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窗,白雪的清冽味扑鼻而来。
秋水漪深吸一口气,灌了一大口冷风。
她打了个哆嗦,颤颤巍巍地将窗关上。
一转头,信桃领着梅氏身边的夏双进来,“二姑娘,夫人有请。”
搓了搓掌心,秋水漪道:“就来。”
披上斗篷,和夏双一道去了正院。
梅氏正伏在书案上,提笔写着什么。
见了她,搁下笔,笑着招手,“漪儿来了,快到娘这儿来。”
秋水漪唤了声“娘”。
梅氏让她挨着自己坐下,亲热地揽着她的肩膀,“过两日府中设宴,你随娘去见见人。”
秋水漪“啊”了一声,神色纠结。
梅氏安慰道:“你若是害怕,到时候就跟在娘身边,无人敢欺你。”
“娘,我不怕。”秋水漪笑了笑。
秋涟莹此刻不知所踪,无论是云安侯派出去的人,还是秋进白,皆一无所获。
跟人间蒸发了似的。
听哥哥说,韩子澄也不见了踪迹。
嫡长女无故失踪,对外总得有个说法。
正好她找回来了,最好的办法,便是让她暂时代替秋涟莹。
想到这个可能,秋水漪眸光微暗。
这时,梅氏朝外唤道:“进来吧。”
脚步声由远及近。
是个身着丁香褐长袄,下着沉香色褶裙的嬷嬷。
瞧着四十来岁,眉心几道褶子,脸板着,很是严肃端正。
“见过夫人,二姑娘。”
“这位崔嬷嬷,往后便是你的教习嬷嬷了。”梅氏道。
按下满腔的烦杂思绪,秋水漪站起,向崔嬷嬷行了礼,“嬷嬷安好。”
崔嬷嬷面色缓和不少。
虽不太标准,但瞧那态度,是个懂事的姑娘。
梅氏使夏双带崔嬷嬷去春晖苑,对秋水漪道:“崔嬷嬷是跟着你祖母的老人,看着严厉,实则最是心软不过,平日里不可怠慢。”
秋水漪乖乖点头。
梅氏便笑了,提起笔,一边和秋水漪说着需要注意的地方,一边落笔。
写完一张帖子,猛然想起什么,梅氏斟酌着问:“漪儿可会认字?”
瞧她那小心翼翼的模样,好似她的心跟琉璃做的似的。
秋水漪失笑,“学过的。祖父是童生,年轻时屡试不第,便在村里当了教书先生,从小他便教我识字,只是写得不好。”
梅氏惊喜道:“太好了。”
又絮絮叨叨地说:“收养你的祖父是个好人,往后每年清明节礼,娘都派人去给他上香烧纸。”
秋水漪眼中带了亮光,笑容温软,“谢谢娘。”
“诶,和娘客气什么。”
梅氏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说起另一件事。
“当年你出事后,娘和你爹都不信你不在了,因而族谱上并未划去你的名字。如今可好,你平安回来,也省去了开祠堂,将你再添上去。”
秋水漪一顿。
突然想起什么,梅氏又道:“既然你用的是本名,可为何每年派人去各府衙打探,都一无所获?”
秋水漪敛了神色,笑意无奈,“祖父当初捡到我时襁褓上带着血,怀疑我家中遭了难。他胆子小,害怕仇人找上门来,加之郭家村地处偏僻,我又是女儿家,想着在村子里给我寻门好亲事,过寻常日子,便不曾给我上户。”
秋水漪笑了笑,敛了眉眼。
还有个原因,她没有说出口。
爷爷临终前很是愧疚。
他独身活了这么多年,突然之间,一个小女娃闯进他的世界,宛如黑白之间亮起一道斑斓彩虹。
他舍不得她离开,故意不去寻她的亲人。
她并不怪他,反而庆幸爷爷将她捡了回去。
在她眼里,那便是她的亲爷爷。
梅氏怔住,喃喃道:“难怪。”
爱惜地摸着秋水漪的侧脸,梅氏出着神,不知在想什么。
好在她很快回神,兴致勃勃地继续带着秋水漪写帖子。
……
云安侯府开宴那日,秋水漪一大早便被崔嬷嬷叫起。
试衣梳妆,一通忙活下来,本还有些困倦的她也醒神了。
“姑娘,好了。”
信柳轻唤一声。
秋水漪抬眸,一愣。
她一直都知道自己生得好看,却不知上了妆后,容色还要更盛三分。
黑发盘成髻,两条小辫垂在胸前,发中插着一支红玉梅花簪,周围缀着一支支珍珠珠花。
面上抹了层薄薄的胭脂,口脂颜色不深,杏眸水润,细眉弯弯,如开在枝头的玉兰,白玉无瑕,清新淡雅。
一身胭脂色长袄,又为她增了几分艳丽。
“姑娘可真好看。”信桃乐滋滋地说。
秋水漪照着镜子左看看右看看,弯着眼笑,“是嬷嬷的手艺好。”
崔嬷嬷谦虚,“姑娘谬赞。”
简单用了早膳,秋水漪便去寻梅氏。
梅氏早早便在梅园忙活,见了她,笑着说:“我女儿天生丽质,就该这么打扮。”
秋水漪腼腆地笑。
不多时,宾客陆续到来,一水儿的妙龄少女,或活泼,或端庄,瞧着便赏心悦目。
还有许多身着富贵的夫人,与梅氏谈笑。
辰时末,一名贵妇人姗姗来迟,笑着告罪,“是我来迟了,妹妹莫怪。”
梅氏迎上去,嗔怪道:“任姐姐这话瞧着,倒是与我生分了。”
妇人爽朗一笑。
厅中贵妇人们纷纷起身见礼,“国公夫人。”
忠国公夫人笑道:“诸位姐妹不必拘礼。”
落座后,她看着秋水漪笑道:“莹儿今日这一身倒是好看。”
秋水漪抿着唇笑。
心里想着秋涟莹在原著中的性格,待会儿有人与她搭话,她该作何反应。
手背袭上温热,一股力道轻轻将她拉过去。
怔愣间,却听梅氏道:“这不是莹儿。”
话音落下,厅内陷入寂静。
寒风穿过厅堂,一位夫人打了个哆嗦,讪笑道:“侯夫人说笑了,这位姑娘分明与秋姑娘生得一模一样。”
怎么可能不是秋涟莹?
梅氏失笑,对有几分怔然的忠国公夫人道:“任姐姐可还记得,当初妹妹写信与你时,道是生了一对双胎。”
她摸着秋水漪的手,满眼疼惜,“可惜,当初回京路上遭遇山匪,我那可怜的小女儿不知所踪。”
“幸好上天垂帘,兜兜转转,还是让她回到了我身边。”
忠国公夫人讶然,“这、这是水漪?”
梅氏欣喜道:“姐姐竟还记得她的名儿。”
激动地拉着秋水漪到她面前,“漪儿,这位忠国公夫人是娘的闺中好友,你唤任伯母便是。”
秋水漪脑子还是懵的。
就这么……公布了她的身份?
见忠国公夫人正看着她,她正了色,矮身行了个万福礼,“任伯母安好。”
嗓音如三月春风,温软盛满柔情。
与秋涟莹相识的贵女具好奇地看着她。
“好。”忠国公夫人一连道了三声好,褪下腕上的翡翠玉镯,交到秋水漪手中,“好孩子,这些年你受苦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秋水漪去寻梅氏。
梅氏笑着点头,趁人不注意,侧过身,擦去眼角泪珠。
秋水漪只好收下,“谢过任伯母。”
“好孩子。”
忠国公夫人轻柔地拍着秋水漪的手。
一时间,厅中充斥着道喜声,一个转眼,秋水漪便收下了许多手镯玉佩簪子。
信柳忙将东西收好。
梅氏笑意盈盈,无论是谁来贺,都回了个笑脸。
热闹中,有人煞风景地问了一句,“那秋大姑娘呢?”
秋水漪心头一紧。
却见梅氏面不改色道:“莹儿外祖母念她得紧,将她接了去,想必得等年后才能归。”
那位贵妇人笑了,“倒是不巧,与秋二姑娘回府错开了去。”
“可不是。”梅氏叹了一声,“可她既已踏上路程,也不好将她追回,只得来年让她们姐妹团聚。”
又说了几句,梅氏便将话题岔开。
秋水漪恍然。
原来爹娘已经备好了说辞。
她面上发烫,显得她之前的想法太过狭隘。
正窘迫间,忠国公夫人让她身后的少女上前。
“这是伯母的女儿,姓孟,名唤秦若。你们年龄相仿,正好做个伴。”
少女着天水碧蝶纹交领短袄,下着空青色暗花百褶裙,端庄大气,优雅高贵,一举一动,尽显世家贵女的风范。
她笑道:“我比涟莹年长几月,漪妹妹若不介怀,可唤我一声姐姐。”
秋水漪回了个笑,“孟姐姐。”
梅氏见状,忙让她们姑娘家出去玩,“秦若,漪儿刚回不久,婶婶便觍着脸,劳你照看她一二。”
孟秦若拧着眉,“婶婶见外了,您的女儿,可不就是我亲妹妹?”
梅氏与忠国公夫人皆笑出声。
放下帕子,忠国公夫人嫌弃道:“好了,就你贫嘴,快去吧。”
孟秦若俏皮地眨了下眼,与秋水漪一道移步至偏厅。
偏厅内烧着火炉,丝毫不冷。
桌上摆着茶水糕点,秋水漪捻了一块。
今晨早膳用得匆忙,她没多久就饿了。
吃得有些急,一块梅花糕下肚,秋水漪不禁蹙起了眉。
孟秦若为她倒了杯茶,笑道:“噎着了?喝口茶缓缓。”
秋水漪接过,小口小口地喝着。
放下茶杯,真心实意地道了谢,“谢过孟姐姐。”
“这有什么。”孟秦若失笑。
陆陆续续有姑娘进入偏厅,无一不用好奇的目光觑着秋水漪。
她只当看不见,垂眸思索着。
若这时还不知梅氏今日设宴是为了她,那可真白活这么多年了。
秋水漪嘴角扬起一抹温柔的弧度,心中又酸又甜。
终于,有个少女按耐不住,出声问道:“秋二姑娘,这些年你都在何处?”
秋水漪回头。
见是个圆脸可爱的姑娘,便道:“在清水县的郭家村。”
那圆脸姑娘还未开口,一道嗤笑声蓦地道:“原来是个乡野村姑。也不知,身上的粗鄙习性可洗干净了?”
“崔兰茹!”孟秦若目光锐利地看着开口的少女,“你过分了。”
名唤崔兰茹的少女大抵有些忌惮她,哼了一声,转向别处。
秋水漪眼珠动了动,忽而拉住孟秦若,嗓音柔和,“没关系,孟姐姐,这位姐姐说得不错,我本来就是乡野村姑嘛。”
此话一出,厅中少女皆目露讶然,仿佛在说,这是哪儿来的傻子。
孟秦若暗暗瞪了崔兰茹一眼。
亭中一部分少女有意无意的疏远鄙夷令她心生怒意,一把拉着秋水漪,“我们去外面看看。”
路过崔兰茹时,秋水漪眼尖地看见裙摆下伸出的一只脚。
她挑眉,目不斜视地踩上去。
“啊!”
【躲避崔兰茹“摔跤”陷害,获得五天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