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仙阶

面对安鲤质疑,李昞摇头轻笑道:

“自然不会如此轻易,不过如此一来,大部分因果寄托于你肉身之上,真灵趁机转入神道,便只用承负些许残留罢了。”

说到底,《太平青领书》并非天公将军三人所创,亦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由书中天师、真人两人论道之集为主,以及于吉、宫崇等一系列黄老道、方仙道中人整理而成,张角不过是历代传承者之间最负盛名的一位罢了。

在最开始,《太平青领书》上其实并不曾有什么“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因果承负,相反还曾被人献于皇室,更得过统治者认可。至于后来张角是如何诞出了建立黄天之世的念头,又是如何将此道因果赋予《太平青领书》之上,使之随太平道传承留之后世的,那便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不过如此一来,也就给了李鱼钻空子的机会。他的修为自然是比不过张角的,不过倒也不用正面与其对抗——如今他肉身修行《重道延命方》这一太平道传承服气之法,算是已经被因果缠上,难以自拔,但是神道之身可不曾涉猎太平道根本传承。

故而只要将真灵本性挪移入神道身中,转而以神道身为本,将肉身视作分枝末节,用其来承担太平道因果,自然能最大效果避免因果牵连之下可能的灾劫;而且除此之外还有一桩好处——真身避居神域,以化身在外行走,相对来说能安全不少,对李鱼这等疑心过重,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既然如此,我该如何去做?”

念头定下,安鲤再无任何顾忌,直截了当地向辅德王发问求教。

至于神道之身显化女相而非男相之事,安鲤自然是无所谓的。反而若是李鱼在此,恐怕还会有些担忧。

毕竟与安鲤相比,一开始就是凡人的李鱼或许还会拘泥于后天阴阳二性之辩当中,但本为安博里一缕空白意志与李鱼意识融合后所化的安鲤却是对此没有任何不适,无所谓自身性别。

见她这副作态,李昞也是微微摇头,但还是安抚道:

“此事不急,神域不比其他,乃是一名神祇最为重要之物,说是性命攸关也不为过,一经立下,便不好转移。

“为你日后发展起见,还是去往两浙一带,彻底安顿下来再言其他。”

“两浙?”安鲤蛾眉挑起,轻扬螓首道,“我倒是早想问了,为何老祖宗您建议我去两浙一带,而非其他地方,莫非您对我还有什么安排?”

与李鱼不同,安鲤对于辅德王的称呼却是更为大胆一些。

不过辅德王显然更为受用,闻言便笑道:

“你所言不错,孤确实对你有所安排。一来,你这神道身天然与水有关,有操弄潮汐之能,自然更为适合沿海地带;二来,两浙路沿长江分布,直入东海。你往那里去,怕是还能撞一撞机缘,日后大有好处。”

“机缘?”安鲤思索片刻,轻轻点头,“既是如此,那我该何时出发?”

“此等琐事,你自决便是,不必问我。”辅德王挥了挥手,“记住,立下神域切不可操之过急,一定要慎之又慎。”

“安鲤明白了。”

安鲤俯身一礼,周身湛湛清光如水漫出,裹着她退回李鱼泥丸之中。下一瞬,李鱼意识归位,先是活动了一下手脚,接着便看向辅德王,试图进行补救:

“世祖,我若是转入神道,这女相之身该如何改变?”

面对他的提问,李昞无奈摇头:

“你已然将安鲤册封为扬波神女,神名已定,除非日后另行册封,不然性别便就此决定下来,哪怕你转入神道也无法改变。

“当然,你大可以施展幻术改变外在面貌,不过此法对本原无效,神品高于你之人一瞧便能窥破。”

李鱼啧了一声,只能将此事暂且搁下,复又问道:

“如今世祖已然将神道九品与大道九度悉数告知于我,不知佛道修行之辈,他们境界又是如何划分的?如那光济法师,他又是何等境界?”

李昞遂道:

“佛道修行之境,与我神道不同,道门以入道、人仙、地仙、天仙为划分依据,又在此基础上增添鬼仙、神仙两种说法,凑足了五仙之说。

“入道之境,内中又分为练气、筑基,合起来便是以性就命、炼精化气的修行。待到此辈筑基有成,便该以命合性,抽坎填离,自此还丹可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形质且固,多安少病,乃曰人仙,与你目前境界大致相同。

“倘若有修行之辈不测身死,一灵不昧,阴中超脱,神象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就舍而已,此便是鬼仙。”

“至于地仙,功满忘形,胎仙自化;阴尽阳纯,身外有身;脱质升仙,超凡入圣。唯以长生住世,而不死于人间者,此之谓地仙。”

说到此节,辅德王闭口不言。

“神仙和天仙呢?”

李鱼正听得津津有味,忽然停了下来,心中顿失怅然若失之感,不由出声追问。

“孤先前有言,鬼仙和神仙,是在天地人三仙之外增添而来,并非具体的修行境界,而是对某一类修行之人的代称。

“鬼仙是肉身已丧,唯独修行魂魄之辈;神仙则是领受天地神职,遭民众香火供奉之流。至于天仙......”

辅德王摇了摇头。

“那等修者道上有功而人间有行,功行满足,遂超脱一界,遨游太虚之中,堪比第五境大道神同的神祇,可另开一界,自辟乾坤。

“此等境界,便非孤所能描述得了了。”

听了辅德王介绍,李鱼只觉一幅画卷在面前徐徐展开,其上有天仙出入青冥,有地仙长生久视,有神仙牧守一方,亦有人仙混迹市井、鬼仙蛰伏潜居,一副修行大世景象。

“这等超凡之士,又是如何与人世间和睦相处,而不曾整出什么修行王朝、长生世家的?”

李鱼心中再度诞出类似念头,思索无果后又被他深埋心底,不曾外露分毫。

“至于佛门,他们修行之道和中原截然不同,只能大致类比,不能一一对应,”都城隍接着又道,“人仙及以下的佛门修者,被他们称之为比丘,其上则是罗汉,与道门阳神地仙相媲美,再上便是菩萨,等同于道门天仙。除此之外,尚有一些大罗汉、大菩萨之类的特殊情况,不能以常理视之。”

最后,都城隍做出总结:

“佛门的罗汉、菩萨更像是某种业位而非修行境界,有时候,坐在那个位子上的人或许德不配位,但亦有可能一鸣惊人。”

“所以光济法师是......”

“孤说过了,那和尚来历莫测,十五岁时便受了具足戒,那时他已是一名比丘了。如今怕是早已化作罗汉,故而我才说他是当今之世佛道两家有数的高人。

“毕竟本方天地,所能容纳的最高位格也不过地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