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国子监

书房内屋。

经过漫长的重启,李泰终于完全清醒。

此时的他,一遍又一遍品味着这首打磨完成的咏雪诗。

讲真,虽出自他口,但他并不敢认。

这种感觉,就像是两中国人结婚,啪......生一混血儿。

父母都普通至极,偏偏这孩子好看到爆炸。

这搁谁身上,他不犯迷糊的?

“大......大兄,这还是我作的诗吗?”李泰难以置信的问道。

李承乾愣了两息,然后坚定道:“算啊,当然算。”

“我能做出这种诗?”李泰表情凝固,依旧不敢相信。

李承乾再次鼓励道:“相信自己,你能行。”

相信自己?

是靠自己做的诗吗?

李泰恍惚半晌,突然拿起毛笔,将两个版本的咏雪书写下来。

他瞠目以对,细细大量再三思索。

他明白了!

是靠大兄的‘打磨’与‘指点’。

回想起刚才那一番番对话,别说是个人了,桌子腿上栓条狗都能作诗。

“大兄,大兄。”

李泰抓着李承乾衣袖,嘶哑道:“你一定要教我,我要学作诗。”

没等李承乾有所反应,李泰继续道:“不不不,您到国子监来任课吧,我跪着听,边听边磕头行不行。”

这个请求,让外屋众宰辅眼睛瞬间亮起。

太子殿下的教学水平有多强,只需要一句教会越王作诗便能完全体现。

而谁家又没有几个孙猴子在呢......

这要是让太子殿下去国子监任教,那不是可以轻轻松松蹭蹭课?

四大宰辅同时目光灼热的盯着李世民,其中含义不言而明。

提议虽是越王殿下提出来的,但到底能不能成显然还得看陛下。

“他能行?”李世民诧异反问。

几个月前还是被自家老师批评的对象,几个月后反而到国子监去任课?

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吗?

“当然能行。”房玄龄第一个点头回应。

长孙无忌与另外二人也是同时点头,肯定道:“必须能行。”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下了。”

李世民沉吟片刻做出决定,随后又道:“走吧,咱们和太子去聊一聊。”

说完,他带头率先朝着书房外走去,四大宰辅面色不变跟随其后。

到了书房外时,李世民瞥了眼一直战战兢兢的小安子,朝着书房内努了努嘴。

小安子神色一紧一松,连忙扯着嗓子大喊:“圣人至。”

而后,李世民再次带着四大宰辅走了进去。

书房内部,听见小安子大喊的李承乾与李泰二人也是一愣,没想到李世民竟亲自到了宫庄,连忙迎了出来。

双方在书房外屋相遇。

“见过阿耶。”李承乾与李泰同时躬身道。

“嗯,先坐。”李世民矜持的点点头,然后走向刚才的座位坐了下去,

李承乾与李泰二人同时上前,落座其身旁。

嗯?

怎么感觉这凳子屁热屁热的?

李承乾扭了扭屁股,抬头看向李世民道:“不知阿耶今日前来,承乾有失远迎。”

“无妨。”李世民摆摆手随意道了一句,堵上了李承乾的嘴。

至此,场面突然陷入沉默。

一息......

两息......

三息。

李泰的声音突然响起:“阿耶,孩儿作出诗了。”

此话一出,四大宰辅面露笑意。

李世民则是抬了抬眼皮,状若无意道:“噢,什么诗?说来听听。”

李泰站起身来,圆圆的脸蛋堆成一团,双眼四十五度仰望屋顶,走一步念一句。

“阿耶,您可听好了。”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念完后,李泰负手而立,昂首斜视众人。

李世民撇了眼牛逼轰轰的李泰,淡笑道:“不错啊,你作的?”

李泰抿了抿唇,干脆道:“当然是孩儿作的,不过大兄也帮孩儿打磨了不少。”

打磨......

又是打磨......

说实话,现在对于这两个字,李世民与诸位宰辅都有些无法直视的感觉。

用后世的话来讲,那就是p的太凶啦。

这时,李世民撇了撇嘴,转头看向李承乾问道:“太子对打磨诗词有些心得?”

李承乾:???

怎么突然问我了?

微微犹豫,他拱手道:“略知一二。”

“哦......”

李世民用鼻音应了一声,又道:“既然有些心得,那不如就到国子监去任课吧,反正近日你也没什么事可做。”

嗯?

李承乾头顶三个大大的问号,人都傻了。

自己说的是略知一二啊,这就能去国子监任课了?

什么时候开始国子监门槛这么低的?

“阿耶,我不行的。”李承乾想也不想,直接摇头拒绝。

李世民皱眉,沉声道:“为何不行?”

为何?

当然是特么因为距离远啊,这上班下班路程几个小时,谁受得了!

只可惜这个想法李承乾却不能直言,万一李世民让他回长安住怎么办,就算不是回东宫,那一般的府邸不是一抓一大把。

这要回了长安,庄子里这么多事情谁管?

当下,还是要以‘衣食住行’四个字为重。

李承乾心里门清,只能支吾道:“因为孩儿水平有限,害怕......”

“水平有限?”

李世民闻言怔住,随即‘恍然’道:“难得你有这样的认知,要是真水平有限,那就继续回来做起居郎,跟着我多看看多学学。”

起居郎......

这三个字让李承乾面色一白,痛苦回忆瞬间涌入脑海。

凌晨四五点起床,接近12点1点才睡觉,每日睡眠时间就4个小时。

“阿耶。”

李承乾唤了一声,坚定点头:“能教,我去国子监。”

这话一出,李世民嘴角微不可查的掀起,四大宰辅也是面露笑容。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晋武帝司马炎最早设立,名为国子学,在隋炀帝时又改为国子监。

唐朝时其中学额共计三百人,皆是贵族子弟,教师有二十四人,但多数情况下实际人数更少。

最开始时......

国子监中除了祭酒主簿等管理者,监生不足二百人,教师也有十数位。

但后来李世民把法学算学等加入国子监的六学后,引发了许多人的不满与抗议。

以致如今......

监生不足百,教师不足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