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月24日,出生于南京,年幼多病;
1931年7月,父亲吴竹似去世;
1933年1月,母亲邓季惺与陈铭德结婚;
1936年,进南京山西路小学读书;
1937年,抗战爆发,举家西迁至重庆,在精益小学解读一学期后,进巴蜀小学;
1941年,进重庆南开中学;
1942年,转学成都高琦初中;
1944年,考入金陵大学附属金陵中学高中部;
1945年,抗战胜利,随金陵中学迁回南京,父母所经营的《新民报》成为拥有南京、重庆、成都、上海、北平等五地八刊的国内最大民营报业集团;
1947年,患上肺结核病,被迫停学;
1948年,考入金陵大学,因病再度休学;
1948年10月,随母逃亡香港,待船去解放区;
1949年4月,回到北平,肺病复发,住结核病医院;
1950年1月,在南京金陵大学复学,就读经济系;
1952年,肺病再犯,住疗养院,结识金陵女大儿童福利系学生周南;
1952年9月3日,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金陵大学经济系并入上海复旦大学;
1953年,大学毕业,因肺病未愈,留校一年;
1954年,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为兼任研究员冀朝鼎、姜君辰等作助手,后跟随援华的苏联财政专家阿·毕尔曼研究企业财务问题;
1956年6月,与周南结婚;经济研究所青年与党支部领导之间爆发关于“向科学进军”的争论,吴敬琏积极参加了争论;
1957年,因为犯有在青年中宣传《在桥梁工地上》、《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这类“右派小说”等“严重右倾”错误,受到党内严重警告的处分;
1959年4月,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讨论会”;
1960年5月,《经济研究》刊出《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这是第一篇产生较大影响的长篇论文;
10月,参加孙冶方组织的《社会主义经济论》写作班子;
1961年3月,参加中共中央宣传部举办的毛泽东《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学习班,参加于光远领导的《政治经济学》写作组;
1963年初夏,长女吴晓莲出生;
1964年10月,参加经济研究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经济研究》上发表《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不容歪曲》,批判孙冶方的“生产价格论”和“利润目的论”;
1965年8月,次女吴晓兰出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被宣布为“走资派”,参加哲学社会科学部的群众组织“革命大批判指挥部”;
1969年11月,随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下放河北省息县的“五七干校”;
1971年4月,随学部干校迁到明港镇,被定性为“帽子抓在人民手中的‘五·一六反革命分子’”,送进劳改队改造,期间与难友顾准一起读书,成为忘年交;
1972年7月,随学部回到北京;
1974年12月2日,顾准去世;
1975年,赴山西大寨参加《大寨政治经济学》写作组,1976年夏在“反击右倾翻案风”中被“礼送出境”;
1976年冬,随于光远等人策划召开按劳分配学术讨论会;在5次讨论会中递交多篇论文;
1979年1月18日,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做长篇发言批评大寨;
4月16日,为在江苏无锡举办的“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问题讨论会”写作论文,倡导国有企业自主经营;
年底,参与接待波兰改革派经济学家弗·布鲁斯;
1981年年初,参与接待捷克斯洛伐克改革派经济学家锡克;
1983年1月,赴美国耶鲁大学经济系和社会政策研究所做访问研究;
2月22日,孙冶方去世;
1984年7月,归国,随马洪等人为商品经济“翻案”;
8~9月,参加国务院改造振兴上海工作组,写作改造振兴上海战略部署规划;
秋,调入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任常务干事,随即转调到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任常务干事;
1985年,机构调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干事;
1月,参加“经济过热与宏观调控”问题的争论;
7月,在讨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建议(草案)》时,提出企业、市场体系和宏观调节体系三个环节配套改革的主张,后来这种主张逐渐形成中国改革中被称为“整体协调改革派”的学术派别;
9月,参加“宏观经济管理国际研讨会”(巴山轮会议);参与创办《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与赵人伟、荣敬本一同任主编;
1986年4月,被征调进入新成立的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研讨小组办公室,任副主任;
1987年,《经济改革问题探索》出版(1990年苏联科学出版社出版俄文版);
198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合著)出版;《中国经济的动态分析与对策研究》(合著)出版(1989年韩国韩文版出版);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上首次用“寻租理论”来解释经济转型过程中腐败蔓延的原因;
1989年11月,在“总结70天经验”会议上与“计划派”论战;
1990年,7月,在中共中央的一个会议上与“计划派”再次论战,不久被称为“吴市场”;
秋冬,发起组织“中国经济改革总体设计”课题组;
1991年12月,发表《论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计划与市场》,出版《论竞争性市场体制》;
1992年1月,接任蒋一苇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和《改革》杂志主编的职务,大力宣传邓小平的南方视察,推动改革;
4月30日,写《关于计划与市场提法问题的建议》寄送中央领导人,建议将经济改革的目标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3年,在有关中国改革特点的国际讨论会的讨论中,不同意“渐进改革”的提法,提出用“体制外改革优先”(后改为“增量改革”)来描述中国的改革战略;
8月24日,《经济日报》刊发与钱颖一合作的《关于公司化》一文;《大中型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合著)出版;
11月14日,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多项主张被采纳,中国改革进入“整体改革”新阶段;
1994年,促成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上海创建,并任专职教授;《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出版;
1995年8月29日,母亲邓季惺在北京去世;
1996年3月,随同朱镕基到山东省诸城调研“放小”试验;
1997年,完成研究报告《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与“计划派”发生论战,给中央写建言书提倡中小企业的产权清晰化改革;
1998年,被聘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首席经济学家,直至2001年;
3月,当选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任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合著)出版;东亚金融风暴影响中国经济;
6月,赴浙江调研,在呈报国务院的报告中建议采取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得到国务院的采纳;
11月,《财经》杂志刊发与汪丁丁的“关于中国改革前途的对话”,第一次提出了警惕“权贵资本主义”;
1999年,在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时,提出“制度重于技术”;
2000年,3月,在参加全国两会时,反对炒作“互联网概念股”,引发一场大争论。4月,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
8月,香港浸会大学授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10月,支持《财经》发表揭发基金业黑幕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
12月,中央电视台首度评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以最高票获得“年度人物”第一名的大奖;
2001年,《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论文集出版;
1月14日,在中央电视台抨击“中国股市像一个很不规范的赌场”,引起轩然大波;
3月,《十年纷纭话股市》论文集出版,该文集的前言(《股市七题》)总结了与自己的批评者之间的主要争论;
2002年1月,筹办《比较》辑刊,任主编;
秋,与江平创建上海经济与法律研究所,2004年年初停办;在北京另办洪范经济与法律研究所和《洪范评论》辑刊;
2003年,参加多场论坛,倡导“法治的市场经济”;
3月,再度当选全国政协委员;获得国际管理学会(IAM)“杰出成就奖”;
2004年1月,再版《当代中国经济改革》(2004年英文版,2005年繁体字版,2007年日文版);
7月,在多个场合警告片面追求“重型化”的战略不可持续,引发“中国工业化道路经济增长方式”的论战;
8月,“被动”卷入“国有资产流失”的论战;
2005年,受聘为麻省理工学院公开课件项目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至2008年;同期任国际经济学会(IEA)执行委员会委员;
3月,在全国政协全体会议上,提出“‘十一五’必须认真解决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问题”;
8月,受聘为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顾问委员会委员;
11月,出版《中国增长模式抉择》,此书荣获首届“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和“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
2006年3月,在全国政协大会上,重提国有企业的改革;
7月,与茅于轼教授共同发起筹资建立富民基金会;
8月,香港大学授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9月,出版《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
2007年,担任北京富平学校理事会理事;
2008年,在《中国企业家》发起评选的“30年最具贡献的十位经济学家”中,以最高得票率当选;当选南方报业集团、英国《金融时报》等“30年最具影响的十大经济学家”;
8月,受到“间谍门”谣言的诽谤攻击;
2009年8月1日,就任阿拉善SEE生态基金会理事长;
9月,在《财经》上发表总结中国60年发展的长文《中国经济六十年》;
2010年,1月24日,迎来80岁寿诞;《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第三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