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微微叹息。
天幕所说的是李广,可又何止一个李广!
这分明是大汉如今整个将领层面的缩影。
将领带不起大军,只能带小军,短距离出塞,又或者在汉土内迎敌,打防守反击。
不过,即便是面对他们所擅长的防守反击,也不代表他们能取得胜利。
过往七十多年被匈奴入侵的经历,已经说明了一切。
连李广这样的老将都不过如此,更何况其他的普通将领?
要知道,在小规模本土反击之下,大汉的物资、兵源、马匹,其实是非常充沛的!
连骑兵的数量差不到哪里去。
就像是今年,他能一口气征调四万骑兵迎击匈奴。
其中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本土作战上,能够用极低的成本,进行大军的粮食供应。
骑兵在本土对战,是不用考虑粮食不足的问题的。
就算是自身粮道被断,只要继续前进,去下个城中再征就是了。
可出塞就不一样了。
塞外茫茫一片全都是草,莫说城池了,连个人影也没有,上哪儿找补给?
全靠本土在后方设置粮道供应。
那,怎么设置粮道,配备军队保证粮食不会被匈奴劫走?
只能给粮道配备军队保护。
注意,保证粮道的军队可不能太多哦,他们只会消耗粮食,人太多的话,粮食还没运到,就被他们吃干净了!
还有,千里运粮,十不存一,若想保证一万人出征,那要征十万人做后勤,这些人要怎么协调,才能怎么保证他们能不出乱子?
十万人,可不比十万头马听话。
累了不想干活、因为徭役太苦想跑、水土不服病了、死了,感染上瘟疫……种种问题,都能遇上个遍。
当然,事情到这里还没完。
如果遇上大雨等意外天气,导致失期,粮食没运到到怎么办?
恐怖消息,你的大军在塞外只剩下十多天的口粮,一万人,没有粮食的士兵,随时都会哗变哟~
就问主将慌不慌。
可这还只是一个粮食问题。
天音说卫青霍去病的功绩,已经泄露了大汉采取的什么战略手段,即,大规模骑兵军队主动出击匈奴。
那,这样的大军出征,在场的将领,有几个有经验呢?
莫说大军出征,仅仅是万人军队作战,光排队列阵就能逼死一大堆武将了!
毕竟,军队又一定不会在开阔的平地与敌人作战。
还能有时间摆好阵型,一字排开摆成方列。
怎么,玩1V1回合制游戏呢?
事实上,大军分队包围合击、断人后路、正面迎敌,攻击背侧,薄弱处等等对战手段,多了去了!
战场之上如此瞬息万变,只能指望主将快速做出对敌判断。
而主将一旦命令出错,整个军队就要覆没。
刘彻其实是不清楚这些事物如何具体处理的,也不太清楚万人以上的军队,到底要如何迎敌。
他只是凭借着自己的脑袋稍微细想,就想到了这么多问题。
而真上了战场,这些问题能轻轻松松翻个四五十倍。
选错一个,可能没什么关系,两个也还行,三个,不好意思,你的大军没了。
大军容错率很低。
因为人太多了,任何一个在百人团队能容忍的小毛病,放大到万人身上,那将是一个足以拖垮大军的大毛病!
所以才会有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啊!
刘彻心中更加唏嘘。
大汉无将啊!
毕竟能处理这么多大事,又能做好战争决策的名将,本身就是少有的。
不过,这也说明了,未来的卫青到底有多强。
大将军职位,是要总揽一切军务的。
打仗远远不仅仅是把吃的送到战场就可以了,攻城的器械,战士的兵器,衣服,药品……各类消耗都是极其惊人的,他是要全权协调这些方面的物资调配的!
而且,谁说一场战役下来人均一把兵器就够用了?
刀砍人崩坏了,豁口了,枪头卡骨头掉了,战车被骑兵冲坏……都是常事,一场战役下来,兵器会出现极大的损耗。
这时候,对兵器修理的迫切,要比粮食的需求还要大!
安排这些已经够让人抓狂了,可除此之外,战后清点军功,防止贪污冒领,给有功的将士奖赏,统计战死人数,发抚恤的大致范围……
刘彻光想想都觉得窒息。
这么庞大的军务下,卫青还能率军出征千里,后勤没掉半点链子,只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
想到这里,刘彻心中一凌。
该死。
李广绝对不能再进大军出征了!
他怎么能逾期把匈奴单于给放!跑!了!
一想起这件事,刘彻就心痛的无法呼吸。
【李广我就不再提他了。
这事还是司马迁的问题,孙吴白韩,卫霍李岳,整个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名的军神就这八位,非拿李广比,这谁服气啊。
尤其是李广没有一点儿战功,硬吹——
那不好意思,您就继续迷路吧。
而且谁说李广难封?有了史记,迷路侯这不封上了?】
天音刚落。
文武百官又一阵憋不住笑。
“噗——”
“咳…咳咳!”
“哈哈哈!”
不少人笑着笑着,心里又有些警惕起来。
平心而论,李广罪不至此。
可实在是止不住有人在那么大力的‘夸’他。
夸到两千年后,还有人记得他。
功绩也被人拉出来一一对比。
比不过,硬比,硬吹,德不配位。
自然会遭到反噬。
那谁知道,自己会不会那天被迫写进私史,最后‘流传千年’呢?
应该不会吧?
想的更深的文官背后猛的一凉。
该死,他们好像明白这个话语权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真是太惨了,太惨了。”
主父偃说着惨,眼中却带笑。
天音给了这么多的信息,哪怕这是未来还未发生的事情,主父偃也能分析出来很多东西。
吹李广,不过是表层现象。
借私史言志,批判出哪部分人是对,哪部分人是错,才是重点!
恐怕陛下也被这个‘司马迁’骂的不轻。
毕竟,漠北之战,还是放跑了匈奴单于。
一个部落的首领没有死亡,那代表着他还可以收拢旧部,卷土重来!
说起来,这样七场出征下来,大汉的国力、匈奴的人口,都应该耗损到极致。
难道——
五胡乱华,是在击溃匈奴之后?!
猜到这里的主父偃,顿时僵在了原地。
【让我们回归卫青,简单的做一个我个人认为的评价。
卫青出现以前,汉对匈奴没赢过。他在世的时候,汉对匈奴没输过。
出匈奴,七战七捷!
威慑力之强,单于怖骇,屈膝请和,左贤王避之不敢对战!
淮南王刘安想造反,说朝中公卿皆沐猴而冠,只要杀了卫青就能成事。
如此威慑,对内对外,无可匹敌!
大汉有他,是大汉之幸!】
听着的刘彻原本还挺开心的。
没错,朕的大将军就是这么厉害!
这份开心持续到刘彻听到:淮南王刘安想造反。
?!
谁?
淮南王?刘安?那不是自己叔叔吗?
他想造反?!
刘彻眼神瞬间冰冷起来。
不管淮南王说这句话,是想挑拨离间还是其它,对现在来说,刘安这位叔叔他想造反,才是刘彻最不可容忍的!
很好,看起来是朕提不动刀了,给了这位叔叔某些错觉是吧?
侄子怎么能辜负你的好意呢!
而那些大臣,在听到造反一词之后,全部安静如鸡。
就连胆大的曹时,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这天幕,随随便便一句话,就能至人于死地啊!
淮南王,危!
而天幕,仍旧一无所知,只是继续放着大招。
【威慑如此之强的卫青,却又极为谦逊。
在执掌大军十数年里,他位极人臣,却不结党营私。权高震主,却能君臣不疑。
是极少数的古代能善终的武将。
可惜的是,卫青在元封五年病逝,死前不满五十岁。】
善终!
听到这里,卫青终于松了口气。
天知道,他有多害怕听到自己因权势而膨胀,最后落得个君臣猜忌、鸩酒自杀的下场。
还好,未来的自己,做的很不错!
至于不满五十就死了——
那没事。
这个年龄,在如今已经算不错了。
毕竟文景两帝,也不过一个活了四十六,另一个活了四十七。
卫青对此看的很开。
其他大臣也觉着没什么问题。
大家都是这个年龄走的,顶多就是在多活个五六七八年,能活六七十的人在现在,那简直是太稀有了。
和现代出现活一百岁以上的老人差不多。
当然,天音不这么认为。
【这个年龄说实话死的太早了,放现在连男性六十岁退休年龄都没到呢。更不要说,离男性平均七十四寿命,更是差了整整二十六年。
卫青要是能活到七十四,后面哪有那么多破事。
不过大家要明白,汉代的医疗水平是很差的。
医疗水平太差,平均寿命偏低,卫青的死亡年龄,还是比较正常的。】
话音刚落,刘彻就懵了,连淮南王造反的事情也抛在脑后。
朕听到了什么?
男性平均年龄能活到七十四?!!
作者有话要说:古代王朝无马这个概念……得说一下具体情况,不是‘没有马’,是‘战马不够供给大统一中原十万以上骑兵的需要’。
说古代王朝战马不充足√
说古代马匹稀少X
我解释一下原因,是这样的,古代的骑兵,是一个骑兵,标配是三个战马,注意,是战马,古代的马匹分很多种,驮马耕马拉车的马都有,战马属于最高等级的马,对马的体能、耐力、性格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打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普通人和职业运动员。
如此高标准的马,自然比较少,而古代封建国家,地盘又太大,需要抵御的外敌太多,骑兵部队基本上要以万为单位,有个七八九十……万人吧。
这就是三十万匹战马……
要知道,马这种动物,它是直肠子,吃草,一直吃一直拉。消化能力低,养起来很困难,属于精贵牲畜。有一句话叫做马无夜草不肥,就养起来非常的难,非常耗钱,一匹马能比三四个步兵了。
哪个中央,都没有这么多钱养这么多战马……
所以,大部分王朝,都没办法养几十万的战马,配给骑兵。
所以就开始嚷嚷中原无马了。
当然,宋朝是个例外,宋朝把几个养马地都给丢了,所以是真没马。
不过其它大部分王朝,就和汉武帝逼逼没将一样。
哪里没有,只是手下只有两个卫、霍这样的不世名将,实在是不够用,怎么也得有七八九十……个才行吧。
呵,整个历史上就八位名将,你一个人有了两个,不高兴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