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年关,北京城的天气早就下到了冰点以下,武英殿外面一片银白,积雪都有半尺厚了。所以正经的大朝也不办了,就是几个重臣到武英殿内,当着顺治小皇帝的面议个政吧,这就是所谓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因为不是大朝会,礼仪上就马虎了不少,多尔衮也没站着,而是大模大样坐在顺治小朋友身边的一把椅子上,眯着小眼睛在哪里笑着。
“年关转眼就到了,下面的各个衙门估摸着不办什么事儿了,送上来的奏章也不多,本王都看过了,没啥紧要的……大多都是闹贼闹灾什么的,都好办,无非就是杀死饿死!就两件事儿要和大家说一说。
一是晋商进京,豫亲王和英亲王递了折子,说这次山西作战,多亏了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和贾布斯一共九大晋商。除了太谷贾布斯之外,其他八大晋商,都是和咱大清往来多年的,给咱们提供了不少南军的消息和急需的物资,功不可没啊!
而太谷贾布斯也是功臣,平西王南下洛阳就多亏他提供粮草、军需,还帮着买开了不少城池,豫亲王在太原也得了他的相助。所以就把他和那八家并列……一共九大皇商,过了年就叫他们来北京吧。北京这里也得有商人啊,要不就太不方便了。而且天津还有对外的海贸要经营,没有商人也不行啊!如果诸位觉得没什么问题,就这么办了。”
没有问题才怪!贾布斯都来了,还能没问题?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第九皇商,还给吴三桂帮了大忙的,怎么会没问题?
不过此时大殿中的诸王大臣也没听什么贾布斯的大名啊,所以也就没有人觉得不对了。
再说了,八大皇商也好,九大皇商也罢,都是奴才而已,多一个少一个算什么?
看到诸王大臣都没说什么,多尔衮就接着往下道:“第二就是过完年后用兵的方向了!豪格和鳌拜上了折子,说要南下……多铎和吴三桂也上了折子,说要西进。大家议一议,是该南下,是该西进?”
“摄政王,豪格、鳌拜提出的不是南下,而是东进。”郑亲王济尔哈朗第一个发言,“过了淮河,才是真正的南下……豪格和鳌拜只是想夺取淮河以北而已。即便是南北二朝的格局,淮北之地也是必取的。”
“唔,是必取的!”多尔衮笑了笑,“本王也没说不取啊!只是明春就取合适吗?”
“摄政王,”范文程道,“奴才得到消息,南朝方面这些日子也在励精图治进行改革。克难新军已经扩充到了10万,还组建了长江水师和北洋水师。另外,南朝的太子还在抓土地,抓人口,抓商税!据说已经得到了不下5000万亩土地了……”
“不错,不错!”多尔衮连连点头,“是个狠角色啊!郑王爷,你觉得咱们不打垮李自成,不集中起全力,就能打败朱太子的南朝了?”
“可李自成也不容易对付啊!”说话的是罗洛浑,他是代善的孙子,镶红旗的旗主,“山海关那一役就打得很凶,怀庆·真定那一役又打得很巧……如果不是吴三桂抄了他们的后路,没准现在还在黄河边上折腾呢!”
多尔衮呵呵笑着:“李自成在山海关的凶是因为他的老营兵都是久战精锐,本事是有的,而且又刚刚夺了北京,自以为得了天下,心气正高,自然不会轻易认输,所以咱们才会陷入苦战。
而他们后来的巧,则是李自成没有根基,不敢再损兵折将的缘故!要不然,他们只要在真定府再打出一场山海关之役的硬仗,吴三桂还会那么听话?朱家太子的北伐还会虎头蛇尾?这李自成啊,已经被咱们打怕了,变成了软柿子。所以咱们就得趁他没缓过来的机会,把他彻底打垮了才行!
而朱慈烺那小子根本不怕咱们,还敢用联姻戏弄本王,而且看他在东南的施政练兵,都颇有章法,把根基打得很牢。这才难对付,必须要先平了李自成,然后集中力量对付。
另外,李自成现在一味求巧避战,就不排除会再次逃跑……若是他不战而弃了关中,咱可就大有机会了!”
“摄政王,李自成怎么可能弃关中?”济尔哈朗摇摇头,“关中可是他的老巢啊!”
“呵呵,”多尔衮冷笑,“他也有老巢?他虽然当了皇帝,却还是流寇的做派,根本没有好生经营地盘。所以咱们更得抓住机会,趁着他还没经营起来,把他从关中撵走!”
“撵去哪里?”济尔哈朗又问。
“湖广!”多尔衮拈着胡须,“这是驱虎吞狼之计,《三国演义》里面的曹操就是这样对付刘备的!”
多尔衮当然是熟读《三国演义》的军事家,不过《三国演义》上的兵法有时候也蛮管用的!
“摄政王,谁去驱赶李自成?”
“吴三桂啊!”多尔衮笑道,“肯定是以吴三桂为主,他从潼关打。同时再辅以偏师从漠南草原进军,攻打榆林、延安。”
陕西的地形,对中原军队而言,的确是比较险要的。把住了潼关、武关这两个口中,敌人就很难从中原方向入侵。
但是对控制了漠南、漠北蒙古的大清朝而言,把守住潼关、武关根本没用。人家可以从北线的榆林镇入侵,直接抄了李自成的后路。
李自成如果不敢拿老本出来决一死战,那么就得弃了关中,出武关南走湖广了。
“吴三桂肯?”
多尔衮笑道:“肯啊!豪格、鳌拜可是在黄河边上摆了五万大军,他敢不肯?现在本王不让豪格、鳌拜东进山东就是为这个!要是他们入了山东,谁去赶吴三桂这只老虎?”
这些几个议政王大臣都服了!多尔衮这个摄政王真是掌握了《三国演义》精髓的兵法家,一个“驱虎吞狼”都玩出花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