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三征

“高丽小国被朕两次讨伐,早已国力疲惫,民不聊生,朕此次出兵,势要将高丽一鼓而下。”

杨广目光炯炯有神的俯视着下方,自信而又坚定,显然,两征高句丽的失败,虽然也有一部分他拖后腿的原因,但失败仍是令这个心气极高的皇帝非常不爽。

此情此景,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叶凝知道历史,可他自然不会说那些晦气的话,而是神态严肃、端正的沉声道:“帅师伐远,执其君长问罪于前,贫道祝陛下早日凯旋而归,重振山河。”

杨广眸光微微一暗,但面上自然是丝毫不漏,他站起身来,目光直视着叶凝缓缓道:“高句丽不过一蛮夷小国,不足为虑,唯一可虑者为傅采林。

此人号称天下三大宗师之一,是高丽毫无争议的精神象征,朕屡次征战高句丽,此人都在暗中捣鬼,刺王杀驾,暗杀将士军官。”

杨广声音低沉的道:“此人不除,高句丽势难平定。若是能够将此人正面斩杀于两军对阵之中斩杀之,精神支柱一倒,高丽必然不战自溃。”

歧晖与叶凝目光微动,杨广找楼观道的意思,已经明确表述出来了,而这,也是他们来此的目标之一。

不过,光凭这句话和两个空虚的称号,就让他们去对付三大宗师之一的傅彩林,天下可没那么简单的事!

杨广看着叶凝,笑呵呵的道:“高丽傅采林号称奕剑大师,被世人称为当今天下第一剑客。而青玄道长剑斩四大圣僧,更是如今我们中原最杰出的剑客,不知道青玄道长有没有兴趣会一会这位高丽‘奕剑大师’呢?”

叶凝淡淡一笑,傅采林对杨广的威胁,可远远不止他说的这么简单,按照历史以及原著中的记载,第三次亲征都已经打到了高句丽的国都之下,可谓是距离亡国灭种之差最后一步!

但是奇怪的是杨广在接受了高丽王的书面认错之后,竟然轻轻的放过了高句丽……

这种事情发生在这个世界,这个修炼了帝魔功的杨广身上的话,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杨广的生命直接受到了傅采林的威胁!

叶凝虽然是一个道士,但更是一个卓越的剑手,对于这位名震天下的第一剑客,他自然也想去试试奕剑术的锋芒。

只是傅采林很少出高句丽,叶凝一直没有机会碰上并与之一战,因此,此战便被无限搁置。

不过现在,若是叶凝随着杨广第三次征伐高句丽的话,他和傅采林之间必有一战,此战定合他意!

只是愿意虽然愿意,而且他也是因此而来,可就这么直接答应下来,表示给杨广帮忙,却是太跌他天下四大宗师之一的份子了。

而且他出身的楼观道内,道士众多,他也得为他们的各种吃喝穿用负责,想要他出手,自然不能这么简单……

须知像武功达到了佛门四大圣僧魔门邪王阴后这个境界的高手,寻常的军队已经无法对付,就算组织高手围攻也很难成功。

这种等级的高手,已经有了自由来去千军万马如无人之境的能力,若想刺杀一个高位者,只要这人不是高手,就很难防范。

因此某种程度上,宗师级高手已经可以和政权形成微妙的平衡。

而楼观道先出了一尊天人强者,再出一尊青年大宗师,自然有于大隋与杨广平等对话的资格,谈条件的资本。

要知道岭南宋家之所以能够割据一方,不受大隋管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不是宋家的势力庞大战士英勇,而是因为天刀宋缺的存在!

……

当然这种讨价还价的事情,自然不需要他亲自去做,歧晖对于这种事早已早已有所预料和备案,当下他向前一步,先是表示自己和自家师弟愿意听从陛下的领导,随后又长述自己的诸般无奈……

顺便在这个过程中,将四大圣僧再拿出来鞭尸一百次……

如此种种,在经历过一番伟光正的交谈后,二人终于达成了满意的合作,歧晖神色淡定的缓缓退下。

而杨广则是自皇位之上站起,目光如电,意气风发的道:“传朕旨意,即日起,尽起天下之兵,百万带甲之众,朕当御驾亲征,一举荡平高句丽。”

曲水殿内各处的宫女,太监以及随侍众臣闻言,连忙跪下道:“陛下圣明!陛下雄心万丈,如渊如狱,臣等愿随陛下,开万世不朽之业!”

听着十面八方宛如潮水一般的高呼,杨广满意的看着叶凝与歧晖道:“还请青玄道长和歧道长与朕随行,见证朕荡平天下之伟业。”

“喏!”歧晖与叶凝长身一礼,同时应了下来。

………………

大业十年春夏之交,隋帝杨广再调全国之兵,仅第一次出兵,就约摸有数十万精兵,第三次出兵高句丽。

而杨广亲率十万大军,自京城拔营的北上的消息,更在一时火速的传遍天下!

杨广此番北征高丽,总体动员了规模近百万的大军,只是因为前两次的失败,因此这百万大军,调集起来自然相当困难

而且这些士兵不可能全部投入到一个战场,因此兵分数路,齐头并进,向着高丽进发。

此时天下乱象纷呈,虽然杨广虽一意孤行,要三征高丽,但是大隋朝廷已经不可能像第一次亲征高句丽那样,征集如此多的兵力、调动如此多的人力了。

而且所征之兵大都不能按期到达,士卒也纷纷逃亡!

不过杨广却对此熟视无睹,自觉只要携带着击败高句丽之威,必可轻易平面动乱,因此只命屈突通为关内讨捕大使,负责镇压各地反叛,自己仍率大军往征高句丽。

叶凝与歧晖,乃至于大臣裴矩等人就处在杨广的御营之中,随军一同出征。

五月二十七日,隋炀帝抵达北平;于此同时,来护儿率水师由东莱启航,渡渤海,在辽东半岛南端登陆,攻打卑沙城,击败高丽守军,然后直赴平壤。

在捷报频传的报喜声中,七月十七日,杨广志得意满的进至辽东怀远镇。

隋军即将取得全面胜利!

……

自御辇之上俯视着遍染怀远镇的鲜血以及尸山骸骨,这几日的战斗和军中生活,隋军几乎可以说是连战连胜。

除却他曾亲自出手斩杀过几个前来刺杀的傅彩林坐下高手之外,几乎没遇到过什么危险。

这也令叶凝对于杨广前两次的失败,更加了然。

在第一、二次亲征高句丽的时候,做先锋和领头部队的可不是如今的那些精锐将士,而大多都是出自于陇西一带的士兵!

甚至就连领兵的大将,也是出生于陇西贵族宇文阀的宇文述!并且在那个时候,可没有现在这般花样百变的战术,而是直面用陇西战士的生命平推战场!

这些认知,在杨广大军中、高一层之中,所知者甚多,叶凝只是随意向着一个杂号将军问了一句,便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显然,杨广明知这样作战会让己方损伤众多,还敢做下如此之事——其本意一个是要用如此手段,扬威并且正面彻底打服高句丽,第二个或许就是借高句丽之手,削弱关陇贵族的实力,稳固杨家的统治!

所谓的关陇贵族,乃是隋朝前后数百年中,势力极为强大的一个政治集团,他们在隋初的势力,就相当于汉末之时的袁杨二门。

所谓的关陇贵族,即是陇西和河东等地豪强地主的力量。在东、西魏的争夺战中,那些豪强地主,归附了北周皇族始祖宇文泰。

为了将北方六镇武将和关陇豪族的力量统一起来,宇文泰组成了以八柱国为核心,以大将军、开府为主要成员,以府兵系统为基础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一般就称之为关陇集团。

按照后世的说法,这就是一个依靠武装力量建立起来、胡汉结合的大集团。

后来的北周、隋、唐三朝皇族,都是出生自这个体系之中!

——所谓的八柱国,便是指当时权势最大的八个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

其中李虎、李弼就是李渊的父亲与爷爷,独孤信就是杨广的外公。

在这个世界四大门阀之中,可以说,有三家便出自于这个势力!

自南北朝到唐代,这个势力在暗中一直隐隐引导着天下的兴亡,无论哪个皇帝都是出自其中……

直到武则天之时,才在前人温水煮青蛙的努力下,她又以绝大的魄力和手段,这才一举扫灭了这个贵族势力!

隋炀帝杨广本身自然也是出自关陇集团的,但作为一个气魄极大的君主,他亦不甘被之左右,所以,毫无意外——不论付出什么代价,这一股势力,他必要灭亡之!

甚至科举制一开始的诞生,就是为了以其他地方各寒门的力量,来对抗关陇集团!

当然,这所谓的寒门,自然不会是后世的那些出自普通家庭的士子,而是非关陇集团的种种士族势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隋朝的建立很大程度上都是来自关陇集团的支持,他们在根基上就依赖于这一势力,即使隋文帝杨坚与杨广都是一代雄主,但要想瓦解这一集团,却也是困难重重。

隋朝自创建始,到现在已然经历了三十余风雨,虽历经杨坚和杨广的努力,可关陇贵族的势力依旧相当庞大——甚至可以在隋朝之外,另立新朝!

有如此之势力,能够颠覆皇朝,无论是哪个皇帝在位,自然都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因此在突然发现高句丽这个大威胁,然后自将其平灭之的想法出现后,紧接着出现在杨广心中的重要想法与目的,就是借着此战,消耗掉关陇集团的有生力量!

在历史上,他的这一举措既成功也失败了,成功在于他的行为的确消耗了关陇集团许多力量,使之开始走了下坡路。

为之后唐朝三代君主、百年的努力,一举瓦解关陇集团,奠定了基础。

失败则是在于——他这一举动也令关陇集团彻底与之决裂!

在其二次出征高句丽之时,即将功成之际,关陇集团引导杨云感造反,使得他不得不回援,战果瞬间葬送!

大量消耗的国力打了水漂!

因而在三次征讨高句丽之后,隋朝再无力镇压天下,甚至就连杨广也客死扬州,死后连个像样的棺材板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