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内容:
入门书目
1、乔恩·威特,2016,《社会学入门》,王建民等译,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戴维·纽曼,2017,《欢迎光临社会学》,黄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3、乔治·瑞泽尔,2014,《汉堡统治世界?!社会的麦当劳化》,姚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迈克尔·桑德尔,2012,《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邓正来译,中信出版社。
5、罗伯特·帕特南,2017,《我们的孩子》,田雷、宋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6、贾雷德·戴蒙德,2016,《枪炮、病菌与钢铁》,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7、古斯塔夫·勒庞,2015,《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8、维维安娜·泽利泽,2018,《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 王水雄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素德·文卡斯特,2016,《城中城:社会学家街头发现》,孙飞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0、道格·桑德斯,2015,《落脚城市》,陈信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1、保罗·福赛尔,2017,《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梁丽珍等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12、威廉·H·怀特, 2016,《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叶齐茂、倪晓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必读书目
1、卡尔·马克思,2004,《资本论》(一卷),人民出版社。
2、卡尔·马克思,200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3、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997,《□□宣言》,中央编辑局译,人民出版社。
4、马克斯·韦伯,2018,《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5、马克斯·韦伯,2012,《儒教与道教》(修订),王容芬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6、马克斯·韦伯,2013,《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商务印书馆。
7、爱弥尔·涂尔干,2003,《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译,商务印书馆。
8、爱弥尔·涂尔干,2011,《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敬东、汲喆译,商务印书馆。
9、爱弥尔·涂尔干,2012,《自杀论》,孙立元、腾文芳译,北京出版社。
10、爱弥尔·涂尔干,2017,《社会分工论》,渠敬东译,三联书店。
11、齐奥尔格·西美尔,2014,《货币哲学》,于沛沛,林毅,张琪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齐奥尔格·西美尔,2002,《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
13、阿历克西·托克维尔,2017,《论美国的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
14、塔尔科特·帕森斯,2012年,《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译林出版社。
15、刘易斯·科塞,1999,《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译,华夏出版社。
16、拉尔夫·达伦多夫,2016,《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7、乔治·米德,2018,《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8、欧文·戈夫曼,2018,《日常生活中自我呈现》,冯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赖特·米尔斯,2017,《社会学的想象力》,李康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罗伯特·默顿,2015,《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唐少杰、齐心等译,译林出版社。
21、尤尔根·哈贝马斯,2004,《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2、尤尔根·哈贝马斯,1999,《公共领域结构转型》,曹卫东译,学林出版社。
23、安东尼·吉登斯,2011,《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
24、安东尼·吉登斯,2005,《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译,左岸文化出版社。
25、安东尼·吉登斯,2017,《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纲要》,李猛、李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6、皮埃尔·布迪厄,2012,《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7、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2015,《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28、皮埃尔·布迪厄,2015,《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刘晖译,商务印书馆。
29、米歇尔·福柯,2013,《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
30、米歇尔·福柯,2012,《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
述评书目
1、乔恩·威特,2014,《社会学的邀请》,林聚任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乔治·瑞泽尔,2018,《古典社会学理论》,王建民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乔治·瑞泽尔,2003,《后现代社会学理论》,谢立中译,华夏出版社。
4、乔治·瑞泽尔,2005,《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古典根源》,杨淑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5、兰德尔·柯林斯、迈克尔·马克夫斯基,2006,《发现社会之旅》,李霞等译,中华书局。
6、雷蒙·阿隆,2015,《社会学主要思潮》,葛秉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7、乔纳森·特纳,2004,《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8、帕特里克·贝尔特、菲利佩·席尔瓦,2014,《二十世纪以来的社会理论》,瞿铁鹏译,商务印书馆。
9、安东尼·吉登斯,2013,《资本主义和现代社会理论——对韦伯、马克思和涂尔干著作的分析》,郭忠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8、?鲁思·华莱士、艾莉森·沃尔夫,2008,《当代社会学理论?:?对古典理论的扩展》,刘少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乔纳森·特纳、勒奥纳德·毕福勒、查尔斯·鲍尔斯,2006,《社会学理论的兴起》,侯均生译,天津人民出版社。
10、彼得·伯格,2014,《与社会学同游》,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选读书目
1、马克斯·韦伯,2016,《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三联书店。
2、马克斯·韦伯,2010,《经济与社会》,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3、爱弥尔·涂尔干,2006,《道德教育》,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4、爱弥尔·涂尔干,2006,《□□禁忌及其起源》,汲喆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5、齐奥尔格·西美尔,2017,《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花城出版社。
6、齐奥尔格·西美尔,2017,《生命直观》,刁承俊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齐奥尔格·西美尔,2010,《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诺贝特·埃利亚斯,2018,《文明的进程》,王佩莉、袁志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9、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2014,《旧制度与大革命》,李明译,译林出版社。
10、卡尔·曼海姆,2000,《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译,商务印书馆。
11、塔尔科特·帕森斯、尼尔·斯梅尔瑟,1989,《经济与社会》,刘进译,华夏出版社。
12、罗伯特·默顿,2002,《十七世纪英格兰科学、技术与社会》,范岱年等译,商务印书馆。
13、刘易斯·科塞,2004,《理念人》,郭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14、彼得·布劳,2012,《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李国武译,商务印书馆。
15、赖特·米尔斯,2017,《权力精英》,尹宏毅、法磊译,新华出版社。
16、欧文·戈夫曼,2009,《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朱立宏译,商务印书馆。
17、诺贝特·埃利亚斯,2018,《文明的进程》,王佩莉、袁志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8、安东尼·吉登斯,2000,《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安东尼·吉登斯,2000,《超越左与右》,李惠斌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安东尼·吉登斯,2016,《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晚期现代中的自我与社会》,夏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米歇尔·福柯,1998,《知识考古学》,谢强等译,三联书店。
22、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些探索》,高铦, 王宏周, 魏章玲译,商务印书馆。
23、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三联书店。
24、□□里希·贝克,2011,《个体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25、□□里希·贝克,2018,《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张闻杰、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
26、让·鲍德里亚,2014,《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南京大学出版社。
27、赫伯特·马尔库塞,2016,《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8、赫伯特·马尔库塞,2015,《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9、卡尔·波兰尼,2015,《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黄树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0、格奥尔格·卢卡奇,2017,《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
---
大家好!好久不见!是的,我们又双叒叕好久不见了呢。
我其实最近没咋看小说,打算再度咕过这个六月份的,未成想隔壁许久为更的西泠太太居然更新了,而且一口气推了好多新书……所以大家都快去看西泠太太的更新!有新粮食吃了!
是的,我更新这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鼓动大家去看西泠太太的更新,并没有什么别的深意(。)
但是转念想想吧,如果我真就上述一百余字水上了一个新章节,那也看上去太过没有诚意了,所以还是多少得推点新的东西给大家。于是我在下面附上了我最近找到的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专业书书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取w
虽然因为涉及到的相关书记太过专业化了,我觉得感兴趣的人可能并不会太多,甚至就连我自己,也只完整地读过其中的四五本书,并且对其中的一些作者感到极其的头痛……
不过,就我浅薄的社会学知识,以及我并不丰富的阅读经验而言,列出这份书单的人真的很有水平,几乎所有相关读物都是万中无一的好书!
所以我思来想去,还是不自己一个人悄咪咪收藏了,也给大家分享出来,欢迎大家来和我一起抱着轻松且随意的姿态一同学习;)
为什么偏偏推荐的是武大社会学系的指定书单呢?其实我发现它之前,还颇经历了一番丰富曲折的网上冲浪历程。
事情的前因大概是,我在吃瓜最近那档子唐山打人新闻时看到了某位武大社会学教授就本事件发表了一些引起网友争议的言论,结果渐渐演变成了双方的大型对立,再后来整个武大社会学系都被翻了出来,并被一些圈内老师和本校学生批判成是学阀啥的……具体的情况究竟如何,其实我看到现在也是一脸懵逼。所以就不发表我自己的意见,只是低调刷手机,安心吃瓜了。
但是,当我在知乎看到某位匿名的本科同学分享了这篇必读书单,并抱怨起这些数量巨大且复杂难懂的书目在过去几年间给自己造成的巨大负担,以及指摘起学校老师“定期召开读书会,讲解专业内容,要求学生一定要发表自己对于书本的独立思考”的规定是强人所难时,我真切地、深深地、深深的,酸了。
可能这就是985院校王牌专业的学科视野、培养力度和师资投入吧……我们学校虽然也不差,老师也人都挺好,但是真的没有人会下那么多功夫在带科研基础薄弱、没啥产出价值的本科生身上。更别说对每一个人进行小班阅读训练、上山下乡田野调查、并给予他们用一作的名义发表中文核心期刊的机会了。
就我的个人学习体验而言,我的大学四年期间,从校领导到普通学生,好像并没有什么人会真的十分崇尚读书,特别是专业化的、理论性的、非教科书的专著类书籍。
操作性的、强调变现能力的、急躁肤浅的、说是为了迎合市场而开设的、但其实你在学完后依然对现实中的“市场”两眼一抹黑的、所谓“职业型”的技能培训课程,挤满了我们的课程表。我们似乎注定要与崇尚理性、沉稳、积淀与反思的,文科应有的思辨活动相割裂。转而去成为那种勤勤恳恳、面目模糊的工蜂,或是被打磨成那种圆滑同质、随插随拔的螺丝钉。
谁跟你讲经典理论啊?谁给你为了福柯、齐美尔、韦伯一起慷慨激昂连续几小时啊?谁来告诉你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运行呀?
谁来引导你发现你的愤懑、迷茫、物理、痛苦,原来都有着某些充足的外部原因,并借此来消弭它们呢?谁来让你相信现状是可以被批评的,因为我们可以采取现实性的举动来让它变得更好呢?
没有,一个人也没有。
所以,你全部的前行都是在黑暗里瞎摸索的结果。你总是很容易一着不慎掉入坑底,或是在死胡同里撞得头破血流。你很少会有一种能够被称得上是大彻大悟、或是豁然开朗的体验,而绝少数的那么几次,都伴随着巨大的懊悔与痛苦:“我靠!我错了!全错了!”
然后,你过往付出的一切便都成枉然,你必须全部推倒重来,再重复一遍上述的过程。
我觉得大家应该不难理解,在找到那么一条名为“正确”的明路之前,一个思维能力正常且能够理性度量得失的年轻人是会被“人世”这个大染缸磋磨到失去所有继续前进的勇气的。最安全的选择就是,且只有呆在原地,保持一无所知、懵懵懂懂,然后让周边人的潮流推着你前进。
因此,我非常难以用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我再看到这篇书单,并且得知不少武大本科生可以较为轻松地用上两三年的时间完成全部内容时的心情。我甚至会忍不住焦虑地暗暗揣摩:“一个这样的同龄人,和我之间究竟会有着多么可怕的差距?”
在最好的情况下,我并不怀疑,这位同学所涉及的这些读物,将使他变成一个尼采式的“超人”:他将理解货币的流通、运作与价值;他将明白上层该如何打造和使用权力、以及下层怎样应对和利用这份自上而下渗透的权利;他将懂得所谓“社会潜规则”形成的原理,和解读它们的方式,从而比常人更好地抓住进而求变、退而自保的时机;他将解读出这个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早早守候在下一个让猪起飞的风口处;他没准儿还将被学术活动唤起源自心灵深处的炽情,从而找到一份值得为此奋斗终生的事业。
哇——我好酸!我超酸的!我狂恰柠檬,Lemon!
当然,我也能理解,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短时间内被填鸭式的塞入大量非常理论化的、抽象的信息,并因此被挤压掉所有课外时间、和其他所有兴趣爱好的学习方法的。知乎那位同学的抱怨声,在我看上去颇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意思,但是他本人的四年生活可能真的很痛苦,并且这份痛苦是无法被之后的人生所弥补的也说不定。
况且,即便是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也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喜爱这个领域的知识,并希望自己未来从事有关这个方面的职业,或是直接在现有的基础上深造的。所以,你在这个方面花了越多的时间精力,就可能在未来有了越多的沉入成本要打水漂。
而且大学嘛,总得给年轻人们留出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打游戏、和室友聊天吐槽、谈恋爱、看闲书、干实习、搞社团、交朋友、看电影、刷剧、打篮球、聚餐、自拍、发朋友圈、旅游、逛街……这些都是很美好的东西呀,也都是青春的特色和切片,咱们不可以不品尝。
所以我一个局外人,其实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诚挚地感慨一句:“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干旱之处固然饥馁遍地,洪涝之地却也民不聊生。只愿这个世界的参差能再平缓一些,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有自由选择,自由发展的机会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