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侯联军中,除了曹操,还有一个英雄积极出战董卓。而这个人才是真正为董卓所忌惮的,就是在这个人的逼迫下,董卓才手忙脚乱地从洛阳跑到长安,临走还嘱咐众将说:“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惟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关东诸将都不在话下,只有孙坚这个小戆,很会用人,大家要小心他。
没错,这个人就是孙坚,日后东吴霸主孙策的老爹。“小戆”是吴地方言,意为“傻瓜”,不过董卓给孙坚取这个外号,倒不是讥讽他傻,从后面一句“颇能用人”可以看出,董卓对孙坚的能力还是颇为赏识的。当时不单董卓,就连董卓手下吕布、华雄这样的盖世勇将都不是孙坚对手,故而董卓用“小戆”这个词来感叹孙坚的不怕死和勇猛近傻。
其实,这位小戆从少年时代就惊动州郡,戆名在外,且把镜头拉回孙坚儿时,看看小戆是怎么炼成的。
公元155年,孙坚出生,这一年出生的人还有曹操。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有书记载,孙坚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如果你相信刘备的先祖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那么你也当可相信这个记载。
不过,经陈寅恪老先生考证,当年富春孙氏其实是不以文化见称的次等士族。孙坚的父亲孙忠以种瓜为生。相传,孙忠善良慷慨,给了一个“神秘人”四个瓜,这“神秘人”其实是掌管子孙后代命运的仙人,就为这四个瓜让孙忠的后代做了四代皇帝。
先不论传说真假,且说孙忠既然自认为是孙武之后,就特别崇尚武学,要求子弟从小习武。据《三国志》介绍,孙坚“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想必天赋异禀,也适合习武。所以少年时代的孙坚,就不像曹操那样饱读诗书,而是专一练习拳脚功夫,拿着棍棒冲来杀去。
久而久之,孙坚练就了一身好功夫,还养成了勇武好胜、信诺重义、打抱不平的豪侠性格,在当地渐渐小有名气,成为吴郡乡野青年中的大哥大。这帮野性难驯的青年心甘情愿地为孙坚效力,日后更随他转战南北、辗转一生,其耿耿忠心和“我的团长我的团”有得一拼。
孙坚确实不负众望,年仅17岁的时候,就让吴郡人士见识了一回什么叫做正义与勇气的化身。
那年,孙坚随着父亲驾船到钱塘县(今浙江杭州市灵隐山下)做买卖。船到钱塘,正碰上海贼胡玉一伙人在江边抢劫,夺人财物。盗贼人多势众,个个拿着明晃晃的刀,没有人敢上前管闲事,所有船只都不敢靠岸。
孙坚不动声色地观察了一会儿,对父亲说:“这些家伙不难对付,让我给他们点儿颜色看看。”孙坚父亲害怕盗贼,担心儿子拿鸡蛋碰石头,白白地送了性命,可是一把没有拦住,身形高大的儿子一个箭步跳上了岸。
胡玉一伙正在收拾赃物,忽然看到一个容貌奇伟、器宇轩昂的年轻人拿着刀,手里比比画画,口中念念有词,想来孙坚当时不外乎念叨着“一连侧翼进攻,二连迂回包抄切断敌人后路,三连随我正面杀敌”之类的“咒语”。
做贼的没有不心虚的,胡玉一伙一听就慌了,坏了,官兵来了,人数还不少,赶紧扯乎吧!赃物也顾不上拿就拔脚狂奔,只恨爹娘少生了一双腿。孙坚不依不饶,还追上去搠翻了几个。
两岸观看的人何曾见过此情此景,皆目瞪口呆,半天回不过神来。此后,小英雄孙坚智斗海贼胡玉的故事就从民间传到官方,传遍了吴郡的角角落落。孙坚本人亦成为当地年度知名人物,还被官方授予“假尉”官职。
假尉是州府衙门的低级武官,职责是缉拿盗贼,维护地方治安。官职虽然不高,但孙坚总算凭着一次“无中生有”的喜剧表演,为自己的人生谋得了第一桶金,可以名正言顺地发展自己的团了。
自古英雄爱美人,孙坚也不例外。当地有一个吴姓女孩儿,本是世家女,只因父母早亡,随亲戚住在钱塘,这个女孩儿长得美丽又善良,上门求亲的人能从她家门口排到钱塘江边。孙坚一听,还有这么好的姑娘,动心了,当即跑到吴家求亲。谁知吴家人根本不买这位少年英雄的账,这得怪孙小戆太戆了。
“真理向前走一步就是谬误”这句话孙小戆一定没有听说过。一定的英雄勇武固然让人钦佩,但过分的英雄勇武就会失之于莽撞轻率。孙坚是性情中人,为所欲为,又对部下爱护过度放纵有余,免不了有横行乡里之嫌。这一切使得当地人在孙坚的“侠”名前缀上了一个“轻”字,称他为“轻侠”,轻指轻狡莽撞,其实和董卓后来说的“小戆”是差不多的意思。
吴家人嫌弃孙坚轻狡,不愿意将吴姑娘许配于他,当场就回绝了此事。孙小戆一气之下,牛脾气发作了,给吴家扔了几句叮当作响的话就走了。这几句话的意思可以提炼成一句:“你是想嫁呢,想嫁呢,还是想嫁呢?”没有第二个选择,不交人,别怪我不客气!
牛人孙小戆挥一挥衣袖走了,他留下的乌云却团团围住吴家。这可如何是好?嫁吧,这不是把姑娘往火坑里推吗?不嫁,姓孙的那小子可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正当大家愁肠百结的时候,吴姑娘款款地站起来说:“何必为了我让整个家族承受血光之灾呢?不如现在就同意嫁给他,至于结局如何只好听天由命了。”
就这样,孙坚终于得偿所愿,抱得美人归。吴夫人本来是抱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心态下嫁孙坚,没料到后来生下四子,长子孙策、次子孙权成为江东霸主,吴夫人也成为吴国“第一太夫人”,一生享尽荣华。看来,嫁给孙坚,没下地狱,还进了天堂。
172年,会稽郡许昌在句章自称阳明皇帝,聚众造反。孙坚以郡司马的身份招募勇士,与州郡联合击败许昌,被提拔为盐渎县(今江苏盐城)县丞。
184年,孙坚随着朱儁镇压黄巾起义,奋力出击,不惜性命。一次战斗中受伤落马,躺在草丛中无法动弹,部队遍寻不知他在哪里。还是孙坚的青白马跑回营地,以蹄刨地厉声嘶鸣,大伙儿跟着马才找到孙坚。孙坚休养了十几天,伤势稍稍好转,就立刻上阵投入战斗。
宛平一战,孙坚不畏弓箭,率先登城,部下在他的带动下,像打了鸡血针一样勇猛上前,一举攻破宛城。因为这种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小戆精神,孙坚被升为别部司马。
孙坚和董卓的第一次邂逅还要追溯到186年,就是董卓假装捕鱼在羌敌眼皮底下渡河那年。羌人造反,朝廷派司空张温讨逆,孙坚当时是张温的手下。张温驻兵长安,先召见董卓,没料董卓拖延许久才来,受到张温责备,还出言不逊。孙坚正好也在场,对董卓的跋扈十二分地看不惯,就跟张温耳语,留着董卓必是祸患,不如杀掉了事。奈何张温一时犹豫,放了董卓。后来董卓乱政,孙坚叹息道:“张公昔从吾言,朝廷今无此难也。”孙坚当时虽然无法预见董卓后来的狼子野心,仅凭他的善于识人,也足以让后世史家赞叹不已。
关东诸侯起兵讨伐董卓,孙坚积极响应。孙坚可不是光说不做之徒,他迅速整顿人马到达鲁阳。在鲁阳等待粮草的时候,董卓派大将胡轸前来截击孙坚。
胡轸部队到达的时候,孙坚正在鲁阳城外和部将饮酒谈笑。发现敌军后,孙坚没有慌乱,当即命令部队整顿阵容,不得妄动,自己则继续饮酒谈笑,神情自若。直到敌人的骑兵越来越多,孙坚才慢慢起身离开席位,引导将士们有条不紊地进入城内。后来孙坚对部将说:“我开始没有立即起来,是担心士兵互相践踏,你们就进不了城了。”
胡轸见孙坚兵马整齐、纪律严明,不敢冒进,遂撤兵离去。不战而屈人之兵,论胆略与才能,孙坚不愧是孙子传说中的后代。
191年,孙坚移师梁县(今河南临汝西),董卓派大将徐荣前来应战。徐荣就是上节让曹操险些丧命的那位,看来这人确实了得,双方乍一遭遇又大败孙坚。
孙坚被困林中左冲右突却难以突围,因为他头上戴的红色头巾非常抢眼,走到哪儿敌军就追到哪儿。亲信祖茂请求孙坚摘下头巾让他戴上,这才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孙坚得以脱身。祖茂倒也聪明,被追急了就摘下头巾挂在树桩上,自己做了脱壳的金蝉。徐荣的骑兵围拢过来一看,头巾下面是一木桩,都傻眼了。
不久,孙坚又重整队伍进驻阳人(今河南汝阳东北),大败董卓手下大将吕布、胡轸的部队,斩杀华雄。冤枉的是,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温酒斩华雄”的功劳慷慨地送给了关羽,孙坚反而成了华雄的手下败将。
见吕布、胡轸都不是孙坚的对手,董卓害怕了。硬的不行来软的,董卓派李傕来向孙坚求和求亲,还让他把家中子弟列个名单,要一一给这些人加官晋爵。
难怪在《三国志》中,陈寿独独把“有忠壮之烈”的高度评价给予了孙坚。面对董卓的拉拢诱惑,孙坚气得脸比红头巾还红:“董卓逆天无道,我不诛其三族,将其首级悬示全国,则死不瞑目,怎么会与之和亲呢?”
孙坚继续进军大谷(今河南洛阳南),董卓没招,只好亲自披挂上阵,与孙坚激战。饶是董卓身怀左右开弓的绝技,也不是孙坚的对手。董卓败逃,孙坚跟进,在洛阳又败吕布。董卓见孙坚如此骁勇,胆战心惊之余就给孙坚取了个“小戆”的外号,然后马不停蹄地逃往长安。
来到洛阳,面对“数百里中无烟火”的惨状,孙坚这个铮铮铁汉忍不住“惆怅流涕”。他停下了追赶董卓的步伐,将董卓破坏的皇陵一一修整,又清扫汉室宗庙,用太牢之礼进行祭祀。
《三国演义》中言说,孙坚在洛阳郊外发现传国玉玺,贪心骤起,于是违约退兵。这种说法既没有证据,更与孙坚性格不符。有人猜测吴人为了表明自家是汉室正统,才杜撰了这一说法,《三国志》中并未见这种谬说。
那么,势若破竹的孙坚为何中途退兵呢?历史再一次证明,最毒辣的箭不是来自敌人,而是来自身后的盟友。臭名昭著的董卓没有打败孙坚,“清名远扬”的袁绍却成功地挫伤了孙坚的斗志。
孙小戆玩儿命杀敌的时候,那帮关东盟军却在你争我抢夺地盘,盟军老大袁绍就更狠了,趁孙坚在外,派手下大将抢了孙坚的治所豫州。
孙坚听到消息,大受打击,怆然流泪道:“我们同举义兵,目的是为了挽救江山社稷,如今逆贼将被扫灭,内部却如此争斗起来,我跟谁戮力同心,回天转日呢?”遂心灰意冷,无力也无心再打董卓,把队伍拉回去攻打袁绍,夺回豫州,讨伐董卓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初平三年,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汉水,围襄阳,再败黄祖。黄祖逃往岘山,孙坚紧追不舍,没曾提防,一支暗箭从身后的林间悄悄射来。世不二出的常胜将军孙坚没有死在董卓、吕布的手里,却死在黄祖手下一个无名小卒的箭下。
这次夺取荆州的战争,孙坚本来节节胜利,却由于单骑追敌,死于暗箭,看似偶然,然而这偶然中暗含必然。作为全军统帅,更重要的是运筹帷幄,指挥杀敌,这种“单骑追敌”的行为与主帅的身份委实不符,然而全力战斗、不惜孤身涉险正是孙坚的“小戆”作风。“小戆”为他赢得一连串胜利,却又在某一个意料之外的时刻葬送了他的性命,发生在孙坚身上的是命运的悲剧,更是性格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