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你如果能够把康德读懂,就没有什么能够难倒你了。
不读康德,无以了解西方哲学,读本书,则能让你步入现代哲学的门庭。
国内康德权威邓晓芒教授悉心讲解,不可错过!
在西方哲学史上对于康德有一个著名的比喻:“蓄水池”。也就是说,康德之前的哲学都流向康德,康德之后的哲学都来自康德。现代哲学所有的基本问题都是从康德那里来的。所以不读康德,就无以真正了解现代哲学。
《纯粹理性批判》一书是康德哲学的基础,了解康德哲学的体系必由此入门。邓晓芒老师还把这本书喻为国人训练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的“夏令营”,因为本书涉及高度思辨的哲学层次。“你如果能够把康德读懂,就没有什么能够难倒你了。”
邓晓芒老师是康德研究专家和康德著作的权威翻译者,本书是根据他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开设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课程一学期的讲课实录整理而成。其最大的特色是全部口头表述,将康德哲学的严肃的学术语言转换为通俗易懂的口语。
本书不是那种完全入门性质的读物,但又不是专门性的研究著作,也不是逐句解释的细致的推敲,而是深入浅出,同时注重整体关联,为读者提供的是对《纯粹理性批判》的较完整的把握。
本书适合于青年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作为系统阅读和学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这本旷世名著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的硕士学位,师从陈修斋先生、杨祖陶先生。1982年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长期在武汉大学任教。2009年12月起,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专攻德国哲学,同时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
邓晓芒先生在学术界是研究德国哲学的著名学者,在翻译界是康德哲学著作的权威翻译和注释者,在大学讲台上是专讲西方哲学史的教授。
主要著作有《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与杨祖陶合著)、《冥河的摆渡者——康德〈判断力批判〉导读》、《走出美学的迷惘——中西美学思想的嬗变与美学方法论的革命》(与易中天合著)、《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灵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学的生存意境》。主要译作有康德《实用人类学》、《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康德“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杨祖陶校),胡塞尔《经验与判断》(与张廷国合译)等,发表论文200余篇。
---
这篇安利呢,和上一篇相仿,是我从我的豆瓣账号那边扒拉下来的读后感。
不一样的是,由于这篇读后感是我打算学期末的时候当成正式的结课作业之一交上去的(你,所以我在各种方面都写得比较正式。
因此呢,无论是在作品的写作结构上、作者的历史背景上、原著探讨的具体问题上、邓老师的二手讲解上还是我自己的阅读感想上,我都尽可能给出了清晰且详尽的阐述、解读和例证——我当时写得可用心了!整整一天的笔耕不辍,才把这玩意给堪堪搞完呢!
不过即便如此,我也不敢打包票说,这是一篇通俗易懂、轻松幽默、能够充分反映原作特点、并且安利效果拔群的书评……
一方面,康德的作品实在是过分地晦涩难懂,我估摸着,即便是我这基于二手解读文本之上的三手说明,也没办法很好地跟事先没有接触过他的人讲清楚“康德究竟要干什么”这个基本问题;
另一方面,我自己的水平实在是太菜了……菜到让人落泪。抖抖机灵,讲讲网络段子就是我的极限了。你要真让我再上一步,旁征博引、充满思辨地搞搞专业性的哲学科普,甚至直接上升到能够发刊的哲学研究……臣妾做不到啊!
唉,如果说邓老师的大脑是基于最新款RTX 2080芯片运行的超级计算机,那我的大脑就是上世纪70年代Intel的8 bit处理器。无论它的软件硬件,都不允许我加载当下的任何一部3A大作,更别提康德那种元宇宙级别的世界观了。
所以我随便写写,大家随便看看。如果有哪里感到困惑或者模糊不清,相信我,这绝对不是你们的问题,而是我自己的问题。
不过,所谓“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从这次写作中,我也真的是收获良多。所以希望大家也能从这篇书评里稍微获得一些有用的启迪,和一些有趣的观点。
如果你成功地获得了它们……那真是我莫大的荣幸!
---
配着这本讲义,我总算是连滚带爬、满地找牙地把《纯批》读了个大概。
邓老师真是活神仙。要是没他在德国古典哲学领域花上几十余年的苦功夫搞研究,再花上几十余年的苦功夫搞翻译,别人不好说,菜鸡如我肯定是这辈子都走不过“康德之桥”,进不了专业哲学研究的大门。
我至今都还无比清晰地记得,在今年八月初的下午,我是怎样雄心勃勃地买回了康德的三大本批判,怎样雀跃不已地翻开了第一页,怎样不以为然地在序章部分感慨本书之难度在民间舆论中的言过其实,怎样疑窦渐生地发现自己在正文三十几页处开始读不下去,怎样精疲力尽地强撑着跨过了先验要素论的大关、来到先验分析论,怎样在看到康德摆出范畴表的那一刻吓得从椅子上跳起来(物理),怎样一边嚷嚷着“这谁看得懂啊!”一边诚惶诚恐、毕恭毕敬地合上这尊大神的原著,又是怎样在我妈诧异的目光中神智混乱地嘟囔起一堆古里古怪的名词、在用脑过度后的天旋地转中手舞足蹈、体态扭曲地回到卧室、然后一头栽倒在床上、神志不清地昏迷了整整十八个小时。
再度醒来之时已是深夜。我浑身无力地瘫在床上,满心疑虑,差点以为我读的压根不是什么从欧洲大陆舶来的哲学经典,而是从大海深处捞出来的死灵之书——我之前读书时那诡异不已的表现,则正是一次失败了的 san check 的结果。
我那毕业于复旦哲学系的大学老师说得好:哲学能够重塑一个人看待世界的目光。
而要我说,康德的这套哲学,它何止是要重塑我看待世界的目光,它想要重塑的,简直是我大脑内所有细胞的排列组合顺序,和我全身上下的所有生理结构。
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到自己作为一个智商有限的人类的力不从心:倘若我对我那掉落的san值不管不顾,像我当年死磕数学那样一心死磕康德哲学,且不论我即将付出的时间、精力和身体成本,光是我看完之后还能不能留一个全尸……好像就是一个非常值得商榷的问题!
在认清了这样严酷的现实之后,我便毫不犹豫地做起了一件颇为往日的我所不屑的行径:寻找二手文献和简化解读的帮助。
而这,才终于促使了我与邓老师的相遇。
和不少入坑这本书的其他朋友一样,我最初是在喜马拉雅找到的邓老师的讲义录。那位播讲讲义的老先生咬字清晰、声洪如钟,听来很是让人享受。只可惜,声波实在不是传播哲学的优秀载体。在苏格拉底时代,哲学家们尚且可能凭借口头的争辩完成对于人类思想的引导,然而,到了康德所在的18世纪,哲学本身的发展、它的内在张力和复杂性,已经使得它根本无法以线性的、单方向的倾听方式被理解了——唯一能够读懂它的方式,只有反复的、循环式的、逐字扣句的阅读。
所以,我最终还是乖乖地在书桌上摊开了这本讲义集,连带着老康呕心沥血写出的《纯批》原著。
一、康德为何而写作
在邓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开始理解,《纯粹理性批判》,恰恰写于“哲学”这一人类思想中最古老、最精华的体系处于动荡飘摇之顶点的时代。
当是时,法国大革命的炮响不仅使得路易十六的人头落地,也根本性地动摇了欧洲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神权、王权、封建、血统的信仰。
当是时,身居岛国的牛顿爵士满心虔诚地要以优雅美丽的数学公式谱出一曲赞美上帝的颂歌。然而,他那套看似完备无缺的物理学,却偏偏在日后引发了人们对机械物理的狂热,和对于宗教的排斥和摈弃。
当是时,以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为代表的理性派,和以贝克莱、休谟为代表的怀疑派之间,可谓是终日征伐不休、你死我活:
理性派在“有关上帝存在的证明”上表现出的偏执蛮横,与当时新兴的时代精神背道而驰。当时的人们纷纷看到了这条路径末尾的死胡同,纷纷摇着头叹息离去。
怀疑派则在根基上完全抽离了人类理性和认识能力的所有合法性。他们为哲学开辟的新道路,是一条通往万丈深渊的快车道。当时的人们纷纷看到了这悲惨的结局,却对此丝毫无计可施。
正是在这种绝望的逆境下——康德,这个半秃、鹰钩鼻、守时狂魔、强迫症晚期、有道德洁癖、被东亚人诟病为上帝狂信者但被西欧人诟病为无神论者、(虽然我好像一直在损他但我要承认他)年轻的时候长得真的很帅的书斋学者,在万众惊异的目光中,义不容辞地站了出来。
他说,你们觉得自己走上了绝路,是因为你们自己把自己的路走窄了。哲学,本不该是现在的这样一种模样。
他说,我们要反思我们失败的原因,放下身段去学习那些在当今获得了高度成功的那些学科(数学、物理、自然科学),以重建我们的形而上学。
他说,我们今天之所以走到一种如此狼狈的地步,正是我们太过盲目地相信我们自己的理性所致。因此,我们要认清我们作为人类个体的局限性,我们要反思我们理性的不足与孱弱。
他说,驱使我进行书写的、填塞本书主要内容的,正是我对于理性的所有反思。我一定要建立一种“先验的理性”——经过审慎的考察、演绎、诠释确认下来的先天理性。这样一来,在我之后的所有人都将重新拾起对于理性的信心与追求,用这种“经过审慎的考察、演绎、诠释确认下来的先天理性”重新认识我们的世界,重新推动哲学的发展。
二、康德写了些什么
康德在上文中提出的这四则声明,分别对应了他在书中提出的四大主要问题:
1)数学是如何可能的?
2)以物理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
3)我们以往的错误认识是如何产生的?
4)我们要如何重建一个科学的形而上学?
而在回应这四大主要问题时,康德分别提出了四个让旁人乍一听来相当摸不着头脑,但在他的著作中环环相扣、浑然一体的陌生概念:
1)先验要素论;
2)先验分析论;
3)先验辨证法;
4)先验方法论。
其中,“先验要素论”探讨感性如何可能;“先验分析论”探讨知性如何可能;“先验辩证法”探讨理性如何可能;“先验方法论”讨论未来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
在详尽地讨论这些“如何可能”之前,值得特意指出的是,对感性、知性和理性的三分法是康德的独创。如果诸位在哪位现代哲学家的著作中看见了类似的提法,那么不要怀疑,它们的原型一定来源于康德。
然而,在这些现代哲学家的著作中,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含义大多和康德的原作有很大的偏差。在康德的笔下,感性、知性、理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三个逻辑过程。它们只有逻辑上的先后之分,但没有层次上的高下之分。在今天的许多庸俗见解中,我们似乎常常会听到“理性高于感性”的说法,但这种说法在康德那里是完全不成立的,它们是两个平等的过程,只是执行着完全不同的作用,这一点请务必注意。
三、什么是“先验要素论”
首先,康德的“先验要素论”,是对感性原理的阐述。他认为,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并不是一种如同镜像一般忠实地反映整个世界的能力,而是一种用自己的认知框架把这个世界主动“装”起来,并“摆放整齐”的过程。
这很好理解,我们常常说,世界是客观的,或者是唯物的。然而,康德却向我们指出,这个客观的、唯物的“世界”本身却是不可认识的。我们看到眼前的玫瑰是红色的,并非是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存在着一朵红色的玫瑰,而是光线的波长在触及到玫瑰的时候被吸收了一部分、又被反射了一部分。被反射的光波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就成为了我们所看到的“红色”。
这样一来,与其说“红色”是这个世界上的客观现象,不如说“红色”只是我在主观上认识世界的方式。如果你还是不能理解,不妨设想一下,一个色盲看见的红色,与你看见的红色,一定会是不一样的吧。可是你能说他看到的世界,就不是一个客观的世界吗?
因此,康德认为,尽管存在着一个客观的、唯物的物质世界,但是人类是永远无法凭借自己的认识能力触及到它的真实面目的。颜色、形体、意义、运动,都只是我们在和这个世界交互时产生的幻象。
甚至每个人在交互时看见的幻象,都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尽管我们都在谈论红色,但你怎么能知道,你眼中的红色,就是我眼中的红色?
康德把这种“永远无法为人类所触及的客观世界”称为“物自体”。在用“物自体”毫不留情地击碎了那个时代的读者(和这个时代的读者)的原有三观之后,康德倒也并没有如疾风暴雨一般继续进攻,反而流露出了一丝作为哲学家的仁慈。
他说,虽然我们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或许天差地别,但同为人类,我们终究可以在我们的认识能力深处找到一个共同的、底层的框架。所有人都有这样一个相同的框架。正是,这个框架,将我们所讨论的世界,联合成了同一个世界。
——这个框架,就是“时间”和“空间”。
是的,在康德的笔下,“时空”,并不是客观世界里的物质真实,而是一种人类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并不是人类处在一个坚实的、永恒的、像舞台一般的时空中,在其中生老病死、生息繁衍,而是在人类睁开眼睛的那一刹那,整个世界以一种四维时空的方式被生成、被观测、被理解。并不是这个世界存在着客观的距离、间隔与差异,而是人类的大脑要以距离、间隔与差异的方式来度量这个世界。
因此,“时间”和“空间”,正是康德口中的两大“先验要素”。它们也是数学之所以可能的基础:建立在时间和空间坐标系之中的数学的有效性,并不来自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反映、或扩展了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而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反映、或扩展了我们的认知能力自身。
四、什么是“先验分析法”
在理解了通过“时空”这两个“先验要素”实现的感性能力之后,我们需要再往前进一步,来到知性的领域。
康德认为,究其本质,“知性”是一种“将事物统摄至概念之下”的能力。它是一切人类语言能力的根基。
此话怎讲呢?
在先前的感性认识这一环节,通过我们人类的时空框架,通过我们和世界交互的过程中发生的幻象,我们成功地在我们的面前生成了一个由现象包裹着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绿水青山、灰墙绿瓦、流水潺潺,可谓是一片好风景。
尽管我们自己知道,山上树木的青翠欲滴不过是反射进我们眼睛里的波长,流水的悦耳声响不过是H2O分子互相摩擦撞击引发的耳小骨共振——但我们先不要理会它们。毕竟,对于接下来要阐述的内容而言,它们没有那么重要。
现在,正巧,你的眼前跑来了一只大黄狗,它有着蓬松的皮毛、黑亮的双眼,对你“哈次哈次”地吐着舌头。
好,请让我们在这停顿。请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会知道,眼前的这一坨会跑会跳、毛茸茸软绵绵、会对你的行为做出反映的东西……它是一条狗呢?
不如说,我来换个问法,这世界上有那么多品种的狗,它们的长相可谓是天差地别,但是只要你一看到它们,你的脑中就能够无比鲜明地浮现出“狗”这个意象,对吧?
甚至,当你在完全没有看到狗的时候,你也可以在脑中模模糊糊地想起一个“狗”的形象,对吧?
……这是为什么呢?
康德认为,把“狗”看作一个具有特征的整体,这是感性所要负责的工作。然而,在把“狗”看成一个整体之后还不算完,我们还要能够识别出这是一条“犬科类动物”——也就是说,把它放在“狗”这个大的概念之下,并且能够明确地言说出:“这是一条狗!”。
你可能还是很茫然,不知道这种行为有什么具体的意义。但是学过形式逻辑的朋友们应该就会想起:概念是一切人类思维活动的基础和起点。有了概念,我们才能进行判断、命题、推理这一系列思维活动。
假如我们知道了这是一条狗,我们同时就能知道,这是一只哺乳动物、它吃肉、对你摇尾巴代表着它在对你示好。
我们同样可以推测,它的寿命大概在十几年左右、它不太可能长出翅膀突然飞走、它不太可能登上月球成为太空人(因为狗会被果冻噎着)——总之,当我们使用起“狗”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就能调动起一连串在我们的脑海中储存着的、与之相关的常识与判断。
康德认为,这种把事物和概念相联系,并连带着调动起脑内储存的一系列知识的能力,就是我们的知性了。
在此基础上呢,康德提出,在概念之上,其实还存在着十二个更高级的概念,它们是概念的概念,一切概念都能被放入这十二个概念之中。康德把这种最最最高级的概念称为范畴,并以表格的形式把它们列举了出来。这张表格具体长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A、量:
逻辑判断表——全称的,特称的,单称的;
概念范畴表——单一性,多数性,全体性。
B、质:
逻辑判断表——肯定的,否定的,无限的;
概念范畴表——实在性,否定性,限制性。
C、关系:
逻辑判断表——直言的,假言的,宣言的;
概念范畴表——实体-偶性;因-果;协同性。
D、模态:
逻辑判断表——或然的,必然的,实然的;
概念范畴表——可能-不可能;实有-非实有;必然-偶然。
看到这里,我估计你会很懵……懵就对了!我当时看原著的时候,可是在这一部分遭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攻击……
关于康德十二范畴表的具体内容,邓老师在讲演录中有着极其精彩又深入浅出的论述。篇幅很长,但并不难读。因此,我也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感兴趣的朋友们去看原著便是。
五、什么是“先验辩证法”
在理解了何为“感性”、何为“知性”之后,我们总算是来到了“理性”这一环节。
康德的“理性”具体是指什么呢?
和你想象的可能不太一样,康德的“理性”,是一种“类推”和“迁移”的能力。
“类推”和“迁移”又是在指什么?
比方说,我们都知道,大雄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哭着去找哆啦A梦。然后,哆啦A梦就会从他的四次元口袋里掏出各种稀奇古怪、天马行空的道具,借给大雄使用。
那么,假如有这样一天,小夫和胖虎走在街上,突然发现,天上下起了无数的海水和热带鱼——你猜,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肯定是大雄又用了什么哆啦A梦的道具!”——在经历了几千集TV剧集和几十部剧场版后,尽管没有任何根据和缘由、尽管是生平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小夫和胖虎还是会这样发自内心地深信。
这就是康德所说的“理性”发挥的作用:即便毫无线索、没有头绪,我们也依然能从过往的经验中抽取出相似的场景,并将过往的场景迁移到当下的事件之中,快速地做出判断。
我们不难想象,在具体的生活之中,理性能够发挥出多么巨大的作用。但康德提醒我们:毫无顾忌地使用理性是一种危险的行为。因为在很多情况下,理性都会把我们推得太远。
此话怎讲呢?
让我们回到小夫和胖虎的那个例子中来。我们看到,得益于过往的经验,小夫和胖虎飞快地做出了一个看似很合理的判断。
然而,在这个判断中,其实隐藏着巨大的缺陷:既然他们既没有证据、也没有根据,那么,他们怎么可以咬定,面前的奇幻场景,一定是哆啦A梦和大雄所导致的呢?
万一这是极端气候导致的结果呢?万一这是火星人入侵地球的预兆呢?万一这是张翰被扔进太平洋导致了大规模海洋油污染、联合国紧急采取环保行动的结果呢?
错误的认知完全可能导致错误的应对行为,进而导致本可避免的损失和弯路。
因此,在书中,康德不断地警醒我们:运用理性的每一步都应当慎之又慎,我们的判断始终应该建立在现实经验的基础之上。
当然,出生在18世纪的康德,绝对不会用大雄、哆啦A梦和油腻中年男性来举例子。他在当时要应对的时代之问,也绝不是“天上会不会下热带鱼”,而是“上帝到底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攸关性命的难题(教会虎视眈眈.JPG)。
通过“没有经验证据支撑的推理都站不住脚”的论证,康德反驳的,其实是几千年来所有西方知识分子持续不断的、对于“上帝存在”的形而上的论证——所谓“辩证法”,在康德的口中,就是一种“看破幻象”、“打破谬误”的方法。
而在具体的实践层面,康德是用他所提出的范畴表来实现这样的反驳的。他将理性和怀疑两派以往提出的所有观点归纳为了四对“二律背反”,然后再逐一指出,这些看似矛盾的命题其实根本不是“非此即彼”的。
因此,它们根本无法通过归谬法的方法得出最终的结果。在没有经验证据支撑的情况下,讨论这些问题全无意义。
六、什么是“先验方法论”
现在,我们理解了康德提出的感性、知性和理性,也就是说,我们已经理解了在康德哲学所阐述的“人的整个认识过程”,也理解了为什么过往的两派哲学都是不尽合理的。
在此基础上,康德终于开始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我们要怎样建设一种“科学的哲学”?
康德指出,一方面,我们必须要将我们的哲学严格限定在经验的范围之内——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或者不应该追求上帝、天堂、灵魂、自由这样的理念,而是我们应该将这些理念留给道德的领域、留给实践的领域。而在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清晰地意识到,这些问题本质上是不可探求的、属于“物自体”的领域。
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把数学和概念推理等同于知识本身。毕竟,数学和概念推理只是人类对自身认识框架的摆弄,而人类只有在将认识框架放置于现象世界的那一刻,才能够产生真正的“知识”。
同时,尽管我们需要重视“源于现实的经验”,但“经验”本身绝不等同于“知识”,宁毋说它只是“事实”的堆砌。做哲学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尽管康德用一本超大部头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条结论:“这个世界的普遍规律”是不可达到的、是不可能被充满有限性的人类把握的。但我们依然要去追求这样一种普遍的规律,要把它作为一种“哲学家”的理想。
七、菜鸡读者的一些总结
讲到这里,《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脉络和大概内容,就已经被我囫囵又浅薄地略过了一边。
这种囫囵、浅薄、戏谑又完全不庄重、甚至是基于二手文献才能勉强理解原文内容的菜鸡解读……当然是完全不能反映出原作那个辉煌、宏大的、环环相扣的体系,也当然是完全不能让人体味到康德在宣言时的掷地有声与激动人心——你别看原作的文笔枯燥又晦涩,它可比起《博人传》要燃上几千几万倍。
在阅读的过程中,哪怕只能隔着二手文献来获得一些浅薄的见解,但我也是真的几次对着原文高声呐喊:
“我靠,康德他,他他他——他真的是建了一座大厦!”
但可惜的是,对我这个生活在几百年之后的中国的读者而言,在《纯批》这座大厦中前行的过程就像是在黑暗中仅凭借着触觉和记忆摸索着瞎走,仅仅读了50多页就体力精力双双耗尽,摔得连滚带爬、满地找牙。
可以说,要不是多亏了神仙邓老师(此处省略五千字赞美)这番辛苦卓绝的工作,我是绝无可能有机会像现在这样来到这座大厦的顶端的。
阅读邓老师的著作,就像登上了一座精致小巧、且六面都由防弹玻璃铸就的观光电梯。电梯里的灯光透过防弹玻璃,照亮着那座几百年前的哲学大厦。
而邓老师呢,他就是那位杵在电梯门口的管理员,他控制着操作板上的按钮,带着我们一路向上。每上去一层,就亲切和蔼又絮絮叨叨地跟我们讲起了这一层的构造、功能、内容、特色以及上下层之间的关系。你听得兴致正酣、沉醉其中,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这场旅途的终点。
在正式阅读邓老师的译著之前,我原本对简直将毕生都投入文化和理论桥梁的研究取向有着很大的疑虑。我会不由地想:把自己的一生都花在研究其他学者的成果上,把自己的工作奉献给已有理论的解读上……真的不会不甘心吗?作为一名极其优秀的学者,当事人真的不会按捺不住那种想要投身创新、投身现象研究、提出自成一家之言的冲动吗?
然而,现在,我终于深刻地理解了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以康德与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观念哲学的所有成果,你别说是花上一辈子,就算花上个几辈子……也不见得能解读出其中的多少精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掘井饮人,利在千秋。
感谢老一辈学者的所有付出。晚辈受教无穷。
学海无涯,还是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