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熊希龄中招

都是他的走卒,都想表现忠诚,不到三天,“谠论”都抒发过来。没人提法律草稿本身有何问题,估计他们也找不出什么毛病,对这一点,袁世凯也心知肚明。

手下有不少御用的法律专家。他曾拿着宪法草案,争求过几个人意见。这几个人都附和他的喜好讲话,而让他们从法律角度对草案提出异议,则各个面有难色。

后来有一人壮着胆子,说了一句,做为民主共和体制,这草案所表达的大多是最基本的原则。用法治取代人治,用法律对行政权进行限制和监督,对个人的随意性进行管控,防止个人的任性妄为和无法无天,正是民主共和体制的真谛。是民主共和体制区别于封建专制的根本之所在。

虽然没明说,这宪法草案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但袁世凯还是能听明白是怎么回事。和当年老佛爷不懂立宪一样,袁世凯跟着大家喊了这么长时间的民主共和,其实一直没搞明白这民主共和是怎么一回事。现在,总算是懂一点了。

他好像终于弄清楚一件事,好像不是《临时约法》和《宪法草案》和他过不去,应该是这民主共和本身和他过不去。

怎么办?难道就能俯首听命任这民主共和摆布吗?袁世凯不服,他不甘心。他从来就不信邪,只相信一句话:有了权力就有了一切,有了权力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袁世凯当然不指望下边能提出宪法草案有什么毛病,他只需要下边发声。需要方方面面听听底下的呼声,需要用底下的呼声给国会和相关方面施加压力。

手底下的文武官员好像猜透了他的心思,这些人也真会“揣摩上意”,都不约而同的把矛头指向了国会,指向了宪法草案,指向了宪法起草委员会,指向了国民党议员。

他们大骂国会和宪法起草委员会是“国家的蟊贼”,强烈要求铲除国民党,驱逐国民党议员,解散国会,作废宪法草案。

亲信近臣倪嗣冲、冯国璋、张镇芳、汤芗铭、张勋喊得最凶。

特别是倪嗣冲,早就呼吁:“似此(国民党议员)害群之马不除,天下安有永平之望!拟请通令京外各处,将国民党一律解散,其有身居津要而迹涉嫌疑者,应令免职回籍,使之闭门思过。”

收到袁世凯的电文后,更是大放厥词,说宪法草案“显违法理,阴加鼓煽,实为该党破坏民国再接再厉之手段,与黄兴等之谋逆搆乱,一而二,二而一也。”叫嚷:“迅将国会解散,其国民党议员,并即驱逐回籍,交各省官司详加察看”。

这一日,《宪法草案》全部杀青,宪法起草委员会三读通过,提交宪法会议。

袁世凯看到了,大家都在抢时间,于是决定摊牌。

国会已经不再有利用价值,原打算是想让他们制订一个自己可心的宪法,取代《临时约法》;现在看,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了,他要对国会下手了。

不过,这之前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就是要拉上国务总理熊希龄。因为,按《临时约法》,发出的文告和决定,还需要国务总理联署。

经过了一番筹划后,总理熊希龄被约到总统府议事。

熊希龄刚到,就有外国使者求见大总统。这当然是事先就约好了的。内外有别,袁世凯自然是要先接见外宾。

他很抱歉的请熊希龄在办公室稍等。

熊希龄闲来无事,随意看了一眼袁世凯桌子上摆得一个卷案。是前司法总长许世英,查办承德避暑山庄的案子。略加窥视,发现关系自身,大惊失色。

原来熊希龄任熱河都统时,就住在承德避暑山庄。那里是清廷的行宫,皇帝常到那里避暑狩猎。山庄陈列了许多清室珍宝古物,每任都统到任,都对这里的文物进行检查,并向清廷报告。

熊希龄在山庄居住时,清点过山庄的文物。

他曾把一把折扇,送给袁世凯的亲信姜桂题。姜桂题没敢私自留下,把宝物交给袁世凯,并把熊希龄密报。

熊希龄担任热河都统的时候,正值库仑蒙匪叛乱,边务吃紧。他看到行宫古玩盗卖严重,加之房屋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为保护这些珍贵文物,熊连续两次呈文袁世凯,要求修整行宫和整理陈列的文物。并建议将文物装箱运往北京,作价卖给民国博物馆收藏。

袁世凯批准了熊的建议,熊希龄从一九一三年五月开始,对行宫房屋进行修理,对陈列的文物彻底清查。他还颁发了十三条清理办法,编制了各种清理表格,委任了两名清理官员,会同宫里的事务主官,费数月之功,分门别类,将行宫古物彻底清查完毕。

熊希龄本人对于古玩完全是个门外汉,既无赏鉴知识,亦无收藏雅兴。在修整房屋和清理文物过程中,由于经费紧张,熊在经袁世凯同意之后,派人从宫中的古文物中,选了十多件稍贵重的瓷器,运往北京、上海变卖,得到一笔巨款,充作修缮经费。

但是,袁世凯对谁都信不过,批准熊希龄提出修整行宫和整理古玩的建议后,背后又指使前清内务府官员暗中监视。

内务府官员将熊希龄在北京、上海变卖的瓷器与其他被盗卖的古玩搞在一起,大约二百多件,开列一个清单,要求袁世凯进行追查。

袁世凯派人秘密调查此事,调查者根据袁世凯的意思,在调查报告上故意闪烁其词,暗示熊希龄有盗宝嫌疑。袁世凯接到这份调查报告后,故意压下不发。

于是,就有了前司法总长许世英,查办承德避暑山庄的案卷。那案卷一直压在袁世凯处,现在派上了用场。

袁世凯接见完外宾,请熊希龄到外间谈事。

见熊希龄面色有异,显得特别关切:“秉三,你昨晚别是因为忙没有睡好觉吧。不然,为什么面色这样不好,精神很显疲惫呢?咱们这身上的事情,如何有忙完的时候呢?可要注意休息,保护好身体。”

熊希龄是个特别胆小怕事的人,也没经过什么风浪。脑子里还在想着刚才的事,心想袁世凯是不是要落实避暑山庄盗宝案的什么问题,还没想好该怎么回答。

见袁世凯关心自己的身体,忙不迭的表示感谢。

两个人扯了几句闲话,袁世凯突然脸色一变,“秉三,你这段时间应当看清楚了,国事不好向前推进,都因国民党处处设障。凡事故意刁难掣肘,真令人痛心!我国实行的是责任内阁制,如果不能把国民党这个障碍铲除掉,内阁既不能顺利执行职责,总统的权力也无法行使。我现在想明白了,为了把我们这个国家治理好,只能痛下决心,解散国民党了。秉三,你怎么想?”

袁世凯声色俱厉,根本不是和熊希龄商量事的表情。

性格懦弱的熊希龄,这个时候,除了点头,还能说什么?

袁世凯见他无异议,遂将准备好的解散国民党的命令放到了熊希龄面前,让其签字。

熊希龄都没顾得看上边写什么,就乖乖地把字签了。

熊希龄签完,袁世凯马上把在隔壁房间等着的内务总长喊过来,也在上边签了字。

此时此刻,熊希龄才意识到这是给他设下的一个圈套。

他心里很不舒服,也很难过,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干坏事的人的同谋。他很后悔,干嘛私自拿承德避暑山庄的东西送人,成了把柄让人抓住,能怪谁呢?此前,熊希龄一直很为自己骄傲,自己都很钦佩自己。现在,不一样了,自己瞧不起自己了。

在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之前,进步党首领梁启超听到了消息,乃匆匆忙忙地跑到总统府,希望袁顾全大局,不可把事情搞得不可收拾。

他到总统府门口,侍卫阻挡他入内,告诉他说:“总统正在讨论要紧的公事,请总长(梁是司法部总长)明天来吧!”

梁发急说:“我正是有要紧的公事要和总统商量,我在这里等一会吧!”

梁等了好大半天,侍卫才向他说:“总统有请。”

梁见到袁世凯后,说了一大篇道理,劝袁世凯勿下命令解散国民党。

袁世凯微笑而有耐心地听他陈说,最后,淡淡地说:“晚了!命令已经发出了!”

在命令发布的同时,袁世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出动了三百多人包围外彰仪门大街的国民党北京支部。暴徒一样的军警连续搜查四个小时之久,将党党员名册,文件和档案材料全部收缴。

第二天又包围了参众两院,甚至半夜跑到国民党议员的家里,缴获了国民党议员的证书、徽章共三百多件。

袁世凯在解散国民党,取消国民党籍议员资格的命令中宣称:“此次内乱(指二次革命),该国民党本部与该国民党国会议员潜相搆煽……但知搆乱以便,早己置国家危,国民痛苦于度外,乱国残民,于斯为及,……特饬令迅将国民党京师本部立予解散;并令各地将国民党所设机关,不论支部、分部、交通部及其他名称,于三天内一律解散。……

“嗣后再有以国民党名义发布印刷物品,公开演说或秘密集会者,均属乱党,应即一体查办,毋稍寛纵!……至于国民党议员,阳窃建设国家之高位,阴预颠覆国家之乱谋,实以丧失议员资格,……凡国民党议员,一律追缴议员证书、徽章。所缺议员名额,由内务总长速令各省分别查取本届合法之参议院、众议院议员候选人,如额递补。”

解散国民党,取消国民党籍议员资格命令的借口,竟是已经时过境迁的“二次革命”,实可谓欲加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