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3年四月二十九日,重新获得信任的宇文述与上大将军杨义臣一起出击平壤。杨义臣本姓尉迟,因父功从小被杨坚养在宫中,赐姓杨。
与此同时,左光禄大夫王仁恭攻击新城(今辽宁省抚顺市北),高句丽军登城固守。杨广指挥大军围攻辽东城,这一次不再讲仁义道德,不接受投降,只要能攻下城,任何方法均可使用。
在皇帝的指挥下,攻城大军发挥集体智慧,动用各种工具攻城:有高空作战的飞楼(有点近代塔吊的味道,可以站在上面往城里放箭)、有撞城堡的撞车(利用撞车的冲击力撞毁城墙)、有攀登城墙的云梯(搭到城墙上,士兵踩着往上冲)、有深入城中的地道(可以参考老电影《地道战》),总之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目的就是攻破辽东这座围城。
双方你来我往二十来天,死伤极为惨重,城还是没有攻破,这时一个小人物的出现,险些改变了双方的格局。
这个小人物的名字叫沈光,也算是个贵族子弟,父亲沈君道官至南陈吏部侍郎。可惜后来南陈灭了,沈家也败了,沈光一家就在大兴惨淡生活,父兄靠在集市上替别人写信为生,沈光却不甘于这种平淡的生活。
沈光早先做过太子杨勇的引署学士,后来又做过汉王杨谅的府掾,再后来汉王杨谅造反失败,沈光也被除名,自此失业。不过沈光在大兴的不良少年里人缘很好,不良少年们都愿意跟他交往,有人供他吃,有人供他喝,有人供他穿衣,有人陪他唠嗑,总之失业的沈光比上班时过得还好。
不良少年们之所以愿意结交沈光,一是这个人行侠仗义,二是沈光有绝活,身手极为敏捷,戏马功夫(马上杂技)天下无双,他称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
有一次沈光在一个禅院露了一手。当时禅院新建,幡竿高十余丈,不巧的是挂幡的绳断了,想修的话,要么把幡竿砍倒(不吉利),要么找人爬上去(一般人爬不上去)。正当和尚们着急乱转的时候,沈光来了,对和尚们说了一句:“拿绳子来,我来修。”
沈光以口衔绳,拍竿而上,直至龙头。系绳毕,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拒地,倒行数十步。观者骇悦,莫不嗟异,时人号为“肉飞仙”。由此看来,中华杂技,源远流长!
原本按沈光留有的案底(在杨勇身边打过工、在汉王府上过班)是不可能加入隋军的,然而在年初,皇帝杨广为了征集更多的人才征辽东,一下子放宽了征兵的标准,只要勇猛,只要有特长,那么英雄莫问出处,结果在几万人的海选中,沈光高居第一。
沈光参军的那一天,一百多个朋友送行到灞上,沈光端起送行的酒一饮而尽,对天发誓曰:“是行也,若不能建立功名,当死于高句丽,不复与诸君相见矣。”
现在辽东城正处于胶着状态,隋军攻不进,高句丽军也攻不出,沈光知道自己表现的时候到了。
隋军以云梯冲城,竿长十五丈,沈光飞速爬到顶端,跨上墙垛与高句丽守军短兵相接,杀十数人。高句丽士兵集中攻击沈光,沈光寡不敌众摔下城墙,急速下坠,眼看就要坠地,不死也残,恰巧云梯上有一根垂下的绳子,沈光伸手抓住绳子,翻身再上云梯,再一次冲上顶端厮杀。
沈光以一己之力几乎打开缺口,只可惜高句丽士兵太多,缺口刚刚打开又被迅速地合上,力战不下,沈光只能趁机后撤,等待机会。
令沈光没有想到的是,刚才这一幕居然都被皇帝杨广看到了,这下沈光的机会来了。
杨广派人召来沈光,龙颜大悦,即日拜朝请大夫(从五品),赐宝刀良马,没过多久升为折冲郎将,赏遇优重。杨广经常推食解衣以赐之,同辈莫与为比,如果还有一人能跟他相比,那估计是汉初三杰之一——韩信!
得到沈光这样一个勇士,杨广征高句丽的信心更足了,在他看来,辽东城破只是时间的问题,二征辽东一定会大获全胜。
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杨广没有想到,沈光(此人自此成为对杨广效忠到底的死士)就是他二征辽东的最大收获。没过多久,征辽东就进行不下去了,原因很简单:后院起火,杨玄感造反了!
假如再多给杨广一点时间……可惜历史是条单行线,错过了,就无法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