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屁

一侧,李泰开了个头:“云母屏风烛影深。”

台下,有文人不自信的接到:“长河渐落晓星沉?”

蓬莱殿中,长乐喃喃自语:“嫦娥应悔偷灵药......”

最后,看台上孔颖达作出收尾:“碧海青天夜夜心?”

崔鹤听罢,转瞬间又变得茫然起来,瞪着双眼傻乎乎道:“这是某作的诗?”

只可惜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回答她,只因李承乾把目光又放到了卢照邻身上。

他语气平淡,仿佛无事发生:“到你了。”

“啊?”

卢照邻咽了口唾沫,内心竟浮现一丝惊悚之感,双手护住胸前,小心翼翼点头道:“殿下想问什么?”

李承乾开口就来:“你喜欢什么?”

喜欢什么?

单凭喜欢也能作诗吗?

卢照邻只感觉数十年的教育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但话说回来,他还真有喜欢的东西。

那就是水。

要不在他作的诗里面,也不会第一句就是‘江水向涔阳,澄澄写月光’了。

是以,他回道:“殿下,某喜欢水。”

李承乾了然,点头道:

“水有什么?河江海?”

“嗯,鉴于你刚才的诗已经写了江水了,那这回就换成大海吧,海上不也有月亮升起嘛。”

“所以,这第一句是......”

卢照邻愣了愣,不过脑子道:“大海明月升?”

李承乾摆手:“直白了点,稍微缓缓顺序试试。”

这一回,台下众多文人听得更为仔细。

有崔鹤的例子在前,他们是不愿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少人甚至跟着在心底组织起了语言。

“海上生明月?”

突然,台下有人出声喊道。

“这个不错。”

李承乾偏头赞同,随后又是一阵教学。

伴随着众人争先恐后的抢答,一首望月怀远就此出世。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很好,可众人的眼光却逐渐怪异起来。

良久的沉默后,有人怯生生的问出了众人心底的疑惑。

“这首诗,是谁作的?”

“卧槽,这个问题问得好啊,谁作的这首诗?”

“别看某,某只说了前半句‘海上生明月’。”

“诶诶诶,也别看某,某只说了最后半句‘还寝梦佳期’。”

“这特么怎么算?难不成是八人一起作的诗?”

一时间,台上台下皆陷入迷茫之中。

好好的中秋文会,眨眼间变成悬疑现场。

其中也有文人怀疑过此诗有没有殿下一份,但呼声很小又很快被旁人否决。

殿下从头到尾没说出完整的一句,只是在问问题,这如何能算?

实在不行,就当此诗是八人共作,也算是这次文会的趣谈。

就在这种说法甚嚣尘上之时,李泰突然不满起来,脸色以极快的速度变得难看。

什么意思?

这群人什么意思?

大兄这样教本王作诗,本王都不敢认,你们凭什么?

还特么的好意思说八人共作,诗会趣谈?

“放屁。”李泰突然扬天大吼。

这突如其来的吼声让文会为止一静,众多文人惊奇的看向李泰,不知越王殿下这是发的什么疯。

李承乾反应最快,第一时间察觉到了不妙。

只可惜晚了......

就在他回头的一瞬间,听见了李泰那悲愤的声音。

“仔细看看,这是你们作的诗?”

伴随着这句话的,是李泰高举黄纸的身影,上面是早已写好的《嫦娥》与《望月怀远》。

“卧槽,这这这......这不是刚才崔鹤作的诗吗?”

“是啊,还有咱们八人共作的诗,怎么也在纸上?”

“越王殿下什么时候写的,某刚才没看见他动笔啊。”

“不是吧不是吧,这不可能。”

有绿袍文人惊呼,引起众人注意。

“这位兄台,究竟有何发现?”

绿袍兄解释道:“越王殿下在太子殿下教学时确实没动笔,他是在教学前动笔的。”

教学前动笔的?

这句话代表什么意思,可没人听不懂。

可这......当真如此?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之时,看台上传来了孔颖达声音。

“越王殿下,这就是你方才写下的诗词?”

李泰朗声道:“对。”

孔颖达又追问道:“所以你是在太子殿下教学前,便得知了这两首诗词?”

李泰刚要说话,便被气急的李承乾一巴掌呼在脑门上。

数息后......

李泰见李承乾脸色阴晴不定,沉默半晌也没吐出一个字来,犹豫道:“大兄,这是怎么了?”

怎么了?

你好意思问我怎么了?

我这故意用这个老办法教他们作诗,目的就是让他们以为是自己作的,回头也能把你解放出来,结果你在这添什么乱?

于是在孔颖达的关键问题上,李承乾直接一巴掌呼到李泰头上,打断了二人的对话。

但打断后他才发现,似乎一切都晚了一些。

李泰特喵的手实在是太快了,趁着他没注意就把两首诗词提前写了出来,这点完全没办法解释。

在这一瞬间,李承乾闻到了股头皮发麻的味道。

只是事已至此,唯一的办法就是承认下这两首诗来,然后又说这是和众人开的玩笑,最后再重新教他们作一首诗来。

念及于此,李承乾面对李泰的问题也只能痛苦的摆摆手,无奈道:“没什么,就是想拍拍你。”

显然,在李泰曝光事情真相后,李承乾也懒得再搭理他。

反正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他还能怎么样?

另一头,李泰并没有认识到李承乾的意思,在后者表示没什么问题后,他便放下了心,把目光重新转移到孔颖达身上。

孔颖达也很识趣的再次问道:“敢问越王殿下,你是在太子殿下教学前,便得知了这两首诗词吗?”

集万千文人目光于一身的李泰,平淡而又冷静道:“是也不是,大兄确实在教学前就告诉了本王,不过不是两首而是三首。”

李承乾:???

大意了,今日当真是大意了。

原本以为刚才就是最坏情况,没想到李泰竟又给自己上了一课。

众文人:???

好家伙,居然真是提前写好的。

而且不止两首,还有第三首。

诸多大臣与长乐也是被这一幕幕惊呆,目不转睛的盯着台上,好奇这事的后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