浙江义乌人。

事情到了这里,出现了一点小状况,状况出现在吐蕃身上,因此裴行俭接到通知,此次出征就免了。裴行俭回到朝中,立刻将骆宾王调到长安当主簿(从八品上)。先从小官做起吧,至少是在京城。骆宾王担任这么一个小官,竟然秉公执法,疾恶如仇,说明他很有自己的伟大抱负。

于是,众人合起伙来,编造罪名,把他诬陷入狱。理由是:骆宾王这家伙自己不地道,还告别人贪污。

骆宾王贪污?

是的,他的赃款不知去向,因为都在他同僚的手中。

那日,骆宾王听见了监狱外面的夏虫,那是最无聊的蝉声。

是蝉声吗?

他忽然很悲伤,吟诗道: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

骆宾王没悲伤太久,因为跟着天后同志混还是有一定好处的,那就是动不动就大赦天下。残暴罪犯能大赦,他这样的贪污犯自然也能大赦,于是,永隆元年(公元680年),英王李贤被立为皇太子的时候,骆宾王重获了自由。出狱后,他干的第一件事不是去酒吧喝酒,而是带着母亲的棺椁,送回义乌老家。

义乌的乡亲们用最温情的方式欢迎了这个在外很有清名的学者,七月二十日那天,大家为骆宾王的母亲办了一场很像样的丧礼。

八月,骆宾王就要去临海赴任,他有两个愿望:第一,把爸爸的棺椁也迁回来,和妈妈葬在一起;第二,去临海以后,当一个百姓爱戴的父母官。

第一个愿望,他说到没做到;第二个愿望,他很自然地做到了。

骆宾王去洛阳拜谒,身在东都洛阳的大将军程务挺和他是好友。程务挺见骆宾王有纵横天下之才,却不能担任大职,便非要做主推荐他。程务挺是有功劳的,加上废李显他是主力,他在武后面前如实把骆宾王的情况说一下,也好歹能给个六品以上的官做。但骆宾王摇摇头,他知道程务挺不懂他在想什么。

他离开洛阳,南下扬州,扬州才是他的梦想,一番大事业在等着他。

【扬州举旗】

眉州刺史李敬业和他的弟弟李敬猷、给事中唐之奇、詹事司直杜求仁等,和骆宾王一起宴饮。

众人喝高了,有人开始抱怨。

这几个人都有共同的特点,除了性别一样外,还都是被武则天给弄下来的。武后专权跋扈,杀死所有想提意见的人,还把李敬业这个祖父(英国公李绩)有赫赫战功的人给贬谪在外。该死的都死了,不该死的也死了,我们这几个大老爷们,难道要待在这里等死吗?

反了,反了这个姓武的老娘们!

时隔多年,扬州又起义了。

起兵领袖:英公李敬业

起兵理由:匡复庐陵王

起兵主谋:魏思温(某县县尉,曾为御史,因言被黜)

军师魏思温同志,先让监察御史薛仲璋同志上书朝廷,请求出使江都(扬州),又派了个演技很差的人,跑到薛仲璋那里告密,告密的主要内容就是扬州长史陈敬之要谋反。这可要了啥都不知道的陈敬之的老命,薛仲璋闻讯大惊,不由分说,立刻拿了陈敬之下狱。然后,他通知魏思温,扬州的长史已经拿下了,可以随便编造理由造反了。

李敬业出来了,他领来几百个小兵,以极度不敬业的演技,宣称奉朝廷密旨来干掉谋反者。

大家知道谋反的是谁么?

众人齐曰:不知道!

李敬业:就是高州酋长冯子猷!(奉密旨,以高州酋长冯子猷谋反,发兵讨之。)

于是,开府库,发兵甲,集合犯人、地痞、工人几百,组成了一群乌合之众。李敬业先杀了陈敬之,又处死了不配合行动的录事参军孙处行,拦住了想要开溜的广大官僚同胞们。九月底,扬州军队宣布,今年年号是“嗣圣元年”,这表示扬州方面强烈要求能伺候真正的圣上登基。

李敬业开匡复府、英公府、扬州大都督府三府,自称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大军弄了个很像样的建制,长史、司马、军师……都有。具体名单可参考一下:左长史:唐之奇;

右长史:杜求仁;左司马:李宗臣;右司马:薛仲璋;军师:魏思温;记室:骆宾王。

心系大唐江山社稷的百姓听说英国公的儿子在扬州起义了,纷纷要求参军,十天内,扬州军就扩大到了十几万。李敬业大喜,让骆宾王写一篇恶心武则天的檄文。骆宾王欣然应允,笔墨伺候,顷刻完成,文曰《为徐敬业讨武瞾檄》。

骆宾王宣告天下,大家都是忠义之士,受太宗、高宗教化。

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各地纷纷张贴征讨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当然也看到了檄文的原版。她很怕自己不得人心,更怕起义军兵锋直指洛阳。她拿起檄文,从第一句开始读,读几句便嬉笑着评点几句。等她阴阳怪气地将要读完这篇充满乖戾色彩的文章的时候,她已经笑得不行了。

等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的时候,武则天忽然收起了笑容,她摆正了自己的姿势,慢慢品读下面的文字。“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她忽然僵住,重复着最后一句话,“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武则天指着檄文,问旁边的侍臣,“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骆宾王。

武则天叹息道:“有此才不用,宰相之过也!”

【我叫徐敬业】

事实上,骆宾王的确是文学的大家,却并不是起义的好手。

李敬业成了徐敬业,恢复了隋唐好汉的本色,但智商方面还有待商榷。首先是口号问题,徐敬业一开始制定的口号是“何不还我庐陵王”,但随着起义军的扩张,领导们开始琢磨一个问题:李显不在起义军手里,你拥护人家,人家愿意让你拥护吗?

所以,万一武后使坏,让李显站出来说话,起义军的名号岂不丢了,起义军的正义性何在?

脑门儿锃亮的徐敬业想到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