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时代开始的影视穿越
丁鹏手上有钱。
可以说,当今世界首富,都不一定有他手中的钱财多。
有许多事情,他可以做。
比如,办工厂。
建设大型工厂,需要大量人员,厂子建成之后,又需要大量招工,这样一来,不是一下解决了这些难民的去向吗?
而且,说直白一点,他还能因此博得一份名望,一个救国救难的好名声。
名声的重要性,相信只要混过社会的,都应该知道。
如果名声坏了,你这个人很可能陷入社死状态,无人搭理,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民国有工厂吗?
答应是,当然有了。
早在清朝末期,一些进步人士开启洋务运动的时候,便已经开办了大量的工厂。
这些工厂,包括了制衣厂、食品厂、冶炼厂等等,其中也有少量的兵工厂。
民国时期的兵工厂大多继承的是清朝时期的官方军工厂,比如汉阳造,和沈阳造等,可以生产一些步枪机枪,也能制造小口径的迫击炮等小炮,至于重炮,没有能力制造。
哪怕是到了抗战时期,全国一共也才造了98门身管炮,也算是够悲催了。
至于飞机坦克之类的大型装备,就更是想都不用想了。
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并不是因为技术不到位,或者人员不够,而是因为钢材的产量完全跟不上。
据说,当时抗战时期,全国钢材的年产量,也没有超过10万吨,这一点钢材,真是干不了什么事情。
哪怕是枪炮之类的,因为没有自主研发的能力,也大多是仿造的别人的。
丁鹏想着,开办工厂,不如就按照这个路子走。
表面上开一些纺织厂、制衣厂之类的,顺带也弄点冶炼厂、炼钢厂,说不定等到抗日的时候,这些钢材能够发挥出大用呢。
反正丁鹏不缺钱,不如给同胞们存下一些钢材,留着大用。
丁鹏是个说干便干的性子。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冷清秋,没有任何隐瞒,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
“开办工厂?”
冷清秋毕竟读过不少书籍,她稍微一想,便明白了丁鹏的意图。
开办工厂,处处都需要工人,这不正好招聘这些难民,过来给他干活嘛。
这样,既解决了难民们的安置问题,同时,也能让他们各尽其力,不至于好吃懒做。
长久算下来,简直是双赢。
丁鹏做了好事,同时,也不至于亏本。
冷清秋觉得丁鹏的这个法子,非常不错。
可是,想要开办工厂,是一件非常耗钱的事情,不论是买地皮,建造工厂,以及购买各种设备,都需要消耗海量的钱财,冷清秋不由疑惑的看着丁鹏,问道:“丁大哥,你有这么多钱吗?”
冷清秋问的直白,丁鹏回答的也很直白,“我有,再多我都能拿出来。”
“清秋,我不怕告诉你,我所掌握的财富,是你一辈子都无法想象的。”
说到这里,丁鹏便点到为止了,没有继续讨论下去。
此时,他想的,便是怎么让政府批下地皮,让他在北平郊区大肆开办工厂,接收这些难民。
这势必是一个大工程,单靠他和清秋两个人,无法管理全部,他需要招聘到专业人士来帮助他。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才来办。
在穿越前,丁鹏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此时全国所有人才,倒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些人的名字,他此时还记在脑海之中,只要按照上面的名字,找到这些人才,想要办成这些事情,应该并不算太困难。
至于申请地皮的事情,他就更不会担心了。
因为,只要他对北洋政府,说明了自己的意图,对方不仅不会刁难他,甚至可能会大开绿灯,给他各种优惠政策。
为什么?
因为他帮着大总统,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啊!
大总统如今每天都被反对派弹劾,让他下台,烦的焦头烂额,最终甚至不得不把金铨交出来抵罪,为什么?
不就是为的这些难民的事情嘛。
此时的北洋政府,资金相当匮乏,不说别的,就拿教育部来说,已经有不少公立教师,数月,乃至数年,收不到工资了。
如果丁鹏能够帮着解决这些难民的问题,大总统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给他穿小鞋?
说不定,大总统一高兴,还重重的提拔他呢。
这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啊。
如此一来,他不仅解决了这些难民的实际问题,还收获了一大批名声名望,还与北洋政府大好了关系,这不是一箭三雕,是什么?
如今才1920年,孙中山先生,派遣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北伐,还需要有六年的时间。
这六年的时间,他还需要生活在北洋政府的统治下,因此与北洋政府搞好关系,对他大大的有利。
丁鹏去剧场拍戏的时候,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邱惜珍,想要让她代为传话,把自己想要在北平郊区,开办工厂,接纳难民的事情,告诉邱总长。
邱总长作为教育部总长,官职很大,自然可以联系到相关人员。
这样办起事来,便会容易许多。
邱惜珍听闻丁鹏要办工厂,她当场愣住了。
开工厂啊,这可不是一点小钱能够办成的事情。
而且,看对方的样子,似乎是想要全部接受那些难民。
北平城外的难民,并不少,最少也有一两万人。
这得办起多大的厂子,才能容纳下这么多人啊!
和冷清秋的顾虑一样,邱惜珍脱口而出道:“丁大哥,这可是需要花费很多很多钱的,而且不是一般的多,是一笔无比庞大的金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邱惜珍也和冷清秋一样,改口叫他丁大哥了,而不是叫丁少爷。
或许,是因为这段时间的相处,彼此之间熟悉多了,不再那么陌生了吧。
又是一个问他钱够不够的人。
不过这也正常,任谁听了丁鹏的想法,都会生出这样的疑问。
因为,想要一次性开办容纳数万人的工厂,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光这些人每日的吃喝,恐怕便已经高达数千大洋了。
更不用说,之后的事情。
丁鹏微微一笑,道:“放心好了,邱小姐,这点钱,我还是拿得出来的。”
这点钱?
邱惜珍深深看了丁鹏一眼。
她知道对方出生富裕,但是也没有想到,竟是富裕成这个样子。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之后,她知道,丁鹏不是一个喜欢说大话的人,他每次说话,都非常实在诚实,这也是她欣赏他的原因。
既然他说只是小意思,那么,看来,这一大笔钱,在他这里,真的只是一点小意思。
天啊,这个男人究竟有多富裕啊?
邱惜珍非常想要询问对方,身价到底有多少,怎么看起来如此豪横。
当然,她不会愚蠢的真的问出这样的问题。
既然丁鹏都说不差钱了,邱惜珍自然不会多问,她和丁鹏把今日的戏份拍完之后,丁鹏便开车,带着她一起去了教育部,找她的父亲。
有她带路,想要见到这位教育总长,还是很容易的。
果然,不一会儿,丁鹏便被带入了教育总长的办公室。
邱总长深深看了丁鹏一眼,眼神中满是异样的味道,他开门见山的问道:“听我闺女说,丁先生想要开办工厂,安置那些难民?”
丁鹏点了点头,“不错,我正好有意,在北平郊区买下一大片地皮,开办一些食品厂、塑料厂、胶厂、石材厂等工厂,急需用人,而那些难民,便是最廉价的劳动力,正好可以被我利用起来。这样一来,我也算是帮着大总统解决了这些难民的问题,大总统应该不会难为我吧?”
邱总长笑道:“大总统何止不会难为你,如果你真能帮着接收了这些难民,大总统说不定会大大的奖赏你!连带着,我这个介绍人,说不定也能沾上一些光彩。”
“不过,万事谨慎,你得让我先相信,你有这个财力才是。”
想要看看他的财力?
丁鹏想了一下,拿出了自己存在中国银行的一部分财产。
中国银行,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时,由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下令创建的,行使的是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国银行的前身,是大清户部银行,后来改名大清银行。
换句话说,中国银行,是目前中华民国最权威的银行之一。
邱总长看了一眼账户上的金额,差点吓出声来。
这上面,有足足千万大洋。
当然,这一点大洋,不过是丁鹏财产的冰山一角而已。
丁鹏也不担心邱总长见财起意,心生歹念。
因为,如今他的【金钟罩·铁布衫】可是已经练到了第十重。
此时,他不仅中弹不死,同时还能反震敌人。
如果邱总长真的胆敢于他为敌,对他下杀手的话,他会让对方知道,最后死的,究竟是谁。
丁鹏不想惹事,他来这里,不过是想要和冷清秋和白秀珠谈谈情,说说爱。
不过,如果对方真的想要惹事,他也不怕谁。
以他如今的实力,他想要打造出一支强师,成为一方军阀,不过分分钟的事情。
他之所以没有这么做,是因为他不感兴趣。
这里,是影视的世界,他来这里,是来享受美好生活的,并不想打打杀杀。
说直白一点,这里,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他想要做一个甜蜜的美梦,而不想要做一个满是血腥,千人屠,万人杀的噩梦。
“邱总长,这些钱财,足够开办那些工厂了吗?”
“其实,如果不够的话,我还有一笔钱,不过现在还在国外,需要经过一番周转,才能运到国内。”
丁鹏看着邱总长那张满是震惊的脸蛋,淡淡说道。
“够了,够了,丁先生的财力,真是令邱某人大开眼界,邱某人有一些好奇,不知道当问不当问?”
“邱总长客气了,您想要问什么,晚辈无有不说,”丁鹏回道,态度非常客气。
丁鹏这个人,像是一枚钱币一样,外圆内方,在面对外人时,他是不愿意轻易得罪对方的,礼貌方面还算不错。
邱总长问道:“不知道丁先生在国外,是做什么生意的?怎么会……”
这个问题,原本是不应该问的。
不过,邱总长实在是太好奇了,他完全想不到,如今年纪轻轻之人,怎么会有这么一大笔钱。
丁鹏随口胡诌道:“我们家在国外有些产业,不过因为父母不在这个世界上了,而我又不喜欢国外的生活,于是便变卖了国外的产业,想要回国发展,因为听说北平很太平,便来了这里。”
原来是这样。
邱总长没有再说什么,他告诉丁鹏,他会帮着办成此事的。
他让丁鹏先回去,等通知。
丁鹏点了点头,礼貌的说了声谢谢,随后便走出了教育部总长的办公室,离开了。
回到府邸之后,丁鹏便已经开始盘算着办厂子的事情了。
他相信,这件事情一定会被批准下来。
果然,翌日,邱总长便亲自打电话过来,声称大总统听闻他想要办厂收纳那些难民,非常高兴,当天便把北平郊外一大块地,划给了丁鹏。
而且还是免费的。
不过,丁鹏只有十年的使用时间。
十年之后,将要收回。
十年?
呵呵。
丁鹏笑了。
他是知道的,这个北洋政府能够撑过十年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他记得,六年之后,这个北洋政府便完蛋了。
被蒋介石的北伐军杀的溃不成军。
因此,这一条限制,在丁鹏看来,根本不算什么。
等于没有限制。
有了地了,接下来,他便开始张罗起办厂的事情。
首先,便是开办工厂。
他找来一大批专业的人士,有条不维的制定好图纸,然后雇佣城外的难民,进来工作干活。
这相当于建筑工人。
为了安全起见,丁鹏找了许多有经验的建筑工,带着这些难民一起干活,保证安全。
这些难民听说找他们干活,每天都有饭吃,一日三餐,而且还不定时有鱼肉,干满一个月,还有工钱,这样的好事,他们求之不得了,一个个争着抢着,要给丁鹏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