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海侦察记

提尼安岛的西南海岸有一个外观不错的滩头,但滩头后面的地形险恶,而且日军也已严加设防,所以自始至终美军都没有把它列入计划之内。

为了寻找一个好的登陆点,以减少战时的伤亡,霍兰·史密斯从第五两栖军侦察营中挑选精干人员,组成了一支侦察分队。在队长琼斯上尉的率领下,侦察分队以黑夜为掩护,连续两个晚上潜入提尼安岛。

美军有一种攻击用辅助运输船。这种船由一战时的逾龄驱逐舰改装而成,小巧轻快,主要用途就是完成特种任务。侦察分队先坐辅助运输船到达提尼安岛沿海,接着换乘橡皮艇,到距离海岸边还有四五百码远时,他们便像青蛙一样钻入水中,游泳上岸。

在吉尔伯特、马绍尔群岛战役中,海军陆战队的侦察兵们多次执行类似使命,具有极丰富的经验和技巧,所以尽管路上曾碰到一大群日本工人,且双方近到能听到日本人的谈话,但侦察分队仍能沉着应对,既未损失一个人,也没有使侦察行动暴露。

通过此番“渡海侦察记”,美军侦察兵找到了另外三个滩头,东海岸一个,西北海岸两个。他们发现,东海岸的滩头上布满地雷,暗礁上有许多水底障碍物,与之相比,西北海岸的两个滩头无论是所布地雷,还是工事、障碍物,都比较少,同时附近也没有日军活动的迹象。

之所以厚此薄彼,是因为东海岸的滩头与美军已经放弃的那个滩头相仿,位于提尼安港的正面,容易成为登陆的首选。西北两个滩头则处于提尼安港的背面,而且异常狭窄,不利于部队展开,过去美军选择的登陆滩头,最小的也比它们两个加起来还大。

显然,日军已站在美军的角度,对几个滩头的优劣做了权衡,他们估计美军一定不会选择从西北海岸登陆。

侦察分队在向上报告时,建议反其道而行之——敌人料定我不会从那里上岸,我偏从那里上岸,这样不仅可以顺利登陆,还能达成行动的突然性,获得奇袭的效果。斯普鲁恩斯、特纳、霍兰·史密斯等人磋商之后,决定采纳这一建议。

1944年7月24日,一共只在塞班岛休整了两周的海军陆战队再度出发,其中陆战二师的两个团搭乘辅助运输船,向提尼安港的正面发动了佯攻。

20分钟后,这两个团撤退,使日军误以为已将对方击退,实际上他们已与陆战四师合兵一处,从北向南重新实施登陆了。

提尼安岛与塞班岛的距离近,使提尼安岛登陆战由通常的“船对岸”变成了“岸对岸”,美军可以乘坐吃水较浅的战车登陆船以及更小的登陆艇直接靠岸。更让人欣喜的是,几乎整个提尼安岛都在塞班岛的射程之内,从登陆塞班岛的第一天起,运上塞班岛的M59加农炮便一直对准提尼安岛进行射击。

M59加农炮又称155毫米野战炮,具有长射程和炮击精度高的特性,这使它获得“长腿汤姆”的昵称。提尼安岛从南到北,基本上没有“长腿汤姆”照应不到的,在塞班岛登陆战进行期间,每天都有7000到8000发炮弹嘶嘶地飞向提尼安岛。

塞班岛作战即将结束时,美军又将包括“长腿汤姆”在内的约200门野炮集中部署于塞班岛西南海岸,以便对提尼安岛北半部进行地毯式轰炸。这期间,提尼安岛北部共承受了20000多发炮弹,加上舰炮和舰载机的施力,到美军正式登陆时,那里连地面都变了形,建好的阵地也都被炸飞了,加上日军对美军登陆滩头的误判,导致美军陆战队登陆时几乎未遇阻挡。

成功登陆的美军以最快的速度排除了滩头的少数地雷,之后便迅速脱离狭窄滩头,做扇形展开。在他们身边,载运补给物资的履带车和“鸭子”源源不断地开来,而且同样是打破常规,停都不停,便直接开往指定的物资储存地点。

这是一次堪称天衣无缝的行动,无论策划还是实施,都充分体现了海军陆战队以时间和效率为第一的宗旨,也就是从这一刻起,战场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了霍兰·史密斯和他的陆战队员手中。

鉴于登陆塞班岛的第一天曾陷入苦战,美军没有急于向内陆推进,而是立足于先把阵脚稳住。到日落时,他们不仅在宽800米、纵深约1600米的地段上挖掘了防御工事,还在前沿加上了铁丝网的保护。

指挥官确信,无论日军采取什么反击行动,偷袭也好,强攻也罢,陆战队都有必胜的把握。

到了后半夜,日军“反突击部队”果然摸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