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九章 东南危机(三)

这段时间,华东政府的事情其实真是不少。除了在蒙古、西北有军事行动,东北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同时在外交领域,也有重大的突破。

首先是张振勋为暹罗国传话,暹罗国希望和华东政府进行接触交流,发展经贸乃至政治关系,并且还带来了一名特使。

暹罗国是泰国的旧称,在13世纪开国建朝,至今己有近800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却克里王朝(曼谷王朝)四个时代,在世界范围来说,这个历史也不算短,只是处于东亚怪物房的边上,没个千把年的时间,都不好意说自己有历史。

进入大航海时代以来,东南亚的诸国都遭到了欧州国家的入侵,纷纷沦为殖民地,但暹罗在历史的大潮中,却能够顺时而动,因势利导,在诸多列强之间,左右逢源,借力使力,身段极为柔软,同时还积极学习新知识,锐意进取,改革出旧,因此在周边的国家均沦为欧州国家殖民地的时候,暹罗却能得以幸存,与日本、中国一起,成为这个时代远东地区仅有的三个能够保持主权独立的国家。

现在的暹罗是却克里王朝,执政的是曼谷五世王,也就是泰国史上最著名的朱拉隆功大帝。这时此君在位己有40余年,开明睿智,高瞻远瞩,攘外安内保国,弃小利而全大局,在欧洲列强的步步逼近之下,朱拉隆功一面整军经武,一面外交周旋,力挽狂澜,终使泰国保得主权独立。并且数次亲访西欧强国,汲取经验,进行了一系列西方的模式的改革运动,为暹罗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暹罗现代化的开端。

不过尽管朱拉隆功治国有方,但暹罗毕竟国力弱小,而且社会经济的基础差,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赶上来的,能够维持国家的主权独立自主,是以丧失大片领土的沉重代价而实现的,即使是在朱拉隆功执政期间,在1893年将附属于暹罗的老挝割让给法国属下的印度支那,并赔款300万金法郎,1904年放弃湄公河以东的土地,并将马来半岛四个邦割让英国,换取英法两国在泰国的治外法权等,可以小国维持,是何等艰辛。

做为一名具有世界视野的君主,朱拉隆功自然相当关注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华东政府的成立,就引起了朱拉隆功的关注。而华东政府取得了远东战争的胜利,击败英法日俄荷五国,并且硬生生从英国、荷兰手里抢得了婆罗洲,也让朱拉隆功相当震惊,没想到华东政府竟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同时也意识到远东地区的局势必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朱拉隆功也想到过,如果暹罗能够结好华东政府,引为外援,那么在应对其他列强时,也就可以多了一个筹码。

不过经历了40余年的风雨,并且一直在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朱拉隆功也养成了小心谨慎,不敢轻急冒进的行事作风,何况又不知道华东政府到底是什么情况,听到的传闻也差异极大,因此自然未敢轻举妄动,但却在暗中派人收集华东政府的各种信息情报。

张振勋的家族在东南亚各地均有大量的生意来往,在暹逻也有不少生意产业,朱拉隆功知道他和华东政府的关系密切,因此两次专门招见张振勋,询问华东政府的相关事宜。而张振勋早就得到了华东政府的授意,在朱拉隆功的面前一面极力的称赞华东政府的开明、善政、高效、武功;一面又向朱拉隆功表示华东政府对暹罗的善意,让朱拉隆功也十分高兴,对华东政府也有一些好惑。

当然朱拉隆功也不会只相信张振勋的一面之辞,又通过多方打听,信息互相印证,基本可以确定张振勋所说的情大部份属实,因此朱拉隆功也动了与华东政府结交的念头,于是在第二次招见张振勋的时候,朱拉隆功向张振勋表示了希望和华东政府交好的意愿,希望张振勋能够从中穿针引线,为双方沟通。

张振勋当即就表示了欢迎,同时还建议朱拉隆功派遣特使,暗中随自己到青岛,与华东政府的官员当面沟通交流。而朱拉隆功也认为这个建议不错,毕竞张振勋只是一个商人,不可能传递更深的信息,因此决定派弟弟沙旺翁亲王为特使,随张振勋一起去青岛。

这个消息自然是令华东政府上下都十分高兴,因为暹罗和清廷没有外交关系,却主动和华东政府联系,并希望与华东政府发展外交关系,这说明华东政府的影响力已经扩大到了整个远东地区,而且华东政府在统一全国之后,肯定会对外扩张,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而首先扩张的方向就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而暹罗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国家,同时又是远东地区少有的能够保持独立自主的国家,如果能够和华东政府建立起良好的外交关系,这对华东政府日后整合东南亚地区,自然是十分有利的。于是华东政府决定,隆重的接待沙旺翁亲王,向暹罗表达华东政府的善意。

同时从德国那边也传来消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向华东政府表示,希望在今年9、10年间,派遣使团来访问华东政府。

在华东政府去年年初访问欧洲,其中有一站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双方交谈皆欢,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希望结好华东政府,对抗沙皇俄国,华东政府则想扩大自己的外交空间,并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跳板,进入中东地区。因此双方都有意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皇帝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当即决定,将于下半年组织使团回访华东政府,并协商双方建立外交关系。

但就在当年7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皇帝发生政变,由一批青年军官组建的统一进步协会发动起义,要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恢复宪法,重开国会;并在1909年4月控制了首都伊斯坦布尔,重建议会,废黜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另立其弟穆罕默德?赖希德为君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并成立土耳其青年党,上台执政。

而政变结束之后,执政的土耳其青年党决定继续实施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计划,派使团访协华东政府,协商建立外交关系。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虽然恢复了稳定,但俄国依旧是最大的外部威胁,因此结好华东政府,自然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最好的选择。

现在华东政府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并无直接联系,只能通过德国进行勾通交流。而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发展外交关系,也是华东政府早就制定好的外交决策,只是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发生政变搁置下来,现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主动提出来,华东政府自然是赞同,于是立刻回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他们的来访表示欢迎,并且建议这次访问,直接在华东政府成立临时代办处,这样双方可以直接进行勾通交流。

在这种局面下,华东政府自然不希望再有节生枝,而偏偏这个时候日本竞然像发了疯一样,扶植溥儁称帝,不仅占据了福建,而且还要强租温州府、台州府,这也让华东政府颇有些为难,到底要不要出面阻止日本。

如果华东政府要阻止日本,那么很有可能会和日本再度爆发全面战争,但以目前华东政府的国力,显然不足以再发动这样一场大规模战争,西北、蒙古的军事行动势必要停止下来,这就和华东政府当初制定的先统一北方,由北至南,统一全国的大战略方针有违。

但如果不阻止日本,也是后患无穷,一则是日本这次的冒进偿到了甜头之后,势必会助长日本的赌徒心理,得寸进尺,日后还会进行类似的冒进,甚至其他国家也会纷纷校仿,反正看准了华东政府现在没有精力顾及南方;另外这么多年以来,华东政府一直在打造自己维护国家利益、主权、领土的人设,现在日本明摆着入侵,而华东政府却不出面阻止日本,也难免会让人落下话柄。

于是青岛行政院经过数日的协商之后,终于决定还是要出面干涉,一方面是维持自己的人设,保持声望,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而另一方面,行政院协商之后认为,尽管这次日本表现的很疯狂,但实际还是很注意分寸时,因为日本只强租温州府、台州府,而不敢染指浙江的其他地方,就是不想与华东政府接壤,这说明现在日本对华东政府还是有很深的忌殚之心,因此如果处理得当,还是有可能即阻止了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又避免与日本发生全面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