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恽代英《狱中诗》
恽代英(1895~1931年),字子毅,原籍江苏武进,生于湖北武昌。中共党员,早期青年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
恽代英,江苏武进县人,1895年8月12日生于湖北武昌,在中华大学读过书。读书时,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卖国条约。消息传来,群情激奋,恽代英和同学们投入了反日爱国运动,散发传单,抵制日货。他买一瓶墨水、一个篮球,都要看看是不是中国货,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恽代英正担任中华大学附中主任,闻讯后,立即发动武汉学生积极响应,和军阀王占元进行了尖锐复杂的斗争,领导武汉各阶层群众投进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
他是一个既有远大理想,又有坚定信心的人。他在1919年7月8日的日记中录存的致友人信中说:“足下所望于代英者,代英久已自任,有生一日,必为人类做一日事,且必要收一日之效。代英决不欢迎失败,亦自信决非徒凭理想。盖不敢忘者,乃以稳健笃实的进行,求最高洁理想的实现也。即令今日代英夭死,亦信己有朋友肯坚决为人类做事。只此精神辗转传递,理想终有实现日也。”
为传播革命思想,他访问北京,寻求真理,结识了李大钊、邓中夏,在武昌横街头会见了毛泽东,开始了武汉“利群书社”和长沙“文化书社”的合作交流。在认真学习和刻苦实践中,恽代英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他去四川泸州播撒革命火种,受到军阀豪绅无端迫害,使他们最后抛掉了利用既成势力进行社会改革的任何幻想,认识到必须由人民当家作主才能救中国。1923年暑假,他离开四川,参加第二次团代会后,受党的委托兴致勃勃地来到上海,曾在上海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主编《中国青年》,开始了一个职业革命家的壮丽生涯。他常说:“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他燃烧起来,烧掉过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
1930年5月6日,恽代英在上海不幸被捕。顾顺章叛变,供出了他。蒋介石听说抓住了恽代英,如获至宝,先是派人劝降:“你是国民党的中央委员、中国青年的领袖,是国家杰出的人才。希望你回到国民党来工作,我们绝不会亏待你。”接着又亲自出马,在南京中山陵附近的官邸亲自接见恽代英,请他吃饭。恽代英当即斩钉截铁地对蒋介石说:“你我在黄埔军校接触虽不多,但相互还是了解的。你不要对我抱有任何希望,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原来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党派恽代英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当时任军校校长的蒋介石感到恽代英是个人才,对他很器重,并拉拢他。蒋介石生活上很讲究,他自己每吃什么,就让副官也送一份给恽代英。开始恽代英拒绝收下,后来同志们建议他收下来,带给大家吃。他就将罐头、巧克力糖等带来分给大家“打牙祭”。蒋介石白赔上东西,丝毫没能动摇恽代英的革命立场。这次,蒋介石劝降不成,便下决心杀害他。
1931年4月29日中午,恽代英高唱着《国际歌》走出了牢房。临行刑前,敌人问:“你还有什么话说?给你一个机会。”恽代英怒目以视:“我遗憾的是为我们党工作得太少了。”这时,蒋介石派来监刑的伪军法司司长王震南高声号叫:“恽匪代英跪下受刑!”恽代英双眼冒火,紧盯着敌人,严词拒绝:“共产党人是从来不下跪的!”他面对刽子手,发表了最后的演说:“蒋介石走袁世凯的老路,屠杀爱国青年,献媚帝国主义,较袁世凯有过之而无不及,必将自食恶果!”敌人惊恐万状,王震南急令行刑。可是面对正气凛然的恽代英,刽子手哆嗦了,竟好久扳不动枪机。执行官无奈,只得另换一个刽子手开枪。恽代英身中数弹,倒在血泊里。
1950年代英牺牲19周年时,周恩来同志题词:“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恽代英同志牺牲已经19年了,他的无产阶级意识,工作热情,坚强意志,朴素作风,牺牲精神,群众化的品质,感人的说服力,应永远成为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1953年,周恩来同志又笔录了代英的《狱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