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拉着惜春问道:“你怎么跟南安郡王在一起了?”
惜春如实道:“孙女是奉旨保密离京的。”
贾母点了点头:“怪不得,我们都不知道。”
惜春心里想的是,您老人家也没关心过啊!但面上说的是:“孙女怕老祖宗担心,也是为了行动保密,这才没说的。”
贾母点点头道:“既然回来了,就还住在园子里吧!你原来住的屋子,已经给你收拾事好了。”
惜春忙道:“老祖宗心疼孙女,原不该辞的,但是孙女家里已经扔下三年了,孙女也要回去看看。家里的事儿一直交给丫头管理,也不是常法,孙女总要做一个主人应该做的事。”
众人都听出了惜春的疏离,但大家都全当不知道,依旧热情。王熙凤道:“四妹妹怎么也得在家里住一晚上,晚上设家宴。”
惜春忙起身道:“二嫂子不用忙了,我家里已经准备好了,而且我们也是快船快马的往回赶,早就想回家好好洗漱一翻了,如今拜见了老祖宗,也见过了各位长辈和姐姐,至于家宴,就不必了。”
听了惜春的话,贾母的脸色已经不好了,王夫人面上有露尴尬之色,惜春继续道:“我给大家带的礼物还在船上,等东西到家了,我让人送过来。”
说完又对着黛玉等人道:“明儿我在宁国府里设宴,请姐姐和嫂子们过去坐坐,好久不见了,有好多话要说。”
黛玉等人都对着惜春点头,惜春又对贾母福身一拜,道:“老祖宗保重身体,孙女就先回家了,如果老祖宗允许,孙女改日再来看老祖宗。”言外之意,不是我不回来,是你不让我回来。
众人都不愿意看到惜春说出以前的不愉快,可是惜春就是说了,她做不到大度,她能做到不计前嫌来拜见贾母,但她做不到原谅贾政,毕竟他一直不希望她好,而且还派人刺杀过郑嬷嬷。惜春的疏离就是她的真实态度。
大家都是亲戚,做好亲戚的本分也就是了。没有必要这么热情,她不习惯。
惜春能来荣国府,就是给足了王夫人和贾母面子,突如其来的辞别,就是想告诉众人自己是有立场的。
惜春在众人的错愕中,就那么淡然的离开了,入画一步不离的跟在惜春身后,王夫人忍不住感叹道:“姑娘家有点儿脾气倒是正常,只是这不敬长辈传出去,怕是不好。”
众人都不敢接这话,贾母看了看王夫人,只道:“解铃还需系铃人!”
众人散了后,黛玉、迎春、探春、三人回了园子,商量着明天去宁国府赴宴的事儿,这要是放在以前,她们去赴宴,宣是要贾母或是王夫同意了才行,可是现在不需要了。
黛玉是为迎接惜春回的荣国府,现在惜春不在,她也可以随时回林府,至于出了荣国府后去哪里,贾母和王夫人已经控制不了。迎春是外嫁女,也是自由的。探春是郡主,她本来就有自己的差事,出门也都有自己的侍卫,也是自由的。
三人都期待起明天去宁国府了,这三年来,姐妹们虽然用自己的渠道联系着,但大家还是都盼着见面的。
只有李纨和王熙凤还要守着府里的规矩,需要到王夫人面前去请示后,才能确定明天是不是能去宁国府。
贾政和宝玉在宫里参加了南安郡王的庆功宴后,回到荣国府,原想着能见到惜春的,不想荣国府里虽然布置的红红火火,但人却冷冷清清,到了贾母屋里才明白,惜春见过贾母后就回宁国府了,连口茶都没喝就走了,贾政知道后有些讪讪的。
贾母斜了贾政一眼,道:“她心里有委屈也正常,这个需要你亲自到宁国府去关心她一下,让她心里好受些。”
贾政愤愤不平的道:“她不回来就算了,又不是没地方去。”
贾母道:“你和辞呈不是还没递上去吗?要是能挽回她一下,倒也没什么不好。”
“她就是回来,就只是当亲戚处,娘娘的意思,是让我们不要做的太绝了,对四丫头要像以前一样。”
“娘娘说的对,该关心关心,她毕竟只是个孩子。这是娘娘一直以来的态度,原是我们做的太过了。她现在出息了,你不得不指望她。”
贾政叹了口气不得不承认道:“是啊!皇上今天突然提到,要大老爷回京述职的事儿,我也没敢接话,不知道是皇上一时兴起还是真有此意。”
贾母听了激动了起来:“是真的?大老爷自从去了边关,就没回来过。他要是能回来,也算是借了四丫头的力了,皇上现在正是高兴的时候,让他回来也正常。”
“也真是怪了,她小小的一个人怎么就会造船呢!听南安郡王的意思,四丫头的造船本事,不是我们常人能做的到的,能航海的船与我们平时用的船根本就不一样,她从来没见过真正的海船,是怎么利用三年时间能造出来海船的,真是让人面思不得其解。”
贾母道:“她本就与别个不同,这些孩子里,除了宝玉就是她最特别,她的机灵真的与众不同。你不用管别的,先把她哄回来再说吧!”
贾政见贾母很是坚决,自己也很想借着惜春的势,让贾府重回巅峰。于是决定放
惜春回到宁国府,晴雯已经带着众人迎接了,提前回府的郑嬷嬷等人,已经把惜春被荣国府接走的情况说了。晴雯上次就知道了荣国府的态度了,所以她心明有底,小姐不会受委屈,她们上赶着讨好小姐唯恐不及呢!
她没想到惜春这么快就回来了,晴雯带领众人上前请安,惜春看着众人,心里终于有了回家的感觉。这个地方才是自己的家,在荣国府自己只是客。
回到宁国府,自己以前住的屋子,早就被打扫的干干净净。惜春抚摸着这里的家具,三年,这里还是原来的样子,不一样的是自己长大了。
晴雯在她耳边细数着这三年来,府里、铺子、田庄发生的事儿,虽然大多她都通过飞鸽传书知道了,但晴雯还是不厌其烦的说。直到惜春拉着她的手,让她坐到自己身边,她才安静下来,接着就是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下来。
惜春安抚着:“这三年多辛苦你了。我知道你的不容易。”
晴雯听了,眼里的泪更汹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