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如英讶然,平日上课都犯难,这两日竟风雨无阻。为了吃早饭竟然能做到这地步,当真是……当真是出乎人的意料啊。
楚玉珠今儿带了个更大的饭盒,让丫鬟把自己平日里爱吃的都做了。崔小娘子带来的好吃,她也不能太丢人,“你可来了,我都来了一会儿了,咱们快吃饭吧。”
崔如英从书袋里把油纸包掏了出来,总共两个,一样是生煎,一样是酱肉包子。她路上还担心生煎包子压坏了,汤洒出来,好在没有。
两样一摆上,楚玉珠哇了一声,“跟昨儿的不一样。”
大约是人多吃饭香,楚玉珠觉得今儿的饭菜特别好吃。包子壳是烤干了的,吃起来特别酥脆。里面的汤汁暖乎乎的,还带着点烫意,下雨天吃这个好舒服。
如果不是约好了,以楚玉珠的性子,今儿才不来上课呢。
现下来了,楚玉珠就觉得来得值,“你家也卖这样的包子吗,那肯定卖得好,到时候我也去你家买包子吃。”
崔如英道:“好呀,不过铺子离侯府有些远。”
一听有些远,楚玉珠又泄气了,“那还是算了,若是让丫鬟去买带回来,估计时间也长了,肯定软了。好在你能给我拿,你知道不,我昨儿求我母亲,让她和三婶儿说送些包子来,我母亲竟然不答应,还说这个包子难做,她哪儿好意思日日来要,我觉得有理,只有跟你一起吃的时候才能吃到。”
楚玉珠说这些的时候,两颊鼓鼓的,声音也气鼓鼓的。
崔如英看了看楚玉珠,她估计不知昨儿她母亲来过燕归堂。
本来二房三房同在一个府上,离得也近。若孙惠茹真向陆云蓁开口,陆云蓁肯定不会拒绝。让小厨房多做一些给燕辉堂送去就是,又不是多大的事儿。不过孙惠茹盼着楚玉珠早起,唬唬女儿,催着她来学堂。
楚玉珠年纪也小,孙惠茹一哄,也就听了,还信以为真。
崔如英道:“早起吃就好,早饭嘛。”
楚玉珠点点头,“我每日都起可早啦。”
一顿早饭楚玉珠吃得心满意足,觉得一点儿都不愧对她早起。崔如英尝着二房的早饭也不错,但比起燕归堂的还差些。
吃到一半楚玉娴就来了,看着二人围着一张书案吃饭,她心里不甚明亮。
学堂总共三个人,按理说她和楚玉珠是堂姐妹,应该更亲近些,谁知楚玉珠反倒和一个奶娘女儿走得更近。
三个人,她被排除在外,总觉得崔如英和楚玉珠私下说了什么,更拉不下脸跟二人凑在一块儿去,自然心里不舒服。
现如今楚玉娴唯一庆幸的就是崔如英胆子小,挨她欺负也不敢声张。这二人,讨厌到一块儿去了。
一上午悄然而过,到中午雨也停了。
早饭吃得多,楚玉珠这会子也不饿,当真如昨日所言,留在学堂把今儿的作业写完。写完之后,也如崔如英一般放在书案上阴干。
要走了她还有些不舍,“那我们明儿见?”
崔如英点了点头。
今儿四月十三,十六那日是璋哥儿满月,府里办喜事儿,也是这五日课的最后一日。
陆云蓁早就说了那日不必上课,去璋哥儿的满月宴。连着放三日,宴席中午就能结束,她应该能按时回家。
虽说昨儿累得够呛,但吃饱饭睡了一觉,崔如英眼下又精神了,铺子一日不开她就不安生,所以还是打算回去看看。
帮帮忙也好,顺便把银子送回去。
收拾好东西,她又看向楚玉珠书案上的字。所谓放长线钓大鱼,鱼饵已经挂上了,就看鱼会不会上钩了。
把学堂门窗都关好,崔如英就回燕归堂了,早起下着雨,到中午雨虽停了,可地面却湿,偶有水坑,她都是跳着走的。
因为今天半夜要轮换,怕扛不住,许娘子这会儿还睡着。
崔如英飞快吃完饭,也没午睡,背上包袱就去铺子了,昨儿没打扫完,今儿收收尾。
铺子本来就干净,崔如英也做不到让之焕然一新,但收拾完好歹也像给桌椅抛了光。桌椅放哪儿崔如英都想好了,后院空空,还得多买一些柴火炭火,做吃食生意,这就不能缺了。
有一间厢房,留人看铺子了就睡这儿,但得备床被褥,再备个烧水壶。
收拾好她看天色还早,就回了一趟家里。
今天城南也下了雨,崔大山早起没出摊,院子里没棚子,家中地方小,又怕木屑飞得哪儿都是,就没法做木匠活儿,被迫歇了半天。
不过下午雨一停,就紧赶慢赶地和面做包子,准备去卖生煎。
这几日天气还凉快着,过了四月天一热,崔如英估计生煎就卖不了了。幸好有水煎包顶上,也影响不了崔家的生意。
回家喊了声爹,崔大山就迎了出来,女儿回来他就高兴。
崔如英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五两银子给了崔大山,说道:“娘给的,娘说家里用钱的地方,多留点应急。”
铺子租金就给了七两四钱,再加上打煎锅铁锅、崔大山做桌椅买木料的银子、去官府办开铺子的各种事宜花的银子,最后抛去这个月的花销,也有近十两。
这个月的崔大山还没动,上个月连着家里攒的,十二两多银子,如今只剩不足二两
多五两银子,能让崔大山安心一点,就算钱花出去了,也没那么心疼。
崔大山把银子好生收起来,“这钱可是真好,三丫,你是不知道,昨儿酱肉包子就没卖完,卖了许久还剩十个。后来我让大郎街上转转,看看究竟咋回事儿,才知道街头那家卖鲜肉包子的也卖了酱肉包,价钱和咱们家的一样。不过人摊位在街头,生意也不错。还好有个铺子,不然日后这酱肉包子生意可不好做了。”
这是头一日,很多人还不知道那家卖酱肉包子了。
崔大山说完叹了口气。
崔如英安抚道:“路朝四方开,谁都能走,这生意也谁都能做,又不是来咱们家偷学的,味道肯定还是有所不同的,爹你别太忧心。对了,生煎包子有人做吗?”
崔大山摇摇头,“没有,这倒没有。对了,你快看看桌椅成不,我先做了一套出来,不过还得上漆阴干呢。”
崔大山做木匠活儿有一手,崔如英原以为就是普通桌椅,可看上头竟然有花纹,显着大气。四方桌子四角处圆滑,各处都打磨极为光滑,不容易磕着人。
椅子崔如英坐了坐,很是稳当。
做得可真好,就是有些慢。
崔如英夸道:“挺好的,爹,你都这么些日子不做木匠活了,手艺竟然一点儿也没生疏。”
这是崔大山的本事,从前拿来吃饭的,哪儿能差了,说这个的时候他还有些得意,“哎,做了十几年了,还能忘了不成。那我就抓紧去做,早上不卖包子,下午让你哥跟你姐去卖生煎,我在家做这个。”
崔如英从前也不知道做这个要花费多久,现在看,也是个费时费力的活计。
真让崔大山做,崔大郎帮忙,那得做啥时候去。
她道:“爹,就算有大哥帮忙,你做这个也辛苦,这个什么时候能全做完,要是一日做一张,找人做的工钱抵不上铺子租金,那不如请些人做。能不能你找找从前木匠坊的朋友,给了工钱,下了工晚上做,肯定乐意帮忙。”
毕竟做这个耗费花时间,真一张桌子一张桌子地做,再等上漆阴干,恐怕得耽误个十天半个月,为了省那么点工钱,何必呢。
崔大山还真没想到这个,闺女说得也是,租金一个月一两多,他做木工一个月才五钱银子,开始想着自己做省钱,真全自己做还费钱呢。
一个不够找两个,别耽误生意,崔大山道:“好,爹晚上就去问问。”
崔如英点点头,“我去看看六丫。”
几日没回来,总得看看妹妹,也好跟许娘子交差。小孩儿见风长,好似又胖了些。
逗逗妹妹,崔如英就帮着做包子去了。下午崔大山在家做桌子,她跟着出去卖包子,等卖完兄妹三人分开回家。
崔大郎嘱咐妹妹慢点,“天太黑了,明儿就别回来了,家里用不着这么多人帮忙。”
崔如英点点头,“那有啥事就去侯府,你们在家也别太累了。身子最重要,现在花钱虽最多,可也别苦了家里,看着点爹,别什么都舍不得买。”
说完崔如英从包裹里翻了几页纸和一本《三字经》,先生每日检查完,作业还留给她们,“大哥,我写得不好,你回去帮我看看。”
今儿得卖包子,就没法儿给崔大郎背书了。《三字经》已经也学完,她现在用不上,给崔大郎温习功课正好。
家里人多,在家的时候不好给,再说要是让崔大山知道了,恐怕心里又要不好受。
崔大郎笑着接过,“嗯,我知道的,你快些回去吧。”
回到侯府,已经过了辰时,许娘子还没睡,饭也没吃,打算等女儿回来再睡会儿。
这么晚回来少不了挨说,许娘子念叨着:“上课的时候就别回去了,这么晚,我能放心吗,我晚上不在时你准也晚回。天黑了都有拍花子,小心被拐了去!”
崔如英道:“就今儿晚, 平日都可早了。”
许娘子:“我还不知道,昨儿我跟田娘子都换了,你还没回来呢。”
崔如英道:“好啦好啦都饿了,铺子已经收拾好了,我这累了一日,娘,快吃饭吧。”
许娘子在心里叹了口气,“多吃点儿。”
她看着女儿,虽然在侯府吃得好,可这些日子下来,看着还瘦了点儿,也不知是不是长高了显得。
瘦肯定是累的,来来回回跑,能不累吗,许娘子看她袖子都短了,脸上的肉也没了。
心疼归心疼,可许娘子没忘了问事儿,“对了,那些个东西咋回事儿?”
半夜要轮换,她怕挺不住今儿光睡觉了,醒的时候崔如英已不在,她一看东西吓了一大跳。
本想崔如英回来就问,差点又忘了,这会儿才记起来。
崔如英解释了一番,“二娘子盛情难却,三娘子也让我收下,我也不好推拒。”
许娘子叹了口气,道:“多大点儿事还用得着拿东西,再说吃食也是府上的。你多帮衬着点儿,让楚小娘子用功。”
崔如英道:“这些我都知道,娘放心吧。”
次日,崔如英照例给楚玉珠带了吃食,她到的时候楚玉珠已经到了,可楚玉珠脸颊气鼓鼓的,“我昨儿写的字不见了,我看了你的,也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