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腓特烈不打算在军事上施加压力,而采用在意大利南部和德意志行之有效的“巡会”方式。所谓“巡会”就是皇帝巡视各个城市,把当地和附近自治体的代表召来开会,让他们在会上承认皇帝的统治权。
1月,他首先在帕维亚召开“巡会”。帕维亚自不待言,诺瓦拉和维切利等自治体的代表全员参会。
2月,“巡会”转场都灵。都灵及其附近的萨沃纳、库内奥和其他自治体的代表也都齐聚一堂。
当月月底消息传来,此前旗帜不鲜明的佛罗伦萨同皇帝特使进行了交涉,接受了皇帝派遣的行政长官(podesta)。
至此,留在同盟方即米兰方面的自治城邦只有亚历山德里亚、皮亚琴察、布雷西亚和博洛尼亚4个自治体了。孤立米兰这个伦巴第同盟领袖的圈子越缩越小了。
3月,米兰终于改变了躲在教皇背后的一贯做法,直接向皇帝请求媾和。科特努瓦彻底失败以后,时间过去了3个月,米兰在那次战役中丧失了军力的一大半。米兰所拥有的人口数量在欧洲仅次于巴黎,在意大利名列第一。即便如此,它也难以补充在科特努瓦之战中丧失的兵力。研究家们也都写道:米兰的军事力量在科特努瓦遭到了毁灭。
尽管如此,米兰人的好强性格似乎并未改变,特使提出的并不是无条件投降,而是有条件投降。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他们想要恢复到“康斯坦茨媾和”时的状态。具体条件如下。
一、米兰向皇帝投降,发誓今后效忠皇帝。
二、将象征米兰的市旗置于皇帝脚下。
三、解散第二次伦巴第同盟。
四、皇帝再次率领十字军远征时,米兰将派出1万名士兵参战,费用全由米兰承担。
五、放弃纳入米兰领土的两个地方。
六、双方归还俘虏。
七、今后,米兰接受皇帝任命之人担任本国士兵的指挥官。
上面是米兰接受的条件,下面是同盟即米兰方面开给皇帝的条件。
一、皇帝允许自治体以后易帜而不作为叛乱分子予以处置。
二、皇帝同意自治体保有环绕全城的城墙和塔楼。
三、皇帝以官方名义承认自治体保有其位于城外的城堡和农庄。
四、皇帝再次认可“康斯坦茨媾和”时的协定,自治体拥有行政权和司法权。
据说腓特烈听完后没有发怒,反而笑着回答了特使。但是没有史料显示他的答复内容,我们在这里只能发挥想象了。如果考虑他的谈话方式和气质进行创作,我想皇帝可能有下面的回答。
“首先,既然打了大败仗,投降是当然之路。既然意大利北部已经成为皇帝的领土,效忠我不过是极为自然之事。
“你说要献出米兰的市旗,我们在科特努瓦已经缴获很多,再拿过来也难以处理。
“你说到要解散伦巴第同盟,那个同盟的目的是对抗我。既然你们都来我这里求和了,不用任何人说,解散也是理所当然的。”
意大利北部及周边
我认为腓特烈会回避回答特使列举的第四项条件。在第六次十字军远征时,腓特烈本人就与敌方的阿尔-卡米勒缔结了媾和条约,耶路撒冷已经回到了基督教徒一边。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将近10年,有很大的可能是情况会发生变化。阿尔-卡米勒在那年去世,腓特烈打算继续对继任苏丹采取友好政策。他当然没有再次率领十字军远征的心思。不过,在当时,只要有不关心十字军这一条,就有可能被基督教徒当作敌人。有些问题必须慎重回答,十字军远征就是公职人员必须慎重回答的问题之一。
皇帝继续回答道:“你说要放弃米兰近郊的两块土地的领有权,但那里已经归了我方。
皇帝腓特烈二世
“你说双方归还俘虏,但俘虏只有一方有,‘双方’的说法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你说让我任命指挥米兰军队的人,司令官通常要带副官等人数不一的随从。如果米兰愿意全部接受这些人,我可以考虑。
“你要求我同意的事项,第一个是让我不要把意大利北部对抗我的人视为叛乱分子。这不是我要根据你们的情况回答的问题。第二个是保留城墙等防御设施。如果是为了保卫市民的安全我可以同意,没有异议。城外的城堡和农庄,我也可以同意,没有问题。尊重私有财产也是我的信条嘛。
“但是,在包括税制在内的行政和建立法治国家必不可少的司法方面,我不能同意自治体自治。这是最高统治者皇帝的权力。”
米兰方面提出了有条件投降,但腓特烈要求的是无条件投降。
米兰特使见皇帝死守这条线不肯退让一步,便撂下一句逞强话退了出去:“我们宁愿战死沙场,也绝不死在绞刑架下!”
这句逞强话成了解释所谓伦巴第同盟就是奋起对抗皇帝中央集权化的自由人集团的根据。
被称为自治体的自治城邦在自由的旗帜下集结起来,它们在自治城邦内部和与其他自治城邦的抗争中耗尽了能量,结果在后来不到百年的时间里销声匿迹。几乎所有的自治体都是因被政体为所谓“领主”(Signoria)一个人统治的国家吞并而消亡。13世纪前是所谓的“自治体时代”,14世纪开始进入所谓“领主时代”,形成了意大利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发展转变的历史过程。
“自治体时代”的意大利
“领主时代”的意大利
意大利北部后来被西北部的米兰和东北部的威尼斯这两个国家整合了。米兰是公爵统治的君主国家,威尼斯虽然是共和国,但一直实行少数人领导。在“领主”时代,君主政体也好,共和政体也罢,目标都是根绝内斗,确立国内秩序,从而全面发挥市民活力。在最重视政治稳定方面,彼此都是一样的。
腓特烈一以贯之的思想是“腓特烈治下的和平”(Pax Fridericiana),100年后人们可以证明这一想法确属远见卓识,甚至在他活着的时候那么强烈反抗他的意大利北方人都接受了这一想法。
但是,1238年春天离这个将来的时代还很遥远,腓特烈皇帝与米兰谈崩了。我只能认为谈判破裂理所应当。
原因是双方的对立是先有自由还是先有秩序这样的无解对立,这也是人类世界的永恒课题。这个对立产生于神圣罗马帝国和自治体之间,这两者是中世纪的一个极为独特的现象。
腓特烈想把包括意大利北部在内的自己的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变成皇帝在政治、外交、军事、司法、经济等一切方面拥有最终决定权、以法律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国家。并且他已将此付诸行动。
而自治体(自治城邦)则希望自己决定这一切,并要求皇帝认可这一点。
0这样一来,即使说这是地方分权,情形也同古罗马不一样了。罗马帝国虽然承认名为“Municipia”(自治城市)的地方自治体拥有自治权,但自治权仅限于自治体内部的行政方面。
所以,意大利北方自治体逼迫皇帝承认的与其说是地方的自治,不如说是国家的自治。这也并不是要求皇帝承认“伦巴第同盟”这种全体意大利北方的国家,而是要让皇帝承认每个加盟自治体各自拥有国家水平的自治权。
伦巴第同盟不是为了实现共同的政治理念而结成的同盟。不管是为对抗腓特烈的祖父“红胡子”皇帝结成的第一次伦巴第同盟,还是以其孙子腓特烈为目标结成的第二次伦巴第同盟都是如此。伦巴第同盟是一个纯粹的军事同盟。我想以现代日本的“县”打个比方。考虑到规模,自治体比不上美国的“州”,也就是日本“县”的规模。如果以日本的“县”来举例,只在抵御外敌入侵所需要的防卫问题上与中央政府合作,其他一切事务均由“县”自行决定,那么,理解地方分权的现代国家的中央政府又会如何作答呢?
在800年前的中世纪后期,如果地方的要求超越了地方分权而上升为国体问题,情况也是一样的。腓特烈皇帝面对要求“自决权”而非以往所提“自治权”的米兰寸步不让,也是理所当然之事。如果答应了米兰的要求,腓特烈实现自己治下“和平”的思想就会先为自己所否定。这很可能还会导致神圣罗马帝国自身崩溃。
有不少研究家认为,谈判破裂后,腓特烈应该立即转而进攻米兰。但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根据众多史实所做的推测,这个时期米兰的总人口是8万到9万人。那么,可以拿起武器上战场的人数为人口的五分之一,即18 000人,减去在科特努瓦损失的5 000人后,兵员数量应为13 000人。但是,一旦得知皇帝的军队要进攻米兰,米兰的盟友贝加莫和皮亚琴察等反皇帝派自治体一定会有人赶来增援,15 000人很容易扩大到两倍。这是很现实的想法。
人们也一定会想,皇帝军队前一年11月在科特努瓦取得了完胜,未损毫发的15 000人应该都能投入战斗。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皇帝的军队在前一年年末临时解散了。这一情况且容后叙。
此外,米兰在古罗马时代叫“梅迪奥拉尼乌姆”,一直被视为意大利北部的主要城市之一。有4条古罗马时代敷设的大道在这里汇集,在1 000年后的中世纪后期仍可使用,其中两条分别通向米兰的伙伴贝加莫和皮亚琴察。
进攻围着城墙的大城市,除非把整个城市与周围隔绝,否则便不能成功。
腓特烈大概认为,在这个时候强攻米兰胜算不大。米兰同这位皇帝交涉时表现强势,这也是建立在这些事实,即米兰所拥有的有利条件基础之上的。
可是,腓特烈也不能允许跟米兰吵翻之后就放任态势恶化,而不拿出任何手段。那样就有可能使两年来的成果付诸东流。看到皇帝的怯弱,眼下已经臣服的意大利北部其他自治体也有可能立即回到米兰方面。而且,腓特烈本人也是一个无所作为便死不瞑目的人。既然进攻米兰有困难,他便决定进攻布雷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