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
杨国忠这辈子最让人看不懂的地方就是“南诏事件”。
他跟南诏死磕,伤人伤己,出力不讨好,但却肯牺牲几十万人的生命前去送死,这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人说,这是杨国忠想要在李隆基面前表现一把所干出来的事。介绍一下,南诏(738年—937年),唐朝西南部的奴隶制政权,国土包括今日云南全境,以及贵州、四川、西藏、越南、缅甸的部分土地。由蒙舍诏首领皮罗阁在738年建立,直到937年被段思平(小说中段誉的祖宗)所灭,建立大理。
南诏刚刚建国,当了唐朝的附属国,并把王子合罗凤(不是那个女的)送到了长安当人质。
某日,合罗凤瞅准机会,撒丫子跑了,举起了反唐大旗。
李隆基很愤怒,非常愤怒,他决心灭了南诏。
有人反对,奏章一律不答理,李隆基问:“灭南诏让谁去呢?”
杨国忠认为,让鲜于仲通去最好不过,因为鲜于仲通的剑南道,正好就是蜀地,靠南诏很近。据杨国忠描述,鲜于仲通英姿焕发,高大威猛,拥有各种积极向上的形容词所能描述的状态。李隆基大喜,既然这么帅,就让鲜于仲通去当蜀郡长史,率兵六万,南征南诏。
鲜于仲通很兴奋,威武地杀进了泸川(四川泸州)。全军覆没。
当然了,也不能算全军覆没,因为他还活着,领着几个散兵活着逃了回来。杨国忠也被气得不轻,但他上奏,将鲜于仲通奋力厮杀、精忠报国,拥有各种满腔热血的形容词所能描述的状态。并且,有一点非常要紧,鲜于仲通是有战功的,将南诏震慑得魂不附体,南诏必然不保!
李隆基深受感动,让鲜于仲通白衣上阵,领军镇守剑南。
过了些日子,杨国忠又描述了鲜于仲通镇守时的淡定自若、爱民如子等等状态。李隆基大喜,诏拜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知节度事,又加本道兼山南西道采访处置使,开幕府,引窦华、张渐、宋昱、郑昂、魏仲犀等人辅佐。然而,为了显示恩宠,李隆基干脆让鲜于仲通进了京师。
事儿办成这样,不得不佩服一下杨国忠忽悠的本领。杨国忠和鲜于仲通是老朋友了,二人待在一起,给李林甫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而且最近,李隆基又拜杨国忠为御史大夫,还使被人打得丢盔弃甲的败军之将鲜于仲通拜为了京兆尹,兼领吏部。
李林甫终于着急了,他派人调查过云南那件事,知道杨国忠在皇帝面前撒了个弥天大谎。是时候整死他了。
李林甫坑爹教程第六季——
李林甫将南诏发生的所有事情,统统告诉了李隆基。接下来发生的事,李林甫认为是李隆基震怒,派人调查,然后撤了杨国忠的职,杀了鲜于仲通,打他们一个生活不能自理。但是,事情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杨国忠大人听说有人告他,跑到街上,表演了一出“发奋向南,指天为誓”的戏剧。在场观看的官吏和百姓,无不为杨国忠先生的精彩演出所感动。见时机成熟,杨先生派手下去给李隆基磕头,哭着闹着让杨国忠去边关镇守,以显“国忠”之名。
这场戏,将杨家的演技发挥得淋漓尽致,没有露丝毫马脚。李隆基也被他们感动了,送给杨国忠这么一句话,“云南可远,国忠你慢慢走!”
……
弄巧成拙,精心策划出来的闹剧,最终以悲剧收场,杨钊兄这回真哭了。他不甘心,临行前,他请求见李隆基一面。刚一见面,杨国忠很快入戏,号啕着谢主隆恩,哭得让人小心肝直颤。
他对李隆基说,他这是被李林甫诬告,不信就去坊间听听,天下苍生,都为他扼腕叹息,仁人志士,都为他泣涕交加。胡说八道一通后,李隆基被他感动了,他拍了拍杨国忠的背,惋惜道:“国忠,你路上慢点儿!”
杨国忠大义凛然、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南征的路途,当然,他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也可以说只有凶,没有吉。所以,他出了长安,便开始在路上磨蹭,一步三回头,以蜗牛跑高速的速度向前飞奔着。朝廷方面,杨贵妃在为杨国忠求情。别人求情也就罢了,问题是杨玉环这个小媳妇太让人心疼,李隆基隐约觉得,杨国忠可能的确是冤枉的。
他平生最痛恨贤人被小人陷害,立刻下诏,召回了刚刚离开长安不远的杨国忠。杨国忠先生以他精湛的演技,为自己赢回了第二次生命。他回朝赴任,却没有先到朝廷,而是来到了李林甫家。这可不是杨国忠自愿的,而是情势所迫,三省大小事务都归李林甫管,即便报到,也必须得去李林甫家报到。
刚进门,杨国忠就看出李林甫为了害自己,竟然精心策划了一场病变。
是的,李林甫假装重病在床,见杨国忠跪倒在地,他哆哆嗦嗦地说:“我要死了,杨公以后入相,天下大事就都交给你了。”杨国忠发现了一个很搞笑的情况,我朝大小官员,一个个都比他的演技更加精湛,但李林甫大人的演技,可谓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连杨国忠自己都瞧不出破绽来。杨国忠怕了,他被李林甫吓得不知所措,想起昔日的恩怨,更是只敢拿脸对地,不敢抬头,一口一个“不敢当”。
几日后,李林甫咽气,百姓开始欢庆,家里人给他发了一个冷冷清清的丧。到这时候,杨国忠才知道,李林甫真没演戏!
李林甫刚死,杨国忠就被拜为右相。
杨总管的兼职也比较多,数得上的就有文部尚书、集贤院大学士、监修国史、崇贤馆大学士、太清太微宫使,节度、采访等使、判度支,等等等等。杨国忠都不太记得自己究竟有多少职位,他现在只记得自己好像是个宰相,而李林甫害得他很惨。所以,上位以后,他立刻治了李林甫的奸臣之罪,抓捕了李林甫的全家,剥皮、抽筋,用尽酷刑。这还不解气,又让人把李林甫的宅院也砸了个稀烂,随后上报,表示自己已经为国家除了奸,列举李林甫罪状,公诸于世。
李隆基很震惊,然而震惊之后,便是对杨国忠的夸赞!
功臣杨国忠,因此被授予魏国公的荣誉称号,但杨先生比较谦虚,认为这个封号太隆重了,可以给他弄低级一点,故而徙封卫国公(公卿称号重要程度可参考列国的强弱程度)。但杨先生对李林甫的痛恨,还没有结束,他杀死李林甫全家和亲信五十多人后,决心继续洗刷自己的耻辱。
针对南诏,杨国忠采取了强行出兵的办法。
强行出兵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百姓都听说南诏多烟瘴戾气,人去了那里,还没怎么打仗,大气就喘不上来,十个能憋死八九个。杨国忠下令征兵,没征到人,大怒,派人下去拉壮丁。官军强盗一样你拉我我拉你,体格好的逃得快,体格不好的就被充入军队。杨国忠下了死命令,这数万大军,一定要给他凑够了。
这样集合起来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然而杨国忠却没受到任何惩罚,为了他那张脸皮,真是把全国人民的脸都丢尽了,可杨国忠认为在所不惜。朝廷里头,是陈希烈当左相,可忽略不计。而杨国忠做事果断,奸险善辩,所以满朝文武都不敢和他辩论,因为只要开始辩论,就注定了惨败的下场。众人那么服气。杨国忠又开始接见天下人才,这一点,他和李林甫有很大不同,杨国忠虽然也不是什么好人,但他还能办点实事。不过,一旦有人不服杨国忠,杨国忠就想方设法干掉,手段与李林甫相差不多。
只有一个人,让杨国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最后还被李隆基训了一顿。
他是范阳镇守安禄山。
杨国忠一向很瞧不起安禄山,这家伙长得肥头大耳,光肚子就能炼一百多斤膘油,也不知道吃什么长的。
杨国忠刚开始还只是从生理上嘲笑他,在同僚面前奚落这个胖子一番。越到后来,杨国忠就越恶心安胖子了。别看杨国忠瞧不起安禄山,安禄山还瞧不起杨国忠呢。安禄山本人很佩服李林甫,每回见他,纵然是大冬天,也紧张得浑身冒汗,远近的人都能看见安胖子的衣裳上挂满了水。
安胖子不敢喊李林甫名姓和官号,而是喊他“十郎”,既亲切,又显得很尊重。范阳去长安的使者回来,胖子首先就问:“十郎认为怎么样?”假如李林甫说安禄山的好,安禄山就高兴得直甩肚子,假若李林甫生了安禄山的气,安禄山就反手扳着胡床,痛哭流涕,“我这是要死吗?”然后带着他那一身赘肉,躺在胡床上,号啕大哭一场,场面甚为惊人。而且,这场面被人传颂了出去。
朝中的一个名叫李龟年的优人,曾在御前演戏,演的就是安禄山号啕的场面,学得绘声绘色,逗得李隆基和杨贵妃姐妹喷饭。
安禄山当然很乐意以宝宝的形象出现在李隆基的面前,但这引起了杨国忠的忌恨。真不知道这两位仁兄究竟为何会如此的互相仇恨,后来事情有些明白了。杨国忠当了宰相后,以司勋员外郎崔圆为剑南留后,征魏郡太守吉温为御史中丞,充京畿、关内采访等使。
这个吉温,升了职,没先跑到京城来见他那恩人,反倒先跑到了范阳,来跟安禄山告辞。正当旁人莫名其妙地观察着这一切的时候,安禄山也做出了异常的举动。
他自己不愿意多走路,就让儿子安庆绪给吉温牵马,送他回京。可见,最奸诈的人并不是杨国忠,而是吉温。
作为御史中丞,向皇帝汇报官员作为是很有必要的,安禄山也就成了吉温嘴里头的“忠臣”。安胖子在范阳养了无数精兵,又俘虏了契丹、回纥的人马,天下的精锐就都到了他的帐下。反观朝廷方面,只在西域有兵马把守,其余各地,因为休战多年,无人见过战火,也就没那闲情逸致陶冶情操干操刀杀人的工作了。杨国忠日日夜夜在李隆基面前说安禄山必反,李隆基烦了,最后送给杨国忠几个大字:你丫闭嘴!
除了杨国忠,大将哥舒翰也超级不待见这家伙。
李隆基同志很是幽默,他觉得两个受自己宠信的人不该闹这么大的矛盾,于是出面让他俩和解。大胖子安禄山,安禄山的兄弟安思顺和哥舒翰三人,被李隆基强行安排在了城东,设上了酒宴,由高力士亲自主持招待。高力士都来了,面子还是要给的。
别别扭扭地喝了三巡,安禄山首先发话,他大脸蛋使劲儿往哥舒翰的屁股上贴,“我爹是胡人,我娘是突厥人,你爹是突厥人,你娘是胡人,咱俩何不相亲?”哥舒翰只顾吃菜,听说这话,恶心得差点没吐出来。他扫了安禄山一眼,“古人云,‘狐向窟嗥不祥,为其忘本故也。’兄长要是真把我当弟弟待,翰敢不尽心吗?”
也就是句问话而已,却不料,安禄山甩波而起,肥肉波涛汹涌地随着他弹了起来——他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