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野七生在这部著作中介绍了马基雅维利的一生,展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画卷。本书与作者的其他一些著作如《罗马人的故事》《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十字军的故事》等在叙述上既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相关性,又独立成篇,在历史长河中撷取一叶,铺陈发华,读来引人入胜。
本书第一部着力于介绍马基雅维利的生活时代以及他个人的相关情况,交代时代背景;第二部重点介绍马基雅维利的职场生涯,包括主要经历、业绩、相关历史事件和遭遇;第三部着重介绍马基雅维利失意后的奋斗经历和著述生涯,介绍和评价了他的重要著作和成就。
本书不是历史研究专著,也不是小说或虚构故事,而是报告文学般的真实历史普及读物,有史料依据,完全面向大众。作者在本书中采用了类似电影或电视剧的叙述手法,总体上依据时间顺序叙述,根据需要在时间和地理两个或其中一个维度上将镜头拉近或推远,间或插入一些其他画面,尽量使对几百年前的场景、事物的叙述更加生动和通俗易懂。因此,夹叙夹议也是本书写作手法上的一个重要特点。作者在叙述时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将自己学习、研究历史的心得和成果融在了书中,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了对主人公的描写之中,使作品充满了时代感和生命力。
作者曾经在答记者问的时候说:自己虽然身为女性,但在创作时从来没有自觉地去意识自己的女性性别角色,也没有专门从女性的角度用女性的眼光看待自己所要写的那段历史、那些事件和那些人物。尽管如此,从书中的表述和描写上,我们还是能够细细地体会到作者的女性情怀和手法,比如叙述的绵长、描写的细腻等。作者在本书中使用的语言平易流畅,不失那种谈心式的、娓娓道来的口语风格,可读性强,老少咸宜。
根据本书的特点,我们对翻译的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尽量晓畅、生动但又不随意改变原作风格。在翻译时采取的策略:一是翻译方法以直译为主,不能直译的或直译出来译文语言过于生硬的地方,则采用有限度的意译方法;二是译文的词语和句式选择尽量平易又不失文雅、庄重,力求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三是译文力求生动、简洁,富有趣味,争取使译文具有与原文相当的可读性。为了便于读者(特别是对欧洲史了解不多的读者)阅读,使读者读来不觉突兀或因对背景知识了解不够而感到阅读困难,我们按照以下原则为本书做了一些注释:
1. 做注的目的在于使一般知识水平的读者能够较为顺利地阅读本书,并激发出读者的阅读兴趣,增长相关知识。因此,一般知识水平的读者能够了解的内容不再做注。
2. 对书中已有相关叙述以及理解起来没有什么障碍的内容不再做注。
3. 注释尽量简洁明了。
4. 可以做注但限于译者能力没有找到相关资料的没有加注。
我们不是专业历史学者,虽然在翻译和做注的过程中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仍不敢保证译文和注释完全准确和充分贴切。如发现译文和注释内容不妥、不正确或不必要,请出版社和读者、专家匡正。中文译名的确定基本依据吉林出版集团2011年版《马基雅维利全集》,尽量做到与之一致;在确定中文译名时我们还参照了意大利文原名及英文译名;对某些限于条件和水平没有查到西文原文的,我们根据日文做了音译。虽然这类译名不多,我们还是恳请出版社、读者,尤其是专家不吝指教。
我们有幸参加了中信出版社组织的盐野七生女士的《罗马人的故事(XV)·罗马世界的终曲》《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以及本书《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中译本的翻译工作,参加了中信出版社安排的作者访华的部分接待工作,其间与作者朝夕相处,甚至同她交上了朋友,既接触了原著,又接触了作者,还接触了我们用作翻译参考的各种相关书籍或书面资料、网络资料和有关数据库,从中学得颇多,对作者及其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对书中所涉历史有了更多了解,对翻译工作有了更多的切身体会。我们对翻译“日本作者用日文创作的西方历史读物”所带来的语言和知识面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译名问题不再抱有恐惧心理,能够勇敢面对,不但要解决自己在翻译中遇到的问题,还要力求为读者扫除阅读障碍。当然,我们的翻译绝非十全十美,一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恳请广大读者,尤其在网络发达的当下,恳请广大网民提出宝贵意见,以鞭策我们不断学习,提高翻译水平。
最后,作为译者,我们感谢出版社的努力、读者的阅读和社会的评论,所有这些给了我们勇于承担译文文责的勇气,必将成为我们今后从事翻译工作的动力源泉。
田建华 田建国
2015年8月1日于南京九华山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