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前50年,注定要成为最令人难忘的半个世纪,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这一时期。这一纪录不但空前,也肯定绝后,未来不大可能在半个世纪内连续发生两次世界大战。一位历史学家预言,第三次世界大战人类究竟使用什么武器不敢断定,但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武器却可以提前确认,那就是原始的石块、木棒和拳头。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不管从规模、战略战术、武器装备等方面,均逊色不少,主战场也基本局限于欧洲。涉及亚洲、俄罗斯远东以及太平洋地域的战事,其规模以及对主战场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讨论的主题,此处只简略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远东和太平洋战场有关的部分。
日俄战争以后,日本继续沿着明治维新确定的方向不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在中国,尽管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数千年的封建帝制,形式上建立了共和国体,但实际上国家仍处于军阀割据的动荡时期。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在塞尔维亚首府萨拉热窝遇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华拥有巨大利益的英、法、俄、德、美等西方列强都被这场人类空前的战事缚住了手脚,无暇东顾。大家都希望此时在远东地区能够维持现状,确保自己在该地区的既得利益不受损害,这一地区的唯一强国日本自然成了大家纷纷示好的对象。法国为了确保东南亚一带殖民地的安全,始终不敢反对日本的扩张野心。俄国最担心日、德联合让其腹背受敌,因此也极力拉拢日本。美国对于日本试图独霸中国极为不满,但美军还没有能力跨过太平洋同日本面对面较量,每当美、日矛盾激化之际,美国总是以妥协退让告终。英国对日本扩张虽有戒心,但两国之前早已结成同盟,在东亚问题上经常是沆瀣一气,互相利用。总之,日本在远东虽然有许多潜在的敌人,但表面上甚至事实上并没有强大的竞争者。
远东地区一时形成政治、军事上的真空状态,为日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这对于已经近10年没有打仗,早已急不可耐的日本来说,不啻天赐良机。日本朝野上下为此欣喜不已,狂热的扩张欲望奔泻而出,“欧战机会论”的思维,无论在政界,还是军界,都占据主流地位。日本政坛元老井上馨在写给山县有朋和首相大隈重信的信中就说:“这次欧洲之大乱对日本国运之发展乃大正时代之天佑,日本必须立即举国一致,享受此上天之佑。”山县有朋则强调:“必须在今日之局势中创造亚细亚之未来和对华政策之基础。”
此前,1912年7月30日,明治天皇已因尿毒症“驾崩”,皇太子嘉仁即位。嘉仁以《易经》的“大亨以正,天之道也”一句改元“大正”,成为日本第一百二十三代天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日本正处于相对平稳的大正时代。
瞌睡的时候,马上就有人递上枕头。作为协约国的英、法、俄一方,立即试图利用之前续签的《英日同盟》将日本拉到协约国阵营内,参加对德、奥等同盟国的作战。1914年8月3日,英国决定对德作战。8月4日,英国对日本表示:“如果战斗涉及远东,香港和威海卫如遭到袭击,英国政府相信日本政府将一定会给以援助。”同一天英国对德宣战。8月7日,英国正式要求日本海军搜索并歼灭在南中国海袭击英国商船的德国海军舰只。
作为同盟国的德国,此时占据着中国山东半岛的胶州湾,早已成为日本进一步扩大侵华“大业”的绊脚石。与日俄战争类似,虽然总体国力上德国强于日本,但在远东的局部却是日本稳占上风。德国的主战场在欧洲大陆,此时对于海外属地根本无暇顾及,远在东方的德国守军根本没有从本国得到救援的希望,完全变成了日军的香饵。日本当即决定抓住这一大好机会,以参加对德作战为借口,拉开进一步向中国扩张的序幕。
无独有偶,此时远在欧洲的德国也同样对日本有所期待。根据当时在日本驻柏林使馆工作的重光葵回忆,10年前发生的日俄战争给德国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许多德国人会不由自主地认为日、德两国是反击俄国的天然盟友,德国人甚至痴想有一天“日本会从背后突然进攻俄国”。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1914年8月15日,日本向德国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德国立即向日本交割胶州湾,并限8天内做出答复,若迟至8月23日未接到满意答复,将“任由事态自行发展”。随着8月23日最后通牒期限的到来,日本顺理成章地对德宣战。这可能是日本人唯一的“先宣后战”。对于德国人而言,日本人已经从“潜在的盟友”变为“现实的敌人”。德国人对日本人的好感和热忱也在一夜之间被怀疑与冷漠替代。为了避免德国人的敌意与攻击,当时在德国的许多日本人,不得不在胸前别上中国国旗,冒充素来为他们所鄙视的中国人。
对付德国远东并不强大的军事力量,日本根本无须像甲午战争、日俄战争那样花很大的力气。这次日本派出的海军是第二舰队,舰队司令加藤定吉海军中将。陆军是第十八师团,师团长神尾光臣陆军中将,下有兵员23000人。英国也不能光说不练,象征性地派来了陆军2000人,外加战列舰和驱逐舰各一艘配合日军对德国作战。
尽管8月23日已经宣战,但直到8月27日,日本舰队才开始出动封锁青岛港。由于很清楚青岛根本没有守住的可能,此前由施佩海军上将指挥的德国远东舰队主力装甲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都已离开胶州湾,在浩瀚的大洋上开始了“破交战”,留在青岛的只有两艘轻巡洋舰和一些可以忽略的小炮艇、鱼雷艇,陆上兵力也只有海军陆战队700人和陆军3000余人。两相对比,强弱分明,战事未开,胜负已定。日军甚至在出发前就已经给德国士兵准备好了战俘营。
1914年8月27日,到达青岛附近海域,日本第二舰队迅速封锁了青岛海面。陆军第十八师团在师团长神尾光臣中将的带领下,于9月2日驶抵龙口附近海域,次日开始登陆。奇怪的是,以德军为攻击目标的登陆日军,不是直指青岛而去,而是沿山东铁路西进,欲扩大占领区的意图昭然若揭。尽管此前中国政府已经宣布中立,划定山东半岛潍县以东为特别行军区域,允许日本军队通行,但日军根本置之不理。袁世凯政府对于日军超过划定“作战区”一再交涉,提出抗议,皆无结果。日军先头部队山田支队先后占据黄县、莱州、平度、胶州等地,直抵即墨,随后沿胶济铁路向潍县以西进犯。十八师团主力登陆后,于9月19日到达即墨,崛内支队于9月18日开始在崂山仰口湾登陆。9月23日,英军两个营也在崂山湾登陆。9月26日,西进的金泽支队占领潍县车站,控制了胶济铁路。日、英联军完成了对青岛德军的包围。
10月31日,日、英联军对德国守军发起了总攻击,战斗持续了6个昼夜。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电令德国青岛守军,坚守“战至最后一人”。11月6日,德军弹药全部告罄,日军攻占了德军中央阵地。11月7日,德军残部挂白旗宣告投降。11月10日,神尾光臣中将与德国胶州总督华尔德举行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移让礼”。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生在远东的唯一战役,就此结束。
这是一场几乎被遗忘的战斗,也许意义仅仅在于,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两大罪恶源的德国和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曾经互掐过脖子。值得一提的是,日军和德军都开始在战斗中使用飞机。德国人只有一架用于侦察的飞机,而日本人将一艘在日俄战争中缴获的商船“若宫丸”改造成了水上飞机母舰,四架飞机除了侦察,还参与对德军阵地和舰艇的轰炸。这应该算是日本航空兵的处女秀吧。
日本以对德作战为借口占领了山东半岛。1914年11月18日,北洋政府向日本提出日本军队从中国撤军的要求,日本根本不予理睬。1915年1月7日,北洋政府第二次提出撤军要求。日本不但没有撤兵,反而不断地往山东增派兵员。攻占山东并不是日本参战的最终目的,小小的山东半岛也无法满足日本人的大胃口。前文提到的“特工英雄”明石元二郎这时候已经升任陆军参谋次长,他在写给朝鲜总督寺内正毅的信中就说道:“胶州湾问题不过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的一个可乘之机而已。”
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拜访了袁世凯,递交了名为“二十一条”的秘密文件,要求北洋政府“绝对保密,尽速答复”。文件的主要内容就是逼迫袁世凯政府承认日本取代德国在华的一切特权。其中第五条尤其关键,要求在中国政府的军事与财政部门设日本顾问、日中合办中国警察、日本垄断中国军队的武器供应等,企图将中国全国的军队、警察、财政置于日本人的控制和支配之下。日本的要求等同于将中国作为一个保护国来对待。如果答应这些条件,中国就如之前的朝鲜一样,逐步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并最终被吞并。当这个条约摆在袁世凯面前时,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后来如此描述,袁世凯对日本顾问“以颇为愤慨的语气说道,日本应以平等友邦对待中国,为何常待之如猪狗、如奴隶”。
乱世枭雄袁世凯也有自己的办法,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以前李鸿章大人的“以夷制夷”。他让外交部参事顾维钧故意将日本要求严加保密的内容透露给西方各国,得到消息的美、英、法对日本此举立即提出了严正抗议。不过日本很清楚,这一时期西方各国根本没有过多的精力来干预此事,所提的抗议也不过是吆喝吆喝而已,因此并没有收回其主要要求,甚至变本加厉地以武力相威胁。中国举国上下一致反对,对外求助无门的北洋政府也竭力据理力争。在日本大兵压境、求助西方列强未果的情况下,最终,北洋政府被迫在1915年5月9日接受了“二十一条”中第一条至第四条的要求,即后来的“民四条约”。双方于5月25日完成签字。悲愤交加的袁世凯下令全国教育联合会,要求全国各级学校以每年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是为“五九国耻”。一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民四条约”中的特权才被彻底废除。
解决了驻山东的德军之后,日本打着应英国邀请的旗号先后组建了“第一南遣支队”和“第二南遣支队”,名义上是对付战争开始从青岛逃跑,进行破交战的德国远东舰队主力,保护从澳大利亚通往欧洲的交通线,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日本真正的目标是德国位于太平洋上的殖民地。早在战前,日本就针对“南洋诸岛”进行了充分的军事、经济调查工作。自1918年8月开始,在西太平洋占据绝对优势的日本海军仅用了不到两个月,就以几乎和平接收的方式占领了德属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绍尔群岛。这些地方都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美日双方角力的主战场。
日本对外扩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军事、政治与经济扩张紧密配合。在占领这些岛屿后,日本立即在当地设立统治机构并大批移民。1922年,国际联盟将这些岛屿交由日本“托管”,日本政府随即在当地设立了“南洋厅”,还成立了“南洋兴发株式会社”。到20世纪30年代,当地居住的日本人已超过10万人。
需要提出的是,这些当时看似不很起眼的群岛在军事上意义重大,对于日本来说,意味着防御圈的突然扩大,也意味着进攻出发点的前移。这些群岛正好位于美国从夏威夷到关岛再到菲律宾连接线路的两侧。两个历史上很有名的大人物对此都有充分的警觉,海军战略家马汉告诉当时的美国海军部长助理小罗斯福,日本占领德属岛屿将意味着他们在中太平洋取得了战略优势。
战争开始后,由于欧洲战场压力日益沉重,英、法、俄等协约国多次要求日本派遣陆军加入欧洲战场。日本对欧洲战场“绞肉机”般的残酷早已心知肚明,始终不愿直接派陆军助战。这种光说不练的做法,引起了英、法等国的强烈不满。
由于英、日之间的同盟关系,战争开始之后,英国海军部就向日本租借了大量商船,用于从远东或澳大利亚向欧洲运送部队、物资和中国劳工。为了缓和与盟友的关系,日本还向印度洋派遣了一支小型舰队为英、法等国的商船队护航,但一般只护送到苏禄海或者荷属东印度一带,最远到过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和南非。英国多次请求日本扩大护航范围,向大西洋和地中海派出主力舰队,日本同样没有答应。1916年年底,英国本土舰队司令杰里科海军上将在写给贝蒂海军上将的信中曾经说:“由于日本和美国互相憎恶,日本海军把主力部队都留在太平洋向美国示威,因此开战以来,日本海军对英国海军的帮助是远远不能令人满意的。”
1917年之后,德国对外宣布进行无限制潜艇战,给英国的航运造成了致命打击。杰里科海军上将向日本提出了租借“金刚”号和“比叡”号战列舰的请求,遭到日本断然拒绝。但应英国请求,日本海军开始前往地中海、印度洋和南部非洲等区域对协约国的船队进行护航。至战争结束时,日本护航舰队共护送了788艘协约国船只,人员约70万人。日本海军在欧洲海域一直待到1919年5月才回国。英国马耳他总督曼瑟恩勋爵在送别日本舰队的欢送仪式上甚至高喊:“愿上帝保佑这段鲜血凝结的友谊!”可惜短短20年后,这鲜血凝结的“友谊”就化作刻骨铭心的“仇恨”。
在远东发生的另一件事,就是“西伯利亚干涉”。1917年11月,俄共夺取了政权,第二年3月,苏维埃俄国与德国单独媾和,退出战争。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红色布尔什维克政权,西方列强肯定要加以干预。英国与法国决定武装干涉苏俄革命,支援俄国白军重新夺回政权,以恢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东线战场。由于深陷西线战场无力顾及远东,英、法积极拉拢美、日等协约国成员派遣军队干涉俄国。
1918年8月,由美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以及中国北洋政府联合派出的协约国军队开始在海参崴登陆。相比于其他国家装装样子派出的几百或数千人,日本竟然派遣了7万军队参加此次行动,数量之多,令其他协约国大惊失色。到1918年11月,日军控制了俄国远东所有港口以及西伯利亚铁路自赤塔以东的沿线城镇,扶持沙俄将军谢苗诺夫组成了“外贝加尔地方临时政府”。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20年6月,美、英等国军队陆续由海参崴撤出,就剩下日军依然赖着不走。1920年11月,日本扶持的谢苗诺夫傀儡政权倒台,日本转而继续支持在阿穆尔河到太平洋沿岸的阿穆尔沿岸临时政府。随着苏俄红军的进攻,以及英、美对日本觊觎西伯利亚的担忧,同时迫于战争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日军只好在1922年10月全部撤走,同月,苏俄红军收复海参崴。
在这次干涉西伯利亚的过程中,日军有5000人阵亡或病亡,战争成本达到了9亿日元。最后几乎什么都没有得到,可谓得不偿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苏联将俘虏的几十万关东军统统拉到这片荒野上,结结实实干了多年的苦工,也算是日军罪有应得,咎由自取。
让人略感欣慰的是,中国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战争期间,北洋政府多次提出参战请求,甚至表示愿意提供5万兵力与协约国一起围攻青岛,欲借机收回胶州湾和胶济铁路,然而请求遭到英国的拒绝。日本更是坚决反对这一计划,因为这将妨碍日本攻占青岛,进而控制山东的图谋。在英国的反对和日本的威逼蒙蔽下,加之云南爆发护国运动,袁世凯急于安内,也就不再考虑参战问题。后来中国多次要求参战,都因日本的坚决反对未果。
1917年,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美国也受到了威胁。一直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看到参战的时机已经成熟,遂借机于2月3日与德国断交,并于4月6日对德宣战。美国还号召“中立国和美国采取同一行动”,有钱人说话就是不一样,于是,出来助拳的国家争先恐后涌现,中国、巴西、希腊、古巴等12个国家先后加入了协约国阵营。
其间,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多次拜访黎元洪和段祺瑞,说服中国和德国断交并希望采取一致行动。这次日本态度大变,竟然大力催促中国与德国断交参战。其主要原因是袁世凯已经去世,中国政府实际上掌握在亲日派的段祺瑞手中。如果中国参战,日本可以通过段祺瑞增强其在华势力。再者,日本之前已经获得西方列强的许诺,由其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赞成中国参战可以换取列强对此事的进一步承认。
1917年8月14日,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9月14日,北洋政府正式宣布愿意派兵到法国参战。由于日本没有向欧洲战场派去一兵一卒,因此也不想让中国派兵抢了风头。在日本的极力阻挠下,中国最终没有能够派兵参战。
好歹人家日本还派了海军去护航,中国没有派出兵力,因此被称为“宣而不战”。协约国方面有人嘲讽中国“参战不力”,是“理论参战者”。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更是指责中国“未出兵,宣而不战,应不下请帖,不为设座”——前后都成他说的了。
但中国确实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的胜利做出过贡献。大战期间,英、法两国与中国北洋政府签订募工合同,14万来自天津、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国劳工被派往欧洲,从事后勤、建筑工事、清理道路、修建桥梁、抢救伤患等工作。后来大战变成堑壕战之后,他们开始协助挖掘壕沟,有名有姓死在战场上的华工就有9900人,总计有20000多人死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此外,中国还为协约国送去了大批的粮食和物资,这些难道就不算贡献吗?从后来巴黎和会的结果而言,中国并没有获得战胜国应有的尊重和待遇,是一个屈辱的参战国和战胜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损害是灾难性的。就结果而言,美、日都称得上大赢家。美国1907年到1911年的国民收入只有289亿美元,到了1917年到1921年就猛增到703亿美元。1914年,美国与协约国的贸易额只有8.25亿美元,仅仅两年之后的1916年就攀升到32.14亿美元。战前美国还有3.2亿美元的对外债务,战后却一举拥有了100亿美元的债权,全世界共有20多个国家欠下了美国的债务。战后的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对外投资也从1913年约20亿美元增加到1930年150亿美元。美国的黄金储备也大为增加,从1913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25亿美元,到1930年更增加到45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都到了美国人手里。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逐渐上升,英镑地位下降。大战也促进了美国国内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特别是军工业发展极快。美国作为世界新霸主的雏形已经初步显现。
日本无疑也是获利者之一。由于欧洲处于战火之中,使得欧洲各国原来输往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的工业品几乎完全被日本取代,等于日本借机抢占了市场。同时,日本还拿到了来自欧洲交战各国的大批军需品和生活品订单,出口量大增。1914年,日本的出口额还不到12亿日元,到了战争结束之后的1919年就猛增到43亿日元。黄金储备也从1912年的3.5亿日元增加到1919年的20亿日元。日本从战前一个12亿日元的债务国一下子成为一个28亿日元的债权国。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真正成为一个工业国,正式跻身于世界一流强国之列。
大洋彼岸的两大新兴暴发户都互相盯住了对方。
战争打完了,打赢的一方肯定要在一起开个会总结庆祝一下,顺便批评和教育一下打败的,制裁和罚款那更是不在话下。在随后召开的分赃会——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要求收回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利益。就一般法理而言,中国是战胜国,德国是战败国,战胜国收回原本就属于自己而被战败国在之前抢走的东西乃天经地义,但由于日本的野心和强烈反对,这一问题变得愈加复杂起来。
英、法、意主张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美国却不赞同,提出暂交英、法、意、美、日五国共管,这一提议遭到了日本的断然拒绝,中国代表团的要求最后被否决,国内由此爆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中国代表最终没有敢在和约上签字。
巴黎和会讨论的只是欧洲的有关问题,为协调各国在亚太地区的未解决矛盾,才有了两年后的华盛顿会议,山东问题到了那次会议才得到解决。
经济大佬美国早就想尽可能多地参与一些国际事务,但实际上主宰巴黎和会的主要是英、法两国。论经济能力,美国早已是世界第一,但在政治、外交、军事上还略显稚嫩。海军没有英国强,陆军没有法国强,以前不爱管事,真该管事的时候又不知道该怎么管。所以在巴黎和会上,英、法对美国这个新来的暴发户处处排挤,这在中国问题上表现尤为明显。在会议上,美国方面无论是总统威尔逊本人,还是其他代表团成员,都明确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权益的主张。在中国的要求被大会拒绝以后,美方代表团曾经全体离场以示抗议。当时中国因此一度对美国颇有好感,威尔逊总统也因此成为当时国人比较敬佩的“世界大人物”之一。在中国进步青年当中,威尔逊的威望仅次于列宁。
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个今后要多次提到的名词“国际联盟”。国际联盟是在巴黎和会上宣布成立的。组建这一国际组织的宗旨,是减少武器数量,平息国际纠纷,提高民众生活水平以及促进国际合作和国际贸易。这真是一个办好事的机构呀!美国总统威尔逊是成立国际联盟的积极倡导者,并由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由于当时美国“领导世界”的霸主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在与英、法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失败,1920年1月19日,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及《国际联盟盟约》,美国最终并未加入国际联盟。所以,实际上国际联盟为英、法所操纵。
国际联盟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中国于1920年6月29日宣布加入国际联盟。虽然在鼎盛时期国联成员国曾达到58个,但在其存在的26年中,基本没有发挥什么明显的作用,到最后形同虚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联盟终于被今天的联合国取代。1946年4月18日,国际联盟解散,其所有财产和档案移交联合国。
简单看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几大元凶国家在国际联盟中的出色表现。
日本作为国际联盟的常任理事国,由于1931年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受到谴责,1933年3月27日宣布退出国际联盟。意大利也是国联的常任理事国,后来同样因为侵略埃塞俄比亚受到谴责,1937年12月12日宣布退出。德国于1926年9月8日加入国联,后英、法要求其限制军备,引起希特勒强烈不满,德国于1933年9月19日退出。
前面出场的德、意、日,正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阵容的三大主力选手。这三家好歹还算主动退出的,还有一位仁兄的结局更出人意外。苏联于1934年9月18日加入国际联盟,后因攻入波兰,于1939年12月14日被开除。
小时候在老家读书,经常和小伙伴争论谁的官最大。有人说俺是公社书记,有人马上说俺是县长,接着就是省长、国家主席,当时老酒来了一句“俺是联合国主席”,所有的人都闭嘴。联合国主席多厉害呀,谁都得听他的。不过后来懂事了才知道,联合国根本没什么主席,只有秘书长。这个秘书长说话也基本没人听。日子也过得紧紧巴巴,会费都收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