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配不配

祝守一在这里是听到了阿九对于事情的看法。

说实话祝守一还是很高兴的,至少他听得出来,阿九对于他说的内容是很感兴趣的。

同时阿九提出的点也让祝守一很感兴趣。那就是说西游记这本书是否有被高估。

又或者说,这本书放在现在应该如何评价。

这个问题在祝守一看来其实是有一点复杂的。

但是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是他要做的事呀。

这里祝守一是要分享一下他个人的经验了。

可以说这是他对于这本书喜爱的重要原因所在了。

第一遍,只看情节。可以结合各版影视剧。看完觉得,哦,挺有趣的。

第二遍,看回目。看完你会逐渐接受一些概念:孙悟空还叫心猿,还叫金公。猪八戒还叫木母,沙和尚还叫黄婆,唐僧还叫赤子。白龙马还叫意马

举几个例子

第五十三回禅主吞餐怀鬼孕黄婆运水解邪胎

这一回讲的是唐僧误食子母河水,沙僧帮孙悟空取来落胎泉水帮唐僧打胎。

我们逐词来分析一下回目名。

禅主对应唐僧。

吞餐对应喝子母河水。

怀鬼孕我们先放着不说。

黄婆对应沙僧。

运水就是字面意思。

再举一个例子,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

这一回讲的故事是真假孙悟空打遍三界,唐僧师徒原地踏步等着,最后由如来佛识破假悟空,真大圣归队。

同样的方法:

二心指的是谁?

搅乱对应的是什么?

大乾坤指的是什么?

一体指的是谁?

真寂灭究竟是什么?

这次祝守一不直接给出答案,毕竟这当中的问题也是了解西游的过程。

第三遍,看诗词。祝守一觉得很多朋友看西游记的时候,对于其中的诗词都会跳过。

诚然,西游记这本书,你不读诗词完全不影响理解剧情。

可是一旦你多个心眼看了一眼其中的某首诗,就打开了新世纪的大门。

《西游记》这本书,几乎每一回开头和结尾都喜欢放上两首诗。比方说开头,通常给你来一个“诗曰”然后结尾的时候喜欢来一个“有诗为证”。你在看完这一回故事之前,会觉得这些诗屁用没有,但你看完整回故事之后,再回去读一遍这些诗,就会明白:哦,原来吴承恩要讲的是这么个东西!

第四遍,思考-求证

书中有一些很特殊的段落,通常是唐僧和孙悟空的对话。

比方说师徒几个人安安稳稳走到个地方,唐僧发了句牢骚,孙悟空就会向唐僧问这样一句话“你是不是把《心经》忘了?”然后孙悟空就会和唐僧进行一段关于佛学的讨论。

类似桥段在书中出现了大概四五次,建议大家有机会都去查来看一看。在这类桥段中孙悟空所说的东西,是《西游记》最精华的部分之一。

其实祝守一觉得,好多人对古典只是爱好,接触的的东西也只是肤浅的口水解读,并不关注相关的学术知识背景。所以,常常出现把文学专业入门级接触的材料视若珍宝,以为发现了《西游记》的什么玄机、隐语。

其实,每年文学专业发表有关这些的研究文章,汗牛充栋。你随便想到的东西,不好意思,基本都被人不知道研究了多少遍了。而且,掌握的材料要更丰富,阐释得要更透彻。所以起码要对这些书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知道前人对它们是怎么解读的,目前学界对它认识到了什么程度等等。靠着倒腾好几手的网络段子是会漏洞百出的。

1.成书年代早,江湖地位高。

去翻《中国通俗书目》,抑或是《中国通俗总目提要》,你就能清晰看到《西游记》崇高的江湖位置,除了宋元话本那些粗略的故事,章回的天下就是《三国》《水浒》《西游》打下来的。即便是不承认作者为吴承恩的人,也大致认定《西游记》成书在明嘉靖年间,具体比较复杂,但这是公论,它比“嘉靖间大名士”所作的《金瓶梅》还要稍早的。

而当时这种章回体制的书籍寥寥无几,多是仿《三国》的《列国志传》一类,因此,《西游记》的“古”是它今后无论如何不会被人矮视的入门条件。

华夏古代文学有个特点,新文体、新文类一出世大多都是经典,越往后越走下坡路,诗的体系过于庞大不论,像是词,元明清人再也没写出过五代词宋词那样的水平;像是文言,唐传奇一出世便是典范,直到将近一千年后的蒲松龄那才勉强算是媲美一下。神魔也是一样,《西游记》不跟别的类型作品比,就它之后出现的什么《封神演义》《四游记》其余的三部,清朝的什么《绿野仙踪》等等,比起《西游记》来也简直是粗鄙不堪了。同时他还有《西游补》《西游后记》这样的续书,你见过有给《封神榜》写续书的吗?

所以它成书早,这样江湖地位一下就摆那了,后来的徒子徒孙又太不肖,那它当然就有资格做大了。

2.体积庞大,容易成为经典。

《西游记》100回,82万字,通观整个章回史,能耐得性子白话这么多字的没几本。但是,四大名著跟《金瓶梅》都是够得上标准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人家兄弟五个可以攒一块儿说三道四,别的你下不了那个功夫根本就插不上嘴。《儒林外史》一共56回,按说艺术质量是够格的,除了五兄弟排辈分也就是它了,但为啥不搞个五大名著,大概就是因为把它往上一摆太薄了嘛。

当然这只是揣测,但是这侧面体现出的是一种创作态度问题。《三国》《水浒》《西游》创作的时候哪有什么章回体成法?他们能够写这么多字,恰恰说明他们是用心的,注入了艺术追求与精神寄托的。而在章回体系里,能将章回写到三位数的书籍是不多的,大多往往写个三十回五十回便词穷了,这种态度下自然艺术质量也不可能过关。而在晚明或者清朝中后期,章回会有迎合市场的问题,有的书动辄也会写到几百回,但是这是特殊现象,也没多少价值可言。

所以说,《西游记》在部头上给自己创造了成为经典的基础,这是它不逊色于其他名著的又一大原因。

3.艺术质量问题。

对于文学研究来讲,最头疼的其实就是这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著,因为历朝历代的人都在说它,固然留有许多材料,但是越是这样阐释起来就越复杂。对于四大名著,它们的受众实在太庞大了,因此便形成了不同的读者群,喜欢史传、帝王将相、成王败寇的自然偏爱《三国》,钟情侠客英豪、忠义难全题材的自然偏爱《水浒》,热衷男欢女爱、花前月下的自然偏爱《红楼》,青春期小男生慕名而来的自然偏爱……当然《金》的问题比较复杂,我觉得其实它的受众群体才是才学修养最高的一批人,这里先不细论。

但是关于《西游记》,在今天人看来似乎是属于那些喜欢鬼怪精灵,具有猎奇心理的人才会偏爱的,这一认识的对错不论,但是这不符合《西游记》的接受史。其实“四大名著”合称是近现代才有的,而也得益于这一普及性的文化传播,《西游记》原著才被这么多的人看到。但在之前,《西游记》原著的受众还是很小的。

大多数人都知道有个猴子老猪跟一个和尚取经的故事,但你让他说出自哪里,谁都说不上来,不认字!所以,在整个大的“西游文化”氛围中,《西游记》原著反倒成了最没有话语权的文本,西天取经的母题可以是小人书、唱大戏的、说评书相声的,但是因为它们要服务于各自的表现形式,因此也就不可能传递出原著所要表现的东西。

这里插一句,祝守一在前几天看最新的《文学遗产》,其中有一篇文章《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序言、批语、卷名及题辞探微》,作者叫郭健,他的主要创新观点就是,把《西游记》看作“道书”的观念,并不是之前人们所认为的从清人开始的,而是在它诞生之初,明朝人已经把它看成是阐述道教内丹学的“讲道”之书了。所以我也借这篇文章说明一下,对于《西游记》这部书的研究在专业领域内是有精密的研究进度的,一些根本不下功夫的民科最起码看看近些年发表的文章吧,不要东拉西扯让人看了错误连篇,连《西游》几个本子哪年刻的都不知道就大放厥词。

祝守一知道里面推崇《西游记》主旨玄奥精微的大有人在,但是以祝守一的阅读与思考来看,更倾向于“游戏说”,其实诸多攀附道教佛教体系对它的解读往往是很牵强、很煞有介事的,专业点叫过度解读。因为就《西游记》所体现的释道术语或者什么隐线伏笔来看,其实古代一个聪明又勤奋的大秀才随便从《道藏》《佛藏》或者陆九渊集里翻几段都能写出来。

因为今天我们没有古代文人那种阅读环境与文教机制了,所以对古典文学接触比较少的人,自然会觉得自己印象中只会谈鬼说怪的《西游记》突然冒出这么多讲道参禅的东西,这么多似乎是玄之又玄的哲学、宗教术语,那它当然是很牛逼了。

但是,事实是,如果真让具备一点儿宗教知识的人来看它,《西游记》的那些东西并非十分高明,并不是一个具有极高道教修养与禅宗知识的人写的东西。因为具备这种知识水平的人在明清一抓一大把,《西游记》作者还真不够格。

当然一类人为了另辟蹊径哗众取宠,把《西游记》的道家内丹说演绎得神乎其神,有的没的一通乱说,无非只是名利二字罢了。这样做不是在彰显《西游记》的什么价值,恰恰是毁了这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它是什么样的就该是什么样的,不是你拿一点儿入门级的无聊解读就能随便讲别人没看懂的。

但是《西游》高贵也正是在于它的“游戏说”,《西游》的“游戏”是一种智者的游戏,超脱了具体意识形态拘束而做的狂欢文字,作者利用取经这一故事框架,将儒释道三家的任何神圣性、庄严化极尽玩弄,同时利用神魔系统把现实社会的种种丑态也放肆地加以戏谑,他极为享受创作幽默文字与滑稽情节的过程,他乐于把任何你们要认为神圣的东西俗化、民间化、市井化。

同时,作者其实又有很强的入世精神,他也不希望这部自己悉心经营的文字过于“无用”,所以他将其中一些稍有攀附价值的情节做了所谓哲学上的处理,譬如将孙悟空的生命轨迹附加到心学中“放心”到“收心”的逻辑,其实无非是简单的情节处理与文字机巧,宗教道理无非也只是释道两教寻常的参悟之说,尽管极有哲学奥义,但这在宗教里是很寻常的,不见得是什么大智慧。但是因为它是,所以整个取经过程似乎就有了“修心”这一极具哲学蕴意的价值属性了,它便失去了纯粹宗教这一参照标准,那对它的阐释便有了胡说八道的根基了。

作者其实没想着给《西游记》安插一个主题,因为前代诸多的研究都一再表明,种种要给《西游记》定性的人,似乎都在收到这仅有的80几万字的嘲弄,似乎作者已经意识到了后人的迂腐,见到和尚就只会想到念经,见到道士只会想到打醮的思维逻辑在他看来可笑之极,他就是要用天马行空、涯涘无碍的文字与情节好好戏弄一下这些刻板的人们。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西游记》的艺术成就是复杂的,但正因为它的复杂,所以才塑就了它经典性的形成。没听说谁会讨论《封神演义》《好逑传》的主旨而骂街的,这就是《西游记》的成功,与它被人定性为所谓的奇书、名著是无关的,有关也因该本末倒置过来讨论。

但是,如果你用今天的文学批评眼光来看《西游记》,说它内容不连贯,前后自相矛盾的地方很多,人物形象不统一,语言粗鄙等等,这些都是没毛病的。问题是它诞生距今已经四百多年了,你用今朝的剑斩前朝的官能行吗?更何况这对《西游》是不公平的,《三国》《水浒》里面这些问题有的比《西游》更严重,而且就对人性挖掘与深度刻画层面讲,《西游》能把上述两书秒成渣,只不过人们往往被他的俚俗性给蒙蔽了而已。而即便是《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到底几岁谁也说不清楚,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的谁受得了?

所以祝守一觉得,不要纠着一点儿时代局限性的错误就横加指责,《西游记》不仅无愧于跻身“四大奇书”“四大名著”,它也无愧于媲美其他书籍,在有的方面,它甚至可以凌驾于它们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