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废除缠足

更让朱元璋感到头疼的是,在这些读书人的影响下,自己的儿子秦王朱樉也对这小脚女人格外的感兴趣。

还专门派人去江南去买小脚女人。由于没买到心仪的女人。朱樉直接把操办这件事情的人直接处死了。这让朱元璋非常的恼火。

皇帝是什么?皇帝说的话所有人都听,皇帝让做的事情,所有人都去做。这才是皇帝,要是一个皇帝。说什么做什么都不算数,空有一个名堂那又算什么呢。

朱元璋自然非常清楚这个道理。作为一个皇帝,他喜欢大脚女人。那作为组成这些官员的主体,读书人们那应该更加喜欢大脚。

女人的脚缠不缠看起来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事实上这关乎着统治者话语权的争夺。

士大夫们喜欢小脚。皇帝却喜欢大脚,这到底听皇帝的还是听皇帝的。如果皇帝不将这件事情重视起来,那么这些士大夫日供一卒,今天裹脚明天裹胸!一点一点的争夺话语权。

那么到最后都听读书人的,这皇帝说的话没人听,皇帝命令的事情没人办?这皇帝也就跟傀儡差不多了。

“高炽你说说这个事情该怎么处理?”朱元璋眯着眼睛表情严肃的看着朱高炽问道。

这件事情上朱元璋完全指望不到自己的儿子。他跟这些读书人关系密切。朱元璋很难确定朱标能不能狠心挥刀砍向自己的亲信。

而且他始终要继承皇位的,手下的官员依然还是读书人出身,朱标手上不能够沾上太多的血。

这件事情如果让朱高炽来办的话。那就实在是太好了,他作为藩王之子根本不用怕得罪这些读书人。得罪了那又怎么样?得罪了就得罪了,朱高炽始终是未来的燕王!

这些读书人难道还敢对朱高炽做些什么吗?想必自己的儿子未来也不敢擅自更改自己的政策。

“很简单,从今年开始废除缠足之事!以前的事一律既往不咎,娶了小脚老婆就娶了,但从明年开始,所有凡读书人欲考取功名者!一旦娶了缠足的女人,一律取消考试资格,同时五服以内有考取功名者一并取消功名!”

“为官者,也一并革职!三代不可考取功名!”朱高炽拱着手语气冰冷满脸杀气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

这tnd是要挖读书人的根啊。而且还是要挖南方读书人的根啊。

这缠足之风在哪里最流行?在哪里最为兴盛。当然是在江南啊。江南是大明帝国最为富庶的地方。整个南方的地区都是唯江南马首是瞻。

如果真的按朱高炽的处理方法,来解决缠足之事,那估计大明朝整个官场都要为之一空啊。

朱标心中焦急。朱高炽的方法简直比杀别人全家还要来的过分。三代不许考取功名,这是哪来的说法?这么干实在是太过分了吧。

但朱标也清楚,朱元璋之所以让朱高炽说出他自己的意见。很明显就准备借朱高炽之手解决这件事情。以免坏了朱标的名声,可是这不是坏不坏名声的事情啊。这可是关乎着朝堂稳定的事情。

“高炽,这件事影响的人非常的多!不能如此的武断啊!也不能一下子就要求大明南方的百姓瞬间的移风易俗吧。”

朱标沉默了一下,决定委婉一点劝解朱高炽做事不要太过于暴烈。

“大伯,我不是给了他们几个月的缓冲时间吗?注意完全废除缠足是从明年开始的,从明年开始,那些读书人要是想娶小脚女人,才会受到惩罚!这几个月既是表达我们朝廷对读书人的照顾也是表达扫除缠足弊端的决心!”

“这面子已经给他们了,他们要不要接?才是最主要的问题!”

朱高炽摊着手,大声的对着朱标回应道。整个人看起来信心十足。

朱标看着朱高炽的样子,一时间居然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结结巴巴的回应道。“可是有些官宦家庭,从小就拟定了婚约,而江南缠足之风兴盛很多大户人家的女孩从小就开始缠足,现在突然废除缠足,而且这些女孩尚未成年。你说说这该如何解决啊?”

“那就赶紧让她们放足啊!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啊!另外皇爷爷,我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派遣宫中的女医官!去给那些放足的大户人家之女进行医治。已显示朝廷对他们的优容!”

朱高炽满脸都无所谓。想这么多干嘛?干就完了,不是吗?

“可是朝堂的那些书呆子并不会想这么多,这涉及到他们的家事,万一他们抱团辞官怎么办?”

朱标有些无奈,这他妈都是什么事儿了?这废除缠足一事涉及到地方的移风易俗。根本就不是朱高炽上下两片嘴唇叭叭几下就可以解决的。万一这些家伙,觉得受到了侮辱辞官不干的话,那该怎么办?

“大伯父,大明不缺读书人,要是这些家伙真觉得受到了侮辱,辞官不干的话,我非但不生气,反而还要多给他们一年的俸禄!感谢他们把这官位给让出来!”

“咱们这大明真的不缺想要当官的读书人!既然要当官,那就该听皇帝的话,那就该跟着皇帝的步子走!既然皇帝的话不听,皇帝指派的事情也不做!那你当官过来是干什么的?”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得好生说道说道了!你到底是因为真的是生病还是家里面死人了才辞官,还是单纯的因为不想听从皇帝的命令才辞官,所以说我不怕他辞官,正常的人员流动嘛,有上就有下!更何况这朝堂上的南方人实在是太多了,是时候也要添加一些血液!”

面对朱标提出来的问题,朱高炽一脸轻松可以说得上是笑容满面,朱高炽根本就不怕他们辞官,甚至巴不得他们辞官。他娘的谁怕谁呀。

甚至他感觉到朱元璋对此也不是那么的在意。

从宋朝开始中华大地南北对立数百年。南北之间的差异甚大且互相敌对。要不是朱元璋横空出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后世这南北汉人能不能相互承认都是个大问题。