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五代的混乱局面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时才告结束。北宋的商业经济虽有进一步发展,也有过100多年的承平气象,但国防力量薄弱,版图较小,气派无法与唐朝相比。1127年,金国女真族入主中原。宋高宗赵构在杭州建立南宋小朝廷,与北方的金朝对峙100余年。南宋只是半壁江山,但因偏安江南,农田开垦面积大大增加,粮食产量普遍提高。军火工业发展很快,纺织业的生产能力超过了北宋。此外造纸、印刷业、水路交通和商业贸易也日益发达。整个南中国开发的速度之快是前朝所不能比的。蒙古灭金后不久,南宋便陷入战乱之中,最后在1279年被元蒙所灭,从此结束了中国南北分裂的历史。
宋代商业经济的繁荣超过唐代,不但商业城市大大增多,就是都城汴京(今开封市)的贸易活动也比唐代要热闹得多。唐代长安城的商业活动只限于东西两市,晚上还要禁夜,不许市民出门。北宋汴京的人口估计要比长安增加十倍。宋太祖下诏不禁夜市,商业贸易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于是全城出现了一处处专售某类商品的集市和街道。有的大街还有夜市,专卖各种小吃。重要的闹市,通宵都在做生意。除店铺外,每月还有定期的集市贸易,如著名的大相国寺就可容纳万人进行交易。现在的开封仍保留着文化古城的风貌,但已不是宋代的故城,因这里几经战乱,加上黄河泛滥,故城早就埋在淤泥底下。尚存的北宋遗迹有大相国寺、龙亭、铁塔等。大相国寺也不是原貌,而是乾隆时重修的,规模远不如宋代。唯钟亭中有一口大钟,重一万多斤,还能使人联想到当初汴京八景中的一景——“相国霜钟”。龙亭原是北宋皇宫御苑的一部分,现在的龙亭大殿也是清代重建的,正殿中放着一个雕龙大石墩,传说是赵匡胤的御座。开封铁塔则是宋代原物。北宋范铁艺术已达到很高水平,当时所铸造的一些铁塔如湖北当阳玉泉寺铁塔、济宁铁塔等至今犹存,铸工精细,造型美观。不过开封市内的这座铁塔却并不是铁铸的,因塔身以褐色琉璃瓦镶砌,远看像铁色,元代俗称铁塔。实际是一座琉璃砖塔,在北宋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4年)建成,八角13层楼阁式,内壁有旋梯。全塔色泽晶莹,富丽堂皇。琉璃砖上雕有飞天、降龙、佛僧、麒麟、狮子、伎乐、花卉等50多种图饰,是宋代砖雕艺术的佳作。塔上的门窗位置都错开安排,可见建塔时已注意到门窗处于上下一直线上容易倒塌的问题。塔身抗震能力极强,经多次地震、水灾都未受损。
一提起开封府,人们就会想到清官包公。包拯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生于公元999年,死于公元1062年,是北宋著名的大臣。他政绩卓著、廉洁正直、执法严明、不怕权贵。当时流传着“关节不到,有阎罗老包”这样一句话,意思是包公像阎罗王一样铁面无私,要想在他那里用人情贿赂打通关节是不可能的。现开封市博物馆里有开封府题名记碑,上面刻着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到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共183任开封府尹、知府的题名。碑记上写包拯任开封府尹的时间是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二月到嘉祐三年,共一年左右。由于宋以后民众经常指点碑记,称颂包公,以致碑上包拯的名字已被手指点抹成一个深坑。此外安徽合肥市包河公园内香花墩有包公祠,祠内陈列包公墓出土文物及包公的塑像、石刻像等。因包公是合肥人,香花墩是他读书的地方,所以明清时在此建专祠纪念。
宋代名人的遗迹遍布全国,不可胜数,最著名的还有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杭州西湖的苏堤和岳坟等。
在湖南岳阳市西门,面向洞庭湖,是江南最著名的楼阁之一,与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古楼。历来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汉末鲁肃首先在此建阅兵楼,盛唐宰相张说驻守岳州,将楼台大加修葺〔qi砌〕,正式定名为“岳阳楼”。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谪守巴陵郡的滕子京,又重新修缮此楼,并请当时著名的政治家范仲淹写了一篇《岳阳楼记》。这篇散文首先以宏伟的气势概括了洞庭湖衔山吞江的浩瀚景象,然后由岳阳向来是谪居之地这一点生发感想,描绘古往今来的被贬文人在登楼观望洞庭湖阴晴不同的景色时所产生的悲喜之情。并进一步指出:无论是因为离开故乡、忧惧谗言而悲,或是因心旷神怡、荣辱皆忘而喜,都是因外物而感,为自己而发,只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合乎古仁人之心。这一光辉思想的提出,是这篇《岳阳楼记》能传诵千古的主要原因。岳阳楼也因这篇文章而更加出名。
都是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在疏浚西湖时留下的。北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轼来杭州任知州。这时西湖已有一半淤塞了。他向皇帝上了要求开掘杭州西湖的奏章,组织民工20多万,将湖里长了草的淤泥挖出来,在湖上筑起一条横贯南北的长堤,这就是著名的苏堤。它南起南屏路,北接曲院风荷,全长2.8公里。堤上有六座桥,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沿堤遍植桃柳,春天早晨漫步堤上,看西湖在晨雾中苏醒,春风习习,新柳如烟,所以称“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首。此外,苏轼还组织民工用湖泥堆成一座环形堤埂状的小岛,在岛外立三座石塔,作为深水处的标志,禁止在塔所划定的范围内植菱种芡〔qian 欠〕,以防湖泥淤积。原塔已毁,现在的三座石塔是明代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补立的,塔形如瓶,每个高两米多,塔身里边是空的,周围有五个圆孔。三塔鼎立,每当皓月当空时,塔内点燃蜡烛,洞口蒙上薄纸,灯光从中透出,就像一个个小月亮,与湖中月亮的倒影相辉映。旧传湖里有三个深潭,所以这处景物名叫“三潭印月”。
苏东坡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父子三人,都是大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中就有他们父子三大家,合称“三苏”。现四川眉山县城内西南角有三苏祠,原来是三苏的故宅。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当地人为纪念他们,改宅为祠,供三苏塑像。清康熙年间重建,有大殿、启贤堂、抱月亭、碑亭、云屿楼、披风楼、木假山堂等建筑,多为木结构平房。木假山堂取意于苏洵所写的《木假山记》,文章说苏家有三座木假山,“魁岸踞肆,意气端重”,“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这也正是三苏父子精神气质的写照。现祠内已重新整修,林木葱茏,亭台掩映,恢复了园林祠堂的旧观。
苏东坡一生正直,多次被贬。每到一地,便吟诗作文,留下不少遗迹。他晚年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阳县)和琼州(今海南省儋县),仍然保持着达观的人生态度,努力为当地人民做好事。他在惠州时,曾捐资协助僧人希固在惠州西湖筑堤修桥,把湖中的孤山、狮山和陆地相连,这条堤也被称为苏堤。“苏堤玩月”成为惠州西湖的八景之一。湖畔白鹤峰上原有东坡故居,后建立东坡亭。他在琼州时,当地人曾用桄〔guang光〕榔为他筑成一座茅屋式的简陋住处。现遗址仍在儋县城东中和镇。在海口和琼山县之间,还有明代修建的苏公祠和东坡书院。因苏轼贬到海南时,看到这里久旱成灾,便带人挖了一口井,泉水涌出时,水面上有粟米浮起,取名为“浮粟泉”。现祠内奇花异木,幽雅清净,苏轼开凿的浮粟泉尚存。
南宋初期抗金名将岳飞的坟墓,在西湖边栖霞岭下。岳飞(公元1103—1142年),出身于河南汤阴县的一个贫苦农家。北宋末年投军。南宋小朝廷建立后,他集合部众抗金,屡建奇功,打得敌人闻风丧胆。后来他与中原的义军配合,一度打到汴京附近,却被腐败的朝廷一天12道金牌召回。因受到宋高宗和通敌的奸相秦桧的忌恨,岳飞最后被秦桧及其党羽以“莫须有”的罪名下到牢里毒死,遇害时年仅39岁。狱卒隗〔kui奎〕顺偷偷地把他的尸体背到北山埋葬。宋孝宗即位后,积极主张抗战,追复岳飞的官爵,依官礼把他的遗骨改葬到栖霞岭下。墓园名“精忠园”。墓阙下跪着四个铁铸的人像,反绑双手,面墓而跪,这就是陷害岳飞的秦桧、秦妻王氏、张俊、万俟卨〔mo qi xie莫奇谢〕四人。据说明朝正德年间先有秦、王、万三人的像,铜铸,被愤恨的游人打碎,后增张俊像,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以后改为铁铸,千百年来遭人唾骂。
南宋偏安江南,对于杭州西湖和桂林山水的开发,作出过较大的贡献。杭州从隋唐以来已经成为江南的经济重心之一。五代时,吴越王钱镠〔liu 留〕在此定都,建立王宫,增修佛寺塔庙,疏浚西湖和各处河道,在钱塘江入海处修筑大堤,围起许多圩田,使杭州更加富庶。“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就是从这时传开的。现在杭州著名的灵隐寺石塔、保俶〔chu 处〕塔等都是吴越国的遗物。
钱塘江边的月轮山上耸立着一座八角形高塔,这就是六和塔。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吴越王钱俶为镇住钱塘江潮而建。塔身九层,高50多丈,塔上装灯,引导江面夜航的船只。北宋末毁于兵火,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重建。现塔刹是明代遗物,外部木构廊檐是光绪二十五年重建。其余保持原样。现高59.89米,八面七级,外观木檐13层。每级中心都有小房间,外有廊道。各级之间有螺旋形阶梯相连,各层须弥座上,有各种人物、花鸟、鱼虫等图案。建筑形式与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所载完全一样,是我国建筑史上珍贵的实证,也是建筑艺术的杰作。
西湖西北灵隐山麓,有一座飞来峰。东晋咸和初(约公元326年),印度高僧慧理登上此山,说这是天竺灵鹫山的小岭,不知何年飞来?因而命名为飞来峰或灵鹫峰。峰下有不少天然岩洞,前有冷泉。慧理便在此建寺,取名灵隐。随着寺院的发展,又在飞来峰造了不少佛像。灵隐寺在五代吴越国时曾盛极一时。共有9楼18阁72殿,房屋1200多间,僧众3000人。后来在元代毁于兵火。明清两代又六次废毁重建,现存大殿为清代遗存。天王殿内弥勒佛坐像背后有用整块香樟木雕的韦驮像,是南宋遗物。吴越国遗物仅存天王殿前的两座石经幢。飞来峰上有五代、宋、元时石刻造像380余尊,青林洞右岩壁上的弥陀、观音、大势至菩萨作于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是飞来峰最古的造像。宋代造像大多结构完整,技法精湛。北宋时,杭州已成为东南第一州。南宋迁都不久,高宗就开始在杭州修建都城和宫城。西湖四周造起无数行宫御苑、水阁别馆,御道渠岸遍植桃李垂柳,御街两边店铺林立,南宋君臣终日在湖山之间寻欢作乐。现在西湖有几处著名的风景点,就是在南宋时形成的。如“柳浪闻莺”,原是南宋小朝廷的御花园。这一带位于西湖南岸,柳树极多,春风吹过,柳翻绿浪,处处传来莺啼燕语。又如“曲院风荷”,南宋时在灵隐路洪春桥南有一家酿造官酒的曲院,院里种植荷花,花开时香风四起,取名“曲院荷风”。到清康熙年间,在此引种荷花,建亭立碑,改为“曲院风荷”。又如“花港观鱼”,南宋时苏堤第三桥和西岸第四桥相对,其间有一条小溪,从花家山流到山下的卢园,注入西湖。卢园是宋内侍官卢允升的别墅,园中凿池养鱼。南宋著名宫廷画师马远画西湖十景时,将卢园列入,称为“花港观鱼”。现已扩大为一个占地20多公顷的大公园,发展了花、港、鱼的特色。
在西湖的里湖和外湖之间有一座岛屿,东连白堤,西接西冷〔ling 伶〕桥,高38米,称为孤山。这里的名胜很多。北宋初年诗人林和靖隐居在此,终身不做官,也不婚娶。种了300株梅花,养了一只鹤,有“梅妻鹤子”的佳话传世。他有一首著名的《梅花》诗,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二句,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梅花的姿态和神韵,一直受到人们称赏。他死后就葬在孤山。墓畔有放鹤亭和梅亭。孤山南麓还有文澜阁,是清代存放《四库全书》的七座皇家藏书楼之一。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淙阁并称“江南三阁”。三阁中目前仅剩这座文澜阁,所以格外珍贵。文澜阁西原为康熙、乾隆所建的圣因寺行宫,现为中山公园。近代民主革命烈士秋瑾的墓在孤山西端西泠桥畔。孤山上的西泠印社,是我国近代研究金石篆刻的著名学术团体。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筹建,公元1913年召开成立大会,公推著名书画家和金石学家吴昌硕为社长。印社内楼阁亭馆十分雅静,保存着清代印人的画像石刻。
指分布在北起兴安、南到阳朔的沿漓江河谷20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山水风景。这一带是典型的岩溶地形,山都是平地拔起,势如削成。奇峰罗列,有如竹笋和长剑。山中岩洞里各种石乳、石笋、石花、石幔组成千姿百态的奇景。漓江从兴安县苗儿山发源,流经桂林,在千峰之间穿过,江水清澈见底,波平如镜。
桂林之美,有天巧也有人工。不少著名山峰、岩洞,从南朝到唐代就已陆续开发兴建,周围都有历代古建筑点缀,山上和洞中还有许多摩崖石刻。到宋代,来此造像题刻的人更多。如叠彩山风洞内的几十尊摩崖造像,都是宋代的雕刻品,计25龛,97躯,有佛、菩萨、供养人等,多为北宋风格。芦笛岩内也保存着不少宋人的题壁墨书。七星岩内南宋文学家范成大的《碧虚铭》石刻,文章书法都很好。伏波山还珠洞摩崖石刻中最著名的有宋代书画家米芾〔fu 伏〕的自画像和题词,南宋方信孺摹刻。据记载,米芾自我写真,传世的有几种。一种是穿着古人衣冠的,上有米芾之子米友仁审定的赞跋,像高一尺三寸,站立姿势,神态潇洒自然,是很珍贵的绘画史资料,还珠洞内所刻的就是这一幅。象鼻山水月洞旁崖壁上有60多件摩崖石刻,也多数是宋刻。其中有陆游的诗札,张孝祥的《朝阳亭诗并序》,范成大的《复水月洞铭》。这三人都是南宋时著名的爱国诗人。桂林著名的石刻区还有七星公园月牙山瑶光峰南麓的龙隐洞和龙隐岩。这里岩壁石刻密布,有“壁无完石”之称,因而被命名为“桂海碑林”。两处合计唐代至清代的石刻210多件。其中最著名的是《元和党籍碑》。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蔡京为相,将宋哲宗元祐年间(公元1086—1094年)反对新法的保守党人司马光、文彦博、苏轼、黄庭坚等309人,列为奸党,由徽宗颁令全国刻石立碑。第二年彗星出现,徽宗认为不祥,又诏令全国毁碑。现存此碑是时隔93年以后,庆元四年(公元1198年)由元祐党人梁焘的曾孙梁律重刻的。另一块名碑是《平蛮三将题名碑》,记录了宋王朝派狄青、余靖等平定僮族侬智高的史实。侬智高是11世纪40年代邕〔yong庸〕州左右江流域侬氏大姓的首领,曾企图割据岭南,自称皇帝。他率军一直打到广州,沿途烧杀百姓,后被宋军击败,逃入大理国。桂海碑林中宋代名人的题诗题名也很多,如北宋诗人石曼卿的巨鹿介题名石刻,黄庭坚所写的南朝文人颜延之所作《五君咏》等等。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光甲桂林”。阳朔县在桂林东南,是桂林最美的地方。漓江从桂林到阳朔的83公里水路,是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带山峰挺拔秀美,碧水围绕其间。从桂林乘舟南下,两岸树木葱茏,翠竹成林,群峰峭奇,山水相映,碧绿的田野上点缀着茅屋村庄。一路上不但山青水秀,还有深潭险滩,瀑布流泉等美景,组成长近百里的锦绣画卷。阳朔县北漓江中的画山、城南的榕荫古渡、月亮山等奇观,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宋代文化的书卷气比唐代浓厚。书院兴盛、遍布全国,更是一大特色。当时最著名的四大书院(嵩阳、应天府、白鹿洞、岳麓)至今犹存。其中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因朱熹执教而影响最大。朱熹(公元1130—1200年),生在福建延平,是一个渊博的学者,也是南宋最大的理学家。他对儒家的不少重要经典都作了注解,使北宋大理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更加完整和系统化,从而形成了“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在元明清时被封建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朱熹也就成为最受尊崇的儒者先师。
在庐山五老峰下山谷中。朱熹于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来此讲学,重修院宇,订立教规,并奏请皇帝赐匾额和御书,从此书院声名大振,成为南宋书院的典范。现在院内还有360多间古式建筑,主要有礼圣殿、御书阁、明伦堂、思贤台等,内藏唐代著名大画家吴道子所画的孔子像,以及历代题记碑刻。
北宋时就很有名。南宋孝宗时,这里请著名学者张栻〔shi试〕主持教事,朱熹从福建来长沙与张栻论学,在书院讲学。20多年后,朱熹任湖南安抚使,扩大书院规模,学生增多,当时称“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朱熹讲学时,书院里挤得坐不下,盛极一时。宋理宗时,大事提倡朱熹的理学,追尊他为太师,追封信国公。下诏学宫祭祀朱熹,并赐岳麓书院匾额。现在的建筑是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所修,古朴典雅,犹可想见当时盛况。
福建崇安县的武夷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方圆60公里,四面溪谷环绕,不与外山相连,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全山36峰,99岩,72洞,108景。主要名胜集中在九曲溪一带。游览九曲山水,乘竹筏从星村顺流而下,盘绕山中大约7.5公里,半天便可看尽两边的山峰。其中溪口的大王峰、二曲的玉女峰、五曲的天游峰,都是武夷山著名胜景。朱熹曾写过一首《九曲棹歌》,详尽描绘了沿九曲溪游览一路所见的风光。他对这里特别熟悉,因为他少年时就跟随武夷山的学者刘子翚〔hui辉〕读书。后来又以“提举”的职务,主管过大王峰下的冲佑万年宫,这是宋代著名的道教活动中心。从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起,朱熹在五曲隐屏峰下的紫阳书院讲学达10年之久,学生众多,影响很大。现在尚有仁智堂、隐求室、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铁笛亭等建筑物,统称“紫阳书院旧址”。朱熹还研究过九曲溪两岸悬崖洞壁中的架壑船棺,这是古越族一个支族的葬具,外形像船。朱熹认为是少数民族部落遗存下来的。经本世纪70年代福建省博物馆的调查和考证,测定这些船棺已有3400多年的历史。武夷山名人石刻布满峰壑崖壁,大多是宋明以来的名人学者、文官武将、羽客高僧留下的。
宋代佛教艺术虽不及唐代繁荣,但成就也很高。四川大足县的石刻,与云冈、龙门、敦煌一样,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大足县境内有几万尊唐宋石雕像,以宋刻为最多。分布在20多处石刻区内。其中北山和宝顶两区是全县乃至全省的精华所在。北山的石刻又以佛湾为最集中,共264个龛窟,其中第136窟,名为“转轮经藏窟”,尤其著名。窟内正壁为佛,左右壁八尊菩萨外加力士和童子侍女,构成一大组群像,布局对称。八躯菩萨像丰腴圆润,典雅大方,是此窟石雕艺术的精华。如数珠手观音上身稍稍向后侧转,眉梢嘴角流露出微微笑意,神情潇洒,妩媚多姿,俗称“媚态观音”。普贤菩萨骑在白象身上,面部丰满清秀,线条柔和,表情优雅安详,肌肤质感极强,衣纹褶叠纹路清晰,华冠佩饰精雕细刻,刀法锋利,见棱见角,转折处流畅自然。宝顶山是南宋时开凿的,工程从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开始,延续了70多年,所以主要是宋代风格。内容大部分是佛教故事,颇有趣味,保存完整。如小佛湾的“地狱变相”,本是刻画地狱中的种种恐怖情景,但人物都取材于社会生活和地方风俗,有东倒西歪六亲不认的醉汉,有手掀竹笼放养小鸡的农妇,有给孩子喂饭的母亲,也有蹲在雪地上饥寒交迫的受苦人,形象朴实健康,情趣也极浓厚,几乎看不出多少宗教的意图。其他佛经故事的雕刻组群中,也有不少生动的造型,如《放牛图》中将两个放牛娃依傍嬉笑的快活神情塑造得活灵活现。《六师谤佛图》中聚精会神吹筚篥〔bi li毕立〕的少女也凿得微妙有神。总的说来,大足佛雕中的宋刻不如唐雕气魄宏伟,也没有唐雕的浑厚和力度。神佛形象更接近真人,而且大多秀丽精妙。由于普遍具有写实的倾向,质感比唐雕更强,表现也更细致繁复,更富生活气息。
晋祠始创于北魏前,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叔虞封唐,这里因有晋水,后来改国号为晋,后人就用“晋”来名祠。晋祠在唐代已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大诗人李白曾写诗描绘过“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的情景。后屡经修葺变迁,到北宋天圣年间曾大规模修建。祠内为叔虞之母邑姜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圣母殿。这座大殿是晋祠的主建筑,元明两代虽有修补,但至今仍保留宋代的形制和结构。大殿四周是围廊,殿前廊柱上有木雕盘龙八条,这种样式和宋代李诫所著《营造法式》中所说“副阶周匝”的制度一致。大殿内空间较宽,斗拱用材大,出檐深远,侧脚升起显著,是国内规模较大的一座宋代木构建筑。圣母殿内有宋代彩塑43尊,彩塑的风格与大足石雕类似,主像为圣母,其余是宦官、女官、侍女等。圣母凤冠霞披,端坐在凤头椅上。侍女手里都拿着侍奉的东西,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眉眼有神,姿态自然,塑工精美,是宋塑中的珍品。晋祠内“三绝”除了圣母殿内的宋代彩塑以外,还有周柏隋槐,自北周、隋代至今,依然茂盛葱郁。另有晋水源头难老泉,每秒流量1.8立方米,水温保持在17℃,长流不息。
是一座保存着宋代建筑风格的著名古寺。它坐落在河北正定县,创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原名龙藏寺,宋初更名为龙兴寺,清康熙初定名为隆兴寺。全寺占地约五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保存又较完整的佛寺建筑群,这里有宋代建筑风格的摩尼殿、转轮藏阁、慈氏阁、天王殿。摩尼殿是全寺遗存建筑的精华所在,建于宋仁宗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形制极为特殊:平面方形,四面厚墙围绕,每边正中各出一间抱厦,形成十字形平面,抱厦的屋顶是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打破了方形大殿单调沉重的格局,使整体建筑造型形成雄伟沉稳的基本风格,同时又不失华丽轻巧之美。这种形制在我国现存宋代建筑中是仅有的一例,大殿梁架结构稳定,檐下大量使用斜拱,斜拱后尾交叉成三角网架,与《营造法式》所写相符。隆兴寺内还有全国最高的铜佛像,在大悲阁里,高22米,下面还有2.2米高的石须弥座。佛像身材颀长,比例匀称,衣纹流畅,腰部以下铸工尤精,显然是宋代艺术风格。铜像两侧40只手臂在清末已改为木制,只有在前胸合掌的双臂是铜质。像的基座上枋、壶〔kun捆〕门内和隔间柱上刻着伎乐、飞天、盘龙等各种纹饰图案,都是宋代雕刻,十分精美。大悲阁东南侧还有一块《龙藏寺碑》,是楷书中最著名的精品。碑文上刻着此寺始建的经过,书体工整方正,遒劲沉厚。书法家认为它集六朝书法之大成,是隋碑中的第一名碑,在南北朝到隋唐的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