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王泽浓一首
咏茶词
秦巴①多佳茗,仙雾②舞银毫。翠绿鲜醇嫩香飘,妖娆体态披茸毛。午子山奇含柏翠③,龙安细旋碧玉条④。老树新花放,百艳争妍在今朝。
——戊辰六月参加陕西省名茶开发研讨会,秦巴雾毫被评荣占鳌头,作此以庆贺。
八十三叟王泽农书于西安〔王泽农〕1908年出生,江西婺源人。茶叶科学家。1925—1927年在北京农业大学肄业。1931年毕业于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1937年在比利时颖布露国家农学院毕业并授予农业化学工程师学位。历任复旦大学茶叶组教授、茶叶专科主任,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安徽农学院教授、教务长、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茶叶系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茶叶生物化教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华茶人联谊会顾问,中国农业科学院常务理事、荣誉理事等职。泽农先生长期从事茶叶教学与研究工作,是中国茶叶生物化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曾发明灼烧法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为茶叶的综合利用开辟了途径。由其主持和指导的“HCDJ—6红茶光电拣梗机的研制”与“LCDJ—20绿茶光电拣梗机的研制”项目分别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和中央商业部重大科技三等奖。着有《茶叶化学》、《武夷岩茶土壤》、《茶叶生化原理》荣获1977—1981年中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并发表过有关茶叶生物学论文数十篇。
〔题解〕戊辰六月研讨会,是指1988年夏陕西省在西安市召开的全省的茶叶开发研讨会。当时已八十三岁高龄的、当代中国着名的老一代茶叶科学家、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教授王泽农等诸多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研讨会。泽农老先生对陕西省提出的茶叶开发规划与当前在茶叶科研、生产上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阕仙姿绰约,意韵悠长,充满馨香的名茶赞歌。笔者怀着敬仰之情,特予将蔡如桂先生所寄来的题词条幅影印件加以注释,收入本书《今古茶诗下》篇,以饷读者。
这里尤应一书的是,年已近九如高龄的王老尊师,非常健朗,仍在伏案耕耘不息,当他亲自审阅了这首词的注释和小传后非常高兴,还在百忙中抽暇欣然命笔,为本书的出版惠题联语见本书扉页题词之一志贺嘉勉外,还写了一封令人感奋不已的信。兹录如下,以铭志不忘:
玉杰同志:
您好!您的来信到达我这里,已有好几天了。因为近来接受印度要我写的材料,并限期要交卷,所以就没有能够抽出时间来及时向您写回信,非常抱歉!
您的大作《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即将发行,这是一件好事。我认为以今古名茶、名人、名器、名典、名泉、名诗、名联为纬;以世界第一部茶的名着陆羽茶经为经,广集古今名着资料,内容丰富,洋洋大观,是一部好书。我对您的辛勤成果,表示由衷的敬佩。
您把我在西安写的一首长短句也收集在内,并作了注解,对我来说,是一种赞赏,是一种肯定,也是对我的鼓舞。我非常感激您。
这里拟好一副对联为您的大作出版发行志贺!
特此致函!候安!
王泽农一九九五年六月三十日于合肥当读者有幸读到这一宝贵书翰时,无一不会从王老信札的字里行间,深切的感到中国老一代茶叶科学家的那种一生身许茶事业,只留芬芳惠人间的高尚情操、中华学者的茶德风范和虚怀若谷的谦逊精神;为了弘扬中华茶文化,王老对晚辈作者,总是予以关怀、慰勉,他的那种亲躬育人精神,有如高山景行,令人钦敬,激人奋进!
〔笺注〕①秦巴:指陕西省茶区、尤赞大巴山地区所产之名茶。陕西是我国江北主要产茶省份之一,分为紫阳与汉中两个茶区。主要产茶县有紫阳、西乡、平利、安康、南郑、岚皋和镇巴。而地处大巴山区的西乡、镇巴又是自汉代起即产茶的古茶区。镇巴县秦巴雾毫开发公司在茶叶的开发研制方面取得明显成就。
②仙雾:词之起首“秦巴”、“仙雾”等四句是咏赞镇巴县秦巴雾毫开发公司生产的名茶“秦巴雾毫”。
③午子山奇含柏翠:指陕西省另两品名茶:午子仙毫、午子翠柏,分别由西乡县茶叶技术指导站开发研制与西乡县茶厂生产的全国名茶。午子山:在西乡县境,是西乡茶叶产区、世界名贵树种白皮松的原产地。
④龙安细旋碧玉条:“龙安、碧旋”是陕西省岚皋县生产的名茶。
龙安:为茶产地龙安寨;碧为茶色,旋指茶形螺形或蟠形。
五十一、庄晚芳四首
咏茶诗
其一
品茗文化古今称,西子茶家喜结盟①。
堪赞诗痕②添史迹,佛心禅味众心灵③。
——《茶影诗痕》赞
其二
遥望双峰④耸入云,茶蓬翠绕众山青。
人间珍品香留世⑤,长念爱民总理情⑥。
其三
茶家诗会品佳茗,物质精神永结盟⑦。
不识当年龙井⑧意,今知“四绝”中华荣。
原诗注:龙井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着称于世。
上述二首作于1989年4月之“茶人之家”的品茶诗会。
其四
邀来小住茶山庄⑨,倍感友情送净凉。
翠竹园林景色美⑩,黄芽HI再品更甘香。
——《茶人山庄小憩》
〔庄晚芳〕1908年出生,茶学家。福建惠安人。1934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农艺系。1935—1937年在安徽祁门改良场任技术员,1937—1938年任中大农学院助教,1938—1941年任福建茶叶改良场技师、茶叶管理局局长。1943年以后,曾任协和大学农学院、复旦大学农学院、安徽农学院、华中农学院、浙江农学院教授,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现任浙江农业大学教授,浙江省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长期以来从事茶叶栽培技术及茶叶经营的教学和研究,对我国茶叶生产、科研的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都有显着贡献。着作有:《茶作学》、《茶树生物学》、《茶树生理》、《饮茶漫话》、《中国名茶》、《中国茶史散论》等。其中《茶作学》和《饮茶漫话》1959年译成俄文在苏联出版;《中国名茶》、《饮茶漫话》曾荣获全国科普作品奖,被译成日文。
〔笺注〕①西子句:西子湖畔是名茶之乡,也是中华茶人以诗会友、品茗、吟诗、结谊之胜地。在八十年代初期,由茶学界老前辈庄晚芳教授等发起,得到“当代茶圣”吴觉农老先生等中华茶人的大力支持,组建了“茶人之家”。戴盟先生于1989年春在《茶影诗痕》小引中说:“与茶有缘,早已多深月久;有‘家’可人,不过最近几年。偶在茶余,小留诗影,展读回顾,韵味悠长。花港曾集数十诗友,人鱼俱乐;汪庄雅集一百学人,菊寿皆芳。一角园林凝盏碧,双峰滴翠入帘青。陆羽茶文化香飘两岸;天坛珠茶珍眉,誉满五洲。但愿为‘茶人之家’稍添几页家史;或可在汪洋诗海,略添数朵诗花。”
②堪赞句:是指戴盟先生将“茶人之家”诸友的咏茶之作共50余首汇集成册,名曰《茶影诗痕》。
③佛心句:是诗人赞誉《茶影诗痕》的编辑者,将这些充满高情逸致、茶禅一味的圣洁诗篇汇集刊行,是众心所愿的千古韵事。
④双峰:指杭州市西湖风景区的北高峰与南高峰。素有“双峰插云”之说。其碑记在灵隐路洪春桥畔。宋、明时称“两峰插云”;清康熙帝南巡,改两峰为“双峰”。南北两高峰,遥相对峙,其间山冈起伏,绵亘约十里,峰顶时隐时现于薄雾轻岚之中,望之如插云天,因而得名。
⑤人间句:这句诗凝结了诗人对周恩来总理的无限敬仰之情。礼赞真正能留存于天地之间的是先哲的高贵品质、表率风范和那种鞠躬尽瘁、为国为民的“忧”、“乐”精神。
⑥长念句:周总理生前,对杭州人民、对西湖山水茶园寄予无限深情。在百忙之中“他曾不辞辛劳,陪同外宾前后五次访问梅家坞茶乡,其中第一次就是在1957年4月26日。我们的诗会选择这一天,也就是为了纪念他的高风亮节,茶德茶风。以茶代祭,以诗缅怀。我们在马年春日,品龙井茶赋诗怀念先烈,就具有龙马精神,时代气息同时也当作心香一瓣,聊寄我们对先烈先贤们的无穷哀思和敬仰之情”。引自戴盟《品茶诗会吟草·前言》⑦物质精神句:这句诗体现了茶与茶人、品茗与赋诗、人与人、人与山湖茶园——大自然界的契合美和千古不易的辩证关系。
⑧龙井:双关语,既指位于西湖的风篁岭上的龙井泉本名龙泓,又名龙湫;从三国时起,就着称于世,亦指西湖龙井茶。
⑨茶山庄:即“茶人山庄”。在浙江省德清县城西北13公里处的着名避暑胜地莫干山相传为春秋末年铸剑家莫邪、干将为吴王阖闾铸剑处的“皇后饭店”原址。
⑩翠竹句:莫干山上多修竹、清泉,云雾出没。古诗云:“参差楼阁起高岗,半为烟遮半树藏,百道泉源飞瀑布,四周山色蘸幽篁。”
HI黄芽:指黄茶中之珍品莫干黄芽。
五十二、陈彬藩一首
颂茶圣陆羽
茶经传三卷①,宏论着千秋②。
清芬播环宇③,江河万古流④。
〔陈彬藩〕1934年出生,福建省长乐人。为振兴祖国茶叶事业,早年负笈安徽农学院,攻读茶叶专业。1954年毕业后,从事茶叶研究多年,对世界茶叶原生地——云、贵、川的今古茶园、野生古代大茶树作过深入考察,对中国与世界茶学史潜心研究多年,有高深造诣。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华茶人联谊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湖南大学名誉教授。曾任福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副经理、福建省驻日本国全权代表,香港华闽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福建省副省长兼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信托公司副总经理兼香港集团副董事长,浙江省政府特别顾问及富春公司董事长,湖南省副省长。撰有茶学专着《茶经新篇》、《古今茶话》、《中国茶叶》以及《甘为改革开放马前卒》、《沉思录》等书。
〔题解〕陈彬藩先生这首《颂茶圣陆羽》作于1991年春,为庆贺中华茶人联谊会成立题诗。见载于中华茶人联谊会会刊《中华茶人》暂为内部刊物1992年创刊号上。原件为辛未春八十八岁高龄的画家、书法家董寿平老先生所书的行草条幅,势如行云流水,气贯江河,与诗的旨趣互映生辉,相得益彰。
〔笺注〕①茶经:陆羽着《茶经》分上、中、下三卷,共十章,约七千余字。内容详见本书第四章《茶圣陆羽下:皓首穷茶》。
②宏论千秋:陆羽《茶经》的问世,是中国乃至世界茶叶生产发展和茶学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茶经》“宏论千秋”,功益古今中外,为世界茶学与人类的茗饮文化的普及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③播环宇:《茶经》问世后,伴随着中国的茶叶,自唐代中期以来,通过各种渠道,已先后传播到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被译成日、英、俄、法、朝等诸国文字出版,受到世界各国茶学界、茶文化界以及佛教界的广泛重视,给予高度评价。从此,开创了中外茶人着茶书、写茶诗、绘茶画、研究茶学史,开展茗饮文化活动的历史进程。
④万古流:诗人引用杜甫组诗《戏为六绝句》第二首的结句五字。
全诗是:“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晒shēn讥笑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是杜甫以此诗来讥诮“轻薄为文”批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创立唐初诗歌新文体的那些人。意思是说,当时那些舞文弄墨,讥评“初唐四杰”的人,不是早已销声匿迹、湮没无闻了吗?而四位诗人的名字与他们的诗篇,却像长江大河一样,奔腾长流不息。彬藩先生借用古诗名句来歌颂茶圣陆羽着《茶经》,改革、创立茗饮方式,开展与倡导中华茶文化所建树的千秋功业,将像那长江大河一样长流不息,留芳后世,亿万斯年。
五十三、张大为一首
清平乐一阕
七旬学子①,金石志不移②。名成今古茶文典,经纶蕴藉清丽。仙萼兰雪冰芽③,玉露香临万家。
寄语四海茶人④,共谱茗苑高华。
为祝贺舒玉杰先生《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而作。
张大为乙亥榴月于京华〔张大为〕1925年出生,北京市人。离休前系原商业部高级经济师,从事茶叶和茶文化工作三十余年,是中国茶学界的着名学者,精于茶学、中华茶文化和中国茶学史。现任中国茶叶学会荣誉理事、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名誉理事、中华茶人联谊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茶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曾于1983年至1994年间在中央电视台与着名播音员沈力同志合作,主持过“喝茶的学问”、“饮茶的科学”以及“茶的妙用”、“茶叶防癌初探”等电视专题片11集,写有《论中国唐代茶道的形成》等论文,并主持了北京茶道馆的工作。
〔题解〕清平乐,词碑名。又名清平乐令、忆萝月、醉东风。双调。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唐代诗人温庭筠《清平乐》词:“新岁清平思同辇”,是赞海内清平,朝廷无事之意。后世诗人所作《清平乐》只是以其格律填词,同原词主题已无联系。全词上下两片,共8句46字。上片第一、二、三、四句押仄声韵;下片一、二、四句押平声韵。
这一阕《清平乐》,是作者为《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出版而题咏原件见本书扉页题词之五,书法秀雅,苍劲舒放,颇具艺术魅力。为本书的出版,凭添了高雅的文化氛围,是对笔者为弘扬中华茶文化所尽的绵薄之力给予的高度策励,笔者深为感动与不安。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华茶人,只有为中华茶文化事业继续做出奉献,来回报社会各界对笔者的关注与嘉勉。
〔笺注〕①七旬学子:笔者今已69岁,年近七旬。学子:学生,在此寓指学者。
②金石以下三句:诗人是说,笔者十分珍视皓首人生——桑榆未晚的宝贵时光,为弘扬中华茶文化,以四年多时间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毅力,勤奋耕耘,三易其稿,写成了五十多万字的《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受到全国茶学界、茶文化界和茶禅界的许多贤达和专家学者的鼓励、热诚相助和给予中肯的评语。
③仙萼以下二句:诗人在下片以“仙萼、兰雪、冰芽、玉露”等四个茶名或寓茶名句的排笔形式,在咏茶诗词中是少见的佳句。这正是缘于中国古代的先民们最早发现茶的功效时,是把它俸为神灵仙药的。而茶又多半产于名山胜境,灵秀之气所钟。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说:“至若茶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秉,祛襟涤滞,致清导和”所以,古往今来的茶人和学者,便给茶起了许多美好而又带有灵气的名字,如:“嘉木”、“瑞草”、“淑茗”、“仙萼”、“兰雪”、“冰芽”、“玉露”等等,以歌咏中国名茶之高雅、馨香、清淳,非同凡品的韵格和神奇的功效。而诗人的“玉露香临万家”之句,是用烘云托月笔法,以茶香来烘托书香。
④寄语以下两句:作为中华茶人联谊会副秘书长的大为先生,对海内外的中华茶人寄予厚望,愿与诸贤共同勉力,为弘扬中华茶文化谱写出新的高雅文章;同时也希望我国茶园的广大茶工与科技人员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名茶。
五十四、戴盟一首
清平乐
题贺中华茶人联谊会成立
中华茶国①,龙井西湖绿②。更有乌龙香馥郁③,两岸茶源一脉④。茶人雅集京华⑤,联谊宾馆樱花⑥。笑举一杯当酒⑦,心连海角天涯⑧。
〔戴盟〕1924年出生,江苏省盐城市人。笔名叶虹、田野虹。斋名爱茶轩。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诗词学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逸仙书画院院长;中华茶人联谊会顾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出版诗集有《茶影诗痕》、《诗桥集》、《水网坚持》、《西湖短笛集》等。
已发表咏茶诗词100多首,茶文化论文约30多篇。为弘扬中华茶文化,繁荣诗词、书画事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题解〕中华茶人联谊会,于1990年8月下旬,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时,诗人出席了大会并被选为本会顾问。挥毫作《清平乐·题贺中华茶人联谊会成立》。此诗见载于《中华茶人》1992年第一期扉页诗人所书条幅。书法遒劲秀健,与题词意境珠联璧合,互映生辉。为使海宇之内的中华茶人得以阅赏这阕《清平乐》——“中华茶国——两岸茶源一脉——心连海角天涯”的旨趣,今特将此诗注释收入《今古茶诗下》篇。
〔笺注〕①中华茶国:中国是世界茶叶的祖国,茶树的原生地和世界茶文化的摇篮。经中国与世界一些国家茶学专家学者考证,世界茶树的原生地在中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和巴蜀的广阔地区之内。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叶的药用功能,最早实行人工栽培与开始饮用茶叶,是远在一千七百年前即发现野生大茶树的国家,是中国最早把茶叶作为商品饮料投放市场与开展茶叶对外贸易,同时把茶陶文化、茗饮文化与茶叶的栽培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国家。中国发现茶叶迄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它为推进人类的文明生活进程做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因此,中国被誉为世界茶叶的故乡,是世界茶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
②龙井西湖绿:西湖龙井是饮誉世界的绿茶珍品。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出任杭州通判与知州期间留下两句诗:“若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是咏名湖、名茶的千古绝唱。西湖龙井茶向以“形美、色翠、香郁、味醇”四绝着称于世。西湖龙井茶由于产地的自然条件与炒制技术的差异,在历史上曾有“狮、龙、云、虎”四个品类之别。
后来根据生产的发展和品质风格的差异,现已调整为:“狮峰龙井”、“梅坞龙井”、“西湖龙井”三个品类,在色、香、味、形方面各有独到之处。“狮峰龙井”香气高锐而持久,滋味鲜醇,色泽略黄,素称“糙米色”;“梅坞龙井”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泽翠绿;“西湖龙井”,叶芽肥嫩,茶味鲜浓,但香气较前两者略有逊色。西湖龙井茶是以嫩芽叶制作而成,根据不同时间采的芽叶分为:莲心只采一个嫩芽、旗枪一芽一叶、雀舌采初展一芽二叶三型,加之十分精湛的炒制工艺,制出的极品茶形状扁平挺直,大小长短均匀,泡在杯中,恰似兰花之瓣,秀雅高洁,亭亭玉立,生意盎然,香气清高鲜爽,有如素兰之幽韵,又似茉莉之香锐,观之令人悦目,嗅之令人陶醉,饮之令人飘然。
③更有乌龙香馥郁: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是介于不发酵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外形色泽青褐,因此,又称它为青茶。乌龙茶以产区分为闽北乌龙:名品有武夷岩茶、大红袍、水仙、黄金桂等;闽南乌龙:名品有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等;广东乌龙:名品有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等;台湾乌龙:名品有冻顶乌龙、包种、乌龙等。乌龙茶得类中珍品很多,如安溪铁观音,是乌龙茶中之极品,以其成品色泽褐绿、沉重若铁;茶香馥部,美比观音净水,滋味醇厚甘鲜,素有“红叶绿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称。铁观音茶驰名中外,饮誉世界,在国内、国际展评中,屡次荣获金冠。岩茶中的武夷肉桂,生育在兼有黄山怪石云海之奇和桂林山水之秀的武夷山水胜境,三十六峰,九曲溪水迂回环绕其间。茶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山间云雾缭绕,岩泉终年滴流不绝;加之采制茶的精湛工艺造就了武夷肉桂的独特风韵。肉桂外形条索匀整卷曲;色泽褐绿,油润有光;茶汤澄黄清澈,特具有奶油、花果、桂皮般的香气;叶底匀亮,呈淡绿底红镶边。以其冲泡六、七次仍有岩韵香而着称于世。产于台湾省、南投县凤凰山支脉冻顶山一带的“冻顶乌龙茶”,亦是乌龙茶中的佼佼者。虽名“冻顶乌龙”并非生长在严冬冰雪相侵,冻顶封山的自然环境之中;据说是因冻顶山迷雾多雨,山路崎岖难行,上山的人都要绷紧足趾,台湾俗称“冻脚尖”,这即是冻顶山名之由来,茶亦因山名。其成品茶外形呈半球型弯曲状;色泽墨绿,有天然的清香气;冲泡时茶叶自然冲顶壶盖,汤色呈柳橙黄,味醇厚甘润散发桂花清香,后韵回甘味强,饮后杯底不留残渣。其茶品质,以春茶最佳,香高、味浓、色艳。
④两岸茶源一脉:两岸——大陆与台湾的茶源脉系相连,均缘自世界茶树的原生地——我国西南的云贵高原和巴山蜀水之间。战国末期巴蜀的茶叶开始外传,到汉代长江中下游已开始种茶。据陆羽《茶经》记载,在唐代中期公元750年前后岭南的福州、建州、韶州、象州等地已开始生产茶叶。而台湾早期的种茶与饮茶均是从隔海相望的福建省传入的。据台弯茶学家刘汉介《从小壶泡到冷饮茶——转型中的台湾饮茶文化》见载于《中华茶人》1994年第一期一文中说:
“台湾有茶,根据连横清光绪人《台湾通史》记载,在清·嘉庆年间1796—1820有柯朝者从福建安溪带来茶籽五斗,植于台北县金山,并引进大陆铁观音传统制法。台湾居民饮茶根据通史作者诗集《剑花室诗集》中所描述,茶具计有三种孟臣壶、若琛杯、哥盘。饮用茶类除了自己生产的铁观音外,主要有安溪所产铁观音及武夷岩茶从清末至公元1980年以前的漫长时间,饮茶方式与福建南部并无二致。”刘先生的这段记述,可以说是“两岸茶源一脉”最好的注释了。
⑤茶人雅集京华:中华茶人联谊会召开成立大会期间,共99个单位、130位海内外中华茶人与社会各界贤达雅集京华,共议在世界茶叶的祖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首都北京成立中华茶人联谊组织领导机构;为繁荣茶叶经济、弘扬茶文化,加强海内外茶人联谊,进行学术交流等开展了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
⑥联谊宾馆樱花:是指当时参与盛会的茶人住在樱花宾馆。并有预祝茶人联谊将在海内外蓬勃开展,寓如花似锦之意。
⑦笑举一杯当酒:自古以来就有以茶当酒之说。唐代颜真颜《春夜啜茶联句》:“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宋代杜来有诗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提倡以茶当酒,以茶为国饮,多举行茶会、茶宴,推广茶德、茶风,树立俭朴的社会风尚。
⑧心连海角天涯:是诗人对海内外茶学界、茶文化界、诗苑、书坛、画院的各界群贤、故友新知所寄托的祝愿、怀念和期盼重逢的无限雅意深情。
五十五、蔡如桂一首
名茶颂
巴山①行云育雾毫②,灵芽③遴选④造高标⑤。
佳茗尤崇蕴华秀⑥,龙脑⑦何须缀天娇⑧。
〔蔡如桂〕1940年出生,安徽省固镇县蚌埠市辖人。
1966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1968年志愿申请到陕西省贫困的镇巴县山区,从事茶叶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至今。现任镇巴县秦巴雾毫开发公司经理、高级农艺师、县政协副主席。
国务院“为了表彰蔡如桂同志为发展我国农业技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特决定从一九九三年十月起发给政府特殊津贴并发证书”。
笔者按:蔡如桂,是一位有着不平凡经历的知识分子与现代茶人。他大学毕业后到镇巴的二十多年间,经历了大巴山区自然界的雨露风霜,也尝受了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的苦辣酸甜。但他矢志不渝,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躬身实践于茶叶科研与开发工作。他的茶学事业在镇巴广大茶农与茶叶科技人员的鼎力协助下,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与茶学界的鼓励下,已取得了显着成就。由他主持开发的秦巴雾毫,成为陕西省第一个通过技术标准鉴定的名茶,茶进入了省人民大厦、北京中南海、人民大会堂。
1988年秦巴雾毫荣获四项殊荣:陕西省十个地方名牌的第一名;国家星火计划成果奖;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牌奖;中国优质保健品金鹤奖。
作家王蓬于1989年9月10日,在《人民日报》上以《巴山茶痴》为题发表了长篇报告文学,详细介诏了蔡如桂扎根茶山、创造业绩的感人经历。
〔题解〕此诗曾于1990年2月5日在《陕西日报》上以《陕西名茶颂》共四首为题发表过。本书只录取其一,并由作者对原诗作了润色、修改。
〔笺注〕①巴山:又名大巴山、巴岭山。主脉在陕西西乡南部,毗临镇巴县境,支脉绵亘数百里,跨陕西南郑县、四川南江、通江等县境。巴山自古就是产茶区,陆羽《茶经·一之源》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陕川有两人合抱者。”镇巴产茶始于秦汉,兴于唐宋。
②雾毫:即秦巴雾毫。镇巴茶园分布于海拔800米—1200米、千峰壁立的高山斜坡的云雾之中;茶树常年生长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土壤肥沃,酸碱适宜的良好环境之中。
③灵芽:谓茶中之精英。唐人在茶诗中有“嫩芽香且灵”、“晨朝掇灵芽”等咏茶之句,是说佳茗乃是秉天地钟灵之瑞气孕育而成,异地难求也。
④遴选:仔细拣选制茶原料。
⑤高标:谓秦巴雾毫造工之精细,茶品之高洁,独领一地绿茶之风韵。
⑥蕴华:谓雾毫茶具有滋味醇和,栗香浓郁持久的名茶优良品质。
秀:是指该茶色泽润绿、扁如青锋的优美外形。
⑦龙脑:香科名。以龙脑香树树干中之膏脂制成的一种结晶体,莹白如冰,俗称冰片,又曰梅片,产于我国福建两广及海南省等地。其干脂谓之龙脑香,清脂谓之波律膏,其珍品谓之梅花脑子。古代宫廷中称其为瑞龙脑,嫔妃常佩于衣袂,香闻十余步外。宋代北苑御焙,为宫廷制造贡茶时,对加“冰片”者谓之“入脑子”,而不加者谓之“不入脑子”。
⑧天娇:此诗之结句,可谓是茶诗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拟人化的咏茶佳句。“天娇”二字为《辞海》、《辞源》增添了一个新词,它显然是从“天之骄子”一词演化而来,是颂秦巴雾毫为绿茶中之上品,既然是天生丽质,又何须佩缀“龙脑”添香呢?亦寓含有宋代品泉大师苏东坡“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的浪漫格调。
五十六、舒玉杰二首
1.清平乐
六月二十九日,荣幸地被邀请出席中日茶禅艺术展开幕式感赋景行①和畅,谒诸贤②潇朗。玉成诗笺通胜境③,意临净土高爽④。今朝联展珍葩,芳辰盛世风华。
仰止⑤茶道⑥书画,绰姿秀逸云遐。
〔题解〕中日茶禅艺术展:日本茶道远州流十二世宗家小堀宗庆家元⑦受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茶禅学会会长赵朴初的邀请,于1995年6月27日率三十余人的日本茶道代表团来华访问,重要日程有:6月30日上午9时在法源寺中国佛学院举行“日本茶道远州流十二世小堀宗庆家元就任中国茶禅学会高级顾问、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名誉研究员、中国佛学院名誉教授受聘仪式”及庆祝茶会日本茶道表演;6月29日至7月1日在北京皇史宬雪峰画苑举办“中日茶禅艺术展”。是日上午10时举行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有赵朴初会长暨夫人陈邦织,人大常委会孙起孟副委员长及全国政协、部分部委领导、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茶禅学会秘书长吴立民、法源寺主持传印法师等;日本茶道代表团小堀宗庆家元暨夫人和全体成员,以及中方来宾共1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这次中日茶禅艺术展,中日各为一个展厅,共有100余件书画、茶具参展。日方参展的画家为小堀宗庆的书画艺术珍品,无论是书法、绘画、和歌都体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和日本茶道真髓——“和、敬、清、寂”的精神;中方有刘二刚、李老十、胡颖州、王玉良、王非、梁长胜、吕品昌、薜慧、孙超红等画家及中日陶艺研究学会副理事长、陶艺师毛晓沪等人的书画和茶具作品参加展出,这些作品都以其独道的构思和高超的技法,从不同的领域和生活侧面,表达了一个圣洁幽静的主题——“茶禅一味”的理想境界。
〔笺注〕①景行:高尚的德行。见《诗经》:“景行行止”。在北京皇史宬举办中日茶禅艺术展,是一件有益于促进中日间茶禅文化交流、增进人民友谊的功德无量的高雅举措,受到热诚欢迎。
②诸贤:指出席艺术展开幕式的中日双方茶禅界及佛教界、文史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家机关等各界贤达和高僧。
③玉成句:作者的这首《清平乐》,在中国茶禅学会吴立民秘书长、张琳副秘书长的精心安排下,于中日茶禅艺术展开幕的当天晚7时,在皇史宬展厅举行的艺术展沙龙晚会上,作者以“中华茶禅学子”的名义,将这首词“恭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茶禅学会会长赵朴初老雅正”因当晚朴老未出席,所以将此词呈递朴老夫人陈邦织大姐带回,当作者偕同夫人赵梅一起将象征茶禅文化黄色织锦封面并束有黄色丝带的礼盒呈交给陈大姐时,她非常高兴,代表朴老表示谢意并与作者暨夫人合影留念。
作者同时,以“中国茶禅界友人”的身份,将这首《清平乐》盛以象征茶的绿色金丝绒圆筒盒,在张琳副秘书长主持下,“恭赠日本茶道远州流十二世宗家小堀宗庆家元雅正”时,他以恭敬的礼仪,接受了“中国茶禅界友人”馈赠的这一珍贵礼品,当展开用微机以中国繁体字魏碑体打印在黄色花纹精品纸上的这首《清平乐》时,他默读着词句,频频点首,并致答辞说:“我今晚荣幸地接受中国茶禅界朋友,赠题给我的这一珍贵礼品,非常感谢,我要把它作为远州茶道世宗的传家宝,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并一再致谢;作者答曰:“愿我们中日之间,在茶文化与茶禅文化方面的交流活动,继续发扬光大,为增进中日人民的友谊作出贡献,祝贵茶道代表团访华成功!”随后小堀宗庆暨夫人与作者暨夫人一起合影留念,记录了中日茶道文化交流活动中,最令人难忘的一幕。
④意临句:净土,指藏历代皇家玉牒、史册的皇史宬;意,在此可做佛教语言解,即“意识之略称。思虑、思量作用”。是指词作者当身临中日茶禅艺术展的圣洁殿堂时,油然而生的心灵的自我净化和豪迈的崇高情感。
⑤仰止:仰望、向往。“高山仰止”见《诗经》《疏》“古人有高显之德如山者,则慕而仰之”。此句喻指日本茶道与中日联展之茶禅书画,都达到极高的成就与深邃境界。
⑥茶道:此指日本远州流茶道。由于日本尊俸千利休1522—1591为茶道之祖。因此,在介绍远州茶道之前,先向广大读者介绍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是必要的。千利休是堺市的富商田中与兵卫之子,幼名与四郎,后改名易宗。据日本千宗室在《茶的历史》一文中介绍“里千家的始祖千利休”时说:“易宗的祖父千阿弥曾作过足利的家人,在父亲那一辈时移居到堺市来,后取千阿弥的千字为姓。后来,其子宗易向天皇献茶时,承正亲町天皇特别恩赐居士号,遂称千利休宗易居士。利休早期向北向道陈1504—1562学习东山派书院茶,后投绍鸥门下作弟子。利休将东山派书院茶和珠光、绍鸥的草庵幽闲茶融为一体,成就了从道这一概念出发的茶技,为茶道昌盛打下了基础。
“千利休后来在统一了全国的关白大臣注:辅佐天皇的大臣,位于太政大臣之上丰臣秀吉身边供奉茶道,并受三千石俸禄。但由于在损赠大德的三门、金毛阁安放本人肖像,并且在茶道精神方面,以及劝阻出兵朝鲜等许多问题上同秀吉的思想背道而驰,被秀吉赐令剖腹,于天正十九年1591二月二十八日结束了他70年的生涯。”在千利休剖腹之后,由其次子少庵作了利休的后继人。但实际上,使之传至今日的幽闲茶更趋完善的则是利休的孙子千宗旦1578—1658。
他一生不仕,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并与儿子宗室1622—1697一道修建了新的茶室并移居其中,这就是当今日本里千家的茶室“今日庵”。而宗旦的第三子宗左继承“不审庵”,称表千家;次子宗守建立了茶室“官休庵”,称“武者小路千家”。从此,日本茶道之祖千利休的子孙们,便创立了各种不同的茶道流派。
日本远州流茶道的创始人小堀远州1579—1647名正一,号孤蓬庵、宗甫,因其曾官远州守,故被世人通称小堀远州。这即是远州茶道名称之由来。小堀远州是江户幕府前期的武士、茶人、造园家。先后仕于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历任伏见奉行、普靖奉行,负责建造大阪城本丸、二条城二丸。他是日本三大茶人之一,善于鉴别和制作茶器。在建筑庭园方面有京都大德寺茶室、孤蓬仕等代表作。还擅长作和歌、狂歌,并攻书法。着有《小堀远州书舍文》、《小堀远州茶之汤置合之留》等。
由于小堀远州是出生于一个豪族之家,其父小堀正次是统一了日本的将军丰臣秀吉之弟丰臣秀长的长老,辅佐秀长军政要务,使得远州自幼有机会接触军政要人与文化名流。天正十六年1588丰臣秀吉到大和郡山城内巡视,当时年仅十岁的正一,便但任了欢迎会上的献茶重任。也即在当年,正一又得遇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其时曾仕奉丰臣秀吉光临,利休用木绵茶巾点茶。使其亲眼目睹茶圣千利休居士向摄政将军点茶时的一举手、一投足,得到了茶道的启蒙。优越的家庭环境,使其从小耳濡目染茶道之礼仪,为其后来成为“远州流”创始人有着重大影响。大约在十四、五岁时,远州正式拜茶道界大师古田织部为师学习茶道,十五岁从师大德寺春屋宗园禅师时年禅师八十一岁高龄并升任国监禅师处接受了“大有”的道号,并得一颂:
宗甫韵人者,予参玄徒也,加之,扣吾家诸老门终通道之玄奥矣,一日夜话三次求雅称,称曰大有。
颂后加短偈一章以解大有之义云:
一物先天,何拘小节,看墨漫漫,原是生铁。
庆长十四年酉初三月朔日前大德寺春屋叟宗园书于龙之室经过茶、禅的艰苦修行,远州不仅继承了茶道大师、禅道大师之风格,而且以其悟性,独创了远州茶道。宽永十三年1636五月二十一日,远州奉德川家光将军之命在江户今东京品川林中建成御茶屋、并在此茶屋中向将军献茶,远州深得将军厚爱,经常出入将军官邸。同时,作为茶师。教授诸侯茶道。其地位正如丰臣时代的千利休居士。后应将军之召,居于江户,成为将军的茶道师范。
远州茶道之风格,他在继承了利休与织部的茶风之外,博采诸家之长并融合了桃山时代的风格,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创建了独具远州风格、耳目一新的“绮丽雅朴”茶风。在当时茶道界驰名遐迩,无论是将军、大名贵族、公卿、僧侣,甚至于手工艺者,都对远州尊崇备至,以聆听其教诲,观摩其点茶为荣。远州一生中举办了390余次茶会,招待了包括德川将军在内的1600余人。以后,远州流祖“绮丽雅朴”的茶风,被世代承袭,相传至今,历经十二世。
⑦小堀宗庆:1923年1月14日出生于东京。号喜逢、兴云、成趣庵。自幼从师其父宗明学习茶道。曾就读于东京美术学校日本画专业。
1950年在东京音羽护国寺承袭“备中守大膳宗庆公”号。1962年继任远州十二世家元。作为茶道界领袖界人物之一,小堀宗庆家元以“国民皆茶”为宗旨,投入到振兴茶道大业之中。长期以来致力于对远州流、近世文化中茶人、史迹及茶道来源的研究并多有着述。同时,对传统的茶道建筑、造园及工艺制作指导上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尤其是对“名物裂”艺术造型的插花容器及“茶花”研究颇有造诣,被誉为“日本第一”。多才多艺的宗庆家元做为“定州流”书法传人也颇负盛名。今天,远州流为使日本的传统茶道文化正确地承袭下去,提出了“稽古照今”的主题思想。主张每一次茶会都要以全身心为客人着想,去沟通主客之心,尽善尽美地办好每一次茶会。
1992年10月1日,鉴于宗庆家元对日本茶文化的贡献,东京都知事对其予以了表彰。
1993年4月29日,荣膺“勋四等旭日小绶章”赏。
现任财团法人小堀远州显彰会理事长、茶道家元会会员、东京茶道会理事长、茶道远州会会长,活跃在日本茶道和文化界。其主要着作有《茶陶及其巨匠》、《茶花的插法》、《远州流茶道宝典》、《美之心、茶之心》等。
小堀宗庆,长期以来致力于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曾作为日中友协代表团成员和宗教圣迹参拜团主要成员多次访问过中国,并受到我国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中国茶禅学会赵朴初会长也曾多次亲切会见了小堀宗庆家元。特注:有关远州流与小堀宗庆家元简历,承蒙中国茶禅学会张琳副秘书长提供资料
2.巴蜀名茶歌
应四川康乐茶业公司之嘱而作
茶。玉叶,灵芽。人杰育,天物华。银针秀丽①,竹叶青雅②。毛峰姿色韵③,峨蕊小茸花④。山水茗苑新美,精选陶冶质佳。巴蜀名茶珍品出,香飘九州益万家。
〔题解〕四川康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来京参加第三届“中国茶与陶文化展”期间,荣誉推出“巴蜀名茶”新品,拮取蜀中珍茗,集闻名遐迩的传统名茶——竹叶青、峨蕊、毛峰、银针于一盒,颇受茗饮者的青睐。谨遵康乐茶业总经理王向林先生之嘱,笔者特作《歌》以礼赞“巴蜀名茶”。
四川康乐茶业,是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企业,拥有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种优良,加工手段先进的生产基地,5000余亩高山茶园,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峨眉山地区,年茶叶生产、经销能力达300吨,名茶生产致力于传统工艺的挖掘,红茶、绿茶、花茶生产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康乐茶业为弘扬中华茶文化,强化国饮意识,振兴茶业,正在作出新的奉献和不懈的追求。巴蜀名茶,荣获’95中国茶与瓷文化展中国传统名茶奖与最佳礼品包装奖。
〔笺注〕①银针:她吸收了龙井茶制作的技术精华,使茶叶的含水量、塑性和柔性均达到了工艺要求。其成茶条索紧直,形似银针,白毫显露,色香持久,汤色黄绿。
②竹叶青:她外形扁条,两头尖细,形似竹叶;内质香气高鲜;汤色清澈,滋味芳醇,叶底嫩绿均匀。其雅名之由来。1964年4月下旬的一天,陈毅副总理在峨眉山小憩,老和尚为他泡了一杯新采的无名绿茶。陈总品后,劳倦顿消,心旷神逸,香气回肠沁脾。老和尚便请陈总为茶命名。陈总推辞不过,高兴地说:“我看这茶叶形似竹叶,青秀悦目,就叫‘竹叶青’吧。”从此,与名酒竹叶青同名的竹叶青茶,便问世了。
③毛峰:她继承了巴蜀名茶制作方法的传统,扬烘青之长、避炒青之短,在精制技术上独领风骚。经过十一道工序的“陶冶”,成品外形条索纤细均匀,色泽润绿,秀丽清香,白毫嫩匀,汤黄而碧,醇厚鲜爽。
④峨蕊:粒粒如蕊,绢秀如眉,茸毛显露,嫩匀明亮,汤青微黄,滋味鲜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