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月明明做的是最简单的水煮苞米粥,水煮板栗,可周珩就是觉得很香,一碗粥喝得整个身体都热乎乎的十分熨帖,板栗也又粉又甜很好吃。
“谢谢。”他说,给出去一点点粮食换得现成饭吃,而且这饭还很美味,他觉得很值。
早上起床后李老头就得知了周珩要和他们搭伙的事,对于这事儿他是极度欢迎的,此时听到周珩说谢谢,赶紧挥了挥手:“别客气别客气。”
等周珩出了院子,李老头忍不住小声和孙女嘀咕:“你说这小子是不是傻啊,给咱粮吃还跟咱说谢谢,枣儿,难道他也看上你了?”
要是那样的话,李老头惆怅了,好不容易养大的孙女,竟然就要被人叨走了,不开森!
“枣儿,我跟你说,你现在才十五岁,等到二十岁了再嫁。”
院子里的周珩:“”
这都什么呀!
李明月哭笑不得,说:“爷,你别胡思乱想了。那是因为我做的饭好吃,有的人为了好吃的,别说是粮食了,就算是卖身都是愿意的。”
李老头看向孙女,这丫头,该不会是发癔症了吧,“你咋知道的?”
李明月:“以前听一个厨子说的,那厨子的媳妇儿就是因为喜欢他的厨艺嫁给他的。”
那个厨师魂魄可没少吹嘘他在世时的成就。
李老头看着孙女的眼神很是惆怅,啥也不说了,伤心去!
从厨房出来,李明月瞥到沈小琴正站在西屋门口里面照镜子。
于是她噔噔噔跑了过去,“小琴姐姐,我能不能照照你的镜子?”
沈小琴扭头看到李明月一双眼睛热乎乎地看着她手里的小镜子,想着昨晚吃的那顿好吃到想哭的野鸡肉,于是大方地把镜子递了过去。
“行,照吧。”
李明月嘿嘿一笑,接过来赶紧往头顶照。
-574。
嗯?李明月一下子睁大了眼睛,昨天在山上的时候她的气运值还是-578,过了一夜,竟然一下子提高了4分,发生了什么?
爷爷的气运值并没有变化,那原因就是在她身上了。
沈小琴见李明月瞪圆了眼睛震惊地看着镜子,还以为这是她第一次照镜子,第一次看到自己的长相。
石背村果然够艰苦啊!
她笑着安慰了一句:“其实你长得也不是很丑,就是黑了点。”
李明月反应过来,知道沈小琴误会了自己照镜子的行为,再一听她话里的意思,嘴角抽了抽,那她到底是丑还是不丑?
还给沈小琴镜子后,她看看天不早了,赶紧拽住要出门的爷爷。“爷,我想把兔子拿到乡公社去换点儿粮食。”
李老头惊奇地问:“你不吃肉了?”
前段时间为了吃肉,天天跟他唱小白菜,现在竟然要用肉换粮食去。
李老头想了想,把孙女的反常归结到了周珩身上。
只听孙女解释:“现在咱家缺粮,先把肚子填饱,以后再吃肉。”
李明月颇有些惆怅,做魂魄好多年,对饥饱没感觉,昨晚只吃了一点鸡肉,喝了一碗清淡的鸡汤,今天早上其实她是被饿醒的。
饿醒那一会儿,她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呢。
李老头也惆怅了,谁让他们家老的老,小的小,工分挣不了多少,分粮的时候自然就分不多,他又不想饿着孙女,有粮的时候只管往饱了吃,到后面几个月常常饥一顿饱一顿的。
“那你去乡公社吧。”他说。
李明月顿了顿,记起自己十三四起就经常和赵小兰去镇上,赵小兰一般去镇上邮局取赵文生的信和汇款单,或者买个盐买个蜡烛什么的,就会把她拉上做伴,顺便洗洗脑。
所以爷爷对她去乡公社习以为常,也从不担心什么。
行吧。
爷爷和院子里的几个知青都去了打麦场开会了,李明月把兔子放筐里,挽着筐,拿了那四毛六分也出发去镇上。
按着有些模糊的记忆穿过村子,往东走,她很快摸上了去乡公社的路,越走记忆越清晰了起来。
路上有一个山丘要翻过去,当她刚爬上山顶要下面走时,突然天降一个一人高的树枝,树枝照着她的头面砸了过来,李明月心里大惊,下意识地竟然不是躲开,而是想到果然她的气运够衰,才出门就遇到了灾祸,接着她才想起来躲避。
屋漏偏逢连夜雨。
她好不容易躲开了那大树枝,跟着脚就是一趔,然后身体失去平衡,人就从山坡上滚了下去。
咕碌碌
李明月在一个凹洼里爬了起来,她抬起疼痛的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污泥,第一时间去找早就掉了的兔子,却见山下面的小路上一个寸头、穿着破破烂烂的十二三岁的男孩子拎着一只兔子一溜烟儿往前跑。
“兔子!”
“那是我的兔子,你给我站住!”
“快停下,你这个小偷!”
她的喉咙都要喊破了,那少年却越跑越远,很快转过一个弯没了影子。
李明月气得想跳脚,更是大骂老天爷。
“拿树枝砸我还不够,还绊人,还让我摔下山,还让我丢了兔子,你不觉得自己太过分了吗!”
“既然让我重活一次,为什么不给点福气!你这样小气,算什么老天爷!”
“气运值低就要这么倒霉吗?你这么恶趣味,你孙子会被人拐走的!”
“你这么打击我,你以为我会屈服吗?我现在就回去拐你孙子!”
李明月拐着腿往回走,越走越生气,越生气越委屈,越委屈越生气。
走了一半路后,她终于冷静了下来,也恢复了理智。
她气运值太低了!
怎么才能提高气运值呢?
她想起了自己的气运值变成-574的事,开始琢磨从昨天到今天她做了什么。
下山见到大队长李石柱,回家晾晒了木耳和板栗,然后做了鸡肉和鸡汤给大家喝,再然后睡觉
难道是因为请别人吃了鸡肉和鸡汤这件事?
她又琢磨了一遍给她重生机会的那个魂魄管事说的关于气运值的那些话。
最后她得出一个结论:提高的那几分一定是因为她对别人施了善,并得到别人认可和感谢。
认可感谢
她琢磨着这两个词语进了村、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