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铺子原本是一家药铺,找来牙子,也就是这个时代的中介,四处一打听便找到这药铺的主人。
药铺的主人是一郎中,年纪不小,原本经营着这里顺带给人看病,这最近年纪越来越大力不从心,家中儿子皆死在沙场之上,无人继承他这手艺,为了养老这才拿出来出售。
商议好价格,签字画押。
从今往后这里便叫做雍城报社,
将药铺出售的牌子摘了下来,将大门给打开,里面除了空空如也之外还算是干净,距离上次打扫应该没有太久,药铺恐怕也是刚刚挂牌出售,被韩非他们赶巧了。
“韩公子,这地方咱们这会儿也算有了。”
曾勤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灰土,这铺子里虽然赶紧可也有几天没见太阳,多多少少有些灰尘。
到了这一步,接下来便是家具以及人手。
原本药铺的柜台还不算陈旧,可以留下还算有些用处,至于其他几乎都用不少了。好在这药铺时不时也会接待一些病人,有些病人甚至需要久住,药铺有一间间隔开的空房间,以后可以当作办公室来使用。
“曾大人,接下来可有得忙了。”
韩非干笑了两声,选个地方只不过是最基本的,接下来才是最麻烦,直到现在他还记得咸阳报社花钱收故事那是外面挤满了人的场景。
……
这一连便过去了许多天,韩非报社准备得差不多是时候,只是他不知道,有不少人都在暗中观察着这一幕。
嫪毐宅邸之内,郡守潘使君,监御史孔鸿,以及郡尉蒋卫皆是在内。
“杜大人,那报社现在正在花钱收集什么民间故事,这是什么用意?”
孔鸿对此颇为不解,拿钱买故事他还是头一次听说,最近几天报社的情况一直是他们几人最关心的事,报社一点点动向他们都十分清楚。
只有杜锐再听到此事之后心头一紧,嘴中默念。
“又是如此。”
几人都听到了杜锐这一句自言自语,纷纷叫道。
“杜大人?”
杜锐回过神来开始解释。
“各位大人有所不知,在咸阳报社便是以此出名,花钱购买故事各位大人没见过,那百姓又岂能见过?还以为是来了大善人专门给他们发银子,名声自然就传开了。”
“可这收集来的故事却需要经过仔细的甄别,最后刊登在报纸之上。且这些故事都十分吸引人,让人忍不住就想继续往下看,这一来二去购买报纸的人便多了起来。”
杜锐一顿分析八九不离十,赵奇虽没有想过利用收故事一事打响名声,可最后的效果却也将名声传了出去。
“原来如此,想不到竟然还有些手段。”
孔鸿冷哼了一声,似乎对这些小聪明很是看不上。
“就让他们一直闹下去吧,若是他们敢把报纸发出来,便让他们知道这里是谁的地盘。”
“我们只需要等着,等到那什么报纸发售,找人去报社告冤,他们不是喜欢主持公道吗?等到他们激起民愤,最后才发现冤枉了好人,看他们如何收场。”
孔鸿一脸气愤说完之后,而一直在这件事上都没怎么说话的潘使君,这时忽然点了点头开口道。
“我手里倒是有这么一人,虽迂腐顽固,可为官还算清廉,若我们在这里面动些手脚也容易。”
他能这么说,也算认同了孔鸿的计策,而他说的这人是雍城下属的一个小县县令,这位县令一心为百姓做事只按规章制度,不懂得变通,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且这人在雍城名声几乎是如雷贯耳,性格又跟头倔驴一样,因此没人愿意招惹他。
好在他只管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县城,对其他人照成不了什么太大影响,也正因为如此。这样一个人才在雍城这样的官场氛围之下特立独行至今。
“潘大人说的是那傅”
孔鸿一脸惊讶地看着潘使君,似乎猜到了他所说的那人是谁。只是他话还未说话,潘使君便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呵呵”
孔鸿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眼珠子朝上一脸的怪笑。
杜锐不知道他们说的是谁,也没问。
计划他大概了解,简单思忖过后也觉着可行。雍城不是咸阳,在咸阳这样的计划根本没有可行性,可如今在雍城又由这些名义上掌管着雍城的人实施几乎没什么难度。
唯一的问题就看那韩非上不上当。
闻风而报不需要证据不知何时就成为了报社的特权,想要不错过这个机会,那韩非肯定就会上当。
嫪毐不就因为这才落得如此下场,害他一起受到了牵连。
三人在商量着计划期间,嫪毐跟蒋卫二人坐在一起时不时推杯换盏的喝酒,甚至有说有笑。杜锐眉头一皱,心想着这两人关系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了?
不过此时他也没在意这么多,蒋卫跟嫪毐有一点十分相似,那就是在这件事上帮不上忙,也出不了主意。蒋卫大老粗对这一点并不精通,而嫪毐在杜锐眼里简直就是个猪。
这俩家伙肯定是因为帮不了忙无所事事才凑在一起关系亲近了些,杜锐没太在意这一点。几人最后又商议了些具体细节,那县令既然是潘使君手下的人,那么这件事也有他主导负责,其他人在旁协助。
直到好几天的时间过去,原本的药铺此时已经摇生一变成了雍城报社。木牌上那四个烫金大字格外耀眼,大多数过路人不知道报社是干什么的,明明不卖东西门口却排满了人,很是奇怪,若不是有人维持秩序,说不定早就乱套了。
韩非看着门外的人山人海的景象无奈道。
“不管是咸阳还是雍城,这事都无法避免啊。”
花钱收故事,没人听说过,也没当回事。可一旦有人因为故事拿到了钱,还美其名曰稿费之时,剩下的人全部陷入疯狂般的举动,一个个朝着报社涌来。
一时间各种各样质量参差不齐故事,甚至大量重复,瞎编的故事。还有些人根本就记不得详细,只能说出一个大概,也想来投稿,这可苦了负责记录故事的老先生们。
这些老先生都是读书人,甚至有些还是课堂上的先生,如今兼职当一回编辑,没想到还要忍受这般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