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仍在继续, 期间那对母子被推搡了好几次。有两个高中生骑自行车路过,看到这几个保安人员欺负孤儿寡母,看不下去了, 他们把车子往地上一丢,一起冲过去要把几个保安拉开。
但那几个保安平时都凶惯了,又经常打架, 所以他们几个迅速扭转了局面, 将那两个学生围在中间, 看样子马上就要大打出手。
那三十多岁的女人急了,一边拦着一边朝路人呼喊求救。
韩沉不再迟疑,跟薛炽一起过去, 假扮成路人, 三两下就将那几个保安踹倒。
刚才有个保安对那女人出言不逊,他被打得最惨, 要不是另外两个保安把他拖回工地里,再关好大门, 他只会更惨。
韩沉和薛炽打人太猛了,他们几个都领教了这两个人的武力值, 这时候根本就不敢出来。他们欺负欺负普通人还行, 真碰上狠角色,哪里还敢硬往上凑?
韩沉跟那俩高中生道别后, 见那孩子小脸冻得发红, 就要带着这对母子去吃饭。
女人连忙拒绝:“不用了,我不饿,谢谢你们俩了。天都黑了, 要不…要不我先带孩子走。”
这个女人现在谁都不敢相信,哪怕韩沉一脸正气, 又救了他们,她也是忐忑不安,一句话都不敢多说。
可那孩子肚子却咕噜噜地叫起来,声音挺响的,听说韩沉要带他去吃东西,孩子忍不住舔了舔嘴唇,一脸期待地瞧着他妈妈。
薛炽拉住那孩子冰凉的手,跟他妈妈说:“你看孩子手都生冻疮了,还饿,还是先带他去吃饭吧。”
女人身上确实没什么钱了,家里本来就穷,攒下来的那点钱用来给孩子奶奶治病都不够,还借了一些。
现在的情况是想借也借不到了,因为大家都穷,能借的都已经借过,她就只能东拼西凑了路费,从二百里外的老家坐火车赶到了汇川。
发现女人神情松动,韩沉就顺势抱起那男孩子,跟他说:“走,叔叔带你去吃饭。”
薛炽的黑色轿车停在另一个路口,为了隐藏身份,韩沉的吉普车留在了旅店,没有开到这边。
薛炽开车带着几人到了下榻的旅馆附近,又找了个上下两层楼的馆子,专门在楼上要了个小包间。点完菜等候时,他把包厢的门关上了。
女人这辈子没出过远门,更没坐过轿车,没进去酒楼吃饭。心里又好奇又羡慕,但她是本分人,韩沉和薛炽这种无缘无故的好让她心慌,心里一点都不踏实。
要不是小儿子激动的小脸通红,她都想溜走了。
韩沉看出来她紧张,就随意地道:“你不用害怕,我跟老薛不是坏人。”
薛炽则跟那女人说:“那个工地老板欠我钱,我们想找他算帐,只是我们找不到他人,这笔帐就一直没还上。”
“我们还要在这边待一段。要是有什么情况,我们只要知道,一定会告诉你。”
现在很多事都不清楚,薛炽的身份也不便透露出去,他就只能编造了一个身份。
女人越听越惊讶,看样子是当真了。
她心想,原来这么有本事的人也会被那个工地的老板骗钱啊?那一定是很多很多钱吧?
女人心生同情,但她马上想到了自己男人。再一想那老板都能干出欠钱不还的事,肯定是个很坏的人。那她男人现在会不会有什么事?
不会是出事了吧?因为她男人最近一次给家里写信是两个月前的事了。
这么久没联系,那绝对不正常。
平时她男人都是半个月写一封信,至于钱什么时候能寄,这说不准,因为工地发钱不准时,有时候要拖到年底。
“哦,原来他欠你们钱啊?那你们打算怎么办?”她没有当着韩沉和薛炽的面诉苦和哭泣,神情虽有些黯然,但总体来说,情绪还算平稳。
韩沉顺着薛炽编出来的理由往下说:“当然得把他找出来,大姐,你这是什么情况啊?”
“听你口音还是外地的,大冷天不在家待着,干嘛把孩子带到这儿来?你看孩子手都冻了,”
韩沉拉起了男孩的手看了看。孩子手背已肿成了馒头状,一眼就能看出来冻了。
韩沉小时候也冻过,年龄稍大些才好。他都是硬挺,也没用过药,所以他真不知道什么药抹一抹就能治好这种冻疮。
这么一想,就又想到了罗裳。他觉得,如果罗裳在这,像这种小小的冻疮,她一定知道该怎么做。
很快菜上来了,两个人不断招呼着孩子吃菜。经过刚才的插曲,这女人对这两个城市小伙终于多了几分信任。
在两个人有意引导下,她终于将她家里和她男人工作的情况说给了韩沉和薛炽。
当天晚上,韩沉在自己所住的旅馆给他们俩另开了一间房,要不然母子俩就得住到条件很差的大通铺,不仅容易丢钱,还有可能受到欺负或侵犯。
母子俩能单独住一间房,就安全多了。
次日一早,罗裳再一次接到韩沉电话:“现在有点线索,薛炽说他打算请你和洪师傅一起过来再推算一下,看看汇川这边的一个工地里是否发生过打生桩这种事。”
“你要是来,我去车站接你吧。”
罗裳放下手上的药袋子,说:“如果邀请我,我就去看看。接就不用了,不出意外的话,今天晚间或者明天,我就得去汇川。”
“省里成立了一个药厂审核小组,组长是京市的郭老。小组原本没我的,不过现在有了点变化,可能我也会随着组内成员去一趟汇川。先对汇川的几家药厂进行检查。”
“到时候我们会一起出发,到了汇川也会同车去下榻地点。你就别来接我了,太显眼。”
韩沉:……他就这一天多的时间没在家,罗裳那边就发生了这么大的一件事。
那可是省级检查小组啊?!
“要给你带换洗衣服吗?前两天你走得急,衣服都没带。”谈完了正事,罗裳问道。
韩沉唇角上翘,因为是在旅馆前台附近打电话,不时有人经过,他面上仍是一副不苟言笑的神情,说:“好啊,你去找我奶,她知道该拿什么。”
“知道了,我这边要忙了,先挂了啊。”
韩沉本以为她要挂电话了,他没动,想让她先挂电话。
听筒仍在他耳边,透过听筒,他能听到诊所那边细碎杂乱的声音。那种声音莫名地给他一种生机勃勃又心安的感觉。
就在这时,罗裳对着听筒“啵”了一声。
韩沉猝不及防听出来罗裳在隔空亲他,脸顷刻间红了。他咬着嘴唇战术性低头抹嘴唇,以免让人看出端倪来。
“傻样,挂了啊。”对面传来罗裳的声音,这次她真把电话挂了。
罗裳已经得到了石院长的通知,因为检查的事比较急,所以审核小组那几位专家都决定今天下午过来,大概一点左右。
下午一点二十,罗裳午休完,已经给两位患者看完了病。
这时棉门帘被人掀开,方远率先走进来,跟罗裳说:“专家组的人到了,就在门口。”
罗裳便站了起来,随着方远出去接人。
这次来了四位专家,除了郭老,另外三个人罗裳都没见过。至于小组内的另一位专家和程钊明,他们两个都没来。
有郭老在这儿,罗裳自然不会托大,她笑着把人迎进诊室,一边走一边跟他们说:“我诊所有点小,里面挺挤的,几位一会儿进去了可能要跟患者挤一挤。”
“没事没事,咱们什么环境没待过,挤点怕什么?”郭老亲眼见过罗裳医术,心里对这年轻女孩没有半分轻视,所以他跟罗裳说话很有耐心。
其他几个人年纪都不小了,都是体面人,虽然对罗裳进组的事有疑虑,在暗中猜测她是不是跟某个大人物有关系,但不该说的话他们都不会乱说。
他们的想法罗裳自然猜得到,但她什么都不说。在简单介绍过后,罗裳让方远给他们安排好坐的地方,就重新回到办公桌前,跟桌对面的患者说:“大姨,咱们继续吧,你哪里不舒服?”
“我浑身难受,哪都难受,也找过大夫,他说我是肝郁气滞,给我开了药。可我吃完感觉更难受了。”
说话间,患者把病历放到罗裳面前。
罗裳翻开病历,瞧了一眼,面色不变,心里却在暗暗叹气。原因很简单,这个方子开得不好。
罗裳把病历放到一边,暂时没提那个药方的事,诊脉后问道:“平时眼睛有没有不舒服的感觉?睡眠呢?”
“眼睛经常难受,干涩,有时候还有点疼。睡眠不好,心里乱糟糟的,老想事。”
“我稍一活动,心就慌,心跳得也快,呯呯呯地,又累又烦。”提到自己身上的病,中年女人就淊淊不绝,看样子真没少受折磨。
罗裳低头把处方笺拿过来,已经准备写药方了。
其实这个女人不说,她也能判断对方服药后会是现在这样的状况。
这时那患者问道:“大夫,我这是怎么了?到底哪个地方不对?”
罗裳暂时停下笔,告诉她:“你血少,假设别人有一瓶血的话,你只有半瓶。血少则心神无依托之处,所以会心慌心烦睡眠差,稍一活动也会心跳加剧。”
“血对身体有濡润作用,血少了,肝经失养,就会有肝郁的现象,肝主目,所以你眼睛会不舒服。”
患者听得不是很明白,但她提炼出了一个重要的点,那就是她血少。
“哦哦,难怪,我说我哪儿都不舒服呢。”
罗裳继续往下写,写完药方后,又跟她说:“血少其实就是血虚,血虚之人,多少也会影响到气。所以你会有乏力感,因为气也少了嘛。”
患者没再往下问,她想着只要罗裳开的药方有效,那大夫就算什么都不告诉她都行。
她挺擅长换位思考的,知道罗裳每天要给很有多人看病,要是每个人都问一堆问题,大夫该多累啊。所以她对病情有所了解后,就不再多话。
郭老在不远处坐着,罗裳刚才跟患者交代的话他自然听得明白。
她说的话不长,但这段简短的话就足以说明,她的理论基础比较扎实,有自己独到的想法,不会轻易被其他大夫的思路所影响。
只是不知道,患者之前服用的药方都写了什么药,罗裳又是怎么开方的。
于是他站了起来,和气地走到罗裳旁边,说:“小罗,这病历和你开的方子能不能给我瞧瞧?”
罗裳马上递过去,“当然没问题,随便看。”
这帮人的本意是来考证她的水平,罗裳便由得他们去。
另外三位专家也顺势过来,齐教授就在这三个人之中。
头天傍晚张富祥去找过他,所以他知道,罗裳确实有真本事,不是浪得虚名之人。所以他今天过来,纯属是来看热闹的。
几个人先看了之前那本病历上的药方,看完后,谁也没有发表意见,郭老则好奇地问罗裳:“小罗,你觉得这个药方开得怎么样?”
罗裳并不想当众点评其他人开的药方,但这时候再推搪也没什么意思。她就道:“理气的药太多了,木香30克,枳实30克,还有其他药,大多数也是理气的。但是补血的药仅有一点,补气药全无。”
“那个大夫不是说患者是肝郁气滞吗?开理气药有什么问题?”郭老故意要刨根问底,另外几个老专家也很好奇,想听听罗裳到底是怎么样的。
按有些大夫的想法,这个理气药多的方子似乎是对的,疏肝理气嘛,哪里不对了?
几个老头摆明了要让罗裳给个答案,罗裳只好说:“患者根源在于血虚,血少了再怎么理气也无济于事。补足气血才是正事。”
“在补气血之时,适当加点理气药可以,但不宜加这么多,这样反而伤身体。”
“血虚气虚的症状没有得到改变,反而会严重,所以她会有动辄心跳剧烈,且心慌心烦眠差加重的情况,主要原因都在于这个血虚的情况加重了,血更少则神更缺少依托之处吧。”
几个老头听了她这番说法,就已知道,她是真有点子东西的。这个道理他们这些经验丰富的人了解,但普通大夫就未必能理解到这一点了。
这时,一位老大夫拿过罗裳开的方子看了看,随后他认真地问道:“那你这个方子也没有多少补血药啊?”
罗裳比较客气,但她没有半分退缩的意思,面对质疑,仍然保持着平和的态度,坦然说道:“补脾胃也可以起到补气血的作用。患者脾胃功能只要得到恢复和改善,能好好吃饭,气血就会慢慢充盈起来的。”
这回没人再提问了,几个老头没再问,心里其实已经默认了罗裳这个说法。
这说明罗裳看病比较灵活,不死板。一个年轻姑娘能达到这种程度,挺难得的。
有两位老大夫原本对罗裳有些成见,这时看法却已在悄悄改变。
没过多久,门帘再次被人掀开,对门的大海叔和几个街坊抬着担架冲了进来。
“快,罗大夫,老朱突发心梗了,现在送医院怕来不及,你看看还能有救吗?”
看着担架上昏迷不醒的老者,几个老大夫都很吃惊。现在他们都很少接诊这种突发心梗的急病患者了,这种情况一般都会被送到大医院急诊科。
罗裳,她能行吗?
郭老没吱声,因为他看到罗裳已站了起来,走到那患者身边时,罗裳手上已拿了一根三棱针。
“都往后让让,别堵着,要不空气不流通。”方远有经验,马上担任起了现场指挥,挡住想要上前的患者的家属们。
几位老大夫也自觉靠后,以免影响到罗裳急救。
方远说话时,罗裳一手已将患者一只手捞过来,把手时,患者的五根和指已被包在她裳中。
随后她手上的三棱针快速在这几根尖端刺入,几位老专家自然看得出来,她这是在扎十宣。
她这个动作实在是太快了,又快又准。
两只手在短短的一分钟内就被她扎遍了。这么快的速度会让患者醒过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扎完十宣后罗裳又扎了几针,没过多久,病人竟然真的有了苏醒的迹象。
“还要送医院急救吗?”罗裳征求家属的意见。
那家属却说:“现在搬动怕出事,要不你再给开点药吧。”
“行,稍等一下。”罗裳居然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