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下午独自在上环几条旧巷老街漫步,看到一位卖破烂的老头在零卖堆了一地的旧货,十几个好古之士和古董商人团团围着选购。残破的字画,生鏽的铁罐,剪剩的花绸,尘封的瓷器,泛黄的信笺,漆金的招牌,牙雕的梳子,穿洞的灯罩,镶金的钢笔,破裂的砚台,绣花的布鞋,还有五、六十年代李丽华、张仲文的铁板挂历。听说,近几年上环西环老房子旧唐楼纷纷拆掉,人去楼空之际,这些陈年器物都堆成垃圾让收破烂的人收去转卖。这里面流传着好多传奇故事:一个古董商人两百块钱检到一幅董寿平的丈二大画,重新装裱之后卖了三万块钱;一个教书先生看上一位民初漂亮小姐的画像,顺手买了一把牛骨做的梳子,从此夜夜梦见一个没有脚的玉人向他招手,吓得赶紧找人到庙里去烧掉那幅画像和那把梳子。
冯骥才那篇《文化的忧患》说,收藏终於成了中国人的一大嗜好;老百姓手头宽裕,藉收藏表示传统文化的回归,古物市场、拍卖市场应运而起,连各种传授古物常识的书籍和图典也成了畅销书。他说:“当今这样广泛的收藏热,终究是大好事,至少可以影响得那些老婆婆们丢弃一个罐子时,总会想一想是不是扔了一件宝物﹖这一来,文化便升了值。”我认识一个在商行里当文员的年轻人,天生喜爱旧东西。他说,古董街上店铺里的古董他是买不起的,只好专买五、六十年代的旧东西:茶叶铁罐、香烟海报、米铺招牌、钢刀火机,什么都要。有一天,他在一个破烂摊子上买到两捆旧的《大人》、《大成》杂志,回去一本一本翻阅,越看越入迷,“文化修养”大大提高,顺口批评时下报纸文字如何狗屁不通,还问我哪里可以买到当年友联研究所几位政论家的书。我是在一爿旧货店里结识这位陈先生的。
“文化”真是无所不在。书香世家、家学渊源,有,固然很好;没有,似乎也不成问题。陈先生告诉我说,他父亲在新界开茶餐厅,是爷爷开下来的,只喜欢看《华侨日报》,报纸关门了,老人家的娱乐就只剩听听粤曲了。我说这也许是他喜欢旧东西的根源。那爿旧货店的老闆对我说,他卖过一块破了印钮的旧石章给陈先生,刻的是“旧时月色”四个篆书。我想,他买到这四个字,心里一定暖暖的。
冯骥才说,在古物市场上,文物、古玩和古董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日本人统称古物为“骨董”,但在中国人心里却是不同层次的:“文物是指那种堪称某一时代典型、珍罕稀有的古物;古玩不一定是某一时代的代表,却必须是艺术精美、制作精湛、材料贵重的古物;而古董则泛指一切旧时器物”。他说,过去宫廷和富人收藏的主要是古玩,很少注重材料低廉的昔时器物;其实,正是旧货摊上这些一般的古董,才“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文化的内容”。真的,文化不光是藏在四书五经里,《大人》、《大成》里也有。我非常喜欢那个卖破烂的老头堆了一地的旧时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