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加坡最大银行的创始人连瀛洲,很多人说他运气好,赶上了好时机。其实,他的成功不仅仅靠的是运气,而是他善于放眼市场的发展趋势,将运气转化成了财气。
1945年10月3日,连瀛洲乘船回新加坡。他身兼两职,在中国总领事未到之前,他是“第一位中国使节”,又重任中华总商会会长;其后,又被委为英军行政咨询委员会首席委员、重建委员会委员以及市政局委员。然而,在担任繁忙的政治与社会工作的同时,连瀛洲并没有忘记重振旧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带给了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曙光。1960年以来,新加坡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银行与金融业的迅速发展。
曾在战中经商,让连瀛洲备受折磨。多年战火中的经商经历,让他对生意有别样的体验。当他看到战后的新加坡正在以飞速的发展崛起时,他似乎看到了新的商机。他注意到了金融和银行的发展,于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从长远看,最吃香的银行业”上面。
终于在1947年,他得到新、马各帮派侨领的赞成与支持,成立了华联银行。可以说,这次大胆的尝试为连瀛洲的事业创造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1947年10月,华联银行在新加坡注册,注册资本1000万新币,实收200万元。但就是这区区200万资本,也一波三折,直至1949年2月5日正式营业前夕才凑齐。连瀛洲任华联银行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首任经理是连瀛洲的老搭档欧阳奇。
银行虽然成立了,但因为本身的资金并不是很充足,华联银行在创立之初一直租用的是莱佛士坊梅雅大厦一楼和地下室,每月租金4000新币。
这家银行能生存下来吗?当时,有人断言:不出3个月,华联银行必将关门大吉。的确,作为刚刚涉足银行业的连瀛洲来说,资金问题是个大问题,没有人会预想到华联银行的明天会是怎样的,它本身的存在似乎很不具有说服力。
但是,连瀛洲却顾不上这么多流言蜚语,他始终坚信“外国人做的事,我们也能”,他看重的是努力行动。
然而,就是连瀛洲这种对未来的坚持和向往成就了他的伟业。他目光坚定地望着新加坡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相信自己对市场行情的判断。
华联银行与任何一家刚刚诞生的商业组织一样,始营业时也只有很小的规模——10名管理人员、15名书记和2名看守人员,总共27人。
但是,连瀛洲凭借着良好的社会联系,优秀的公关工作,再加上欧阳奇高效的管理,以及广大职员勤奋敬业的努力,华联银行很快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业务逐渐增多。开业3年,银行就宣布发放5%的股息,这在新加坡银行史上是头一次。
1957年,华联银行在新加坡开设分行,1958年又在马六甲抢先设立分行。此后,又陆续在东京、伦敦等世界主要城市开设分行,走向了国际。
从1983年开始,华联银行加大了收购的步伐,新加坡国际银行、亚洲商业银行等都成为它的盘中餐。就这样,华联银行在连瀛洲的带领下,成为新加坡四大银行集团之一、世界知名的华人金融集团之一。
连瀛洲设立华联银行,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小银行,发展为新加坡拥有国际基础的联合大企业,是与二次大战后新加坡经济的变化与发展分不开的。他的成功就在于他能够准确的洞察世事,结合既有的经验,同时对新加坡社会经济进行前瞻性的判断,作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商业决策。
做生意讲究财运,选择项目的时候,海外商人非常注重分析影响财势的因素。高财商的商人,不仅懂得如何创造财富,关键是能够在财富的机遇面前应该如何去抓住它,完成运气——机会——财气的转化,把运气变成财气。
看清财势的走向,再做决定。这是始终不变的一个经商原则。概括起来,财势的变动一般取决于三个方面:
(1)行业变化
做生意要考虑影响全局的因素,自身的经营方向和规模大小是一切的基准,无论市场有多大,吃不下无法获利,不考虑市场潜力,吃不饱就要亏本。潮商认为,你的商业活动,必须以整个行业作为参照,才有意义。注意行情变化,才能找到对策。
(2)市场变化
某些商品原来销售很畅,现在忽然疲软、卖不动了;或是过去没人买,突然现在抢手了。这种市场变化,表面看难以解释,其实都有原因。不外乎是商品生产量多了或少了、质量变好还是变坏了,或是某些经营者实行了促销措施,做了广告宣传,在消赞者中间产生积极影响的结果。潮商认为,预先了解到这种情况,就可以预见到市场行情的变化,从而为选择项目提供决策依据。
(3)政策变化
政府根据某种情况,对某种商品提出了调控政策,必然引起市场变化,比如政府将粮食、棉花收购价格提高了,必然产生连锁反应,用棉花生产的棉布、针织品也会随着上涨,以粮食为原料的食品、饲料也将随着涨价。掌握了这些方面的变化因素,就能为进—步预测行情做好准备,判断你的项目选择是否合理。
能着眼将来,就能够预言未来。缺乏远见的人会被未来弄得惊惶失措,变化不定会让他们无所适从,随处飘荡。他们不知道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会落到哪个角落。而那些放眼长远视野开阔之人,加上自身勤奋努力的话,将来则更有可能实现他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