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仓等人闻言纷纷抬头望天。
远处乌云遮天、山风怒号,
几个呼吸的时间天色便暗了下来。
变天了!
真的变天了!
众人脸上都充满了兴奋之色。
纷纷欣喜赞叹道:
“果不出白将军所料,这场雨来的恰是时候!”
“将军真乃神人也,心中唤雨天亦应予。”
白起没有自满,反而再三叮嘱道:
“诸位务必再细细巡视堤坝一番,未加固的地方得抓紧加固加深。
这场雨只怕不小……”
众人齐声应喏。
既然天助他们,众人自然要把握住机会。
周仓等人迅速查缺补漏确保万无一失。
待众人忙完。
天色剧变。
狂风四起。
风中带雨,雨中藏风。
大雨来得十分猛烈。
黄豆大小的雨水,从万丈高空之上倾泻而下。
砸在人脸上还有些许疼痛。
雨滴不断砸落在堤坝之下的河水中,激起涟漪无数。
花草树木在它的击打下,奏响了大自然的乐曲。
雨水噼里啪啦越越下越大,怒号肆虐的大风越吹越狂。
众人脸上笑逐颜开,雨水早将众人身子淋透,但众人毫不在意。
他们仍觉得雨下得还不够猛。
白起望着笙源谷方向的皇甫嵩大军、以及张燕大军所在之处。
眼神之中蕴含着锋芒。
皇甫嵩、张燕,这可是某为你们精心准备的大礼。
你们就安心收下吧!
他心中也考虑过,要不要让人事先知会一声张燕。
毕竟击杀同为起义军的张燕大军,传出去对刘毅名声不好。
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刘毅整合黑山军的大事。
可是转念一想。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若是事先知会张燕,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出幺蛾子,进而影响到他的计划。
怪就怪张燕不识时务没有选择投靠刘毅。
既如此就怪不得他心狠手辣了。
大雨连绵一下就是三天。
原本不到半丈深的河水,经过裴元绍等人筑堤截水后,直接暴涨溢岸。
深处近达两丈。
河水湍急,犹如猛兽蓄势待发。
待到第四日。
碧空如洗、艳阳高照、空气清新,天地之间完全焕然一新般。
经历了连续三天大雨。
重见久违的好天气。
无论是黑山军将士、还是汉军将士心情均为之大好。
皇甫嵩一面命人埋锅造饭时,刻意减少数量,制造粮尽错觉。
一面命人收拾行囊准备撤军。
洪博等众人依计行事自是不提。
……
对于张燕来说。
他早已等得不耐。
按照计划他们早该攻打皇甫嵩大军,奈何遇上大雨天,只好拖到现在。
好在这场大雨对他们来说也不算坏事。
他们守在城中,自有躲雨和活动的去处。
不像汉军将士只能蜗居在营帐之中,活动受阻估计三天下来整个人都要发霉了。
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关键的是连日大雨,汉军运粮部队行程受阻,更加无法及时赶回。
大雨天皇甫嵩手下将士又很难继续进山狩猎、下河捕鱼。
三万多张嘴每天要吃的东西可不少。
通过斥候传回汉军埋锅造饭留下的痕迹信息。
张燕心中更加坚信,汉军粮草必然所剩无几。
收拾行囊定是准备在粮草断绝之前,抽身而退。
攻打了他们那么久。
张燕岂能允许皇甫嵩,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于是他迅速召集众将议事。
议事厅中。
见众将皆到齐。
张燕意得志满,满脸兴奋道:
“大雨连下多日,皇甫嵩手下将士难以进山、难以下河。
外出征粮的部队又迟迟杳无音讯。
据斥候传回的信息,汉军将士们已开始收拾行囊准备撤军。
埋锅造饭的数量更是比先前,少了三分之一。
可见他们已近无粮。
军心涣散之下只得令前军、中军士卒先行撤退,后军士卒负责断后。
眼下这种情况,正是我等破敌的最佳时机。
诸位且速速召集本部兵马,随本将趁势追击,这回莫让皇甫嵩老儿再跑了!”
“喏!”
众人脸色皆是喜色。
若张燕所言不虚,那这回他们可要把握住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最好歼灭汉军部队、击杀皇甫嵩,建功立业、扬名立万。
郑义沉思了片刻。
没有发现什么重大疏漏,便也随着诸将前往整军,准备一举击溃皇甫嵩大军。
白起所部的三千大军,也被他选择性的忽略了。
他心中想法与张燕一致,刘毅或许不是真心想增援他们,但也绝不至于会针对他们。
再者说三千兵马,对他们与张燕合计八九万大军而言,多少有些微不足道。
皇甫嵩尚且都没有太提防,只派三千人前往驻守。
他们更不需要太放在心上。
黑山军众将士整军待发。
张燕亲自挂帅,留下两万老弱士卒守城。
领着手下大小将校、三万余精锐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皇甫嵩驻扎之地追击。
可以说这回他是下足血本,准备与皇甫嵩一决雌雄。
势必击溃皇甫嵩,为他、为黑山军正名,扬他们黑山军军威!
张燕率军气势汹汹的一路急行军。
很快就赶到皇甫嵩大军原先驻扎之地。
四周静悄悄的。
除了一些杂物,根本不见一个汉军士卒的身影。
一名斥候策马赶到。
恭声汇报道:
“将军来晚一步,皇甫嵩大军后军刚撤离不久。”
闻言张燕猛然捏紧拳头,高声询问道:“可探得他们往何方向逃了?”
“皇甫嵩率大军往笙源谷方向撤离,意欲与张狂所部会师。”
笙源谷?
张燕有些不解道:
“连日下雨,笙源谷中河水必然高涨,水深之处人马亦是难以渡河。
皇甫嵩数万兵马如何能渡?”
斥候忙解释道:
“将军有所不知,数日前皇甫嵩在笙源谷筑坝捕鱼,堵住部分河水。
笙源谷水位虽有上涨,依旧有几处水浅之地可以渡河。
只不过速度受限,没有往日顺畅。
我等若及时追上定能杀他们个进退两难。”
张燕等诸位将领听完恍然大悟。
郑义忙追道:“可探得各处河水深几许?”
斥候不假思索道:
“深处及胸,浅处仅及膝盖至腰间,汉军士卒正是从浅处撤兵。”
听完斥候的汇报。
张燕不愿多做停留,以免让更多的汉军士卒走脱。
急声喝道:
“事不宜迟!
传令众将士火速前往笙源谷,追击皇甫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