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即位以后,晋国跟秦国的关系会变得如何呢?
其秋,周襄王弟带以翟伐王,王出居郑。二十五年,周王使人告难于晋、秦。秦缪公将兵助晋文公入襄王,杀王弟带。
就在晋文公即位的这一年,周室爆发了王子带之乱。周襄王被翟人赶走,翟人立他的弟弟带为王。襄王为了夺回王位,第二年便向晋、秦两国告难,希望请晋国跟秦国来帮忙。这是一个发展霸业的好机会,因此两国都同意出兵。
请问各位,从“秦缪公将兵助晋文公”这句话来看,在这场战事中,秦和晋谁是主角?
相信各位都能看出,当然晋国是主角,为什么?因为晋国大而秦国小,晋国强而秦国弱,各位不要看晋国历经内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晋国只要得到好的国君,它的国力绝对在秦国之上。这次晋国在秦国的帮助下,把王弟带给杀了,于是平定了这场王室之乱,完成了尊王功业。
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
齐桓公死后,当时天下公认的两大超级强国就是晋国和楚国。北方的晋国想要南下,而南方的楚国想要北上,因此两国势必一战。
当年重耳逃亡在外,前后一共漂泊了十九年之久,他先去母家的狄国,后来又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终于到了楚国。在这段漂泊之旅中,重耳备受羞辱,但楚成王却对重耳极为礼遇,让重耳感激涕零。有一次,楚成王问重耳:“如果有一天你能回国即位,你要怎么报答我呢?”
我想楚王期待听到的答案,不是“晋国愿割让土地以为谢礼”,就是“晋国从此愿唯楚国马首是瞻”吧!但重耳却回答:“楚国物产丰隆,我实在想不出能报答您什么。”
这位仁兄,真是个避重就轻的高手!可是楚成王没达到目的,又怎会放弃?他不断追问,最后重耳只好说:“实在不得已,日后与您战场上为敌,我会退避三舍(九十里)来报答您。”
楚成王听了重耳的话,他高不高兴呢?当然不高兴。但从这句回答就可以看出,重耳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一个人在外漂泊十几年,能聚集一群忠心的臣子,坚持不改回国得位之心,这虽是难能,但还算不上可贵。为什么呢?因为这么做有很多原因,有些人是欲望野心使然,有些人是没有退路,有些人是因为利益团体已经形成,不能轻易言退。这些最多只能说是韧性过人,未必境界有多高。
重耳面对天下超强的统治者,前途亦在对方一念之间,而他仍然不愿松口,选择这么回答。这就可以看出他心中始终以晋君自居,绝对不肯轻易出卖晋国的任何利益!比起重耳来,夷吾不过一个肮脏小人而已。穷,气不改;达,志不改。这才是英雄气!这才配称天下霸主!
后来的发展果然被晋文公料中了。晋国与楚国为了争夺天下霸权,在曹、卫之地展开了会战。晋文公一见楚军,果然“退避三舍”,向后撤退了九十里。结果楚军士气高涨,统帅子玉立刻决定率军突进,结果就这样冲入了晋军的陷阱中,在晋、宋、齐、秦四国军队的联合攻击下,楚军在城濮之战中大败。
城濮之战决定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晋国正式成为天下第一强国。
三十年,缪公助晋文公围郑。
当年重耳流亡时经过郑国,郑文公对其无礼,得罪了重耳。等重耳回国即位后,郑文公惧怕晋国的报复,于是便加入楚国的阵营来对付晋国。所以现在晋文公打败楚国之后,准备要新仇旧恨一起算账,便联合秦穆公前来进攻郑国。
各位应该可以看得出,自从秦穆公把晋文公送回晋国以后,两国关系真是好得不得了。晋国女婿每次号召多国部队出兵,秦国岳父必然是最忠实的支持者。可是秦国跟晋国真的亲如一家吗?在这一次的事件后,各位就会明白了。
晋、秦两大强国一起包围郑国,郑国面临着亡国的危机。该如何解决这个危机呢?结果郑国只派了一位大夫出马游说,就让秦、晋两国立刻退兵。这位了不起的大夫名叫烛之武,这个故事就是《左传》中鼎鼎有名的“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的“烛之武退秦师”
郑国位居中原要地,背后的楚国已不可靠,晋国此次势在必得。请问如果你是烛之武,你要用什么方法,让两大强国退兵?
烛之武的办法是,单独去见秦穆公。
郑使人言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晋之强,秦之忧也。”缪公乃罢兵归。晋亦罢。
他对穆公说:“郑国灭亡了,只对晋国有好处,对秦国没有任何好处。”为什么呢?因为郑国的位置离秦国远,离晋国近,秦国到郑国中间还隔着晋国。郑国如果被灭亡,秦国根本控制不了这块土地,最后一定是落入晋国的手中。结果晋国得到了土地,请问秦国又能得到什么?
各位可能会想,难道晋国不会补偿秦国其他的东西,例如财富或人口吗?可能会,但是再怎么补偿,都比不过晋秦局势的根本关键。烛之武正是看清了这个关键,才敢前来说服秦穆公。
这个根本关键是什么?那就是“晋之强,秦之忧也”!
在过去的历史中,秦晋两国曾经无数次作战,互相觊觎对方的土地,换作你是秦穆公,你能放心这样的邻国继续强大下去吗?今天晋国不打秦国,只是基于它的善意,问题是“善意”这种东西,能够作为国际政治的根本吗?
很悲哀的,答案是“不能”。如同各位都很熟悉的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默斯顿(Palmerston)那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利益”才是国际政治的根本,人与人之间或许未必如此,但国与国之间确实如此。晋国跟秦国关系再怎么好,也改变不了“晋之强,秦之忧也”这个根本事实。
穆公听了烛之武这句话,立刻撤兵回国。从穆公这个反应就可以知道,烛之武真的说中了穆公的心事,穆公内心深处真的忧心这个问题。关于烛之武对秦穆公所说的话,《左传》中还有另外一段记载:
见秦伯,曰:“……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烛之武对秦穆公说:“晋国的贪欲会满足吗?它向东降服郑国之后,也会想向西扩张土地,如果不从秦国那里夺来,又从哪里取得?秦国失去土地而使晋国得利,希望君上好好想一想。”秦穆公听了很认可,决定和郑人订下和平盟约,接着便撤兵。
当晋国得知秦国撤兵时,晋国大臣子犯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提议立刻进攻秦军。
等等,朋友帮你去殴打弱小,中途决定不干了。你可以不高兴,甚至怪朋友不帮忙,可是没有反过来把朋友打一顿的道理吧?这可以看出晋国君臣对秦国的疑惧和不信任,幸好晋文公最后阻止了他。各位读到这里就会明白,前面所问的秦晋是否真的亲如一家,它的答案究竟是什么。
秦穆公一撤兵,晋国也立刻撤兵了。难道晋国独力灭不了郑国吗?当然不是。问题是,晋国如果坚持自己攻打下去,郑国守城对抗,晋国的军队要损失多少人?各位要知道,在古代的战争中,以攻城的死伤最为惨重。所以《孙子》才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更重要的是,秦国已经撤兵回国,实力完整无缺,就在你晋国的背后虎视眈眈,晋国难道能够放心?晋国实力一旦受到严重损害,当初被你打败的敌人如楚国,难道不会卷土重来吗?
“晋之强”是“秦之忧”,反过来说,“秦之强”又何尝不是“晋之忧”?
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
晋文公即位的时候,已经六十二岁。即位九年后,晋文公就死了。晋文公在时,秦国可以说唯晋国马首是瞻。如今晋文公不在了,试问秦国会做何打算?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件事,有人向秦国出卖郑国。据《史记·郑世家》记载,这个人是郑司城缯贺;而据《左传》的记载,这个人是戍守郑国的秦大夫杞子。不过在这里是谁出卖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穆公买不买?我们就从这里的反应,来看看穆公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郑人有卖郑于秦曰:“我主其城门,郑可袭也。”
这个出卖郑国的人说:“我是掌管城门的人,只要有我配合,秦国可以轻易攻下郑国。”
秦国的志向就是东进,对穆公来说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啊!
这是一个进入中原的大好机会,机会稍纵即逝。请问如果你是秦穆公,你出兵还是不出兵?
穆公立刻问蹇叔和百里奚的意见,各位猜他们两个人会怎么回答?
缪公问蹇叔、百里奚,对曰:“径数国千里而袭人,希有得利者。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不可。”缪公曰:“子不知也,吾已决矣。”遂发兵,使百里奚子孟明视,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将兵。
两人说:“穿越好几个国家,跋涉千里去偷袭,风险实在太大,很难得到好处。”郑国离秦国实在太远,古代既没有火车,也没有飞机,因此随着距离的增强,运输和补给的难度将会成倍增加,距离永远是制约战争的强大因素。更何况,蹇叔和百里奚还点出了更重要的问题:“既然有人能出卖郑国,怎么知道不会有我们的人出卖秦国呢?绝对不可以。”
蹇叔和百里奚说得有没有道理呢?太有道理了。因为秦国这一次去攻击郑国,唯一成功的可能只有偷袭。但如果有秦国人把出兵这件事泄露出去,偷袭就不可能成功。
但各位注意穆公怎么回答,穆公说:“这不是你们两个能懂的事,我已经决定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言下之意便是,你们两个已经老了,没有锐气了,哪里懂得我心中的宏图大略呢?各位看看穆公这个口气,和当年迎回百里奚、蹇叔的谦虚姿态,差距有多么大。
说实话,这是秦人的老毛病了。各位熟读秦国的历史后就会知道,秦人的性格是怎样的呢?他们在碰到逆境的时候,头脑特别清楚,奋力死战,百折不挠,而且只要有求于人,多低的姿态都可以摆出来;可是一到顺境之后,就很容易得意忘形,目空一切,一旦觉得别人没有利用价值,就立刻弃之如敝屣。秦穆公是这样,秦始皇也是这样,这是他们的家族性格,也就是《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中尉缭的评语:“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穆公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呢?因为他已经忍受了晋国太多太多年,他不想再忍了。好不容易等到同样雄才大略的晋文公死了,好不容易遇上这样的良机,他辛苦累积国力这么久,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这样的机会稍纵即逝,怎么能够犹豫呢?此时他心中可能在想,你们两个老头儿居然如此怯懦,可见你们年纪已经大了,已经不明白我了,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所以穆公悍然决定,立刻出兵郑国!百里奚跟蹇叔的儿子有将才,所以他就任命他们的儿子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去做主帅。结果到了要出兵的那一日,百里奚跟蹇叔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他们两个居然跑到远征军前去痛哭!
行日,百里奚、蹇叔二人哭之。缪公闻,怒曰:“孤发兵而子沮哭吾军,何也?”二老曰:“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二老退,谓其子曰:“汝军即败,必于殽阨矣。”
穆公听说此事后,非常生气。为什么呢?他要发兵,两个老头儿却到军前去痛哭,这不是触霉头吗?他气得立刻把两人找来问:“我要发兵,而你们到军前去痛哭,败坏我大军的士气,究竟是什么意思?”
百里奚跟蹇叔说:“我们绝对没有败坏大军士气的意思,只是因为儿子们率领军队东征,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我们两人年纪实在太老,说不定他们回来晚了,就见不到我们最后一面了,所以才哭。”各位看二老多会讲话,这话讲出来谁也没办法怪罪他们,人之常情嘛!但这是表面上冠冕堂皇的话,二老转头私底下就对自己的儿子说了真话。
人文学讲的是常理,而非定理。就常情常理而论,父母对子女往往是最真心的(但我可没有说子女对父母)。人在外面很多不能公开说的真话,往往会对自己的孩子说出来。
我常跟台湾大学上我的课的同学说,天下对你们最好的,大概莫过于你们的父母。因为如果有一天你需要一个肾,只有你的父母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肾给你,再好的朋友恐怕都做不到这一点。
我的老师当年教我,人绝对不可以交不孝的朋友。为什么呢?父母对他那么好,他都能对自己的父母不孝。如果你跟他交朋友,你对他再好,能好得过他的父母吗?他对父母都如此,你觉得他对你,能比对他自己的父母更好?你以为你是谁啊?
就像前面所说的,古人认为最高的道德和最高的智慧往往是合一的,无论你用智慧去计算,或者你用道德去判断,只要境界够高,所做出的决定必然是相同的。
二老跟儿子们说了真话,他们说:“你们的军队一定会战败,战败的地方在殽山险要之处。”所以二老为何而哭?是为即将惨败的秦军而哭。这是二老最后的预言,我们来看这个预言会不会成真?
三十三年春,秦兵遂东,更晋地,过周北门。周王孙满曰:“秦师无礼,不败何待!”
第二年春天,秦兵开始东征郑国。这次东征之旅十分漫长,因为从秦国到郑国,至少必须穿过晋跟周两个国家。秦军先经过晋国,然后又穿越周的王畿,直接从周都的北门外通过。这次秦国是要去偷袭,当然不会大声宣告我们要经过你的地盘,更不可能会去朝见周天子。可是在外交礼仪上,率领军队通过别人家的地盘,却不跟人家打声招呼,这是极为无礼,甚至可能引发国际纠纷的事情,即使在今天都是如此,因此周的王孙姬满大骂:“秦师无礼,不败何待!”
为什么周人要大骂?因为秦人这样的举动实在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为什么周人只能大骂?因为周人打不过秦国,除了大骂还能干吗?王孙姬满只好诅咒秦军一定会惨败,后来果然被这个乌鸦嘴说中了。
《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的“弦高犒秦”
根据《左传》的记载,王孙满的不满(好绕口的一句话)是因为秦军过周北门时没有卷甲束兵,因此认为秦师“轻而无礼”。不论是哪种情况,总之秦师确实没有表现出对周天子应有的礼仪,也难怪周人生气。不过话说回来,秦人自以为是秘密偷袭,沿途各国却都知道他们出兵,这种毫无秘密可言的“偷袭”还真是“不败何待”!
兵至滑,郑贩卖贾人弦高,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其牛,曰:“闻大国将诛郑,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以牛十二劳军士。”秦三将军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灭滑。
等秦军一路走到滑这个地方,这时候发生了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件事,就是“弦高犒秦”。郑国有一个商人名叫弦高,本来是带着十二头牛要到周国去卖,从这个数目来看,这人应该不是什么大商人。结果他倒霉,中途碰上了正要去偷袭郑国的秦军。大凡在这种情况下,军队的行动绝不能泄密,因此弦高最有可能的结局是被灭口,其次则是被俘虏。人都如此,牛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弦高非常害怕,但他灵机一动,干脆冒充郑国的使者,将牛群当成郑国的礼物。他主动对秦军说:“郑国听说贵国要来征讨,已经做好一切防御准备,先派我带十二头牛前来犒劳秦国的军士。”这句话一讲出来,秦国三位将军立刻大惊,我们要偷袭郑国,结果郑国已经发觉了,这场仗还怎么打?如今就算去了也没用,只好不打郑国了,顺手把滑灭了。
弦高为何这么做?其实《史记》将他的原始动机讲得很清楚,只不过就是“恐死虏”而已。但最后他的灵机一动,不但挽救了个人的命运,也挽救了国家。
读到这里,请各位停下来,我想先谈谈另外一件事。
“烛之武退秦师”跟“弦高犒秦”两个故事流传千古,他们的机智被后人所传颂。在我小的时候,这两个故事是被写在语文课本里的,用来宣传弱国也可以靠外交在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以及个人怎么靠机智拯救国家,是典型教材。
关于这两点,课本里说得有没有错呢?当然没有错。但如果各位在更熟悉郑国的历史之后,或许就会有另外一种想法了。
郑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它是春秋初年天下第一大国。前面曾经讲过,西周末年,看到王室有危机,首先决定逃跑到东方的,正是郑国。在西周灭亡时,拥立那个勾结外族杀害自己父亲的不义周平王,并借此获得最大好处,执掌朝廷大权的,也是郑国。后来周桓王厌恶郑庄公的跋扈专权,庄公就立刻翻脸,春秋时第一个带兵和王室作战还把周王射伤的,还是郑国。一言以蔽之,这是春秋时代天下第一不要脸的国家。
后来郑国国势衰落,四周的国家全部对郑国虎视眈眈。北方的晋国联合秦国来打它,它就搞个“烛之武退秦师”,靠着辩才化解了军事危难;西方的秦国来进攻它,它就靠着小商人弦高的机智,最后也解决了这次危难。等南方的楚国来打它,郑伯就脱光了上身,牵着一头羊,代表自己是罪人,前来向楚王乞怜,楚王就原谅了他。
乍看之下,这个国家手段百出,每每都能靠着聪明挽救自己。可是各位要知道,到了战国初年第一个灭亡的大国就是郑国啊!而且灭了它的,还是战国七雄的第一弱国韩国。
郑国的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呢?人如果不自立自强,老是耍这些心计,终究是要完蛋的。国家更是如此,自己的内政军事乱七八糟,总想凭外交关系和手段来解决危机,最后还是要被人宰割的。
人生在社会上当然离不开社交关系,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可是如果你自己没有本事,除非那个关系是你爸妈,再怎么样他们都要维护你到底,否则的话,历史告诉我们,如果你没本事,关系、人情只能成为消耗品,终究是要用尽的。只有你有本事,能够与人形成利益共同体,关系不断增益加强,才能相得益彰。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像郑国一样“虚内务而恃外好”,终究是不成的。
接下来,我们再回到秦军的部分。
秦军偷袭不成,又不能无功而返,回去怎么交代?将士的士气又如何安抚?于是秦军只好顺手把滑给灭了,当作这次出征的战绩,这下就捅了马蜂窝了。
当是时,晋文公丧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丧破我滑。”遂墨衰绖,发兵遮秦兵于殽,击之,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虏秦三将以归。
秦军灭滑的时候,晋文公还没有下葬,太子襄公知道后非常愤怒。为什么呢?《左传》说滑是晋的同姓之国,《史记》则说滑是晋的边境之邑。但不管如何,晋国都把滑看成是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晋国在后来的《左传·成公十三年》中说:“……文公即世,穆为不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殽地,奸绝我好,伐我保城,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将秦国在文公未葬时出兵灭滑,当成是大罪之一。
按当时的规矩,别国办国丧的时候,你绝不能去进攻它。趁人家发丧,去进攻别人的国家,以当时的国际礼仪而言,是非常不道德的事情。从史实来看,即使在战乱频仍的春秋时代,这种事也是极为罕见的,可见这一点确实是当时列国所共同遵守的规范。其实这也合理,每个国家都有国丧的时候,你现在不顾礼仪去进攻他国,等轮到你办国丧时,列国也来“共襄盛举”怎么办?
襄公说:“我的父亲晋文公死了,秦国就看不起我这个孤儿,竟然趁我们正在办丧事之际,前来攻破我晋国的滑。”于是晋襄公穿着黑色的丧服出兵,在秦军回师的必经之地殽阨,也就是殽山的险要之处设下埋伏,结果大破秦军。根据史书记载,这次除了领兵的三位将军被俘虏外,东征秦军竟无一生还。
这场大战,可以说是对秦国的惨痛打击。秦穆公即位以来,辛苦培养了数十年的东征精锐军队,在此一战全军覆没,但我们一定要问一个问题:
秦穆公这么聪明的人,为什么会招来这样的大败?这次偷袭郑国,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凄惨的结果?
各位都有智慧,应该能给出许多精彩的答案,相信也都有道理。
以下是我个人的意见。
想解答这个问题,就应该先问,秦国这场大败真的是意外吗?
当然不是,因为出发前百里奚跟蹇叔就已经预言了这场大败,连大败的地点都已经清楚预料到了。殽阨在哪里?它不在郑国,不在秦国,而在晋国!所以百里奚跟蹇叔早就清楚地知道,将来大败秦军的必是晋军。
为什么呢?前面说过了,“晋之强”是“秦之忧”,而“秦之强”也是“晋之忧”。晋强秦弱,晋文公在时,秦国只能乖乖帮忙,直到“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两国才终于撕破了虚伪的假面具。
晋文公年纪这么大,他终究会死,太子又不成才(从后来的历史看,晋襄公在殽阨大败秦师之后,便沉溺于酒色)。那么文公难免会担心,他死了之后,晋国怎么办?不要忘了,秦国已经两次出兵废立晋国的国君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只有让秦国遭受一场惨败,彻底损伤它的元气,晋国才能高枕无忧。但是,怎样才能打败秦国呢?
出兵进攻它?不,这是最蠢的做法。晋国是天下诸侯的盟主,师出无名去讨伐自己的盟国,这会让其他同盟国都心寒齿冷。况且秦国如果坚持抗战,晋国要死多少人才打得赢?到时就不只是秦国元气大伤,连晋国也会元气大伤,岂不是让其他国家坐收渔利?
打仗要如何才能胜利?从兵法来看,就是让对方在我想要的时间和地点,以我想要的方式,和我进行一场我想要的战争。因此这场战争,最好是在一个秦国自以为得计而对晋国失去防备的时间,在一个晋军能够以逸待劳的地点,用设下陷阱的方式,去打一场晋国占据大义名分,全军因而士气大振的一场战争。
要完成这样的计划,就必须让秦国愿意出兵远征。要让秦国愿意出兵远征,就必须拿出足以让他们垂涎的诱饵。晋国拿出的诱饵,就是郑国。而且是一个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下的郑国,这对做梦都想进入中原的秦穆公来说,是不能拒绝的诱饵。
但这个庞大的计划,还有一个关键问题要解决。只要晋文公还在,秦穆公就不可能失去对晋国的戒备而东征,这个计策就不会成功。因此这个计策实践的最佳时间点,必须是在晋文公已死的时候,秦穆公才会放下所有的戒备。晋国忙于国丧,无暇出手,这是稍纵即逝的良机,秦国必会悍然发兵远征。
试问当世之间除了晋文公之外,又有谁能轻易调动郑、晋两国,来完成这个坑杀秦国的计划?所以我认为,这场战争根本就是晋文公的阴谋。他利用自己的死,设下了一个巨大的陷阱,让秦穆公自己跳进去。
至于如何制造伏击秦军的借口,那就太容易了。只要秦军在丧期穿过晋国出境远征,那就是无礼。试问,连周都知道秦军过境,晋国又怎会不知?如果晋国知道,为何一开始不阻止秦军?晋国、郑国恐怕都已做好准备,只待秦军袭郑不下,便可在回程中伏击。这就是蹇叔和百里奚之所以断定秦军必败于郩阨的原因。
换句话说,只要秦穆公决定出兵东征,晋国就已经胜利在握了。
还有一个证据,从秦军的全军覆没就可以看出。一般的战争,通常结局是有死有伤有俘。能够让对方的军队无一生还,基本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晋国从一开始就计划打一场歼灭战,要把秦军全部杀光,来彻底伤害秦国的元气。
但是,这样的说法还有一个疑点。如果百里奚跟蹇叔明知此事,为何不明白告诉秦穆公呢?因为他们没有证据。事实上他们尝试劝阻过了,可是穆公不听,因为过去一连串的成功,让穆公越来越自信,他不想再样样听别人的指导了。军前哭泣,正是二老最后劝阻秦军的努力。但从穆公的愤怒反应来看,他已经不再信赖他们了。
对于已经不相信你的人,再劝,有用吗?
在这一刻,穆公的情感和欲望已经盖过了他的理智。此时的他,眼中只看到了侥幸的成功,却不愿去想可能的失败。《易经》解释“亢龙有悔”说:“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所以才会“动而有悔”。即使你是龙,这样做都得有悔!
所以如同我在《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一书中所说,历史告诉我们,想要成功,就一定要时时把理智放在感情之上。我曾以秦始皇为例说过,历史上一个人会上当,往往不是因为他笨,而是因为他贪,这就叫“欲令智昏”。秦穆公正是因为无法抑制自己入主中原的贪念,不听百里奚跟蹇叔的忠告,最后才会上了这个大当。两位老臣最后的哭泣,难道不也是为了自己多年的心血即将毁于一旦而痛哭吗?
我也曾说过,兵法之要义就是“忍”和“先”,黄石公教给张良的正是这两点。只有“一忍到底”,才能让人失去防备;而出乎对方意料,就是“绝对的先”。晋文公用自己的死,来让秦穆公失去防备,这不只是“忍到底”,根本就是“忍到死”啊!正因做到这个地步,才能出乎秦穆公的意料,才能一举消灭秦军。
重耳啊,怪不得孔子说你“谲而不正”,在这个战乱的时代,你真是当世人杰!
读懂这场战争后,不禁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秦穆公和晋文公都是志在天下的英雄人物,却不幸生在同一个时代,雄踞相邻的两个国家。这对翁婿彼此算计防备多少年,最后晋文公用自己的死来设下陷阱,终于狠狠地击败了秦穆公。
穆公和那些在殽阨牺牲的无数秦军将士啊,你们大概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是败在一个亡灵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