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女巫布莱尔》中的女巫为何叫布莱尔?因为,1973年的恐怖片《驱魔人》中扮演着魔女孩的童星名叫琳达·布莱尔。
成名要趁早,但没有人比童星们更早。他们早早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日常语汇,汇入我们的记忆。
自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英国喜剧大师卓别林在影片《寻子遇仙记》让八岁的杰基·库根扮演五岁弃儿,使他成为影史第一位童星后,上帝便不断地将这些出现在电影和电视中的孩子作为“最好的礼物”送给我们。从秀兰·邓波尔、朱迪·嘉伦到斯嘉丽·约翰逊,从陈娟娟、郑小秋一直到陈庭骅、曹骏、阿尔法、张一山,从《绿野仙踪》、《草原上的小屋》到《成长的烦恼》,一直到《第六感》、《捉迷藏》、《阳光小美女》,从《迷途的羔羊》、《啊!摇篮》到《家有儿女》,从大萧条时期到二战到富裕浮华的七十年代一直到今天,他们一代代地走上银幕,在最动荡的时代里,给我们以最实在的安慰。
但他们却为自己的成名付出了代价,亦付足了代价。过早成名,过分被关注,过早进入成人世界,给他们带来许多心理问题。他们不是洋娃娃,必须长大,长大后的形象未必能继续被人接受,他们或者还要延续曾经的荣耀,继续在演艺路上走下去,或者要进入普通人中,学着适应没有欢呼的日子。因此,吸毒、酗酒、怪异的丑闻是最经常发生在曾经的童星身上的事,早夭与堕落亦不罕见,在童星吞吐量巨大的好莱坞,他们拥有一个专有名词“过气童星”,更有人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归结为“童星诅咒”。
人,必须要学着自己长大。不论是不是童星,都必须要自己学习长大。他们中有人努力长大,努力破解这种诅咒,或者像朱迪·福斯特那样,屹立在好莱坞权势榜上,或者如娜塔莉·波曼、斯嘉丽·约翰逊一样,安全度过青涩的青春期,成为好莱坞接班人,或者像本·阿弗莱克那样,才华横溢加上轻度叛逆,反而显出个性,或者像哈利·波特的扮演者,刚满十八岁就全裸演出话剧,并成为英国十三岁到十九岁青少年中的首富。
江山代有才人出,新一代的童星还在不断出现,并迅速成长,迅速到,像打了催化剂。例如达科塔·范宁,我们对她的记忆,还停留在《捉迷藏》的时代,她却在迅速成长,女大十二变——不过十二岁,就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毫不犹豫地出演儿童性侵犯题材的《猎犬》,并有裸体演出,一心挑战波姬小丝和朱迪·福斯特在这个年纪演雏妓的记录。
稍后,立刻就有新的童星接上了茬,比如《选美一家亲》(《阳光小美女》)里的阿比盖尔·布蕾斯琳。不过,她很快也就长大了,快到像一棵抽条的柳树,快到让我们困惑,很快,她就要面对成名和转型的烦恼。他们能否破解魔咒?人生,弦急声促,各有各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